“来陪岳父是应该的。”郑山辞笑着说。
长阳侯欣慰的点点头。
晚上又在侯府蹭饭吃了,郑山辞很满意。
小平安在前面跑:“爹!我还想去找小竹子玩。”
“去吧,别玩太久了。”郑山辞让儿子去。
小平安一溜烟没影了。
虞澜意拉着郑山辞去买首饰。
“我看大嫂情绪不好,我买点新首饰送给他。”
郑山辞跟着进去,看着这满屋的首饰立马就眼花缭乱:“应该的。”
虞澜意挑了三件首饰,郑山辞悄悄的给虞澜意挑了簪子。
郑山辞结账,然后把簪子插进虞澜意的头上。
“戴着真好看。给大嫂买是你的心意,给你买是我的心意。”郑山辞拎着虞澜意买的首饰盒子。
虞澜意脸上一红,什么话都说不出来。
小平安跟崔修竹玩一阵就回到家里,他自己去洗漱睡觉。
郑山辞喘息着亲虞澜意的锁骨,被褥一高一落。
虞澜意伸手描绘郑山辞的眉眼。
郑山辞抱着虞澜意共赴沉沦。
自打虞长行走后,朝廷就没有什么波澜,大家都是按部就班。
收到边疆的奏折是在三个月之后,户部为二十万大军准备粮草,每个月还是一个难处。郑山辞征调了附近的粮仓又找了粮商商量,他不会让粮草断供。
“你们来看看这份从边疆上呈过来的奏折,郑大人也过来。”魏首辅喊道。
郑山辞秉承回避原则,关于边疆的事务都不碰。这次魏首辅喊他,郑山辞迫不及待就过去看奏折。
“虞将军带着二十万大军进军边外,二十万大军消失不见。……半月未见人影,特写奏折报朝廷。”
“二十万大军出了边塞就消失不见了!”萧次辅还以为自己是在听什么天方夜谭。
“这怎么消失不见”雷阁老也发出质疑。
郑山辞看了这奏折心惊胆战,他再一看上奏折的人,是刘将军。这刘家跟虞家关系不错,不至于写这样的奏折来构陷虞长行。
“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可能虞将军有自己的打算。”郑山辞为自己的大舅哥说话。
魏首辅颔首:“我也愿意相信虞大人的品行,但这件事还是太大了,交给陛下处理吧。”
四个阁臣心思各异。郑山辞心神不宁,武明帝跟大哥的关系好,但这二十万大军总要给个说法,不然还会拖累京城中的虞家。
除了郑山辞外,三位阁老都担心虞长行会带着大军投敌,不然怎么解释二十万大军消失不见。
魏首辅直接拿着奏折去盘龙殿求见武明帝。
武明帝拿着奏折沉吟片刻,魏首辅低头不语,心里很有压力。
“魏大人怎么想的?”
魏首辅在心中打好腹稿,“陛下臣以为这是真的,刘大人不会拿军国大事开玩笑,但虞大人也不会叛国,虞家在大燕享受这么多荣誉,家人都在大燕,虞大人是聪明人。”
第182章 兵行险招
武明帝闻言没说话,他把奏折放在御桌上,“这奏折朕先压下来,你让剩余的几位大人把嘴巴闭紧一些。”
魏首辅:“是,陛下。”
魏首辅走出盘龙殿,心中松一口气。幸好他没恶意揣测虞长行,不然在武明帝眼中的形象就不好了。武明帝对虞长行太信任了,魏首辅想到这里,心中遗憾,可惜他们家的子弟没有在太子面前做伴读。
太子殿下有郑山辞这么一个老师,虽说魏首辅也要给太子上课,但终究是情分不如郑山辞。
魏首辅压下心思回到内阁就把武明帝的意思传给他们:“陛下压下此事,三位大人知道什么该说什么不该说。”
三位阁臣点点头。
雷阁老是一个嘴严的人,萧次辅同样也是。郑山辞茫然,他嘴严。
大哥不会叛国的,既然陛下愿意相信大哥,郑山辞就当自己没看过这奏折。
战场瞬息万变,从边疆写的奏折到京城已是两个月过去。
三个月前虞长行到达了边疆,整合军队,带着干粮行军。他们跟蛮夷在边疆僵持不下,蛮夷固守城池并不出城迎敌。打了三次攻城战都没有攻上去。
虞长行知道粮草有限,时间拖得越长对他们越不利。等他带着大军再次攻城时,路过一个小村庄的人,有人说有另一条路可以从城里绕过去,深入敌人内部。
虞长行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他要化整为零,直取蛮夷王庭。
“虞征,你去找军需官拿两个月的粮草。”
虞征做虞长行的副将,还有一个副将是谢家子弟,他只是来监督虞长行的。皇室宗亲的年轻子弟来战场上镶边,谢副将挑眉一笑不知道虞长行要做甚。
要是没有谢副将就有太监来做督军了,谢副将知道虞长行受到陛下的重视,他就是一个纨绔子弟,虞长行要怎么做,他配合就成了。只要虞长行不反谢家的江山,谢副将还是很好说话。
“将军,军需官给了两个月的干粮。”虞征去汇报虞长行。
虞长行:“分给每个士兵,明早我们就出关。”
“是。”
虞征正要退下去,虞长行让自己身边的一个小将去传达命令,把虞征留下来。
“堂哥,我有一个想法想跟你合计一下。”虞长行指着地图。
“我想从这片山地穿过去,然后翻越三座山,绕过这些城池直取蛮夷王庭。”
虞征:“这是孤军深入,不可取。而且这几座山并不联通。”
虞长行指着一处说:“有位本地人可以带路,我们可以从峭壁的缝隙里穿过去。”
虞征还是有些犹豫:“虽说蛮夷殊死抵抗,但只要我们先攻下他们一两座城池他们的心气就不足,我们可以寻找他们的空隙击溃他们。”
虞长行:“户部保证粮草充足,二十万大军每个月消耗的东西太多,战线拉太长对我们没有好处。”
虞长行的语气一顿:“我们从这里翻过去一定能打蛮夷一个措手不及,再者,我们把他们的王庭打下来,抓了他们的大臣王公贵族,看他们哪来的心气跟我们打,我这次要把他们的心气打没,要压制他们百年,让他们无力在边疆搞小动作!”
虞征听虞长行这般说,心里热血上涌。虞长行说得没错,所有人都不会知道他们会从后面攻过来。
“你既然想干一把大的,我陪你一起。”虞征深吸一口气坚毅的说道。
虞长行闻言心中舒朗,他面上带着笑:“堂哥,那让我们来合计一下进军路线。”
虞征点点头。
两个人探讨到半夜才带着兴奋去睡觉。
翌日刘将军见虞长行要把二十万大军全部带过去,还要了很多狼烟和粮草。
“长行你做事也别急躁,先去扎营,以后的事徐徐图之。”
虞长行应一声:“世叔放心吧,我知道分寸。”
虞长行带着大军出关消失在众人眼中,等了几日刘将军没有收到虞长行的消息,派斥候去探,结果在蛮夷的城池上根本没有大军驻扎的痕迹,二十万大军神奇的消失不见。
斥候傻眼了。
斥候把消息带回去,刘将军也傻眼了。
“二十万大军消失不见了?!”刘将军在军帐里踱步,那么大一群人怎么会消失不见?!
要说虞长行要叛国完全没有理由,现在跟蛮夷还没对上怎么可能就投敌,而且虞家世代在边疆跟蛮夷作对,对蛮夷恨之入骨。
刘将军等了几天还是没消息,这么大的事他不好做主,他在军营里按兵不动,而后写奏折送进京城。
在刘将军写奏折时,虞长行他们正在过悬崖。
谢副将这个纨绔子弟哇哇乱叫:“虞长行,我x你大爷,你要翻山越岭可以先把我放在军营,我不会干涉你,你带着我干什么?!”
一个小石头掉下去,谢副将低头看了一眼脚下深不见底。他没出息的紧紧贴着石壁,小腿发抖,生怕自己踩空掉下去。
虞长行没理他。
……
郑山辞回到家里,心里揣着秘密,他还稳得住。虞澜意晚上在床上看话本说道:“大哥去了三个月了,怎么朝中还没有消息。”
这话是在点他了。
郑山辞心脏骤然加快,面上惊讶:“毕竟边疆离京城太远了,这三个月没消息也很正常。大哥跟大堂哥一块去的,两个人一定没事。”
虞澜意点点头:“好吧,要是有消息了,你要跟我说。”
郑山辞点点头。
“大哥去边疆是做大事的。”
带着二十万大军消失不见,郑山辞佩服自家大舅哥,真不怕出什么事故。
虞澜意哼哼唧唧。
“你给我按一按肩膀,我肩膀酸。”
郑山辞任劳任怨,还被虞澜意嫌弃力气太小。
郑山辞只能加大力度,他是怕把虞澜意捏坏了。这些日子朝中无事,现今最忙的是礼部。礼部要准备太子大婚,施玄最近就很忙。
边疆的军务,郑山辞不能看。他处理的奏折都是一些老毛病,任何事只要做久了就会变得重复无聊。郑山辞还是耐得住寂寞的人,他批一会儿奏折就会去御花园,或是竹园里转一转。
内阁无事,户部的漕运还要再精简。
“太子大婚,我们还要好好的备一份礼品。”虞澜意说道。
郑山辞:“太子大婚,我们送的礼实用一些就好,毕竟殿下已经见过太多好东西了。”
“听你的,等你休沐后,我们一块去看。”虞澜意被郑山辞捏得很舒服。他昏昏欲睡,让郑山辞吹蜡烛睡觉。
郑山辞去给谢承上课时,谢承问了郑山辞几个问题,郑山辞一一回答。
“郑大人成亲时是什么心情?”谢承好奇的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