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苏趴在桌上,把展猫猫说过的朝中大多人只想苟且求和面对辽国能让尽让的情况说给他们听。
一时之胜只能高兴一会儿,等辽国使团闹上朝堂,到时候他们又得气死。
这话一出来,教室里很快出现一片叹气声。
周勤摇摇头,“朝廷不练兵不打仗不愿冒险,凡事都想着息事宁人,面对辽国的挑衅也只是纵容,若非如此,辽人也不敢如此嚣张。”
然而也有同窗说道,“息事宁人是为了不打仗,能用银钱解决的问题就用银钱解决,那些钱买的是戍边将士的性命,是边疆百姓的太平。”
朝廷为什麽不敢练兵大家都心知肚明,无外乎怕武将掌权重演唐末五代乱世。
不过这话没人敢直说,虽然民间可以随意议论朝政,读书人褒贬春秋谈古论今也是寻常,但是哪些话能说哪些话不能说他们心里都有数。
但是不耽误他们争辩朝廷到底该不该花钱买平安。
于是乎,苏景殊眼睁睁看着他的同窗分为两派,一派支持退让一步花钱让辽国消停,一派坚决反对朝廷软弱纵容辽国的肆意勒索。
朝堂官员中前者的数量远远多于後者,学堂里都是满腔热血的学生,但即便如此,二者的数量也只是堪堪持平。
论战开始就一发不可收拾,战火很快从乙班烧到其他班,双方陈述利弊列论是非,吵的比跟隔壁国子生吵架还凶。
苏景殊:恍恍惚惚.jpg
我是谁?我在哪儿?我要干什麽?
这算什麽?内乱?
小小苏缩缩脖子,看看这边,混不进去,看看那边,不太想混进去。
算了算了,他继续旁听。
太学的学生分成两派开战,隔壁国子学也没好哪儿去。
国子学的天之骄子们平时耳濡目染对朝政了解的更多,争论起来比太学生还要激烈。
庞昱在国子学待了那麽久,第一次见到这种场面,吓的连找事儿都不敢找了,蹑手蹑脚跑到隔壁太学打探情况,看看太学是不是和他们那儿一样混乱。
什麽情况?怎麽都跟得了疯病似的?到底发生什麽了啊?
到太学一看,天呐,也是吵的不可开交。
他平时和人打架小弟还没凑齐就能被直讲先生给拎走教训,怎麽这时候连直讲先生的影子都看不见?
区别对待这麽明显的吗?
庞衙内不服,但是他不敢有意见。
直讲先生们来头都不小,一有事儿直接告他爹,他惹不起躲得起。
庞昱鼓了鼓脸,看到蹲在角落里瑟瑟发抖的两个熟人眼睛一亮,跟找到组织了一样赶紧凑过去,“你们俩也被排挤了吗?”
苏景殊顿了一下,黯然惆怅瞬间散的一干二净,“庞小公子,我们不是被排挤,而是了解的太少插不上嘴。”
庞衙内觉得这个被排挤没有区别,当即要拉着两个混在太学中上学的熟人见识见识国子学那些家夥“内乱”起来有多吓人,“不是小爷夸大,是真的很可怕。”
他甚至怀疑就他出来这麽一会儿,国子学已经从骂战升级成拳脚相加。
那麽多人打起来,估计得把全京城的大夫都喊过来给他们治疗跌打损伤。
苏景殊想想之前“太学VS国子学”辩论赛,觉得应该不至于那麽严重,“君子动口不动手,他们争辩起来应该有分寸。”
庞昱不信,“这次和之前不一样,这次真的可凶了。”
他爹说朝堂上大臣吵架经常吵着吵着就打起来,明明一个个看上去斯斯文文清瘦如竹,脾气上来连武将都拉不住他们,厉害着呢。
苏景殊:……
有没有可能,人家武将不是拉不住,而是不想拉?
不过话说回来,大宋的文人也的确是武德充沛。
嗯,仅限内斗的时候。
正是中午吃饭的时候,学生外出门房也不拦着,三个人从太学跑到隔壁国子学,争论依旧很激烈。
庞昱找了个安全的角落围观,一边看一边给他带来的两个太学生介绍国子学的情况。
“那个拍栏杆的叫范纯粹,范文正公第四子,对朝廷给辽国增加岁币深恶痛绝。”
“范纯粹旁边的那个叫韩忠彦,韩琦韩相公长子,严肃起来比直讲先生还吓人。”
“和他们对骂的那个叫吕希哲,他来头也不小,祖父吕夷简、父亲吕公着,他家叔伯几人都是大官,厉害的很。”
“哇,还有人拿棍子,我就说他们吵到最後得打起来。拿棍子的那个是苏诒,他爹好像在广备攻城作当差,还是工部来着,记不清了,反正我爹说他爹非常有学问。”
庞昱叭叭叭叭说个不停,对国子学所有学生都了如指掌。
笑话,当纨绔也是要脑子的,什麽人能惹什麽人不能惹都得记清楚,不然不小心惹到哪个不能惹的连累到他爹怎麽办?
虽然他平时只会给他爹添乱惹麻烦,但是他也是个心里有爹的好儿子。
挺胸.jpg
苏景殊:……
王雱:……
这麽好的记性用在哪儿不好?
摇头.jpg
苏景殊听到广备攻城作後目光锁定拎着棍子满身大汉被拦下的苏诒,脑海中悄悄浮起一个不那麽君子的小念头。
大宋建国时战事很多,武器制造和管理制度发展的很完备,建国之初就由三司使中的盐铁使典领“胄案”。
胄案,盐铁七案之一。掌修护河渠、给造军器之名物及军器作坊、弓弩院诸务、诸季料藉。
当时各州皆设有制造兵器的作院,京城则设有南、北作坊和弓弩造箭院。
南、北作坊掌造兵器,弓弩造箭院掌造弓弩、甲胄、剑、镫,各种作坊足有五六十个。
那些制造兵器的作坊规模很大,动辄工匠上千人,多少天要造多少弓箭甲胄都有规定,工匠不够用的话就再从民间召集,手艺越好待遇越高,因此建国初年很多工匠手搓兵器的本事相当厉害。
只是太祖太宗之後朝廷越发畏战,那些武器作坊也渐渐衰落下来。
当今官家继位的时候大概也有重修武备的想法,又在京城设立了专门制造攻守城器械的广备攻城作,由广备指挥主管大小事务,下辖二十一作。
这二十一作里面有个火药作,专门从事火药配比研究。
小小苏眸光微动,戳戳旁边的庞昱,神神秘秘的问道,“庞小公子,你有没有听说过蜀中唐门?”
庞昱爱玩也爱打听,对“唐门”二字并不陌生,“你是说那个很久很久之前在江湖上赫赫有名的蜀中唐门?”
苏景殊郑重其事的点头,“没错,就是那个以机关暗器着称,盛唐之後便很少在江湖行走的蜀中唐门。”
庞昱隐约记得苏家是蜀地来的,听到这里很是激动,“难道你娘亲是蜀中唐门隐世不出的江湖大侠?”
苏景殊:额……
“不好意思,我娘姓程。”
第45章
*
小说里的唐门机关暗器威力惊人,用毒之名天下皆知,据说他们的大本营唐家堡机关重重遍布杀机,就算知道位置在哪儿,没有内部人员领路也进不去。
包青天世界里的江湖是七侠五义,有没有蜀中唐门苏景殊不确定,但是他记得四大名捕的世界里出现过唐门。
四大名捕诸葛神侯,在朝廷上和诸葛神侯打擂台的大反派蔡京就是北宋末年的权臣。
北宋末年,听上去离他们很远,但是掰掰手指头算算,离金兵大举南下也只有几十年的时间。
辽国契丹人现在那麽嚣张,结果呢,女真人崛起最先灭的就是他们。
扯远了,反正就是,四大名捕的反派蔡京是北宋权臣,虽然现在的京城没有神侯府,但是将来的事情谁都说不准,因此蜀中有唐门的可能性并不小。
看庞衙内的反应,他推测的没有错,如果接下来也能猜对的话那就再好不过了。
几乎所有文学作品影视作品游戏作品中的唐门弟子都亦正亦邪行事诡秘,在江湖人眼中都琢磨不透,对这些以进入朝堂经纬天下的读书人而言肯定更神秘。
如果近些年没有唐门弟子现世,他说的是真是假没有人能求证。
如果近些年有唐门弟子现世,还和传闻中一样擅长机关暗器,那也没事儿了,朝廷正需要他们那样的专业人才。
如果现实中的唐门和传闻中的唐门不一样,那更好解释,他们都和传闻对不上,没准儿只是顶了传说中蜀中唐门的名号行走江湖,凭什麽说世上没有那个传说中的蜀中唐门?
总结:不用担心露馅儿,编就完事儿了。
说真的,他以为他说出“蜀中唐门”四个字後旁边俩人的关注点要放在唐门身上,没想到庞昱一句话就给他干愣了。
虽然他们家的确出自蜀中,但是他爹姓苏,他娘姓程,和唐门没有半点关系。
他家什麽情况不重要,回归正题,少年,你们听过跳崖不死大法吗?
在各种武侠玄幻小说里,主角跳崖不是送死而是准备升级,悬崖下面等着的要麽是武学奇遇要麽是金手指老爷爷。
大难不死必有後福,悬崖底下脱胎换骨,出去之後就是打脸爽文。
那什麽,他家虽然在眉州城有宅子,但平时大多住在城外的宅子里,而城外有山。
划重点,有山。
他记事後大部分时间都在山上生活,隐居的日子很惬意,没事儿去山上转两圈,采个蘑菇抓只山鸡,再偶遇个身受重伤的神秘人也没什麽奇怪的,对吧?
神秘人浑身血渍呼啦气息奄奄,身为一个自幼被父兄教导的好孩子,见死不救这种事情肯定不能干,他偷偷回家拿水拿药帮神秘人疗伤也很正常,对吧?
救命之恩无以为报,江湖有江湖的规矩,神秘人醒来之後为了报答给他点谢礼也没毛病,对吧?
所以接下来是什麽剧情,你们能根据前提条件继续往下编了吗?
王雱睁大眼睛,“难道那个神秘人是蜀中唐门的人?”
庞昱更加激动,“他给你的谢礼是什麽?铁蒺藜?子午毒砂?七步绝命针?还是我没听过的暗器?”
苏景殊再次被庞衙内的反应哽住,他的金手指是个种田经营系统,不是江湖争霸系统,还真没有那麽多种类的暗器。
他有的只有炸药,很简单、但威力巨大的炸药。
系统出品,多硬的山都能炸开。
庆历年间朝廷印过一本《武经总要》,据说里面有好几多火药火器的配方,还总结了广备攻城作成立以来的所有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