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纯美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穿到北宋当权臣_分节阅读_第520节
小说作者:醉酒花间   小说类别:耽于纯美   内容大小:1.79 MB   上传时间:2025-01-31 09:43:54

  昏君爱咋想咋想,先来说说现在的情况。

  种师道让亲兵守好门,然後才回来继续说。

  梁山有一头领名鲁达,那鲁达早先在他帐下当关西五路廉访使,後来又去他儿子、咳、不知道这儿是怎麽回事他弟种师中成了他儿子,反正知道是谁就行,後来又去师中的渭州经略府当提辖,虽说性子急躁,但还是个正直人物。

  梁山人马中能用的他都挑了出来,那些罪大恶极之辈还是都死在战场上为好,免得战事结束再出来祸害百姓。

  白玉堂有点好奇,“既然是个正直的人,为什麽还会落草为寇?”

  种师道长叹一声,“只怪这世道容不下好人。”

  廉访使就是他们那儿的走马承受,若边境无事,走马承受每年回京一次汇报情况,若边境开战,走马承受则随时向朝廷汇报军情,李宪李大人当年在西军干的担的就是这麽个差事。

  多好一个帝王心腹的差事,在这儿愣是混的猫嫌狗厌。

  因为走马承受归经略安抚使管,但是帝王心腹又往往不甘心被地方要员官署所以经常和经略安抚使对着干,这种事情发生的多了朝廷便严令不许走马承受干涉地方军政要务,可同时又给了他们“风闻言事”的权利,相当于在军中放了个御史谏官。

  後来走马承受改为廉访使,顾名思义,就是监视经略司是否廉洁奉公的官员。

  差事很好,就是得罪人。

  种师道本人身正不怕影斜,他不怕有人在旁边看着,奈何官场弯弯绕绕太多,鲁达无甚背景性子又直,让他当廉访使不是提拔是把他往火坑里推,所以这个世界的他就想法子将人弄到渭州经略府当个不那麽惹眼的提辖。

  官职是低了许多,但是胜在安全。

  没想到就算这样也还是没挡住後头的事端。

  朝中奸臣当道,地方也没好哪儿去,不是所有人都能摧眉折腰事权贵,太较真不适合这个大宋。

  白玉堂听的唏嘘不已,然後让他们打起精神,“没事,咱们官家也来了,他可以继续清清白白当个正直的官。”

  不是所有的朝廷都容不下好人,他们官家就很不错。

  正好他们现在在造反,只要有本事不拘什麽性格都能用,跟着朝廷没出路,还是老东家那儿好。

  他们那儿是英明的皇帝还有无所不能的宰相,真的不要来试试吗?

  种师道和姚古听到这里终于反应过来,难怪南边的造反阵势那麽大,原来他们官家和苏相来了。

  干干干,什麽朝廷什麽昏君统统滚开,他们要去走康庄大道,才不跟满朝奸佞共沉沦。

  所以官家和苏相什麽时候打到长江以北,只要大军北上,他们俩立刻带着麾下将士响应,到时一定能打朝廷个措手不及。

  造反嘿嘿嘿,他们也没干过呢。

  白玉堂:……

  全都是唯恐天下不乱的主儿。

  白五爷溜出来一趟还有意外之喜,杭州城中,苏景殊和赵顼得知姚古和种师道是他们熟悉的那个姚古和种师道後立刻有了新想法。

  大宋最精锐的士兵几乎都在那俩人麾下,只要姚家军和种家军站在他们这边,朝廷就算还剩下百万大军也和光杆司令没区别。

  人多不意味着战斗力强,要是真的能靠人数取胜,这边的大宋也不至于有靖康之耻。

  既然如此,那就可以玩点花的了。

  小小苏大人招呼着穿越小分队成员开会,决定借朝廷大军围剿的机会将他们的名气扬出去。

  方腊利用明教组织起义,宗教这玩意儿沾了容易惹火烧身,但是对招揽百姓是真的有用,尤其这年头不讲科学,更是给鬼神之说提供了发展的土壤。

  明教是由摩尼教汉化而来,教义简单来说就“清净、光明、大力、智慧”八个字,目不识丁的百姓也能听懂。

  唐时浙东一代起义军首领陈硕真,就是那个称帝比武则天还早的“文佳皇帝”,就是利用摩尼教在睦州揭竿而起,虽然起义失败,但是相传她在睦州留下了“天子基”和“万年楼”。

  方腊起义时将“天子基”和“万年楼”这些能利用的传言全利用上,还在睦州完善了明教的“五府六部”,他当起义军首领的水平怎麽样暂且不说,当教主的本事是真行。

  反正他们是在衆目睽睽之下掉到方腊祭天的祭坛上的,最先跟随方腊起义的百姓都亲眼所见,当时就有很多人对他们纳头就拜,经过这麽些天的发酵,他们家腿腿号称明王降世都不会有人反驳。

  佛祖玉帝什麽的太遥远,神宗皇帝离他们很近,当今圣上昏庸无道,他爹神宗皇帝忍了又忍忍无可忍于是重返人间教训他来了。

第317章

  *

  神宗皇帝重返人间打天下,嗯,寻常人还真想不出这麽无厘头的造反理由。

  越无厘头就越找不着攻讦的角度,再没有比这更适合拳打昏君脚踹佞臣的理由了。

  开坛!祭天!动员会搞起来!

  打天下就要有打天下的样子,没有老子在儿子面前小心谨慎啥事都不敢干的道理。

  除了苏辙开始时觉得好歹是造反要稳着点儿外,开坛祭天的提议全票通过。

  小苏看其他人都兴冲冲的去准备祭天告民,知道拦也拦不住索性跟着加入往前冲的队伍,于是开坛祭天的提议真正意义上的全票通过。

  长江以南的百姓:???

  长江以北的朝廷:???

  神宗皇帝重返人间的消息传出来,全天下都炸了。

  谁?造反的是谁?

  皇帝老儿他爹死而复生想教训儿子还需要造反?不应该直接一个大耳刮子扇上去吗?

  不只大宋境内懵,周边一直眼馋大宋的辽金西夏也很懵。

  谁死而复生?那个不管不顾就是刚的神宗?

  不是,好不容易把人熬走了,怎麽还能死而复生?

  不可能!绝对不可能!

  周边各族对神宗哲宗年间的战事心有余悸,中原好不容易换了个昏君,别这个时候出乱子啊。

  一时间汴京风起云涌,各方细作齐聚各家探子争锋,都想知道神宗死而复生打天下的消息到底是真是假。

  朝廷也想知道,但是在他们没有反应过来的时候长江以南已经脱离了他们的掌控,早先欺上瞒下干什麽都不怕,现在再想打探那边的情况都打探不出来。

  不是说反贼所到之处官员全部弃城而逃吗?逃出来的人呢?

  之前所有人都没想过这个问题,想到之後才意识到事情大发了,那些据说弃城而逃的官员外边一个都没见着,八成刚逃出城就被抓了回去。

  不管是不是神宗皇帝死而复生,能一个人都不放出来都很可怕。

  如果真的是神宗皇帝死而复生,他们估计得收拾收拾准备棺材了。

  世上真的有死而复生这种事情吗?

  赵佶很慌,慌张半天忽然想起来什麽,连忙派人去永裕陵看看他爹的坟是不是出事儿了。

  ……

  永裕陵神宗的陵墓没出事儿,杭州城神宗本人要被气死了。

  要是真有死而复生这回事儿,永裕陵埋着的那位能被气活过来。

  想他赵顼英明一世,怎麽会有这麽个後代?

  小赵官家越想越糟心,甚至想让展昭或者白玉堂带他到汴京皇宫把皇位上坐着的糟心玩意儿揍成猪头再回来继续他们的造反大业。

  虽然造反的是他们,但是看着偌大的朝廷连镇压民间叛乱的本事都没有他还是生气。

  就这本事还当什麽皇帝,赶紧退位让贤。

  因为小赵官家时刻处在要炸不炸的状态,最近谁都不敢往他跟前凑,有一个算一个全都找借口去别的地方,所有需要和小赵官家交涉的事情都留给他们小小苏大人。

  苏景殊:……

  惯的你们!

  他本来不太放心这几个人单独带兵,但是这边的情况实在太拉胯,连他们二殿下都能出去一次就带回来一座城,其他人就更不用说了。

  他们家二哥在南边当了几十年的官,大大小小的犄角旮旯都去过,甚至还有些年纪大的人见了他後直呼苏仙再临,有这麽个人形招牌在前面带路,不所向披靡都对不起传唱大江南北的苏仙诗词。

  神宗皇帝打天下的消息散布出去,那些没和他们在一块儿的老熟人也能顺着消息来源找到杭州,也省得他们再满天下的问“亲,你是隔壁大宋来的吗?”

  既然来的不只他们,那接下来的事情就好办多了。

  散在大宋各地的穿越小分队成员赶来杭州,重返青春的几个人便等到了一群年纪比他们两个人加起来都大的熟人。

  也……也不是不行。

  往好处想,人活着更方便办事,像他们几个变年轻的还得假托鬼神之说来个死而复生。

  问题不大,北伐就完事儿了。

  神宗哲宗两位皇帝都是英年早逝,即便赵佶已经在位二十年,朝中也依旧有不少神宗朝就已经开始当官的臣子。

  皇帝在位二十年,也足够全天下认清他到底是昏君还是明君。

  这儿的神宗皇帝毁誉参半,但是和现在皇位上这位相比妥妥称得上明君,况且一个是老子一个是儿子,还需要纠结站哪边?

  慢一秒都是对神宗皇帝的不尊重。

  汴京乱成了一锅粥,南边的情况什麽样没查出来,朝中仅剩的有良心的官儿还跑的干干净净,差点没把赵佶给气死。

  关键他还不敢多问,虽然陵墓没看出来有什麽问题,但是他还是害怕外头那个真的是他死而复生的爹。

  他爹神宗儿子不少,真出什麽事儿他还没法靠儿子这个身份保命。

  是的,昏君本人对自个儿是个昏君这个事实心里门儿清。

  屋漏偏逢连夜雨,南方死而复生的爹还没搞明白,北方半死不活的辽国忽然和西夏联手攻宋。

  精锐将士全部被调到长江沿线,西北河北的兵马所剩无几,辽军愣是直接渡过黄河冲到了汴京城外。

  金人趁辽国内部空虚连下十几座城池,扭头一看宋人连他们的手下败将都挡不住也起了小心思。

  宋国富庶但弱的三岁小孩儿都能打,他们此时不打更待何时?

  于是汴京城外又多了一队金军。

  赵佶气的快要吐血,契丹人不忙着抵御女真人入侵来中原干什麽?给女真人带路是吧?有这麽杀敌八百自损一千的招数吗?非得拉着大宋陪葬?

  城外的辽军看到金军後眨眼间消失的干干净净,不知道的还以为他们会钻地术。

  肯定是为了给女真人带路,狡猾的契丹人,他们这是在祸水东引。

  大宋比辽国富还打不过辽国,把金人引到大宋这边金人就看不上辽国了,对面肯定是这麽想的!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525页  当前第520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520/525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穿到北宋当权臣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