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纯美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穿到北宋当权臣_分节阅读_第439节
小说作者:醉酒花间   小说类别:耽于纯美   内容大小:1.79 MB   上传时间:2025-01-31 09:43:54

  抢功和抓战机很难界定,有时候很难说到底是为了抢功还是为了抓住转瞬即逝的战机,最後是赏是罚还要看仗有没有打胜。

  打了胜仗且伤亡在可控范围内一切都好说,打了败仗还导致军中大量伤亡就只能麻烦罪魁祸首去地底下给阵亡的弟兄们道歉了。

  有多大本事就干多大事,做决定之前掂量掂量自己的分量,想想能不能扛起来那麽多弟兄的身家性命。

  苏景殊“嘶”了一声,“要是将领真心想抓住战机,只是时运不济落入敌人的圈套,那该怎麽算?”

  狄元帅冷酷无情,“算他们倒霉。”

  战场上本就不是黑白分明,因为判断错误导致军中损失惨重的将领本就该罚,就算不慎做错决定的是他自己也一样。

  落入敌人圈套不单单是时运不济,还是将领本人能力不足。

  一将无能累死三军,战场上不能有任何侥幸,主将的一个想法关系着万千将士,越狡辩越显得无能。

  “行了行了,不说这个。”狄青看看脚边一摞又一摞的信件,指指不远处正在和王广渊说话的冯京,“趁冯大人还没走,有什麽事情赶紧说。”

  大战在即,转运司全权负责後勤,冯大人接下来要比他这个元帅忙的多。

  趁现在能找到人赶紧把事情说完,过两天想找人都不知道去哪儿找。

  苏景殊立刻回神,“元帅一起。”

  事关回鹘,还要和王子纯打声招呼。

  甘州回鹘被西夏打散後有不少部落融入西边的黄头鞑靼部落,黄头鞑靼的势力和青唐吐蕃有重合关系向来不好,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王子纯在打董毡的时候也可以试试和黄头鞑靼通通气儿。

  青唐吐蕃可以和西夏联手,大宋也能和别的势力联手。

  看商队送回来的消息,更西边的高昌国也想掺和一脚。

  赚钱的生意谁都想干,河西走廊是个金光闪闪的大宝贝,西夏强盛的时候能守住宝贝,如今也算是树倒猢狲散墙倒衆人推。

  可惜好地方大家都想要,大宋要和番邦合作却没准备放弃河西走廊。

  ……

  西夏皇帝发出血书求救,大宋身为礼仪之邦当即扛起解救小皇帝的重任,不到半个月便集结三路大军兵锋直指灵州。

  东路军由鄜延路经略安抚使郭逵率领麾下部将联合河东路经略使王中正自绥德出兵功米脂取夏州,走怀州渡黄河深入西夏腹地。

  鄜延路加河东路骑兵步卒八万余人,再加上六万民夫负责後勤,再加上後备民夫以及其他杂七杂八的人手,两路共调动人员超过十五万。

  中路军由平西统镇大元帅狄青亲自率领,还带上了官家特意派来的外戚高遵裕,主力军自环庆路出兵,目标就是灵州。

  西路军由泾原路总管刘昌祚统帅自渭州出发沿葫芦川北上,同环庆路的中路军汇合後同取灵州。

  两路军骑兵步卒共十二万,负责後勤的民夫也超过十万。

  除了三路攻夏的军队,熙河路和秦凤路的大军也没闲着,西夏境内开战的同时他们要攻灭青唐吐蕃,即便不能拿下青唐吐蕃也要避免吐蕃和西夏联合。

  西军各路兵马齐齐开动,总共调动的人员近六十万,比西夏全国的兵力加起来都多。

  梁太後和梁乙埋慌不慌不确定,反正各监军司的都统军都慌的不行。

  自从梁太後废除汉化恢复党项旧制,党项各部族就迅速将被皇帝夺走的权利抢回手中,如果他们想换个老大随时可以像往利氏那样举族迁走。

  比起皇命,基层部民本身就更听首领的话,只要首领能摆脱朝廷的控制,其他就都不是事儿。

  控制十二监军司的部族首领本来还想浑水摸鱼,让宋军和梁氏干仗,他们表面上服软,将来摇身一变未必不能成为第二个嵬名氏。

  西北离中原太远,宋人不会管理他们,最後还是会让各部落首领管部落的事情。

  这可不是胡说,当年宋的太宗皇帝已经这麽干过一次,一时的胜利不是胜,他们党项人和汉人的区别大着呢。

  但是看这次的情况,宋人好像要来真格的。

  党项人和汉人的区别很大,管理起来不能按照同一种法子,吐蕃人和汉人的区别也很大,管理起来也不能用同一种法子。

  现在的汉人好像学聪明了,吐蕃这几年新归附的部落都老老实实听命行事,汉人官员也没像以前一样强迫哪个部落干他们接受不了的事情。

  汉化的可怕他们已经感受过,要是让汉人朝廷来他们这儿推行汉化,他们还能和汉人分出区别吗?

  党项部族的首领们忧心忡忡,可是让他们和宋军硬刚他们还真不敢。

  废话,虽然他们全民皆兵,但是对面光骑兵步卒都比他们男女老少加起来还多,他们拿头和宋人刚吗?

  实在不行的话,那就只能一怂到底了。

  更远的右厢各监军司被回鹘人以及内部叛乱绊住手脚,左厢几个想要浑水摸鱼的监军司看到遮天盖日的宋军都吓傻了,本来就不打算这时候硬刚,这时候一个个的更是老实的跟鹌鹑一样。

  英勇迎敌和送死的区别他们还是能看出来的,当勇士也没必要挑这种时候当。

  大部落的首领权衡利弊後低调做人,剩下那些小部落不足为惧,大宋三路大军进入西夏如入无人之境,遇到些许抵抗也是以摧枯拉朽之势迅速解决。

  灵州的嵬名成遇:???

  兴庆府的梁氏衆人:!!!

  怎会如此?怎会如此?!

  嵬名成遇手中兵力不少,翔庆军的标准兵力加上他私下练的兵加起来足有十五万,放到平时是造反不成也能和兴庆府平分西夏的威势,但是对上宋军的两路合击还真不够看。

  不是,那些部落首领平时拽的跟什麽似的,好像天王老子来了都不能让他们低头,现在怎麽一个个的都变成了鹌鹑?

  坚壁清野的前提是城中有足够的存粮且敌军没有後援,现在灵州城里的粮食顶多撑两个月,宋军那边却有源源不断的支援,甚至还有党项部落给宋军带路,这仗怎麽打?

  就问这仗怎麽打?!

  嵬名成遇急的睡不着觉,夏天本就酷热,再加上形势急迫火气上头,没两天脸上就起了满嘴的燎泡。

  灵州形势危急,兴庆府的形势更急。

  大宋的主力军有灵州挡着一时半会儿打不到兴庆府,东路军从怀州渡过黄河就直接到兴庆府城下了。

  兴庆府中有火器,他们大夏的火器不逊于宋人,以前打仗的时候炮手队的旋风炮没少立功。

  但是那都是以前。

  自从宋人发明出了可以炸山裂石的火炮,他们那名为旋风炮实为投石机的炮手队就再拿不上台面。

  以前大家都用投石机,你宋国凭什麽忽然增大威力?

  很好,这个问题契丹人也想问。

  不管怎麽问,大宋的火炮和目前辽夏两国的火炮都不在一个水平线上,只要大军能渡过黄河,兴庆府的城墙根本扛不住威力巨大的虎蹲炮。

  梁氏好歹掌权多年,不至于一点兵力都凑不起来,但是不管是步卒还是骑兵在火炮面前都不够看,勉强凑起来十五万军队也挡不住宋军渡河。

  屋漏偏逢连夜雨,就在梁乙埋亲赴怀州抵御宋军之时,留在兴庆府的嵬名氏皇族反了。

  皇族造反用在梁氏身上好像有点不对劲,但是这时候已经没空纠结两边的角色是不是拿反了,总之就是兴庆府乱上加乱。

  梁太後要气死了,早知道嵬名氏皇族这麽没脑子,她当初就该把城里所有的嵬名氏都杀光。

  留着干什麽?留着生死存亡时刻给她添乱?

  他们平时争权夺利是他们内部的事情和宋人无关,如今先出个没脑子的皇帝主动敞开大门放宋军进入大夏国境,又出了一群没脑子的皇族在敌军兵临城下时造反,造个屁的反!

  这时候造反有什麽用?扛得住即将到来的宋军吗?

  梁太後被那群蠢货气笑了,事已至此多说无益,她就看看那群蠢货夺权之後还能干什麽。

  不是打着解救皇帝的旗号造她的反吗?行,可以,她把小皇帝放出去。

  想她半辈子机关算尽,没想到最後竟然栽在没脑子的儿子身上,早知如此她就……

  该死,没这个蠢货儿子她连皇後都当不上,更不用说临朝称制的太後。

  梁太後气的脑仁疼,把小皇帝从木砦孤岛中放出来便带着亲信以及城中所有存粮离开了兴庆府。

  宋军打过来後她难以据城自守,不如保存现有实力去别处韬光养晦。

  他们梁氏如今尚有近二十万兵马,即便没有兴庆府也能抢个监军司来落脚。

  反正再厚实的城墙都挡不住宋人的火炮,她也没必要死守兴庆府。

  梁太後带上剩下的兵马去和梁乙埋汇合,留在城里重获自由的小皇帝:???

  等等,这就走了?

  他还什麽都没来得及说,母亲这就认输了?

  小皇帝很懵,他被关在孤岛上的时候天天想的都是出去後如何和他母亲据理力争,他要证明他是对的,证明母亲一贯的做法对大夏毫无益处。

  他还没发力,怎麽母亲就走了呢?

  认个错就可以解决的事情,何必闹成现在这样?

  直到重回皇宫的那一刻,李秉常依旧不理解事情为什麽会变成现在这个样子。

  宋军攻夏是为了救他,只要他平安获救,宋人拿了黄河以南的地盘就会撤走,他们西夏还有黄河以北的大片土地,不影响他们依旧是西北大国。

  黄河以南的産粮地丢了就丢了,河西走廊带来的收益足够他们找宋人买粮。

  城里的嵬名氏皇族叛乱就更好解决了,皇族叛乱是因为他这个皇帝被囚禁了起来,只要他手脚齐全的站出来,皇族就没理由继续生乱。

  多简单点事儿,何必要离开兴庆府呢?

  小皇帝回到久违的宫殿,坐在他久违的龙椅上,长长叹了一口气。

  说到底还是母亲不信他,也不信嵬名氏皇族,在母亲心里可信的只有她的母族梁氏。

  因为不信任他和嵬名氏皇族,所以连他的皇後也得是舅舅的女儿,誓要让梁氏世代都掌控大夏朝堂。

  这大概就是话本里写的欲壑难平吧。

  同样是外戚,没听说宋国有哪个外戚非要凭借身份当宰相。

  同样是太後,也没听说宋国的哪个太後直到皇帝长大也不肯放权。

  梁太後走的干脆,留下小皇帝自己面对群龙无首还各怀心思的朝臣。

  闹事的嵬名氏皇族也没想到梁太後会带着亲信和府库银钱粮草离开兴庆府,国库跟遭灾了一样什麽都不剩下,老鼠关进去都得饿死,简直是不把城里百姓的命当回事。

  分掌左右厢军的统帅为皇族成员,如今左右厢十二个监军司都不听银牌号令,城中守兵又尽数被梁氏姐弟带走,他们能调动的只有嵬名氏的私兵。

  奈何嵬名氏不只兴庆府这些天,大夏各地都有嵬名氏的部族,如今势力最大的就是灵州的赵王嵬名成遇,那还是个指挥不动的主儿。

  事已至此,还要小皇帝有何用?

  嵬名氏当了几十年的皇族,他们不满梁氏篡权,同样不赞同小皇帝割让黄河以南土地的计划。

  混账玩意儿睁开眼睛看看,大夏建国的根基在定难五州,定难五州都在黄河以南,没了黄河以南的地盘他们拿什麽去统治黄河以北的广大地区?

  小皇帝不中用,要不直接把他嘎了吧。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525页  当前第439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439/525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穿到北宋当权臣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