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纯美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穿到北宋当权臣_分节阅读_第34节
小说作者:醉酒花间   小说类别:耽于纯美   内容大小:1.79 MB   上传时间:2025-01-31 09:43:54

  贡院里的直讲先生们回来,留守的几位直讲都心情不错,人多课就少,国子监的骨干们被放了出来,他们身上的任务就轻多了。

  今年入学的学子只见过他们几个留守的直讲,等安排好新进士就让他们都见见,免得今後见面不相识。

  时间还早,教室里都是说话的声音。

  春闱主考官欧阳修在读书人中的声望非常高,还有和欧阳修一起主持春闱的梅尧臣梅直讲,都是他们以前只听过没见过的人物。

  先生们从贡院出来,太学的教学也要进入正轨,他们今後的日子不会像前些天一样轻松,但是没关系,当世大家的课可遇不可求,他们宁愿在学堂苦读。

  考进士不容易,也许太学三年就是他们人生的巅峰,必须得好好珍惜。

  苏景殊拿出课本,对即将见到的大佬们同样非常期待。

  ——迎面走来的是北宋背诵默写天团,请注意,这不是演习,再说一遍,这不是演习。

  学舍没有容得下近四百人的教室,进士们到齐之後先生们直接在外面给他们讲宫里的规矩。

  “景哥儿,那是不是你二哥?”周青松对苏轼印象深刻,能把儒衫穿出这种潇洒气度的不多,想记不住都难,“旁边年那位是谁?贡院里回来的直讲先生?”

  身形清瘦,飘飘若仙,一看就是不得了的大人物。

  苏景殊也不认识,俩人对视一眼,心照不宣的放下书本,蹑手蹑脚走过去听他们在说什麽。

  梅尧臣对阅卷时“臯陶为士,将杀人。臯陶曰杀之三,尧曰宥之三”印象深刻,他自认遍阅天下之书,可这个典故实在想不出是哪个偏门书籍里出现过。

  在贡院里不得外出也就算了,如今金榜已放,三百八十八名进士齐聚太学,他便按捺不住出来找苏轼求证典故出处。

  苏轼在家被亲爹追的满院子跑,这会儿也不敢再瞎编,只能老老实实回道,“回先生的话,是《三国志·孔融传》注。”

  梅尧臣负手摇头,非常笃定的说道,“不是,里面没有。”

  《三国志》的注有好几个版本,但是他可以确定,哪一个版本中都没有这个典故。

  苏轼硬着头皮继续说,“是取孔融‘想当然’之意。想当然耳,何必须有出处?”

  他觉得尧会那样做,于是就那麽写了,一切皆是想当然。

  梅尧臣:???

  年轻人,你要不要听听你在说什麽?

  梅尧臣懵了,没想到现在的年轻人如此胆大妄为,省试的试卷用典竟然敢想当然,他就不怕被直接黜落?

  但是想想这人已经被黜落的诗赋,忽然又觉得他这“想当然”也不是那麽奇怪。

  梅尧臣失笑,“你这真是、是我孤陋寡闻了。”

  那篇《刑赏忠厚之至论》写的极好,读起来汪洋恣肆,道理不思自明,只有那一个典故他拿不准。

  阅卷有阅卷的规矩,用典错误直接黜落,他实在不忍心毁了那麽好的文章,于是把试卷拿去给主考官欧阳永叔看。

  欧阳永叔看到那篇文章也大喜过望,当即要看写出此等文章的学子诗赋如何,不找不知道,一找就发现这小子的诗赋已经被判为不合格。

  诗赋其实写的也很好,可是不切合题意,阅卷的考官想手下留情都找不到不黜落的理由。

  也就是欧阳永叔慧眼识人,不忍好文章蒙尘,找出後面的策论以及经义试卷发现那两卷都答的极好,这才提笔给那篇《刑赏忠厚之至论》判了个第二名,免得他因为诗赋不合格而掉出榜外。

  庆历二年取消单场淘汰制,但也很少有单场不合格而高中的举子,若是诗赋和论都被黜落,余下两门成绩再好也无济于事。

  阅卷有需封弥、誊录,避免考官从考生的姓名、籍贯、家世、笔迹等痕迹中徇私舞弊,他和欧阳修阅卷时也不知道答卷的是谁。

  四门考试的优秀答卷会贴在金榜附近供士子参考学习,连他和欧阳修都无法断定典故出处,想来这世上看过那部书的人少之又少。

  此等文章点为第二,他们坦坦荡荡不怕说。

  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他经历了那麽多场春闱,头一次见到还能用“想当然”来解释用典。

  梅尧臣拍拍胆大妄为的年轻人的肩膀,眼角余光瞥到欧阳修,挥手将人喊来笑道,“永叔,‘臯陶曰杀之三,尧曰宥之三’,你可曾找到出处?”

  欧阳修循着声音过来,听到这话遗憾摇头,“实在惭愧,并未寻到。”

  上古三代留下来的典籍少之又少,他回家後连翻书都想不出该翻哪一本,可见典故的确是个鲜有人听闻的偏僻典故。

  梅尧臣笑吟吟将苏轼刚才的回复说出来,“此句乃取孔融‘想当然’之意,出自《三国志·孔融传》注。”

  欧阳修愣了一下,随即抚掌笑道,“此子可谓善读书,善用书,他日文章必独步天下。”

  “学生无状,还请先生恕罪。”苏轼尴尬的不知道说什麽好,只梅直讲来问也就罢了,欧阳公这真是羞煞他也。

  春闱结束,欧阳公清闲下来,要是哪日他爹上门拜访俩人再说起这事,他还有命回家吗?

  殿试快开始吧,赶紧把他派出京做官,等过个三五年大家把这件事情都忘了再回来。

  旁边的走廊里,小小苏蹲在半人高的繁茂花树後面,满眼疲惫。

  所以欧阳公不是以为那份试卷是曾巩写的,给他哥排第二也不是为了避嫌,而是看学生快挂了出手捞一捞,对吗?

  唉,营销号害人。

  再看他哥尴尬的恨不得在脚下扣出一座宫殿来的样子,苏景殊没有半点同情,只想说一句自作孽不可活。

  让你作,让你作,知道难受了吧。

  周青松听的云里雾里,满眼惊叹的问道,“景哥儿,你二哥这是写出了一个欧阳公和梅直讲都没见过的典故?”

  苏景殊,“你愿意这麽想也行。”

  两个人声音不大,动作也控制的非常小,但是出来看热闹的不只他们俩,後面还有一连串的同窗在他们後面探头探脑。

  马上就要上课,夹着课本过来的孙直讲看到他们在外面游荡,中气十足的呵道,“都在外面站着干什麽?”

  小小苏:!!!

  教教教教教导主任来了吗?

  走廊上的学生赶紧跑回教室,留下苏景殊和周青松两个腿蹲麻了的慢了一步,正好让孙直讲逮个正着。

  “干什麽呢?”孙直讲走到他们跟前探头,对上苏轼欧阳修梅尧臣三双眼睛吓了一跳,“欧阳先生,梅先生,那边新进士已经到齐了,你们两个不过去看看?”

  欧阳修温和笑笑,“这就去。”

  孙直讲没有多说,拎起花丛後面的两个学生,让他们朝难得一见的欧阳修打声招呼,然後才催着他们回教室。

  梅先生在太学任直讲可以经常见,欧阳先生却还身兼其他差事,想在太学见他一面可不容易。

  周青松激动的很,恨不得抱着孙直讲的腿感谢他给的这个机会。

  天呐,欧阳公对他点头了,人生无憾!

  苏景殊一手捂脸,尴尬不会消失,只会转移,他觉得他哥的尴尬转移到了他的身上。

  大、大佬,学生不是故意偷听的QAQ~

  好吧,他承认他有那麽一丢丢的小刻意,但是那是有理由的。

  欧阳修看看缩头缩脑的少年郎,再看看旁边人高马大的青年,来回看了几遍,越看越觉得面善,“是你家小郎?”

  苏洵入京时常去拜访他,闲谈时知晓苏家有三个儿子,苏子瞻苏子由皆是新科进士,方才那位想必就是小郎景殊。

  小郎君看着年岁不大,能考进太学也是天资出衆之辈。

  “先生谬赞。”苏轼知道他弟冒出来就是想看他笑话,听欧阳修这麽说连忙谦虚几句。

  好在两位先生还要去新科进士那边露面,不能耽搁太长时间,大苏强颜欢笑回到大部队,感觉比被老苏追着打还要心累。

  教室里,学生们收回注意力正襟危坐,外面那些是金榜高中的进士,他们多看两眼也没法挤进去。

  羡慕没用,不如收心好好学习。

  三年後他们若能高中,便有他们自己的同年,朝廷会拨钱给他们印制登科录,进士之间也会自印同年小录,不需要刻意去打听,每个人的名讳、籍贯、出身、名次都详细的写在里面。

  为了三年後登科高中,只要学不死,就往死里学!

  于是乎,小小苏震惊的发现他的同窗们都跟打了鸡血一样闷头苦学,连王小雱看上去都绷紧了不少。

  怎麽感觉跟刚经历过誓师大会的高三学生一样?

  既然大家都在学,那就一起卷吧。

  孙直讲:???

  倒也不用这麽紧张。

  不过学生有干劲是好事,虽然不知道这股劲儿能维持多长时间,但是总比干坐着不学好。

  太学不是国子学,不努力的学生在这里待不长久。

  新科进士和太学生各学各的互不打扰,下课之後,苏景殊跟着孙直讲去直舍,他要找钱直讲商量承包食堂的事情。

  减少工作量的机会来了,钱先生您考虑考虑?

  孙直讲看他一副要做大事的样子,心里像猫爪儿在挠,忍不住打探道,“还不到算账的时候,你找钱先生干什麽?”

  钱直讲身兼两职忙的脚不沾地,在太学的日常就是板着脸,莫说学生,连直讲都鲜少主动往他跟前凑。

  赶上他心情好的时候也就算了,赶上他心情不好,谁来他都能喷两句。

  “有很重要的事情。”苏景殊守口如瓶,在事情尘埃落定之前,就算是孙先生也别想从他口中问出消息。

  事以密成,他一定忍耐忍耐再忍耐。

  孙直讲吹胡子瞪眼,这小破孩儿,待会儿到直舍人更多,又什麽事情是他听不得的?

  苏景殊自有一番道理,“这件事情必须钱先生第一个听,不然成不了。”

  直舍里,眼下挂着重重的黑眼圈的钱直讲擡起头,“什麽事情必须我第一个听?”

  苏景殊和直舍里的各位先生一一打招呼,然後灵活的钻到钱直讲跟前,“先生,现在有个能让您不用算那麽多账的机会,干不干?”

  钱直讲扯扯嘴角,“什麽机会?”

  别的直讲竖起耳朵,都想知道这小子有什麽猫腻。

  苏景殊神神秘秘,“先生,借一步说话。”

  孙直讲清清嗓子,让他们不要太过分。

  太学中严禁学生贿赂直讲,有什麽事情不能在直舍说?

  严肃.jpg

  钱直讲慢吞吞扫了眼直舍的同僚,示意这个算账很有一手的学生在旁边坐下,“直接在这里说吧。”

  苏景殊看看假装不在乎其实都关注这边的直讲先生们,再看看不太想动弹的钱直讲,精神满满瞬间变成蔫儿了吧唧,“先生,您有没有觉得咱们的厨房可以稍微改进一下。”

  小小苏:弱小,可怜,又无助.jpg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525页  当前第34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34/525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穿到北宋当权臣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