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纯美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天子御刑_分节阅读_第73节
小说作者:张听劝   小说类别:耽于纯美   内容大小:317 KB   上传时间:2025-01-25 13:33:21

  季立春叹气道:“你说吧。”

  车轱辘在官道上磕磕碰碰,倒是正好掩盖马车中两人交谈的声音,陆辰开口道:“我重新翻卷宗,发现最早的判官案,甚至可以追溯到十多年前丰平年间,算下来,当年的皇上不过……十来岁。”

  季立春那身宽大的蓝衫掩盖了他的瑟瑟发抖:“十来岁的孩子,能做出这种事来。着实难以置信。”

  陆辰没留意到他的恐惧,继续道:“我也觉得。但我由此开始细想,究竟第一起判官案发生在哪一年,又是否被收录进了卷宗?朝着宫中的方向调查,我找到一起先前未曾留心的案子。”

  “这案子发生在长乐宫。如今的皇帝那年只有八岁,以太子身份住在长乐宫。案子中死了两个人,一个是自幼照顾皇帝起居的付嬷嬷,另一个是住在另一个宫殿的宋淑妃。”

  “卷宗上说,宋淑妃刚刚滑了一胎,思虑过甚,竟发了疯,想要谋害皇嗣。那日她趁夜持刀潜入长乐宫中,不料中途遇见付嬷嬷。付嬷嬷为保护太子殿下,与之周旋,最终二人双双身亡。”

  季立春道:“听上去合情合理,你为何起疑?”

  “因为从卷宗中看,凶器没有找着。”陆辰道,“若是二人搏斗中两败俱伤,凶器应当会遗落在现场才是。除非有第三个人在现场,拿走了凶器。”

  “那是一把什么凶器?”

  陆辰想了想:“按卷宗上伤口的描述中,应当是一把短剑,或是长匕首。”

  季立春脸色又白了几分。

  “我甚至怀疑,宋淑妃和付嬷嬷并不是搏斗中同归于尽,而是……死在同一个人之手。”陆辰认真道。

  他怀疑的对象不言而喻,就是彼时住在长乐宫中的太子殿下,如今的真龙天子。

  季立春压低声音道:“你怀疑一个八岁的孩子……杀了两个成年人?”

  陆辰点头:“听闻皇上五岁开始学武艺骑射,力大无穷,且天资极优。而宋淑妃彼时抱病卧床,身体虚弱,至于那付嬷嬷,毕竟上了些岁数,行动不便。又或许是从未提防过自己看护长大的太子殿下……谁知道呢?这起案子已过去了二十年,如今再想调查,已是不可能的事了。”

  “……”季立春沉默了许久,什么也没说。

  他非但不想告诉陆辰自己看见了什么,甚至希望陆辰也停止调查,可他知道自己说了也没用。

  “我没来得及细查,这次就是来和你说这些……”陆辰自嘲笑笑,起身准备离开马车,道,“我没有别人可说。闷在心里怕出事,只能和你倒苦水了。好了,谢谢,我要回薛王殿下那边了。”

  在他叫停马车前,季立春道:“陆大人,我以为你已有了新的抱负,怎还在这些陈年旧案中花费精力。你的调查,何时才算完呢?”

  “……”陆辰一怔,道,“我也不知道。我只是……很想知道真相。”

  “知道真相的人,或许都活的不好。”季立春道。

  “可是。若不能查明真相,我……”陆辰支吾了一下,为难道,“我又如何能确保,太子殿下不会成为第二个……[判官]?”

  季立春听他这么说,反倒松了口气。

  他只怕陆辰一门心思要撞南墙,提着脑袋挑战皇权,却原来是自己多虑,对方如今真将全部心力放在了长乐宫,所做的一切也都是为了如今的太子殿下,大衡将来的国君。

  看来他也应该卸下恐惧,好好想想怎样动笔自己的医典了。

  ***

  山脚下,颜家经年无人的小破屋子里透着微微亮的光。房间里书案也没有一张,赵珩在吃饭的四方桌子上铺开一张宣纸,用一方小砚台研墨,全无九五至尊的架子。

  “我们要去的崖有具体的名字么?”他问坐在窗边望月升起的颜知,“我写下来,好叫思南方便去找,把我们安葬在一块。”

  “云天崖。”颜知答道。

  见赵珩伏下身写着书信,表情淡然,颜知对于对方的决定仍觉得难以置信。

  如果说今日自己的决意赴死是因为除此之外无路可走,那赵珩坚持要陪同自己赴死又是为什么呢?

  “我都写好了。颜知,你呢?有什么话要留么?”赵珩抬头问他。

  “没有。”

  听颜知这样说,赵珩才搁了笔。

  在他写好的书信旁,是他软磨硬泡让颜知写的墓碑题字,隽秀字体,按照他想要的规格,一侧写着颜知,一侧写着岑玉行,就好像颜知父母坟前的碑文一样。

  他在信上特地提了,让思南去找工匠来,照着这字,在石碑上深深刻下。

  往后,无论是六道轮回,还是风吹雨打,经年累月的风霜也不会改变,他还有那么一丝丝的东西,留在颜知的身边。

  “出发吧。”

  颜知起身,正要吹灯,忽然透过窗听见院门外传来人声。

  “有人在家吗?”

  颜知愣怔住,因为他听出了来人熟悉的声线。

  院门外的人想必已经看见屋中的光,虽然不得应答,却也知道有人在家,迟疑片刻再度开口,拍了拍门,问:“颜知师弟,是你回来了吗?”

第118章 冰释前嫌

  赵珩见颜知不去应门,望了望窗外,道:“怎么不去?这不是你的卢举真卢师兄吗?”

  颜知的脸沉了沉:“你记这个名字倒是记得牢。”

  赵珩道:“好在记住了。不然当年便不能利用他把你从咸阳骗到雍京。”

  换做以往,颜知又要被他这番话气到,可如今人之将死,他看开许多。

  “你不是本来就打算见他吗?”赵珩又问,他还记得颜知昨日说的计划里,就有去见卢师兄这一条。

  “本来是想要问清一些事,死的明白些……如今……”颜知顿了顿,抬眼看赵珩,“如今似乎没有必要了,既然你在,我问你便是了。”

  “你想问什么?”

  “卢师兄知道吗?”颜知的脸紧绷着,似乎十分害怕听见答案。“你就是岑玉行的事。”

  赵珩意外的扬了扬眉:“当然不知。若他知道,我如何设计?”

  颜知的眼眶忽然红了,他像松了口气,又像是长叹了一声:“……这便够了。”

  这便够了。

  卢师兄并不是助纣为虐,有意坑害他的。

  过去八年一直压在他心头的怀疑终于是消弭了。

  这么多年,他一直反复回想卢师兄那日拜访时的脸上的每一种表情,嘴里的每一句话。

  因为这份怀疑,他八年里从未给卢师兄回过一次信,直至泾阳县的书信再也没来。

  而现在他才知道,他的信任从没有错付,当年,终究还是有人真心待他的。

  那时换了任何其他人来开导,颜知或许都不会重新进学赴考。正因为是卢师兄,那样了解他,为他着想的卢师兄,关心他,鼓励他,才重新点燃了他的希望。

  常言道,以善为饵,比恶更恶。

  不过,那毕竟是赵珩,手段再恶劣也不令人意外了。

  多年隔阂猜忌一朝解开,颜知自然还想再见卢师兄一面,于是对赵珩道:“我去应门。你待在屋里,不要露面。”

  赵珩自问已与颜知心意相通,现如今连理由也不问了,只道:“都依你。”

  颜知走出屋子,打开院门,看见卢师兄站在外面,身后带了一个打着灯笼的随从。

  因灯火微弱,院门打开,卢师兄的视线一时仍看不太清眼前的人,又是多年未见,一时不敢相认。

  于是颜知率先开口:“卢师兄,许久不见。”

  “颜知师弟,真的是你!”

  一别多年,卢师兄比起当年显得老道许多,只是笑起来的模样仍是当年一般温煦亲切。

  “我听有人传颜家的进士回县了,将信将疑,特地赶过来,不想你竟真的回来了。这趟打算回来多久?”

  泾阳县毕竟是个小地方,一点点小事便能传的人尽皆知,今日颜知也仅仅在面馆遇到李著,又见了堂兄堂妹一眼,回县的消息竟然连县令都知道了。

  颜知避重就轻:“我回来处理一些田产上的事。很快便走。”

  他眼角微酸,心里有无数的道歉和倾诉想要告诉眼前的大师兄,却因屋里那个人,只能挡在院门前,连邀请人进屋的举动都不敢有。

  “抱歉,卢师兄,屋子实在破败荒芜,不便请您进去坐。”

  “不碍事的。”卢举真笑道,“见着你我便放心了,我站着说几句话便回去。”

  他知道颜知一向自尊心强,从小便这样,哪怕是衣裳破了个口,鞋袜开了个线,甚至是让柴禾刺了手,让火苗燎了水泡,也都喜欢藏着,总不愿被人看见自己难堪的一面。

  因此,听见颜知为多年失修的屋子感到窘迫,他也并不觉得意外。

  “你还是像从前那样……快十年未见了。”卢举真略有些感慨,道,“在雍京一切都好么?听说你在雍京官至大理寺卿,公务很是繁忙吧?”

  “都好。”颜知问,“卢师兄呢,这些年好么?”

  “哈哈……”卢举真不好意思的摸了摸后颈,“师兄当时在进士里头排次最末,仕途自是不如颜师弟你通达。不过这么多年就职在泾阳县,好歹是个熟悉的地方,我经常上山找江先生下棋,日子过得还算舒心。”

  他说的本是些自我安慰的话,却依稀看见颜知的眼神透出羡慕的神色来,回味了一下自己说的话,便误解了颜知的羡慕神色:“颜知师弟,去书院看了江先生没有?”

  “我……”

  见颜知有些吞吞吐吐,卢举真想起当年的事来,忙改口道:“师兄不过随口一问罢了,不必勉强自己。”他笑笑,“来日方长,师兄相信,将来总会涣然冰释的。”

  颜知垂眸:“借师兄吉言。”

  “啊,对了。前阵子,泾阳县来了一个雍京的官员,自称是大理寺的。我本以为是你派来的,可聊了几句又似乎不像。”卢举真道,“他来这走访调查了许多关于你的事,还来衙门查了你伯父的案子和同年发生的那几桩未果的血案。不知是怎么一回事?”

  颜知动作一顿,忽然记起那日季太医说,陆辰已知道全部真相。

  原来突破口在这里。

  不知那年轻人是如何想到从泾阳县下手的,心思之敏锐通透,连颜知都不免感到有几分钦佩。

  心里这般想着,颜知面上却只是稀疏平常的表情:“那想必是陆少卿了。”

  “对,确是姓陆!”

  “大理寺时不时会派人去盘查一些地方的陈年旧案,没什么特别。至于调查我,或许是出于好奇吧。”颜知说道。

  “原来如此,那师兄就放心了。”卢举真道,“听江先生说,他还去青麓书院询问了当年新入学,只逗留了几个月的学子。我想来想去也只有那个人,还以为是朝中势力变幻更迭,又发生了什么事。既然无事,那就最好。”

  “……”听着卢师兄关切的话语,颜知的眼神黯了黯,“卢师兄,到雍京最初几年,我无暇回信,实在对你不起。”

  “别说这样的话。颜知师弟。我给你写信也不过问候你好罢了,你不回,我至多担心几分。如今见着了面,见你走出阴霾,师兄便真心为你高兴。”卢举真打趣道,“难道你以为师兄是想阿谀攀附你,你不回信,便自轻懊恼?”

  颜知默不作声。

  卢举真觉察出颜知比起在书院时沉默许多,可回想起九年前拜访颜家时,颜知的个性便似乎已是如此了。

  在书院时,少年虽是清贫,却小鹿一般灵动,如今守得云开见月明,在雍京呼风唤雨,高官厚禄,可那乐天知命的性子,怎的就养回不来了呢?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83页  当前第73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73/83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天子御刑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