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架空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金爵钗_分节阅读_第49节
小说作者:阿長   小说类别:历史架空   内容大小:1.19 MB   上传时间:2025-03-24 19:22:38

  出了院子,过了桥,走过长廊,来到景王的书房。

  景王已经换上了常服大氅,把要处理的折子理好放在桌上。

  萧扶光上去摸,他也不问,只让小冬瓜和绿珠他们几个下去瞧瞧膳房的菜做得如何了。

  把人清走了,唯留有他们父女二人,景王才开口:“刚刚吕公公来过,带了陛下的旨意来。”

  “叫我进宫去见他?吃他炼的丹?”萧扶光在翻折子,显然没有放在心上。

  “你回来了,不能不去。”景王颔首说,“早晚都要进宫,此时去见最好。只是他沉迷修道,要你斋戒三日,再进宫面圣。”

  萧扶光从折子里面抬起头,惊得下巴都要掉下来。

  “他果真魔怔了!”她忍不住说,“我去拜他的时候行什么礼?我要不要穿道袍、举拂尘?”

  景王敲了一下她的脑袋:“你这么干,没准儿他一高兴,留你在观中与他共修。”

  萧扶光撇嘴——她才不呢。魏宫那个地方瞧着黑云密布,像是随时都要泻下一滩黑水似的,她才不愿意被困在那座宫里头。

  除非…

  想到这里,萧扶光又问:“爹爹,韩中贵在宫中是不是过得很糟糕?”

  景王嗯了一声,“先帝驾崩时我尚在幽州,回京后你叔父已继位。照常理来说,论长论嫡都不该是他。当夜仅有韩敏侍奉先帝,宫中便有传言说韩敏私藏先帝遗诏,诏书上指明继位新帝是我而非他。求道也好,求仁也罢,这是他的心结,他定然想要找到那份遗诏。只是韩敏嘴严,一句也不曾透露,他不能杀了韩敏,就在心中留了一根刺。”

  宫中折磨人的手段有很多,萧扶光几乎可以想象得到韩敏在宫中会受到怎样的对待。

  小冬瓜是他一手带大,是当做老来子养的。如果不是走到绝路,他绝对不会将小冬瓜送出来。

  萧扶光看向父亲,见他神色有些疲倦,想是连日奔波,回来后又整理这些时日累积的要务,一时便没有开口问太子妃的事。

  晚间父女二人用过餐后,萧扶光回了自己住处。

  从明日起斋戒,三日后她便要进宫面圣。



第83章

  不动如山(九)

  五月初四这日,天气像是一瞬间步入炎夏。

  烈日正当头,阁老司马宓站在门前严阵以待。

  只是在这个节骨眼上,他那逆子又不知去了何方。使司马承去催,到如今也没有回信。

  约正午时分,门前驶来一辆不起眼的马车。

  司马府众人殷勤围了上去,将景王迎入府。

  司马宓奉了景王上座,茶点一应用到最好。景王饮了口茶,笑着说:“在阁老这里总算能喝上一口热茶,孤那不省心的女儿,见天热便捣鼓些清凉果茶,不喝她便生气,喝了便要腹痛。”

  司马宓笑道:“这两日天气暴热,清凉饮品最能清心。郡主忠孝,我倒盼着有这样一个贴心的女儿…话说回来,郡主怎未同殿下一道驾临?”

  景王的嘴角稍稍向下沉,指腹点在扶手上,面无表情地道:“光献回京后,理应先进宫参拜帝后,再进皇陵祭先帝。宫里那位孤不用多说,阁老也知道,修道之人讲究多,要她斋戒三日后再行觐见。”

  司马宓皱眉道:“陛下真是越来越荒唐了。”

  “他毕竟是光献叔父,又是在他登基后首次拜见,孤不好阻拦。”景王道。

  话音刚落,外间传来一阵沉稳脚步声。

  众人向外望去,见小阁老正姗姗来迟。

  司马宓看到他,登时眼前一黑——这逆子又去打猎,弄得自己一身狼藉。

  司马廷玉拜过景王。

  景王打量了一番。

  朝廷有律,上品官员后嗣不得参加科举。不过律法是死的,人是活的,有不少人用化名科考,最后杀进殿试,只为证明自己有实力。

  而小阁老司马廷玉却没有这样做,他仰仗父亲司马宓的势力入朝,却也非平庸之辈——无论是内阁票拟还是下发公文,只要经小阁老之手,便能周全落定。

  文臣本事即文章,小阁老措辞精炼,实在乃当朝第一人。便是连修仙论道的皇帝也对其夸赞有加。

  景王平日里见司马廷玉时,对方都是一副谦恭文士模样,能做一手好文章,加之生得高大俊朗,自然多些好感。

  而今司马廷玉狩猎归来,衣衫未换便来行拜。景王又见这文臣儒衫之下是一副强健身骨——男儿就要有男儿的模样,小阁老文武兼备,景王对他的好感又多了一层。

  景王让他起了,又笑说:“早说廷玉能文能武,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

  景王身后的护卫松了口气,将刀柄按回了身后。

  “犬子无礼,殿下能原谅他不敬之罪再好不过。”司马宓说罢,转头硬着头皮斥司马廷玉,“还不快去更衣!”

  司马廷玉嗤了他一声,只朝景王拜了拜便回了房。

  不几时,他沐浴更衣归来,入了座陪同景王谈天。

  三人私下倒也未谈国事,不过景王就青檀泉司马廷玉替他收尾这一件道了谢。

  司马廷玉也不敢邀功,只说是自己分内之事。

  而后三人继续畅谈,从宴席交杯到葡萄架下乘凉,关系又近了一层。

  景王回府时夜幕已至。

  萧扶光等了父亲半天才见他回来。

  “咦——”她拧着鼻子嫌弃道,“有酒味。”

  随后又唤了小冬瓜他们进来,叫厨房准备醒酒汤。

  景王半卧在榻上,看着她说:“你同你娘一样,滴酒沾不得。她也不喜欢看我喝酒,哪怕饮了半杯,也要同我置气…”

  萧扶光半垂着头,道:“阁老娶了那么多夫人,爹爹怎么不——”

  话未说完,便挨了景王一记脑瓜崩。

  “我总觉得你有事瞒着我。”景王看着她说,“你娘走时我不在你们身边,想必发生了许多事。当初你同宇文南津相好,又突然间决裂,所以我不得不怀疑他。可爹爹也是过来人,知道你定然是有自己的苦衷,所以不会强迫你,也不会动宇文南津。你是有自己的打算吧?”

  “有。”萧扶光郑重地点头,“等我变得很厉害,我要把他们全都杀了。”

  她哪有那个胆子杀人?纪伯阳是例外,因为纪伯阳身上负了上万条人命。

  而那些人命却是萧家的责任,也是她的责任。

  饶是知道她在逞口舌之快,景王却还是附和:“爹爹等阿扶变厉害的那一日。”

  自今天之后,萧扶光终于了了一个心思。

  不过明日,便要迎来更大的困境了。

  五月初五,正逢端午节。

  就在这一日,光献郡主入宫谒见天子。

  自登基那年起,皇帝修道六年。太极宫成了摆设,一干朝臣由景王召集在东堂议政,这才镇住了朝廷。

  皇帝不在南宫,北宫中修了座道观。萧扶光此去便是入道观拜见。

  道观在北宫九龙池上,萧扶光一入宫便见吕大宏等一溜太监早已等着了。

  “郡主大安!”吕大宏带着头,将拂尘往肩头一扫,行了个古怪的礼,“陛下一早就念叨郡主,如今在观中等您呐!”

  萧扶光瞧不起吕大宏——早年先帝还在时,吕大宏就拼了命地向景王摇尾巴。后来先帝驾崩后,景王匆忙自幽州赶回帝京,想要见父皇最后一面。可那时二王刚继位,吕大宏为了讨好新帝,愣是将景王拦在宫外,直到第二天才放人进来。

  可他未料自己跟了个会修道的皇帝,当初拦下的景王成了摄政王、真皇帝。

  所以见了光献郡主,吕大宏又是一顿讨好。

  “郡主可不比一般人,瞧这模样气度,不施脂粉不戴金银也跟那仙女儿似的!待会儿陛下瞧见定然高兴,还以为是供奉的仙姑下了凡!”吕大宏好一通拍马,倒走着引萧扶光入观。

  萧扶光觑了他一眼,心道吕大宏这样贴脸大力拍马,皇帝究竟是如何受的?

  道观建在宫里,地方不大,只建一座山门加两座神殿。而整座道观之上的天空像是有一片吹不开的乌云一样。

  萧扶光心想,皇帝信的怕不是什么瘟神。

  道观足够高,萧扶光登了八十一阶,面上起了薄汗,这才入了山门。

  吕大宏这一路鞍前马后,指着神殿说:“到了,陛下在里面等郡主呢,快进去吧!”

  萧扶光抬头一看,巨大的牌匾上写着四个大字——“万清福地”。

  心跳在这一瞬间似乎停了。

  都到这了,还能折回去不成?

  她理了理衣襟,昂首阔步走了进去。



第84章

  不动如山(十)

  先帝育有三子,长子景王,次子兖王,三子荣王。

  赤乌二十八年冬月,先帝旧疾复发,召萧扶光回京侍疾——说是侍疾,实则打算见孙女最后一面。为了这一面,强撑了足有一月。

  后来他病势转好,萧扶光回了兰陵,景王也放心前往幽州办事。

  谁料年关之际,丧钟鸣彻帝京。

  先帝驾崩前并未立太子,萧扶光却记得,很多年前他牵着自己的手上朝。底下一溜的大红袍,用诧异的眼光看着她。

  先帝是个窝囊人,办事儿不怎么利索,攥着她的手心都出了一打汗,久久不曾坐到皇位上。

  他站着,萧扶光也跟着站着。过了很久,他才下定了决心似的,颤巍巍地举起了她的手:“这是朕的长孙阿扶。”

  萧扶光看到所有人的嘴巴变成了一个个圆。

  不少臣子站出来说使不得,说女子不可掌政,日后必然祸国。

  先帝一辈子活得窝囊,面对朝臣的责问甚至死谏不敢再进一步,只能点着头赔着笑,说:“那就日后再议、日后再议罢…”

  今日推明日,明日推后日,从赤乌二十一年推到二十八年,直到最后一刻,先帝都没有立太子。

  王朝一夕之间易主,坐在皇位上的那个人变成了她的叔父。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299页  当前第49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49/299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金爵钗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