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行快摘出头,突听二白凶狠的吠叫自矮林传来,三人还以为又是鸡群里混进什么东西。抬头定睛一看,却是两头圆滚滚的黑猪,一路走一路拱,正向着果园而来。
“这不是你金花婶子家的猪?怎的跑出来了?”陈秀兰变了脸色,把竹筐往地上一撂,也来不及去捡掉在地上的辣椒,急匆匆往路上跑。
还不忘安排:“小竹帮忙赶猪,可不能让它们下地,这一钻就糟蹋完了。小桃快去秦家知会他们一声,没听见喊声儿,估计都还不晓得呢。”
“哎!我这就去!”方桃应一声,拔腿就跑。
方竹也已经和陈秀兰来到路上,两人分开站着,伸展胳膊驱赶小猪。小猪或许是害怕,没再继续往前,原地停顿片刻,突然朝着两边飞蹿。
方竹跟陈秀兰见势不妙,连忙各自追着一只,将其往秦家的方向赶。
那头方桃一步未停,用最快的速度冲到秦家,还没进门就放声大喊:“王婶,你家猪跑出来了!”
正在屋里逗娃娃的众人怔愣一瞬,猛地反应过来,第一时间便是去后院看猪圈。
却见拦猪的木板不知什么时候被拱掉几块,轻易便能跳过。院子边缘的竹篱也撞出一个缺口,想来两只小猪就是从这儿逃走的。
王金花急得拍大腿,“坏了!赶紧出去找,等会儿跑进山就麻烦了。”
不用她说,秦德福父子也知道后果,早跑得没影。王金花也拿木盆装上些猪食,紧跟在后面。
等秦德福父子到时,方竹和陈秀兰将将把两只猪重新赶到一起,围着它们往去秦家的路上走。
秦德福父子突然出现,两只小猪明显受到惊吓,差点儿再次蹿开。幸好王金花端着猪食及时出现,一边敲盆,一边“啰啰”唤着。小猪对这声音再熟悉不过,终于放松警惕。
父子俩默契地悄悄退到边上,给小猪让出路来,让它们跟在王金花后面往前走。
这是个漫长的过程,王金花用食物在前诱惑,方竹等人则分散站在四周,围着小猪慢慢移动。
短短一段路,竟走了有一刻多钟,才成功把两只小猪引到圈里。王金花把猪食倒进木槽,它们立刻抢着吃,嘴边的猪毛上都沾满泡发的豆饼碎屑。
众人在圈外看着,却是都如释重负般笑起来。
王金花一抹额头的汗珠,说道:“今儿可多亏有你们,不然等我们发觉,都不知道上哪儿找去。”
陈秀兰笑笑:“还是你们运气好,它们哪儿都不跑,偏偏就绕到我们眼皮子底下。合该是你家的财气,丢不了。”
这话听得秦家人很是舒心,一个个乐得合不拢嘴。
王金花又说:“还是托你们的福,要不是看你家养那多鸡,他们爷俩也没决心干这个。”
她这话倒是不假。
秦德福父子确实是见方竹他们养兔子喂鸡,眼馋得很,这才合计着养几头猪。除开今天跑出来的两只,旁边圈里还关着头半大的母猪,都是两个多前才买回来的。
说起来,方竹也曾跟郑青云商量过要不要养头年猪来着。后来仔细一思量,家里的地不多,一年上头攒下的那点谷糠麦麸喂几十只鸡就勉强。若再养头消食更厉害的猪,怕是要花钱买精料吃,太不值当,就放弃这个念头。
当下能专心养好鸡和兔子就不错了。
不过郑青云已经跟秦家说好,等杀猪的时候,记得留半扇猪肉给他们。
成功把小猪弄回圈,有秦德福父子补圈修篱笆,方竹她们也帮不上什么忙,没多坐就急着回家。
结果王金花一听她们要晒干辣子,叫上秦小芳,也跟着下地。
多出两双手,没多久就把果园里的红辣椒和豆角摘回家,又过水淘洗干净。
只是加上秦家借来的菜刀,一共也就两把。陈秀兰和王金花主动揽了切辣椒的活儿。
秦小芳和方桃就忙着掰辣椒把儿,方竹则生上火,把豆角子下过焯水。
晌午时分,几个人终于把辣椒切完,豆角子也捞出晾凉。
家里能用的竹席、簸箕都被找出来,大部分用来晒辣椒块,余下的便铺上褪去绿衣的豆角子。大大小小的竹编器具摆满院子,看着就让人觉得满足。
此时外面太阳正烈,大家伙儿都退到堂屋歇凉。
王金花将手泡进凉水里,以缓解辣椒水带来的灼热疼痛,抬头看向院里,开口道:“多喂些牲口家禽是挺好,不仅能吃肉卖钱,攒肥种出的菜都比往年长得喜人。”
“可不是,这一茬又一茬的,都吃不完。你等会儿走的时候,到菜园子摘一筐带回去。”陈秀兰端着洗好的野毛桃进门,给秦小芳递一个,就把竹篮放在桌上。
王金花摆手推拒:“家里种的有,你们留着卖钱。”
“客气什么,又不差那一点儿。都是新长出来的,要老了我还不叫你摘呢。”
陈秀兰都这么说,王金花不好再拂她的好意,欢欢喜喜地应了:“那成,旁的就算了,我看你架子上嫩黄瓜结得多,我摘几个回去腌酸黄瓜,香荷爱吃。”
陈秀兰自然满口答应。
王金花惦记着回去带孙女,坐下吃个桃子,便和秦小芳离开。当然,没忘记摘黄瓜。
陈秀兰看着人走远,转头跟方竹说话:“我们也腌坛酸黄瓜,就米粥或卷饼吃都行。”
方竹点点头,她不怎么爱吃酸,但郑青云却是极喜欢的。
最近才结的黄瓜正鲜嫩,两人摘了一小篮,一一搓洗干净后,没忍住生啃掉几根。才把剩下的都对半切开,放在竹筛里晾着。
泡菜坛子也搬出来仔细擦洗,放在太阳底下,不一会儿就晒干。晾好的黄瓜条被整整齐齐码进缸里,最上面还撒了蒜瓣儿和姜片提香。想着家里人都能吃辣,又放一些辣椒块进去。
一切都准备好后,再给锅里烧上水,加盐煮开,放凉后倒进坛子把黄瓜淹没,合上盖子腌几天就能吃。
酸酸脆脆,在炎热的夏日,最是开胃。郑青云去山上,还能装上一竹筒带着,用来夹馒头吃,比什么菜都没有要强。
万里无云,毒辣的太阳照了一整日,硬是一会儿阴都没遮,直到落山总算是凉快几分。
第59章
落日余晖将天边染成橘红, 远处的浮云不停变换形态,被风推着慢飘移。
方竹拎着鸡食和洗菜水来到矮林,推开竹门进去,几十只半大小鸡就扑腾着翅膀围过来, 恨不能飞进桶里。
紧跟在身侧的二白“呜汪”一声吼叫, 吓得鸡群四处逃窜, 再不敢上前, 成功给方竹开出一条路。
她把木槽翻过来, 倒掉里面沉积的枯枝落叶, 这才拨出部分鸡食进去摊开。等每个木槽都装上吃食,方竹唤二白让开,鸡群便一窝蜂似的涌到木槽前,伸长脖子一啄再啄。
天阴之后, 蚊虫也肆虐起来。尤其是矮林里,因为鸡粪多, 蚊子都是成群结队的, 方竹才过来一会儿就被叮了好几口。
落在后面的陈秀兰和方桃带着几捆艾草和扫帚赶到。
三人一起,把篱笆圈内的鸡屎打扫干净,又在靠边的位置燃起艾草堆。艾草是早上顺带割回家的,虽然有些蔫, 但茎叶水分依然充足。用甘草引着后, 冒出滚滚白烟, 同时散发浓烈香气。一时间倒真没有什么蚊虫在眼皮子底下跳舞。
天热之后, 她们每天傍晚都要来熏一熏。一来可以驱蚊,二来也能散散味儿, 对鸡群总是好的。除此之外,还常常扯些车前草、蒲公英、地锦草之类的剁碎后拌进鸡食里, 多少能防止鸡生病。
因为还烧的有火,她们也没敢离开,就在一旁站着。
眼看天色越来越暗,吃饱的鸡一个接一个慢悠悠走进鸡舍。途中总免不了有几只鸡要打一架,但因为有二白在,也不会闹得太凶。
太阳早见不着影儿,又换成星星和月亮挂上天空,皎洁的月光清冷又柔和,照亮脚下的路。
艾草堆已经烧得差不多,留下一堆灰烬,用水将其淋熄,确保没有火星子,才关紧竹篱门准备离开。
山下树林传来孩子们的呼喊声,时不时有大人怒喝,隐隐还能看见点点火光,热闹不已。
夏日的夜晚,知了猴会从地里钻出,纷纷爬上树干,静待蜕壳,十分容易捕捉。村民闲来无事,便会带着孩子在树林里搜寻。知了猴不仅能吃,蜕下的壳还可入药,在城里向来卖得不便宜,一斤至少能有二十几文。
几人听着山下的吵吵嚷嚷,都有些意动。
陈秀兰笑道:“回去弄个火把,我们也捉一些。”
话音刚落,就听狗叫声从对面树林传来,一道黑影踏着月光飞奔而来。二白一蹦一跳迎上去,和大黑撞在一起。
方竹她们也不由加快脚步。
熟悉的身影很快出现在夜色下,越发清晰,大家不约而同露出笑容,说着话往院里走。
方竹歪头打量郑青云手里猎物,因为天色暗,一时没认出来,遂问:“今天逮到什么?”
“猎到两只狗獾,还掏了一窝竹鼠,大大小小有五只。”郑青云把手里用棕叶子栓紧的猎物往上提了提,好让方竹瞧得更清楚,“要不要留一只竹鼠烧着吃?”
方竹看着月光下的毛茸茸,连连摇头:“我是不吃,看娘和小桃想不想。”
走在前面的两人也是异口同声地拒绝。
郑青云笑笑,没再勉强,明儿去卖了割两斤鲜肉回来吃也是一样的。
回到家,方竹直接进了灶房。灶洞里的火已经灭了,但还有余热,锅中木架子上的饭菜也是温的,不凉不烫,吃着正好。她就没加火,直接都端到堂屋。
郑青云把猎物收拣好后,在院子里舀瓢水洗过脸,就在桌前坐下。
他捧着扒饭,随意往门外看一眼,就见陈秀兰拿着木棒在往上绑草绳,有些疑惑:“娘这是要做什么?”
方竹:“我们将才说要去摸知了猴呢,正好你明早卖猎物可以顺带。”
“行,等我吃完,一起去。”
大晚上的,家里没个人不放心,最后还是只有方竹和郑青云两口子打着火把进林子。
他们去了屋后的树林,这边离人户集中的地方远,村民就算要捉知了猴,也不会跑来。
本就入夜,又在枝叶繁茂的树林里,只有丝丝缕缕的月光能透过缝隙照进来,走在其中不免有些害怕。
方竹紧紧握住郑青云的手,贴着他往前迈步,不停地用木棍敲打地面。
夏夜不止有知了猴,毒蛇什么的也有可能出没,可不得小心些。
郑青云时不时举着火把往地上或附近的树干照一照,轻易便能发现缓慢爬行的知了猴。它们不会飞,也跑不快,伸手一捏就能捉住,一点儿不费力。
“一,二……”方竹一边捉一边小声数着。
夜色渐深,两人也没往深林里去,只把家附近的几处林子都搜寻一番。有时遇到树叶、草茎上挂着的蝉蜕也不放过,到时择出去单独卖给药铺也是行的。
明月越升越高,山下的呼喊声也渐渐远了。
郑青云看眼光亮微弱的火把,开口道:“今天就到这儿吧,改天再来捉。”
“嗯!不算蝉蜕,我们今天都抓了两百八十七只,”方竹把企图爬出竹筐的知了猴摇下去,眼里满是笑意,“怎么着也有两三斤,能换不少钱了。”
“留点儿自己吃,剩下的我拿去卖,大户人家喜欢这个的也不少,应该可以卖个高价。”
方竹翘起嘴角,“那好,明早起来就炸一碗尝个鲜。”
她们回屋的时候已经很晚了,陈秀兰和方桃都在院子里乘凉。见着两人回来,陈秀兰催着他们去洗漱,自己主动接过篮子,挑拣蝉蜕,并将知了猴倒进盆里用清水泡上。
翌日,天还没怎么亮,一家人已陆陆续续起床。
有郑青云喂鸡,方竹就在灶房忙活。她把昨日下午做的糙馒头放锅里蒸上,拿碗从木盆里舀出一碗知了猴,淘洗干净后沥出水,下热油炸至焦黄捞出,再撒点儿盐末拌一拌就成。
炸好的知了猴外酥里嫩,越嚼越香,就着馒头吃正好。
郑青云吃饭快,三两下解决掉几个糙馒头,便将木盆里的知了猴捞出来用竹篮装上。
方竹端着碗走到他旁边提醒:“摘点儿豆角叶子盖在上头,遮遮太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