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黄的钓鱼椅也能靠,但只能靠背,肩膀与脑袋都露在椅背上面。
黄梨木的椅面硬邦邦的,反正姚黄没坐多久就觉得屁股难受,她在家里读书那些年,都会在椅子上铺张软垫,夏天用外面包了一层粗布的蒲草团,软和又透气,冬天就用棉花垫子,坐久了垫子都是暖的。
“王爷真不嫌椅子硬?”
忍了一会儿,姚黄悄声道。
赵璲:“……习惯了。”
宫里皇子们读书的书堂,摆的都是一模一样的硬木桌椅,文课一上就是半日,刚开始确实觉得硬,但没有哪个皇子会说出来,也不会自带软垫,包括天下所有读书人都是这么读下来的,考了进士当了官后在官署继续坐这样的硬椅。
赵璲明白王妃的意思,她嫌不舒服了。
赵璲能理解她的不适,她全身上下除了骨头就没有一处不软的,那样的软又如何受得了长久的硬木压迫。
“把毡垫移到岸边,你可以坐在垫子上钓。”
姚黄立即去收拾了,移好毡垫,看看坐在轮椅上比她高了一大截的王爷,姚黄邀请道:“王爷也来这边吧,等累了还能躺会儿。”
赵璲没应。
姚黄反应过来,马上补充道:“我背你。”
赵璲沉默片刻,同意了,至少她背他的时候,看不见他的无能为力。
姚黄先放好他的鱼竿,然后像上次一样将王爷背下轮椅,踢开绣鞋踩上毡垫,姚黄忽然意识到了麻烦的地方。之前有惊雾在,也有青霭飞泉帮忙,而现在她要将王爷放在低低的垫子上,这个过程就变难了很多。
在脑海中幻想了几个姿势,姚黄对着湖水道:“王爷,我慢慢蹲下去,你只管扶牢我的肩膀。”
赵璲嗯了声,试着去调动双脚,可两条腿依然没有任何感觉,就像它们不是他身体的一部分。
姚黄双手反抱他的腰,低着头能看见王爷的脚早挨到垫子了,但那双脚根本踩不实,也就无法减轻她承担的重量。膝盖越来越弯,腰越来越低,低到姚黄实在撑不住了,她的左小腿才猛地跪在垫子上,与此同时,赵璲左手撑住垫子,辅助她维持了平衡。
姚黄转过来时,赵璲已经用双手撑住了上半身。
姚黄下意识地要帮他移动双腿,赵璲摆摆手,一手撑着一手把腿挪到前面,最后调整成了盘腿而坐的姿势。
在赵璲能仅凭手臂的力量撑着护栏直立挪动之前,他先苦练的是如何坐稳。
姚黄并不知道这些,她只看见了王爷种种动作的熟练,有种平和从容之感。
赵璲坐好了才看过来,见她脸红红的,额头浮动着细密的汗珠,问:“累到了吧?”
青霭、飞泉此时大概守在后花园的入口,防着下人有意无意闯过来。
姚黄笑道:“有一点,这样咱们就方便说话了,累那一下也值得。”
赵璲很想提醒她,钓鱼的时候最好不要闲聊。
姚黄去提了鱼饵、鱼桶以及两人的鱼竿过来,放竿的时候,她的往南边偏,赵璲的往北边偏,互不干扰。
姚黄是闷不住的,没一会儿就轻声问道:“王爷以前经常钓鱼吗?”
赵璲:“住在王府的时候,大概一个月两三次。”
十八岁以前都住在宫里,虽然皇宫也算是他的家,家里却规矩重重,多做多错少做少错,不必读书练武的时候,赵璲都是待在自己的院子看书练字。封王开府后,赵璲平时当差,休沐时既不结交官员也无好友走动,便在自己的府里找些事打发时间。
那几年多战事,算起来他前后只在王府住过不足三年的时间,包括双腿出事后的这一年。
姚黄只觉得这样的频率已经算得上嗜好:“既然王爷喜欢,以后我多陪你钓钓?”
一边钓鱼一边让王爷晒太阳,又是一箭双雕。
赵璲:“看你喜不喜欢,不必勉强。”
忽地,姚黄的鱼漂往下一沉,刚刚还觉得钓鱼无趣的姚黄一下子来了精神,猛地往上一提鱼竿,便有一条巴掌来长的鱼被甩出水面。
姚黄将鱼甩到岸上才发现这鱼是条小鱼,最多拿来炖汤尝尝鲜味儿。
“算了,先放进桶,等会儿能钓到大的再把它放回去。”
无论如何,有了第一条收获,姚黄更有干劲儿了。
“早上为何要塞信纸?”赵璲看着水里的鱼漂问。
姚黄看他一眼,解释道:“我怕打扰王爷看书或休息,反正也不是什么重要的事,写信传话更方便。”
他要不是王爷,她连早上的招呼都可以免,直接出门就是。
赵璲:“传话可以写信,再有礼物带回来的话,可以亲手给我,我也想知道你都去了哪些地方。”
姚黄:“行,我记住了。”
交待一下也好,万一有哪些地方或是哪些事王爷不高兴她做,她还能及时改正。
.
到了黄昏,两个人一共钓上来八条鱼,最后姚黄还钓到一条估摸有十多斤重的大青鱼,沿着河岸走出好长一段距离费了憋红脸的劲儿才把鱼拖出水面,从鱼钩卸下鱼的时候更是被甩了一身一脸的水,扭着头连呸了好几声。
趁她呸水,那青鱼摆尾狠狠一跳跳到了湖边,姚黄扑过去抓,青鱼又是一跳,扑通进了水,把姚黄气得直叫!
赵璲一直看着她。
后花园的入口,青霭、飞泉被突然传来的王妃尖叫吓到了,青霭都往前冲出了一段距离,湖边又传来王妃气急败坏的声音:“我记住它了,明天我还要来钓鱼,钓不到以后就继续钓,早晚要炖了它吃!”
青霭:“……”
王爷王妃都没出事,两个公公便继续守门了。
湖边,姚黄气鼓鼓地回了毡垫旁,看看持竿稳坐的王爷,再看看自己被打湿的衣襟裙摆,更恨那条鱼了。
赵璲:“伸手。”
姚黄不明所以地伸出左手。
赵璲:“双手。”
姚黄只好把右手也伸出来。
她的手背湿漉漉的,手腕处有被鱼尾拍打过的红痕,赵璲转过她的手心,这边沾了草叶湿泥,好在没有被鱼鳞划伤。
赵璲取出帕子,干干净净的雪白丝帕。
姚黄见了,忙缩回手:“我去湖边洗洗就行,别糟蹋这么漂亮的帕子。”
说着,她蹲到湖边,撩水洗手洗腕子。
湖水清清凉凉,姚黄先是沸腾又是懊恼失望的心重新恢复了平静,看着湖面中央的金色粼光,姚黄回头朝惠王笑:“这么好的地方,难怪里面的鱼都长得肥。”
赵璲回以淡笑。
甩甩手上的水,姚黄回到桶边,丢了两条小鱼出去,安排道:“六条鱼,王爷吃一条,赏飞泉青霭一条,我一条,赏四个大丫鬟一条,剩两条后日晌午招待我爹他们,王爷说呢?”
赵璲:“我吃不完一条,不如你我同席。”
姚黄:“也行,正好我爹他们都很能吃,两条未必够他们吃。”
赵璲:“东西留在这边,飞泉他们会来收拾。”
姚黄便来推轮椅。
赵璲:“去明安堂吧,你早些换身衣裳,免得着凉。”
第24章
青霭、飞泉去收拾东西了,姚黄推着惠王回了明安堂。
姚黄的衣裙沾了湖水也蹭到了那条逃跑的鱼,隐隐能闻到淡淡的鱼腥气,姚黄决定趁饭前把今天的澡洗了。
赵璲让她将轮椅推到内室窗边的罗汉床前。
罗汉床与拔步床的床板等高,铺了一张苇编的凉簟,中间摆张与罗汉床配套的紫檀小桌,上面倒扣着一本书。
姚黄推轮椅推得太专心,见惠王看向小桌,她才反应过来,不太好意思地抓起书放在背后。
赵璲:“何书?”
姚黄背着手站在他对面,老实作答:“书坊买的话本子,难登大雅之堂那种。王爷要在这边休息吗?那我先去西屋沐浴了,一会儿叫丫鬟们给你上茶?”
赵璲:“不渴,书给我。”
姚黄脸红了:“普通百姓看的,王爷还是别看了,我去书房给你拿本经史子集去。”
赵璲不再说话,只朝她伸出手。
到底是王爷,一身的气势在那,姚黄还没摸透这位夫君的脾气,怕他真会因为她的违背动怒,只得乖乖将书交了过去,别别扭扭地道:“我随便挑的新话本,哪想到里面竟写了些不正经的东西,遇到这种地方我都是跳过去看的,王爷千万别误会。”
书坊的话本分成好几类,其中有些是所有年纪的人都能看的,有些专门摆在一处,书坊没有竖个牌子明言提醒,但每当有未出阁的姑娘走过去,伙计都会暗示一下,久而久之,女客当中,往那边去挑书的就只有年纪稍长些的妇人。
姚黄遵守着书坊的“规矩”,但她偷偷翻过母亲带回家的话本,知道里面会比较详细地写男女之事,那时候的姚黄对这个可不感兴趣,解了疑惑就不再翻了。
如今她出门都是新妇发髻,再加上尝到了夫妻间的趣味,那天姚黄就理直气壮地挑了几本。
赵璲淡淡点评:“话本源自民间,因内容通俗易懂曲折离奇而广泛流传,有些粗言秽语很正常。”
姚黄:“……算了,王爷看了就知道了。”
她去衣柜取了一套衣裳,从外面带上门,自去西内间等水。
外面丫鬟们进进出出,没有王爷的传唤无一人敢靠近东里间,赵璲挪到罗汉床背对夕阳的一侧,在安静中逐页翻看起来。
作为一个少时便习惯读书读到三更天次日鸡鸣时分便起床继续读书或练武的皇子,赵璲读过的书几乎可以填满三间大房,但其中唯独不包括任何一本民间的话本。
内容通俗,他一目十行翻得很快,当水房的婆子们提着水进了西屋,赵璲已经看了一大半,话本的主人公“潘絮娘”也换了三位相好,每好一个就要有两三场房中戏、院里戏甚至野外戏,男方则囊括了种地的汉子、打铁的铁匠、县衙的捕头,各有各的“龙精虎猛”。
知道王爷在看什么,姚黄这个澡洗得十分不安且简单,想着她早些洗完早些回去,兴许王爷还没看到第一场不正经的地方!
匆匆换好衣裳,姚黄披着一头绞得不再滴水的长发就往外走。
百灵追她:“王妃,您先梳梳头啊!”
姚黄回头,抢过百灵手里的梳子继续往东屋赶,万不能叫百灵伺候,不然梳完黄花菜都要凉了!
推开内室的门,姚黄看向窗边,就见王爷背对她而坐,面朝窗外,窗外斜前方是一棵披满了夕阳的桂树。
姚黄再看小桌,话本子平平稳稳地放在那。
这时,王爷朝门边看来,视线明显在她披散的头发上停留了几瞬。
姚黄故作平静:“丫鬟们梳得太慢了,我怕王爷久等,干脆来这边梳,正好能晒到夕阳。”
赵璲转了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