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仅这个学生,还有天水阁的那些,我们全都接下。”
锦瑟原是不明阿笙这话的意思。
然而就在阿笙接到西州信件的两日后,天水阁便出了大事。
易澜山这些时日谈的所有客户全部撤走,就连理由都不肯给他。
几乎一日之内,天水阁满堂的喧嚣便清了干净。
待易澜山问清楚才知道,是帝京各大商会同时封绝了他的生意。
帝京商会由各行行首把持,背后不乏世家大族的身影,能同时让那么多世族对他出手,便唯有裴氏了。
易澜山此时方才明白,为何阿笙要那么急着与天水阁切割。
但他现在反悔已然晚了。
此时的天水阁可不是他一个人,还有那些被他带出来的华清斋生徒,众人面对这空空如也的堂室,如同自己望不清楚的前程。
堂室昏黄,易澜山从自己那看得到内河柳岸的阁子往外望去,只见日落西山,满目仓惶。
屋外的脚步声在此时的寂静当中尤其明显。
“吱呀”一声,来人推门而入。
“易师兄。”
易澜山闻言猛地回头,却见阿笙一袭明月望山服走了进来。
近日阿笙航道亦受牵连之事他已然知晓,此时见到阿笙,却是连头都不敢抬。
“我,我的确没想到会成现下这个样子。”
阿笙在案几对面坐了下来,她看着不过几日光景便颓废了不少的易澜山,不由微微叹了口气。
“师兄,在帝京做生意,讲的便是规矩,你这是坏了裴氏的规矩。”
闻此,易澜山也不反驳了,唯点了点头,不再吱声。
易澜山是没想到,自己待了六年的华清斋,下起手来居然毫不留情。
“你那边,还好么?”
易澜山缓缓问道,毕竟阿笙才是最无辜的那个,被他借了名号,受到了这般牵连。
见阿笙摇了摇头,易澜山一时不知如何面对她了。
“但是师兄,做生意便是如此,有起有落,你我还好,背靠家族,你带来的那些学生,你想好怎么办了么?”
因为这群学生易澜山得罪了裴氏,易家又怎么敢替他出面处理这些人,都是巴不得离得远远的,别牵连了自身。
见易澜山摇头,阿笙方才开口道:“人都给我吧。”
易澜山闻此猛地抬头,“你不怕?”
阿笙笑道:“我可没说自己收了华清斋的学生。”
她声音和缓,徐徐道来:“我只是收了几个穷学生在船上做工罢了,他们难道还要上船去查么?”
“可你航道如今……你还是莫要沾染这事了。”
“难道什么都不做,将一个个原本有大好前程的人都逼死么?”
他们随易澜山离开,便回不去华清斋了,还得罪了那些权贵。
这群人又没有家事,又无钱财,如何在帝京生存下来。
本都是心高志远之人,平白遭了这祸事,任谁能想得开?
阿笙往后靠了靠,低敛了眉目,斜下的夕阳在她眼中投下剪影。
“更何况,院首并未对你我下死手,便是念在众人年纪较轻,还肯给机会。”
“既是如此,便不会再做为难。”
易澜山闻此点了点头。
的确,以裴氏的能力,哪里只会到这就收手了。
裴院首还是轻放了他们。
“再说了,我又岂是任人拿捏的?”
这话说得清冷,易澜山静静地看着阿笙。
她向来如此,用温软的语气,说着最硬的话。
阿笙将这些学生的去处解决,易澜山心中大石放下了一半,他忽而长长吐了一口浊气。
笑道:“原本我以为自己这下终于在家中长脸了,却没想到就这几日的风光。”
阿笙浅浅笑了笑,她看了看这夕阳满布的堂室,道:“师兄眼光还是好的,这地方风景当真不错。”
易澜山闻此微微垂着头。
眼前的易澜山早没了早些时日的意气风发。
阿笙起身欠了欠身,而后离开了天水阁。
她走出堂室,便听得身后的呜咽声,不由敛了眉目。
如今人强己弱,才会被人轻易拿捏。
阿笙坐在车马之内,看着街道之上的华灯初上,眼眸之中印上了灯火之色。
这尘世的光亮便如同燎原的火,在阿笙心中燃起了一大片。
她心中隐隐做了个决定。
待阿笙回到府内,却见窦氏粮行的管事们还在连廊上候着,众人低垂着头目,或左右踟蹰,或来回踱步,尽是焦急的模样。
听候着的侍从道,就连窦晨曦都被叫去了书房。
书房之外,管事遥遥地见到阿笙回府了,赶紧入内禀报。
未久,阿笙便见那管事朝自己疾走而来,而后低首道:“老家主请您进去。”
第一百四十章 谁去?
管事十分恭敬地来请阿笙,见她不明所以,复才快速将事情与她讲了一遍。
这事与寒州有关。
从前,为了东境各国为了稳定寒州之上的各个部族,每年都会以救济之名送去物资。
但今年,寒州宣布建国,而寒庆与东境诸国并无邦交关系,历史上除了宗主国对属国的救济之外,尚无救济他国的先例。
原本央国等东境大国想借此由头将寒庆收归,但寒庆的伽蓝王却拒绝了这个提议。
“那伽蓝王向各国提出一个要求。”
管事一边往前走,一边与阿笙低首道:“他想与各国做一笔交易,让东境诸国给寒庆农作物的种子。”
“但寒州一向贫瘠,他又能反馈什么?”
听闻阿笙这话,管事不由叹了口气,“他让各国派人上寒州去,看上什么拿什么。”
阿笙闻此不由微微一愣,这话说得漂亮,但众人皆知寒州之上一不产粮,二无商贸。
这不就是白要么?
只不过这话说起来好听一些罢了。
“此事又关窦氏何事?”
管事不由放慢了脚步,看了看书房的方向。
低声道:“咱们圣上不愿意以一国的名义去送这些物资,觉得寒庆既然不愿低头,央国也不能上赶着,多丢面子。”
“但央国距离寒庆最近,圣上又担心万一寒庆破罐子破摔,首先遭殃的就是咱们。”
“所以想了个法子,以民间的名义去送这批物资。”
阿笙闻此抬眼看向灯火通亮的书房,各国向寒庆每年援助最多的便是吃食。
换言之,作为央国最大的粮商,窦氏此次是去定了。
但问题就是谁去?
阿笙行至书房门口,与管事点了点头,管事方进去回禀,而后将人迎了进去。
堂屋之内,烛火通明。
众人眉头紧蹙,阿笙的到来都没让人多抬一下眉眼。
倒是窦知进看着阿笙,灵机一动。
“不如让阿笙去。”
窦知进连忙道:“她既通商贸,又有海上交易的经验……”
“二弟!”
窦升平连忙将人吼住,“她一个女娘哪里能去得那种地方!”
众人都知窦知进为何会说出此话,只因阿笙本就是一个外姓之女,不过寄身窦氏,因着安氏的关系又给了姓氏。
如今能用得上自然最好。
见窦盛康横眉瞪了自己一眼,窦知进赶紧低下了头,不再多话。
阿笙扫了一眼窦知进,便未再看他。
她浅浅向屋内长辈见了礼,窦晨曦赶紧上前将人拉到自己身旁,唯恐窦知进再打阿笙的主意。
阿笙宽慰般地朝窦晨曦笑了笑,而后才问道:“既然只是送物资,为何需要主家亲自去?”
窦升平闻此,道:“这是寒州的伽蓝王与诸国的交易,总不能派一个下人去?”
而此次虽是民商去,但带着的却是央国的颜面,不能萎缩不前。
因此,与此前用船载着丢到寒州码头不同,这一次去的人是要下船登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