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架空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秘方_分节阅读_第235节
小说作者:八条看雪   小说类别:历史架空   内容大小:1.62 MB   上传时间:2025-01-27 21:25:58

  “柳管事何出此言?难道不是你先前抱怨那梁世安太过难缠,我这才调了辛儿去替你吗?”

  “二少爷何时将我的抱怨放在心上过?”柳裁梧垂下视线,多一刻也不想看见对方那张虚伪的脸,“你我主仆一场,我好心提醒二少爷:梁世安到底是都城来的,或许并非看上去那样不中用,姜姑娘纵有一身好功夫,也未必敌得过一颗豺狼之心。”

  许秋迟也移开了目光,摆弄茶盏的手随之停了下来。

  “梁世安与我不过泛泛之交,就算真与此事有关,也不会将把柄递到我手中。辛儿前去只是陪他做戏罢了,并不会真的触及根本,那梁世安只会继续粉饰太平。”

  “你只想到那梁世安未至穷途末路便不会撕破脸,却没想过姜姑娘向来是个不服输的性子。她从来将你的话当做圣旨来听,若真发现了什么,只怕会一条道走到黑。”

  笑容终于从许秋迟的脸上淡去了。

  这个夏日清晨无限冰冷,空荡荡的船舱里竟容不下一丝一毫的人情味,气氛压抑犹如堪比昨夜风暴来临前的一刻,令身处其中之人想要逃走。

  下一刻,船头驶出峭壁相夹的最后一道石门,晨光中广阔无边的璃心湖在眼前迅速展开。

  各门派的船只来岛有先后,离岛却是一同而出。百余艘大小船只犹如破网之鱼、密密麻麻涌入湖心,一出峡湾便纷纷提速、满帆前行,离开得一个比一个匆忙。

  湖面上横浪叠起,船身也跟着起伏晃荡,许秋迟按住桌上茶盏、缓缓开口道。

  “不等滕狐的船了,先回黄泥湾码头。”

  柳裁梧双掌不由得收紧,漆过桐油的木头在她掌下吱嘎作响。

  这是过去二十年来,她离朱覆雪最近的一次。

  若想有所了结,眼下便是最好的机会,可对方竟在此时改变主意。那黄泥湾码头在九皋城的方向,等她护送这男子去到码头再返回湖上,朱覆雪早已如鱼入江海、再难寻踪迹,而错过今日,她将同她的誓言一起困在这九皋城中,再难找上她。

  压抑过后的不甘在眼底翻涌,许秋迟瞥一眼对方面上神情,不急不缓地开口道。

  “先前想着这次登岛定免不了一番跋涉,再三思索之下便将我那把腰扇交给辛儿贴身保管了。她若是有个三长两短,那腰扇想必也要染上血。真是可惜了那样一把好扇子。”

  柳裁梧的脸色变了,那双向来形状柔和的眼睛因用力而有些僵硬,仿若含着秋水的双瞳瞬间变成两口干涸的枯井,从那井口望下去、黑漆漆一片的深处,旧日画面如同并不存在的井水一般闪动着。

  恍惚间,她又看到她的夫人拎着医箱艰难前行着。

  夫人的身影离她很远,但她却能闻到对方身上那股熟悉好闻的气味。

  但很快,有风迎面吹来。风中有腐朽焦臭的气味,那股兰草的香气转瞬间便被吞没了。

  然后她看到她的夫人停下了脚步,伫立在城外那片死气沉沉的黑水前,污泥从她的足下开始侵染她的裙摆,垂死的鱼在她脚边的泥泞中挣扎,远远望去像是地狱中沸腾翻滚的泥浆。

  女子缓缓回过头来,最后一次望向她。那双眼睛深处有些哀伤,似是深秋凝在枯叶间的霜露,如此清晰地映照出周围那片如地狱般的战场。

  许秋迟的声音幽幽响起,像是催命的咒语一般。

  “若非我那可怜的母亲染病离世,那扇子也落不到我手中。她身为医者,一生助过多少人、救过多少命,最终却医不了自己。她为了救那困于城中的千万可怜人留到了最后一刻,侥幸生还却因此染疫,被病痛折磨至死。”他说到这里顿了顿,毫不掩饰言语间的叹息之意,“即便如此,母亲也从未怨恨过任何人,她总是在体谅旁人的难处。她的死怪不得任何人,或许就只是她命该如此吧。”

  九皋城中那香车宝马、夜游花街的邱府二少爷,手中从来没有刀剑,只有一柄女子惯用的腰扇。又有何人见识过,那双笑眼下生了一张含着刀片、伺机诛心的嘴。只要他愿意,便可瞬间让一个人的心变得鲜血淋漓。

  柳裁梧那双向来沉稳的手发起抖来。

  她不敢抬头去看那说话的年轻男子,生怕从那张肖似他母亲的脸上看到些许故人当年的模样。

  邱家的两位少爷,大少爷肖父、二少爷肖母。许秋迟自幼养在母亲身边,就连姓也随了母家,眉眼有七八分夫人的神韵,对人心人情的敏锐也继承了五六分,可唯独那一两分的卑鄙不知从何而来,生生将夫人的影子破坏殆尽,每每现出原形的那一刻总教她恨得牙痒痒。

  她的夫人永远不可能回来了。这世间也再无那样的人。

  如今她已经什么都没有了。

  一把腰扇,只是一把腰扇而已。但那是夫人留下的腰扇。

  薄而纤弱的扇骨,绢丝斑驳的扇面,脆弱却又异常坚固地维系着某种看不见的联结。

  东方天际越来越亮,将这两看生厌、却又不得不同船的一双男女轮廓勾勒出几分萧索的意味。

  许久,柳裁梧终于缓缓垂下头去。

  她的肩膀垮了下去,袖中那双铁掌卑微敛起,声音中有种撕心裂肺后的麻木。

  “你若恨我,杀了我便是。我不会反抗,也不会怨你。只是不要再提起夫人了。她向来喜静,不要扰了她的耳朵。”

  他确实恨过她。

  从前他常常会想,如果母亲没有救起过她,那野心勃勃的朱覆雪便不会追去居巢,黑月求助的信报便不会被莫名截杀,那一战或许不会如此惨烈,母亲也不会染病而死。

  但被困在邱府的这些年,从某一日开始,他突然发现自己似乎并不那样怨恨眼前这个女子了。

  “游鱼困于池湖,万物困于天地。若我母亲活着仍要困在这样的生活里,老天收了她的命,或许只是怜悯她,不忍她再回到那个囚笼中去罢了。我是因为想通了这一点,才能与你相处到今日的。”

  柳裁梧那双干涸已久的眼睛深处渐渐变得湿润,像是涨了水的池塘。

  鱼儿殷红色的鱼尾划过水面,转眼沉入水中消失不见,只留下几个泡泡,再凭着一身本领潜游四海、逍遥自在。

  然而赤梢鲤鱼齑瓮可以浸杀。

  毁掉一个人往往也并不需要多少筹谋,命运只需轻轻勾动手指,那向往自由的鱼儿便会不自知地游入困境,在泥泞中挣扎至死。

  不论是那偏爱红尾鲤鱼的夫人,还是喜着红衣的佩刀女子。

  半晌,许秋迟再次开口,声音已恢复了往日里的慵懒闲散。

  “我们各退一步,放过彼此如何?”他边说边轻轻合上眼,不再去看柳裁梧面上神色,“我去寻我的辛儿,你去找你的雪儿。有恩报恩,有怨报怨。若老天眷顾,咱们或许都能得偿所愿呢?”

  柳裁梧猛地抬起头来,眼中满是不可思议。

  “可是……”

  “撑船而已,从前跟着母亲玩闹的时候也不是没学过。况且眼下正好起东南风,顺风而行,去到码头也不用多费力气。”

  片刻,女子终于垂着头从狭窄矮小的茶案后站起身来,她一步步走到哪男子面前、双掌交叠置于额间,缓缓叩拜下去。

  “柳裁梧多谢二少爷成全,他日必舍命相报。”

  这是夫人走后,她第一次向那院子里的人行此大礼。

  但她面前的人显然并不想领情,兀自起身走到一旁,望着船身两侧飞驰而过的大小船只低声道。

  “落砂门的船应当已经先行一步,你只能借一借这东风了。赶不赶得上便看你的运气了。”

  他话音还未落地,那抹绿色身影已不在船上。

  风暴肆虐过后的湖面泛着一片青灰色,大船向着四面八方而去,在湖面上划出一道道交错的浪痕,湖水久久不能平息。

  许秋迟缓缓坐回茶案后那最熟悉的位置,却再没有了饮茶的心思。

  天色即将大亮,东南方向最后一颗星隐入即将到来的白昼中,再难寻踪迹。

  江河暗涌,疲于争流。星汉迢渺,困于天际。

  这便是这江湖如今的境遇。

  也是他的境遇。

第173章 一朵纸花

  舢板的船头从朝东北转向朝西南后不久,秦九叶便觉察出不对劲了。

  风向从横风慢慢转为逆风,空气中开始隐隐能够闻到上风口处飘来的烟气,而上风口处正是九皋城所在的方向。

  待船身彻底琼壶岛四周那团雨雾中穿出后,船上的四个人不由自主地欠起身来、目光望向西边湖岸的方向。

  黎明中的九皋城上空隐隐有一片灰黑色的烟气盘旋未散,乍看之下还以为是雨停后还未消散的乌云,但稍有经验者一望便知,那是大火燃烧过后留下的灰烬。

  “这、这是城中走水了?”

  撑船的黄姑子见多识广,见状第一个喃喃开口。

  他嘴上这样说着,心中显然多了些考量和忌惮,连带着手上的动作不由自主地停了下来。

  昨夜风大雨大、不同寻常,眼下那城里的方向又像是出了事,他是做偏门生意的,见着摸不清的麻烦要懂得绕道走,何况他已赚足金银,本着小心驶得万年船的道理,便更加不想停靠那人多眼杂的码头,方才开口也是试探,却见那一身青衫的男子闻言当即蹙起眉头、忍不住低声催促道。

  “莫要耽搁,快些靠岸。”

  黄姑子闻言只得装模作样地继续撑起船来,眼珠子却始终骨碌碌转着,向不远处灰蒙蒙的湖岸上望去。

  “现下这湖面起了雾、浪又大,不知靠不靠得了。若说离得最近的应当是白沙口……”

  “先前不是说好了去黎水码头吗?白沙口离那尚有一段距离,水路最方便,岸上绕道只怕会耽搁不少时间。”

  那黄姑子还要再开口说什么,一旁沉默的秦九叶已经看明白他的心思,当即开口道。

  “就走白沙口。那边的草荡后有一片浅滩涂,人可以徒步穿过去,快的话一炷香的时间便能赶到码头附近。”

  黄姑子瞥一眼那瘦小女子,一时没有动作,直到那付银子的男子点点头,这才吆喝一声、卖力摇起船来。

  离开湖心,雾气似乎稀薄了些,小舢板在晨光中晃晃悠悠地驶进白沙口,犹如鱼入塘口。

  白沙口,沙白似雪,柽柳在此落地生根,长成一片高矮错落、疏密有间的林子。白日这里瞧着明晃晃的一片,到了夜里便难辨方位。

  天色阴沉,日头还未完全升起,七姑望了望那水中黑漆漆的树丛,迟疑了片刻后向秦九叶和邱陵拱了拱手道。

  “我要一路往北方去,眼下既已脱险,我看二位亦有要事在身,不如我们还是就此别过的好……”

  秦九叶看她一眼,只回了个礼,没再多说什么。

  江湖中人的相遇与离别总是来去匆匆,何况眼下她的心都快被这一路行船给熬碎了,只想跟着邱陵快些确认城中究竟出了何事,多一刻也不能耽搁。

  她跳下那舢板,蹚着水正要离开,却听那七姑突然开口唤她。

  “等下!”

  秦九叶回过头去,只见七姑追下船来。她还没反应过来,手里便被不由分说地塞进一样东西。

  “这东西你收好,连断玉君的份一起,就当做带我离岛的船资了。你们先前带我入琼壶岛,我在那岛上也帮了你们一回,大家各取所需,便算是扯平了。”

  对方这笔账算得可谓是豪爽中透出几分精明来,颇有黄姑子的风格。秦九叶有些好笑地低下头去,四周光线依然有些昏暗,她只模模糊糊看出手里的东西是个不过两寸的细长条,一头有孔,另一头拴着条皮带子,侧面刻着些符文般的古老文字,看着有些年头了。

  七姑察觉到她的目光,飞快解释道。

  “这是鹰骨制成的哨子。我家在曲州一带也是有头有脸的人物,秦掌柜日后若借道武仁去往北边,便携此物去任何一处关口吹响,自会有人招待你。”

  秦九叶笑着点点头,只道对方除精明外,还有几分打肿脸充胖子的作风,并未将那些话真的放在心上。

  摸着手中那颇有些分量的哨子,秦九叶想了想后还是开口道。

  “你那素心丸还是不要卖了。”

  她话说得隐晦,可那七姑却似乎瞬间开了窍,眼明心亮地笑道。

  “多谢秦掌柜告知,在下还是有些自知之明的。这寻医问药之事本就非我所长,顶着道枢阁的名头在外行走,让我那几位师父知道了定要拿我去祭丹炉。与其这般,不如做些自己真正喜欢的事,若能操笔将我这诸多见闻落实纸上,将来未必不能成名。”

  她说罢对秦九叶拱了拱手,抬手拍了拍身后那只罍,沿着湖岸大踏步向前而去,整个人瞧着倒是真有了几分江湖儿女的潇洒。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373页  当前第235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235/373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秘方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