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架空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秘方_分节阅读_第109节
小说作者:八条看雪   小说类别:历史架空   内容大小:1.62 MB   上传时间:2025-01-27 21:25:58

  抿了抿嘴唇,她尽量语气自然地回应道。

  “原来如此。请人帮忙就不必了,督护有所不知,传我医术的师父便是赣庾人。搬去丁翁村之前,我跟着她学艺采药、住在却行山一带很多年,所以那的方言,我基本都懂些。”

  她说完这些,立刻抬眼去看他的神色。

  但年轻督护那张冷峻的脸上依旧没有泛起一点波澜,闻言只淡淡点了点头。

  “原来如此,那倒是省去许多麻烦。”

  秦九叶又盯着对方看了一会,确定再无其他踪迹可寻,这才移开了视线,再开口时已小心压下心中那股失望。

  “我再看仔细些好了。没什么事了,督护早些休息吧。”

  她说完,便低下头不说话了。

  过了片刻,听得那人的脚步声彻底消失在夜色中,秦九叶这才抬起头来。

  院子里落着一层薄薄的月光,这在入夏后多雨的九皋可是十分难得的。只是这院子中光秃秃的连一株好看些的花草也瞧不见,便是再轻柔的月色也终究无处着落的。

  她又站了一会,这才缓缓缩回屋内、重新将门扉关好。

  却行山一带,就在九皋以北、赣庾以南,那里是从九皋北上去往青重山的必经之地。既是她曾经拜师学医的地方,也是与他初次相遇的地方。

  而就在方才,她突然对这一切都产生了一种怀疑:她脑海中存续的那些画面当真发生过吗?

  对面不相识,千里却同风。

  若是有心,相隔千里、时过百年的事也记得。所以或许不是她的记忆出了差错,而是对于旁人来说,有些记忆并不如她想象中那么重要。

  秦九叶坐回那张窄小拥挤的桌前,盯着面前石砚中已经半干涸的墨迹,面上不禁流露出一丝长思过后的怅然。

  除了起先重逢时的喜悦过后,她与邱陵之后的相处可谓不怎么愉快。而她也明白,她那点不足为外人说道的好感早已被消磨殆尽,她对邱陵抱有的期望源于对他人格的认可,而非其他说不清道不明的情感。

  只是如今他终于将她划入了“自己人”的范畴内、甚至留她在府上查阅案牍,她却也并不怎么开心。

  这或许是一种不甘心。不甘明明是两人一同经历的事,最终却只一人记得。他们不是相识了这短短几日,而是已经相识很久,所以她才会在一开始便付出了珍贵的信任。而他却要像考察一个陌生人一样反复审视她的用心和立场,直到经历了这许多事后,才慢慢对她敞开心扉。

  在这个被重重疑云包裹的夜晚,她的内心不由得生出一种奇怪的因果关系来。

  如果他是当初那个被她救起的小少爷,那他们之间便是经历过生死的“战友关系”,不论他到底为何而来、又要如何做事,最终总不至于要将她置于死地吧?

  如果是那样,她至少可以相信他,她要防备的人至少可以少一个。

  可如今她连这一点微末的希冀都不能得到肯定的回应,她必须继续打起十二万分的精神去应对周围的每一个人,直到她用自己的眼睛确认完这整件事的来龙去脉。

  她很累,整个人仿佛置身一片迷雾之中。她想要努力透过这薄纱般的雾气看清周围人的真面目,但许是时机未到,她无论如何也看不清楚。

  秦九叶长长叹出一口气,整个人再次深陷入那小山一般的案卷诊录之中。

  ****** ****** ******

  夜色深沉,街角打更人的声音方才远去,邱府后院中金丝炭上的铜壶正好咕嘟咕嘟地烧开了水。

  暑热才刚要开始,眼下正是喝藿香茶的好时节。

  金丝炭上焙着的铜壶已经开了两开,石怀玉从困顿中睁开眼,拿起一旁的厚帕子垫在手上,将壶盖揭开看了看,随即叹口气。她正要将那已经废了的第三壶茶倒进一旁的水缸中,一阵不规律的脚步声在月门外响起。

  石怀玉抬头望去,只见一身华服的男子已晃晃悠悠走进院中,随即除了冠、脱了靴、蹲在那池塘旁,对着池水中的那只鸭子发起呆来。

  石怀玉手头一顿,将那壶中的热茶倒入一早准备好的木碗里,连同木碗下的托盘一同端起来、走向池边。

  方才走近几步,她立刻便察觉到对方身上萦绕着散不开的酒气,但细瞧那张脸上却无半分醉意,有的只是一贯的清醒。

  她已见惯这样的情形了,只瞥了一眼便熟练地将一早准备好的湿帕子连同木碗一起递了过去。

  “二少爷回来了。”

  许秋迟接过那木碗,也不管茶水滚烫,晃了晃便一饮而尽,随后又展开那湿帕子铺在脸上。

  加了莲心的藿香茶清凉中带着一股苦味,冰过的厚棉帕子则像是一记响亮的耳光,组合下来能让任何一名不省人事的醉鬼瞬间清醒过来。

  许秋迟静静停顿了片刻,随后顶着那张帕子缓缓从那池塘旁站起身来,许是蹲得有些久、又许是酒气上头,他晃了晃险些跌进池塘中去。

  石怀玉没有动作,就这么站在一旁,也没有要上前帮扶的意思,直到那男子自己站稳了身形,这才叹口气开口提醒道。

  “隔天便是祭拜的日子了。若让将军瞧见你这副样子,怕是没病也要气出病来。”

  许秋迟丝毫没有要警醒的样子,一双笑眼在帕子下微微弯起。

  “怀玉婶放心。我今日收获不小,倒是可以清闲几天了。”

  石怀玉温和笑笑,抬手将一旁的木碗收回盘中。

  “二少爷总是这样忙,何时清闲过啊。”

  许秋迟轻轻摇头,眼睛中是熬红了的血丝,却没有多少疲惫的神色,更多的是一种狩猎过后的兴奋。

  “若非走这一遭,我怎会知晓原来兄长知道的比我想象中可要多啊。”

  “二少爷此话何意?”

  “苏家最早攀上的并非什么孝宁王府,而是那太傅逯远山。说来也是有趣。我略往深处探了探才知道,逯府近些年也出了个病人,正是那逯远山的同胞弟弟逯四海。此人早年便从军入行伍中,数年间也混到了个不错的位置,只是听闻腊月过马玉关时落下头疾,每年入冬便发作得厉害、避入都城逯府休养。去年似乎突然大好,可没多久之后却又暴毙了,听闻死前很是不体面地闹了一通,逯远舟亲自出面求情才将此事压下来。而我那兄长在回九皋之前,曾经数次前往逯府追查此事、问询实情,与督办此案的司隶校尉曹严密谈至深夜。”

  “谁家没几本难念的经呢,况且人吃五谷杂粮,总会生病的。大少爷有官职在身,四处办案也是无可厚非。二少爷是否想多了?”

  许秋迟眼中最后一点笑意褪去了,声音中透出一股冷意。

  “怀玉婶先前一直跟着母亲,从未和这些人打过交道。这都城天子脚下的人生病,哪里和寻常人家生病一样呢?兄长其人更是向来清高孤傲,不愿踏入那些簪缨门第半步、落得攀附结交之嫌。逯远山是当今圣上的帝师,明面上坐着个虚位,实则与朝中各派都有纠缠,兄长又怎会平白无故亲自去查逯府一桩已经被压下来的案子?”

  石怀玉望着男子脸上的神色,半晌长叹一声。

  “二少爷总是念叨的这些,我确实不大明白。我只念着你能平安喜乐地度过每一日,不要步了夫人的后尘。”

  这院子里,若有谁能这般轻描淡写地提到他母亲,便也只有眼前这个同他母亲差不多年纪的妇人了。

  许秋迟换了个姿势背靠在那块他最喜欢的石头上,歪着头、像是在说些玩笑话。

  “怀玉婶这是在担心我,还是在担心兄长?”

  石怀玉显然无心说笑,瞥了他一眼才轻声说道。

  “手心手背都是肉,我都挂心的。”

  许秋迟听罢不以为意地笑笑,他又坐回了那块石头上,双腿在水面上晃了晃,池水便沾湿了袜尖。

  “折腾了这一通,最后竟让兄长捡了便宜。我这心里,实在是有些意难平啊。”

  “大少爷说到底也是自家人,为何二少爷话里话外总将他当成个外人?”

  许秋迟面上的笑多了几分意味深长。

  “他可比外人难缠多了。就是因为是他,我才不能心安啊。”

  言罢,他突然想起什么,前后左右地望了望。

  “辛儿呢?怎么一直没见她?”

  石怀玉望着男子面上的神情,一时看不出对方是否在明知故问。

  “她昨日便没回来,二少爷不知道吗?”

  许秋迟顿了顿,倒也没有表露出太多,只随意摆了摆手。

  “随她去吧。说正事,先前拜托怀玉婶的事情可有进展了?”

  石怀玉又看一眼许秋迟,这才缓缓从身上取出那只金葫芦放在那石头旁的小案上。

  “我寻了信得过的人看过了。这葫芦里装的不是药,而是毒。”

  池塘边的男子动作一顿、猛地转过头来。

  “你确定?”

  “我确定,鉴定此物之人与我多年交情,为人很是牢靠。”石怀玉语气肯定,随即缓缓开口继续说道,“这是经过特殊方法炮制过的藤母相思子,炮制手段很是高明。这种相思子产自南方临海潮热之地,名字虽然温情缠绵,但实则比寻常相思子毒性更胜几倍,少量服之便可令一个健康的人在三日之内五脏六腑衰竭而死。而炮制过的粉末,只需指甲缝一点的份量,便能顷刻间令人毙命。不仅如此,因为毒理奇特,此物在襄梁大多数地方难得一见,死于其毒性的人往往查不出死因,大多数会被归为突发恶疾身亡。”

  许秋迟拿起那案子上的金葫芦晃了晃,发现瓶中还剩最后一粒药丸。

  他将药丸倒出来细细查看,那朱红色的药丸有红豆大小,在桌上滚动时还会发出骨碌碌的声响。

  “这康掌柜用药还当真是大方。他医人的技术如何,我未能亲眼验证,但可以知晓他毒人的技术可谓炉火纯青了,也不知是天赋所然,还是熟能生巧啊。”

  康仁寿确实深谙其中门道,针对和沅舟的情况下了狠量。想来若非苏家货船出事、和沅舟被抓,眼下只怕一切早就已经死无对证了。

  许秋迟想着想着,不禁发出一阵情难自已的笑声。

  许久,他的笑终于慢慢平息,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无法掩饰的凉意。

  “等等看吧。兄长白来的这份便宜,很快便要还回去了。”

第89章 他的解药

  桃林深处、黛绡河蜿蜒流淌而过的拐角处,有一小片平缓的草坡,草坡尽头是一片乌七八糟的木头堆。

  这是一处已经废弃的牛棚,大半个棚顶已经塌陷,发霉生虫的木板透着一股腐败的味道,除了偶尔被暴雨困住的牧户会在这里短暂歇脚,就连那些赶了数十里山路的人也是不愿进来片刻的。

  眼下,那些灰败的破木板中间躺着一个人。

  他似乎感觉不到身下那断木横斜、混着石块的地面有多硌人,也闻不到空气中那股腐烂的霉味。他大睁着眼,目光透过那破了洞的棚顶望向漆黑一片的夜空,空洞的瞳孔深处是比夜色还要深的黑暗。

  晴风散以月为周期,若满一月却未续服,第二日子夜便会开始毒发侵蚀。绝不提前也绝不滞后,不早不晚,就在那一天准时到来。

  在知晓晴风散这种东西之前,李樵从未见识过如此准时而有效的事物。

  若是断服期满便一定会发作,且这么多年下来从未消减,一旦发作仍是会让人痛不欲生、只想寻死。

  而今天便是这样的日子。

  他的四肢开始不自觉地颤抖,经脉中像是有股驱不散的寒气在不断游走,皮肤却似火烧一般,如蚁噬般的痛痒感直往骨头里钻,脑袋里像是被一层雾气层层包裹着、就算是最精明清醒的人也会因此而陷入混沌疯狂之中。

  但这还不是最可怕的事。

  对一名习武者而言,最可怕的是他能清晰地感知到,多年辛苦累积下来的功力伴随着这种全方位的折磨在一点一滴地流失。

  你会明白,同它相比,晴风散根本算不了什么。

  这是那宝蜃楼中的盲眼公子说过的话。

  可此时此刻,李樵真的无法想象,这世上还能有什么比晴风散更令人求生不得、求死不能。

  他还记得自己第一次经历这一切时的样子,剧痛和混乱令他失去了神志,他在溪流旁醒来时,溪水映出他半人半鬼的模样,他的双手指尖已被磨烂、臂骨也断了一截,那棵溪旁的柳树则变成了一堆破碎的木片,每一片木头上都沾着他的血。

  如今,这种感觉即将卷土重来,子时明明还未到,他却觉得自己已经开始有了反应。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373页  当前第109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09/373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秘方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