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璟看上去像是准备在莫斯科久留的样子,她到基金会总部找玛莎谈事的时候,接连两三次碰上了他。
两人在多数时间都不会闲聊,但宋璟看见她会点头当做打招呼,如果恰好在咖啡厅碰上,就简单寒暄两句。
这似乎不是什么值得大惊小怪的事情,但玛莎却每次都是一副大为震撼的神情。
燕棠有一次注意到玛莎盯着她半天没说话,终于忍不住问:“有什么问题吗?”
玛莎是个相当注重边界感的俄罗斯人,含蓄地说:“没什么。”
燕棠当时正忙着去见递交策划前的最后一名作家,没注意到玛莎若有所思的眼神。
她在短短两个月内和九位作家碰了面,谈下来七位,策划书定下终稿,在十一月初时递交了基金会项目管理部审核。
递交不过三天,项目管理部就安排了一个内部会,把近期几个项目的发起人都叫了过来。
“你要有心理准备。”
玛莎也是参会成员,在开会前路过燕棠的位置,低头凑到她耳边提醒了一声。
这不是个好信号,燕棠心里有些紧张。
十一月的莫斯科,室外温度已经变得很低,会议室外的天空阴云翻涌,远处的红场建筑像是蒙上一层灰调的滤镜。
基金会内部的项目会一般不会涉及上级公司的管理层,但今天情况好像不一样。
燕棠坐在环形会议桌的右侧角落正在喝咖啡,听见门口传来几个男女严肃的交谈声,抬眼一看,就见宋璟走了进来。
说实在的,两兄弟实在是长得像,燕棠看到宋璟那张脸的次数多了,心里感到一阵奇怪的别扭。
不过这别扭一闪而过,会议上要谈的事情吸引住了她的全部心神。
这场会除了宋璟之外,还有基金会的管理层、编辑部和项目部的核心员工,还有当前在审核中的项目策划人。
开口说话的是项目部老大保罗,发言不过五分钟,燕棠就知道这场会的真正目的了。
时间一进入2018年,自媒体行业飞速发展,纸质书市场的前景不是很明朗,于是基金会所管理的文化产业在半年度会后成了重点关注的对象,线上阅读和碎片化营销的概念被反复提起,进行板块结构调整的消息不时在办公室之间流传。
这次兴师动众地把人都叫在一起开会,传递的意思就是:卡项目审核通过率。
会议中场休息,燕棠有些疲倦地向后一靠,捏了捏眉心。
手机震动,收到了一条消息。
甜熊:「最近怎么样?」
她拿起手机,回:「还是在忙项目,今天又碰到了你哥」
那边沉默了很久。
燕棠以为他在忙,礼貌性地又问:「你呢?」
这回他又秒回了:「状态恢复得比较慢,不是很好。」
自从那次在摩尔曼斯克见面之后,他们就保持着这样低频率的聊天,一周聊上一次,几句话便结束。
燕棠帮不了宋郁在训练上的事情,也不在他身边,这会儿能做的也只是口头关心几句。
等这场漫长的会议开完,她也成了需要被安慰的人。
散会时已经接近晚上,燕棠精疲力尽地到家,立刻收到了基金会项目部发来的邮件,说她的策划按照今天会议定下的新标准看还不够完善,建议她重新修改,或者放弃立项。
其实燕棠和章叙慈谈过之后,就已经把线上渠道考虑了进去,但当时想得比较简单,只把线上渠道作为辅助营销手段。
搭建阅读品牌是一门生意,归根结底就是投入产出、成本利润的问题。这市场风云变幻,虽然本质是内容至上,质量为先,但渠道也很重要。
放弃是不可能放弃的,燕棠这几年经历过许多难事,最大的优点就是能熬。
思来想去,她打算再回一趟北京,再去见一下章叙慈和其他几位和她这些年关系相熟的业内人员,于是第二天就订了机票,化身特种兵闪现北京。
几家出版社都坐落在海淀区的产业园区内,燕棠挑了个折中位置的酒店,恰好就在中关村附近,散步到购物中心只需要十多分钟。
她上次来北京太过匆忙,没什么时间故地重游,这次来约人见面,为了配合编辑们的时间,饭局分散在好几天,中午晚上都有,其余时间反倒宽裕起来。
第二天的饭局在晚上,燕棠白天没什么事儿,睡了一晚的好觉,十一点多离开酒店,慢悠悠溜达到购物中心吃饭。
十一月的北京正是秋季的末尾,阳光在中午时最亮最暖,街边的树木黄绿夹杂,人行道满是落叶,比莫斯科那整日的阴沉要舒服得多。
她离开北京两年多,购物中心五层的餐馆开了关,关了开,已经不是当年她习惯吃的那几家,倒是一楼的盲盒玩具店和甜品店依旧生意红火。
吃过午饭,燕棠到一楼甜品店点了份杨枝甘露,在靠窗的位置坐下。她不经意往窗外一看,立刻看见马路对面那道工业风大门。
“S Monster”的牌子仍然没变,不过门口又新增了两株苍翠的盆栽,玻璃门后灯光明亮,隐约有学员和教练走过的身影。
来北京来得突然,燕棠忙着约人吃饭,还没跟宋郁提起过。
她吃完甜点后本来计划到附近的书店转转,但不知怎么回事,忽然便心血来潮,穿过马路推开了俱乐部的大门。
今天是周六,来上课的学员很多,一楼灯光明亮,一面墙吊着几条沉重的沙袋,旁边是摆满拳击手套的架子,室内持续地响起教练们中气十足的呵哈声。
“您好,是想来了解拳击课程……诶?小燕老师?”
前台拿着宣传册走过来,盯着燕棠看了几秒,把她认了出来,随即惊喜地说:“好久不见!听说你出国了,是又回北京了吗?”
燕棠笑笑:“我回来办事儿,恰好路过来看看,没有打扰你们吧?”
“没有没有,你要去下边儿看看吗?他们都还在训练呢。”
前台小姐姐热情地拉着她往下走,燕棠注意到楼梯口用黑色帘布围起来了,有些好奇:“这是用来干什么的?”
“一楼的班课学员有的时候会来这里看选手们训练,很多人都是去看宋老师顺便蹲联系方式,练拳击的多少都了解这个圈子嘛,宋老师现在可出名了。他上大学之后,多了好多学生来我们这里报课呢。”
燕棠点了点头,“看来宋老师很受欢迎。”
“你绝对想不到他有多受欢迎,超子上个月把宋老师在俱乐部墙上的比赛纪念照偷走,挂在x鱼上卖了超高价,让大家能够在烤肉店大吃一顿哈哈哈。”
燕棠静静地听着,也没忍住笑了出来。
地下一层的陈设也并没有改变,下午仍然像之前那样是实战训练。
燕棠走出楼梯口,远远看见穿着黑色训练服的宋郁站在选手之中,弹性面料的衣服包裹着他结实的肩背,挥拳抬腿把对战的选手打得嗷嗷叫。
明亮的灯光落在他身上,浅棕色的发丝染上金调,略有汗湿的碎发落在额前。
他放开对战的选手后,不知道听对方说了什么,脸上露出个随性的笑,和对方顺畅地用中文聊着。
休息区坐着几个人,女生居多,不知道是什么人,都在看宋郁训练。
选手们里有人注意到燕棠来了,惊讶地喊了一声“小燕老师”。
燕棠看见宋郁脸上的笑意蓦然一顿,目光转向她的方向。
她以为宋郁会露出诸如意外或者高兴的表情,可他竟然没有。
在最初的怔然过后,宋郁就这么站在那里,定定地看着她,空气似乎都凝滞了几秒。
这奇怪的默然让燕棠心里升起一丝不确定,她开始担BB囍TZ心自己的到来显得太过唐突。
正当她犹豫之际,宋郁扯过搭在一侧的毛巾,随手擦去额间的汗水,走下训练台朝她走过来。
他站在她面前,高大的身形笼罩住她,垂眸不语。
半晌,燕棠才听他开口,意味不明地说:“我还以为训练到出现幻觉了。”
第41章
“……没打招呼过来, 是不是打扰你们训练了?”
燕棠有些不好意思地冲他笑笑。
还没等宋郁说话,一边突然冲出来个人影,唐蕊心叫喳喳地抱住她。
“竟然真的是你!死鬼你还知道回来!!!”
宋郁瞥了一眼唐蕊心, 到嘴边的话又咽下。
她跟唐蕊心也有两年多没见了。
当年燕棠刚离开北京的时候比较匆忙,还没一一跟俱乐部的朋友们打过招呼。后来定下去莫斯科的计划后, 她在群里正式发了条消息,说自己往后就不在北京生活了, 感谢各位这么久以来的照顾。
宋郁也在群里,不过什么话也没有说,反倒是其他人纷纷发了哭泣的表情包,说舍不得小燕老师,还问她怎么没有早点讲,还能给她办一个欢送会。
一年前, 唐蕊心还偶尔会给燕棠发一些消息, 吐槽一下跟队比赛好辛苦, 或者跟她分享新认识的帅哥选手照片。但远距离保持联络很不容易,两人消息越发越少,今年也不怎么聊天了。
红姐和超子他们都在, 看见燕棠来了都特高兴, 凑过来围着她聊天。
原来这两年俱乐部发展很好, 王天铭和红姐也进入了UFC,超子还差点儿,现在正在一些区域性赛事打比赛积累经验。
由于名声越来越响,俱乐部又新招了几名资质不错的选手,人多了杂事也多,休息区那几位小姑娘,另外还有两个小伙子, 都是招来专门给选手们处理杂事的。
“小燕老师当时走得太突然了,我们都很不习惯呢,每天来训练都觉得休息区那里少了个人,唐教练都说怪冷清的。”红姐有些感慨。
超子笑嘻嘻地说:“对啊,宋郁最可怜了,像个没有家长接送上兴趣班的小朋友,每天心情都差得不得了。”
听他说起这个,燕棠下意识看向宋郁,可他好像没什么特别的反应,脸上扬着笑,也不说话。
反倒是红姐给了超子一拳,“别瞎开玩笑了,男人不能说小,小心明天训练挨揍。”
这边说得很热闹,休息区坐着的助理们就低下头窃窃私语,目光不时看向燕棠。
他们私下也都是格斗爱好者,虽然加入俱乐部后签了保密协议和员工守则,但多少还有点儿粉丝心态。
宋郁平常看上去是很随和的样子,别人开他玩笑无所谓,出去玩出钱也很大方,但相处久了就给人一种无从下手,不好深交的感觉。
这会儿见他会主动站在一个陌生女孩儿面前,助理们都有些好奇她是谁。
恰好康复师老冯出来喝水,助理们才知道是两年前宋郁刚来中国那会儿,身边有个手把手带他适应环境的中文老师。
“这次准备在北京待多久?”
宋郁用俄语问。
“这次来是约了几个编辑见面,见完就回莫斯科交策划,待五天。”她说。
“那时间还挺久的。”他语气轻快起来,“今天晚上有空吗?”
“今晚有约了。”
“……真忙。”
说完这句话,宋郁又不吱声了。
燕棠看了一眼他的膝盖,“前几天不是说恢复得不太好吗?刚才看你训练的时候好像还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