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要这么对我?我只是在讨好你。”
他无法无天地质问燕棠,而燕棠无计可施、无可奈何。
这场闹剧最终结束于宋璟来敲门。
南市持续了四天的雨终于停了,这天云层堆积,地面尽是积水,街巷里的树都变成了深浓的墨绿色,整座城市都像是蒙上一层阴沉的滤镜。
宋郁刚从健身房训练回来,正想带着燕棠出门,就听见门外响起亲哥的声音,脸色也和这天气一样阴沉。
“你联系了我哥?你怎么会有他的联系方式?”他不敢置信地问燕棠。
燕棠知道宋璟来了,反倒松了一口气,跟他解释:“那天去你家的时候和他交换了联系方式。”
宋郁盯着她看了几秒,“我以后是不是该要求互查手机?”
“别那么幼稚。”燕棠无奈地说,“你不能把我一直拴在身边,这样耗下去没有意义。”
外头敲门声渐紧,宋郁不得不去开门。
宋璟出现在门口,冷淡地扫了亲弟一眼,“你还要欺负人家到什么时候?跟我回去。”
他不是一个人来,身后还跟着两位个头同样高大的男人,燕棠跟他们家打交道久了,知道这两个人名义上是司机,实际上是保镖。这架势颇大,看得她也有些怵。
宋郁看见亲哥身后的人,脸色更加难看,“我的事情不需要你管。”
兄弟俩还是离开了房间,避开燕棠说话。燕棠没有走,也没有继续在这个充满了荒唐记忆的酒店房间里停留,在酒店大堂角落的沙发坐下等待。
过了将近一个小时,燕棠才看见宋郁和宋璟乘电梯走了出来。宋璟跟她打了个招呼,没有多说什么就走了,跟在他们身后的男人提着宋郁的行李箱,也直接出了酒店。
宋郁走到她身边坐下。
不知道是听他哥说了些什么,他身上萦绕着一种沉默压抑的气息。
过了许久,宋郁才侧过脸看她。
碎发落在额前,长睫下的瞳孔一如她第一次见时美丽。
“如你所愿,我哥会带我回北京……我始终不理解你为什么那么坚持,甚至会把我哥叫过来带走我。”
他的声音里情绪不明。
“老师,跟我回北京吧。莫斯科很冷,一个人生活在那里的时候更加冷……”
燕棠垂下眼,目光没有焦距地落在地面上,“恐怕不行。”
“那以后该怎么办?”宋郁目光始终落在她脸上,观察着她的神情,“你是不是也早就想好了?告诉我。”
燕棠深吸一口气,缓缓道:“Kirill,我很珍惜和你在一起的这段经历,但……但时机不对,我们未来的路也不同。我不希望我们的关系变得令人惴惴不安,所以就到此为止吧。”
说她胆怯也好、说她现实也罢,燕棠宁愿这段感情停在最美的时候,而不希望自己有一天要眼睁睁地看着他们因为距离而逐渐冷却。
两人之间陷入了可怕的安静。
过了一会儿,宋郁才开口:“说到底,你还是不相信我。”
他顿了顿,又说:“可是如果不把你看好,你就会立刻跑去见新的男人。”
燕棠失笑:“你不要污蔑我,我已经向你解释过之前的事情了。”
“那你以后能不能不要和别人见面——”
她打断了他的话,低声说:“我们不应该在这个时候对彼此许下任何承诺,那都是不负责的。”
宋郁不说话了。
他静静地看着她,用目光描着她秀丽动人、温和安静的眉眼。
随后微微低下头靠近她,秀挺的鼻尖几乎触碰到她的脸颊。
“老师,你是个狠心的女人。”他这么说,“我哥哥告诉我要接受不是所有事情都会如我所愿。但教会我这件事的人是你,从来没有人能像你让我这样难过。”
燕棠抬起眼看向他,那双漂亮的眼睛里映着她略显仓惶的神情。
人总是要长大的,也许宋郁之后就会真的明白,不会因此而生气了。
可在这一刻,燕棠情愿他永远不会懂这些复杂的思虑。
十八岁的宋郁是如此的天真、热忱、潇洒自信,她真希望这世界不要让这个可爱的男孩子变成另一副模样。
“Kirill……”
“没关系。”宋郁收回了目光,“我原谅你。”
这话钻进她耳中,终于把燕棠的眼泪给逼了出来。
不过这泪水还没落下,就被身边的男孩儿轻柔擦去。
接近傍晚时,天色反常地放晴了,夕阳的光辉透过云层蔓延出来,在天空晕出一大片烂漫的粉紫色。
燕棠很喜欢夕阳的景象,在和宋郁去拉斯维加斯、阿布扎比这些城市的时候,他们时常会牵着手走在陌生的街道上,看着夕阳余晖如何晕染另一片天空。
夕阳总会消失,黑夜总会来临,就像他们这段充满激情却并不稳定的关系总会走向终结一样。
燕棠想,她会永远记得这个男孩子,曾经在她站在最低谷的时候,俏皮又温柔替她擦去过很多次泪水。
也许她也会永远记得这一个下午,当她看着他坐上离去的车,渐渐远离她视野的画面。
宋郁离开后的第二天,燕棠就跟基金会完成了签约流程,并且在一周后通过了前往莫斯科参与培训营的申请审核。
接下来要忙碌的事情就变多了起来,办理新签证、承接翻译工作、提前准备培训营的学习工作。既然选了这条路,就只能一直走到黑,走到最高处,燕棠必须要得到第二年的入学申请资格,这意味着她必须要花费全部努力在培训营中证明自己。
当她开始收拾行李,准备前往莫斯科的时候,忽然从旧行李箱里翻出了一沓草稿,是她之前在准备《苦月亮》第二轮评奖时的练习讲稿。
现在回想起来,那时候她在陪同宋郁训练期间还在练习演讲,宋郁作为实际意义上的老板,还能好脾气地陪练,真是件不容易的事情。
燕棠有些感怀地翻看着这沓草稿,翻到最后一页时猛然顿住。
这本诗集的最后一首诗,预示着这段爱情无疾而终的结局:
我该如何向你诉说
一轮月亮的灭亡
始于在地平面消失前的那一刻
当她看见不可触及的晨曦时
这一段讲稿,连带着中俄双语的诗句,不知道什么时候被人划得乱七八糟,一道箭头指向一旁空白处,那里写着几行中文。
字迹稚嫩,像是刚学中文没多久,不过一笔一划很工整,看来写的时候还记得老师的叮嘱。
这是一首和他的字迹一样稚嫩的,带着孩子气的小诗,名字叫《致小天使》。
旁边还写着一行俄语备注:我不喜欢这样的结局!
第38章
两年后。
“在莫斯科的生活还习惯吗?那里跟北京差别很大吧。”
“挺习惯的。那里的冬天更冷一点, 景点之外的居民区和中国城市很像。莫斯科是首都嘛,其实经常能遇到中国游客,有时候像是走在哈尔滨哈哈哈。”
“那就好。这次BB囍TZ回北京准备待几天?”
“明天就回去了, 后天基金会在莫斯科办了个在俄译者交流会,学校也还有事情。”
自从燕棠去年顺利从培训营拿到优秀译者评奖, 通过考核进入大学翻译系进修研究生学位后,她手上至少转着三样事情——翻译、论文、各种小考大考, 大多数时间都忙得脚不沾地。
这次借本科母校邀请回校交流的机会,燕棠趁在北京还有点儿时间,专程约了章主编吃饭。
寒暄过后,章叙慈又打量了燕棠好一会儿,只觉得面前这姑娘变化真大,早两年跟人说话时还是有些怯生生的, 一股子学生气儿, 现在虽然模样没怎么变, 但气质就是稳了许多。
她忍不住赞叹:“出国两年变化挺大啊,锻炼了不少吧?”
燕棠笑着说:“去年在培训营认识了不少前辈,涨了见识, 后来考进翻译系就琢磨着尝试自己挑俄文书立项翻译, 基金会在这方面很宽容, 给我机会尝试了一下,这一年跟俄罗斯的出版社和作家打了不少交道……”
说着,她叹了口气,“各式各样的人都有,好在最后还是成功推了一本书出来,上个月刚交稿。”
“不错啊,你是不是想转型?”
章主编问到点上了。燕棠点点头, 把这次见面最想聊的问题提了出来。
“我在想和出版社合作策划出版项目——不只是一本书,而是基于特定主体的系列书籍。但这只是个设想,这次来也是想顺带跟您咨询一下,现在国内图书市场的情况是怎么样的。”
两人聊了很久,结束时已经是晚上十点多。
九月的北京夜晚炎热又热闹,吃饭的地方定在国贸附近,燕棠打车回酒店,碰上晚高峰,整条马路堵得水泄不通。
燕棠很久没回来,凝神看向窗外,车恰好路过一片小路,灯光昏暗,窗上映出她的脸庞。
两年的时光的确让她改变了。
秀气的眉眼温和舒展,精神头儿没被忙碌的工作磨去,耳边的珍珠耳钉泛着莹白的光,更多了几分温润的气质,
司机征求她意见后直接打了个转,往北边儿绕开拥堵路段,恰好路过工体,路边一溜儿的夜店豪车。
其中最显眼的招牌上用荧光字体写着“Legend”,在燕棠眼前一晃而过。
色彩张扬肆意,门口站着不少排队准备进入的年轻男女,里头有个男孩儿个子特别高,戴着棒球帽,牵着另一个女生的手。
燕棠愣了片刻,目光定在那人身上。
车往前开,方向变换,她看清了那男孩儿陌生的侧脸,这才发现认错了人。
司机是北京大爷,热情跟她搭话:“姑娘是外地人来旅游?”
“算是吧,来北京办事儿。”
“哪儿人啊?”
“南市人。”
“嚯,听不出南方口音啊。”
“在北京生活过几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