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 拉拢
梅栖元面色愠红,怒道:“这个逆子!说什么在动力机械厂上班没前途,马上四十岁的人了,孩子在上大学正是缺钱的时候,他偏要辞职自己出来做生意,这不是神经病犯病了是什么?”
梅利民在赵惟城印象里只是一个豪爽大方,心地善良的哥哥,他又问道:“确定辞职了吗?完全没有回旋的余地?”
“已经确定了,文件都下来了。”
李荷想起儿子信誓旦旦的保证就想笑,“他说是想去南方做外贸生意,你说荒谬不荒谬?”
谢琼嫁给赵惟城以后,见过梅利民两三次,印象不太深了,只记得对方在公众场合说话做事挺大方,处事八面玲珑,她精准捕捉到了创业的字眼,想到空缺的经理之位,心里有了主意。
梅栖元和李荷叹息不断,不过也没跟他们诉苦,聊了几句就转移了话题去厨房做饭招待他们一家。
回家的路上,赵惟城骑车带着妻女,赵敏祯坐在经过改装的儿童椅上面,谢琼坐在车后座,抱着他的腰,“你说让梅大哥给我做经理他会愿意吗?”
赵惟城想了想,轻声回答:“我觉得悬,根据咱们的预算,这个月薪他肯定不愿意来,离职前,他在动力机械厂是销售科的科长,一个月工资已经有一百五十多了,而且这还是我保守估计的工资。”
梅利民学历不低,又在动力机械厂有十多年的工作经验,这样资历的求职者太少了,谢琼无论如何都想留下,当即回答:“只要他愿意来,哪怕工资提升到三百我也同意。”
赵惟城回道:“梅大哥的家人都在油田,他应该不舍得去南方做外贸生意吧,说不定会考虑咱们的计划,回去打电话问问。”
谢琼点头,“这几天太忙就算了,初四合适,我回去再准备一个详细的商业计划。”
回到家,出去拜年的方鹂和赵惟毅一家也回来了,下午一家人没什么事,也没拜访的亲戚,大家在院子里打羽毛球,到晚上一起吃了顿饭。
年初二,按照惯例回娘家。
方鹂娘家因为离得远,来回时间长,一家四口人早上八点多一点就出发了,谢琼和赵惟城起得稍晚,在家吃完了早饭,这次拎的年货多,一辆自行车装不下,两个人只好各骑了一辆,一家人迎着寒风到达了科新小区。
谢庆平在厨房忙活,谢珺已经从窗户那看到了姐姐姐夫一家,早早出来迎接,冲赵敏祯伸出了手,激动喊道:“春雨!来,小姨抱抱。”
今年谢琰没能回来,在医院实习,只有父女俩一起过年,两个人又都是不擅长表达的性格,过得有些冷清,一直数着时间等谢琼一家来。
谢珺用舌头在口腔里发声,传出咕咕的声音,赵敏祯马上被吸引了,被她逗得咯咯笑。
谢琼和赵惟城把年货一件件搬进屋里,谢庆平在厨房炒菜,站在门口笑着欢迎:“快进来,外面冷。”
赵敏祯今天穿了件红色的小棉袄,屋里有地暖,进屋后谢珺想给她把外套脱了,谢琼急忙喊住:“先别脱,容易着凉感冒。”
“她上个月感冒刚好没多久。”
谢珺拿出准备好的玩具给外甥女玩,无奈赵敏祯对不爱玩,拿在手里晃了几下就扔了,在沙发上爬来爬去,反而对沙发靠枕的流苏更感兴趣。
赵惟城知道谢琼想找岳父谈话,给他们留出了空间,坐在客厅看护女儿。
谢琼系上围裙进厨房帮忙,“爸,跟你说个事。”
过完年,可能到二三月份她就准备从采油厂正式离职了,她觉得有必要跟父亲说一下。
谢庆平转头看她,“你说,我听着。”
谢琼深吸气,放柔了语调,“说了你别生气,我不想再过着提心吊胆想着下一次举报会是什么时候的日子了,今年我想了很多,比起做会计我还是更想做裁缝,所以年后我打算从采油厂辞职了,自己出来创业,开一个服装公司。”
下海经商虽然在大城市不算稀罕事,但在福利好工作稳定的油田来说,就没那么常见了。
谢庆平皱眉,“你真想好了?我看最近报纸,对兼职已经有点松动了,说不定过两年采油厂就同意你们做兼职了,没必要冒险辞职去创业,风险太大了。”
谢琼解释道:“就算以后能同意,我也只是个兼职,一个月最多只能做二三十件衣服,可我真的不想再这样了,每天只能做一两个小时,刚有了手感就要结束,这太难受了,我希望能够全身心的投入到这个过程里,而不是碎片化的工作。”
同样的问题,谢庆平为了确认又问了一遍:“你真的想好了?”
谢琼表情认真,“想好了,我几个月前就开始筹备了,年前已经把今年准备发行的夏装设计稿全定下来了,只等元宵节后正式启动。”
“爸,你相信我,我对自己有信心。”
谢琼很少露出恳求的目光,谢庆平不忍心,低声问道:“那你手头的钱够吗?我手头攒了一笔积蓄给你。”
谢琼断然拒绝:“不用,我卖了几张设计稿,没想到还挺值钱,加上我之前攒的存款就有一万多块了,夏装是试水,我们不打算投入市场太多量,这些钱应该够了,只要卖得好,很快能回本赚钱。”
谢庆平极力劝说:“跟爸客气什么,我反正现在在油田,生活上根本花不了什么钱。”
谢琼知道家里的经济状况,算不上多乐观,毕竟养着三个孩子,只有一个劳动力。
她当初结婚时,谢庆平为此花了不少钱,现在谢琰在实习没什么工资,读研还要再读几年,谢珺马上要上大学,都是需要钱的时候,少不了资金支持。
谢琼无奈笑道:“真不用,你再这样我以后有什么事都不敢跟你说了。”
谢庆平垂眸,叹了口气,“好吧,我相信你。”
谢琼下半年忙着创业,不怎么回家,这一回来就不舍得走了,一直待到下午五点天都黑了才回家。
吃完晚饭以后,赵惟城把女儿暂时交给程献英照顾,跟谢琼出门了,去外面给梅利民打电话。
谢琼跟梅利民不熟,一开始便由赵惟城先打招呼,礼貌寒暄了几句,随后引出话题,再把话筒交到谢琼手里。
梅利民态度坚决,“我不打算去你那工作,没兴趣,不好意思啊。”
谢琼劝道:“梅大哥,给我们一个机会,看看商业计划书,保证不会让你失望。”
赵梅两家关系匪浅,梅利民算起来还是赵惟城的半个哥哥,他不想把话说太绝,看夫妻俩这么诚恳,只好勉强答应,“初四下午三点,你们来我家吧,正好也好久没见你们俩了,不谈工作,咱们坐下聊聊日常也行。”
谢琼面露喜色,忙道:“好,不见不散。”
梅利民回了句不见不散,随后挂了电话。
心里想着事,谢琼完全坐不住,随便找了个笔记本和笔,针对商业计划中的产品分析,又进行了进一步的解释。
他们一家初三下午回去,方鹂和赵惟毅是初四上午,回到家,谢琼飞奔到工作间,拿出之前写好的计划书,又重新整理誊写,写完再让赵惟城看一遍,提出修改意见,连续改了两版,完整的商业计划书终于成型了。
谢琼给产品的定位非常明确,主要聚焦在十五到四十五岁的女性,这次夏装共准备了十五款,谢琼暂时分为两大类,日常和职场。
平原油田跟别处不同,因为其特殊的属性,参加工作的女性比例远超于地方,这部分人的购买力不容小觑,所以她单独设计了四套职场夏季套装。
谢琼拿着准备好的计划书,跟惟城拎了两箱年货上门拜访,梅利民的妻子惠婉倩过来给他们开门,“来啦,快进来。”
梅利民笑道:“哎呀,来就来了,还带什么东西。”
初四还不算过完年,谢琼笑着说:“大哥大嫂,新年快乐。”
夫妻俩迎着两人进门坐下,惠婉倩倒茶,拉开椅子坐下,热情道:“真的好久没见了,上回见还是你们俩结婚的时候。”
谢琼真心实意夸道:“大嫂看着还是很年轻,一点都没变。”
梅利民比赵惟城大十六岁,看夫妻俩就跟看弟弟妹妹一样,眼神慈爱,“别客气,尝尝茶怎么样。”
赵惟城抿了一口,赞道:“好茶。”
梅利民笑呵呵:“前天晚上接到你们俩电话的时候我还以为是开玩笑,这么年轻怎么就想着创业了。”
谢琼坦然道:“其实早就想了,不过之前没想这么大。”
赵惟城摩挲着白瓷杯,渐渐提起话题,温声问道:“大哥你为什么从动力机械厂离职啊?”
“都是一家人,我也不怕说出来丢人,不是我不想干了,而是动力机械厂最近几年一直在走下坡路,尤其是我负责的销售科,销售额年年下降,月月回不了款,资金难以支撑,我们想了很多挽回的办法都救不回来,这个情况我作为销售科科长实在难辞其咎,也没脸呆下去了,混日子我良心上过不去。”
梅利民看着谢琼拿出的计划书,摆摆手示意她可以收回去了,继续说:“所以你想聘我当经理,真找错人了,我愧不敢当,没什么能拿得出手的业绩,而且实话说,当经理拿死工资对我来说跟在机械厂数着破产的日子没什么区别,哪怕今天你就是一个月给我四五百我也不愿意去干,就别浪费时间了。”
第51章 计划
这边还没等谢琼和赵惟城说话,坐在一旁的惠婉倩听完丈夫这番话已经看不过去了,毫不客气斥道:“臭脾气,把你惯上天了,人家准备这么久的商业计划书,还特意登门过来拜访你,你看都不看就拒绝,哪有这个道理,懂不懂礼貌。”
她直接把谢琼手里的计划书拿了过来,掀开一页摆到梅利民面前,“给我一字一字仔细看,不准糊弄。”
梅利民看向坐在对面的夫妻俩,一时间也不知道说什么好,尴尬抓了抓脸皮,索性听话低头认真看了起来。
谢琼松了一口气,对惠婉倩露出了感激的笑容。
梅利民算是他们的长辈,如果没有蕙婉倩站出来说话,谢琼和赵惟城还真不好勉强。
骂也骂完了,蕙婉倩柔声解释道:“你们俩也别介意,他从机械厂离了职以后,心理状态一直不太好。”
蕙婉倩给了台阶,谢琼也就顺势下来了,主动说:“我确实生意刚起步,对此也没经验,大哥不相信我们也能理解。”
梅利民看在妻子的面子上本来打算随便看一遍就算完成任务了,谁知计划书第一页读几句他就沉浸其中了,谢琼这份商业计划书整体写得非常用心,简明扼要,落于实处,没有半点不实用的内容,甚至比他之前做的外贸计划书要优秀,未来三年内公司该怎么走也都提前规划到了。
时间一点点流逝,他在看的时候,蕙婉倩努力找着话题和夫妻俩聊天,翻到最后一页,就在他们三个人都以为他要结束的时候,梅利民忽然站了起来,去书房拿了纸笔回来,对照着谢琼的计划书,在纸上写了起来。
聊天过程中,谢琼和赵惟城也在偷偷观察梅利民,一看他这架势,感觉已经成功了一半。
果不其然,没一会儿,笔声停了,梅利民放下钢笔,看向谢琼,轻声道:“很优秀的一份商业计划书,我看了很心动,也想加入到你的团队。”
谢琼眼睛眨了眨,终于放松笑了出来,“太好了!”
梅利民忙打住,“先别激动,听听我的条件再决定,我想当经理的同时也是你的合伙人,不要工资,我们三七分,你七我三,怎么样?”
他留了余地,本来想提议六四分成,后来想想觉得谢琼肯定不会同意,三七应该是最大的让步了。
这样一来,谢琼虽然还是公司最大的掌权者,但却不是唯一的老板了。
梅利民这个提议有利有弊,如果她同意的话,他肯定会更加努力工作为公司谋利益,积极性和主动性更强。但同时,梅利民年龄大资历又深,身上自带长辈属性,谢琼比他小这么多,又是第一次创业,即使在分成上有四成的差距,未来也难免不会形成两方制约的局面,假以时日,权力压过她,间接架空谢琼也不是不可能。
这是一步危棋,就是赌她敢不敢,谢琼犹豫不决,桌上其他三人也都沉默了,等着她回答。
谢琼想了几分钟,最终下定了决心,表情坚定道:“虽然我很想您能来工作,但三七分成真的不行,这个分成比例我来说太危险,二八我倒是可以考虑,我八你二,希望您能理解,我必须要确保在公司的绝对性权威。”
“二八分成是底线,不可能让步,否则我们今天的谈话到此为止。”
梅利民没想到三七她都不愿意,甚至又降了一成,二八这个比例对他来说实在太低了,如果谢琼生意失败,他可能血本无归。
梅利民皱眉,关于要不要相信眼前的这个年轻人,他陷入了沉沉的思考,蕙婉倩在桌下用腿碰了下他的腿,跟谢琼争取:“小琼啊,虽然咱们两家没有血缘关系,但也算是半个亲戚,两家人认识二十多年了,知根知底,你梅大哥可以说是看着惟城长大的,我们家什么情况你们也清楚,你大哥什么人也了解,什么能力也知道。他可是正规的石油大学毕业的,刚毕业就进了动力机械厂,从一个小科员慢慢走到科长的位置,这么多年没犯过什么错,还好几次拿到过优秀奖章。”
“服装生意要想做大,光靠你一个人肯定忙不过来,早晚要找个合伙人,如果你们连他都信不过的话,其他人就更难相信了,你说是不是?”
“合伙人要承担的风险与利益并存,我觉得三七很合理,你再想想?”
谢琼不打算让步,为难道:“大嫂,你误会我意思了,我不是信不过,也不是不相信大哥的能力,实在是我这边第一次创业,总要事事小心点,谨慎行事。”
梅利民想到了谢琼的计划书,最后还是选择相信她赌一把,不再犹豫,“成交,二八就二八。”
谢琼一颗心落了地,站起来笑容满面冲他伸出手,“合作愉快,我一定不辜负您的信任。”
梅利民也道:“这话应该是我说才对,你这么相信我,以后我一定跟着你好好干,无论发生什么,我绝对跟你站在同一战线,坚决拥护支持你的政策。”
梅利民是她长辈,要他低头这般向谢琼表忠心按理说肯定会有不舒服的地方,可他态度坦坦荡荡,语调自然,丝毫没有表现出来。
谢琼听了整个人瞬间舒坦了,感慨梅利民不愧是有近二十年国企工作经验的老油条,这段位简直比郭延飞还高,这么快就猜出她心里最在意的是什么,及时表态。
这样的人,即使不给她工作,有这样的手段,哪怕自己出来创业,也不会差到哪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