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若惜整理思绪后开口说道:“老师,同学们,刚刚课上讲到,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推动社会发展,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正是基于生产力水平总体还不高这一现状。一方面,我们底子薄、人口多,各地区发展不均衡,像沿海和内陆在工业水平、科技实力上存在明显差距。这决定了我们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逐步缩小差距。”
她稍作停顿,观察到老师微微点头,便接着说:“另一方面,从生产关系来看,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适合现阶段生产力状况的。公有制经济保障国家对关键产业把控,像能源、交通领域;非公有制经济则激发市场活力,提供大量就业岗位,比如乡镇企业、个体商户。我们要在这一阶段,不断调整生产关系,使之更好适应生产力发展,持续深化改革,完善市场经济体制,推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稳步向前发展!”姜若惜话音刚落,教室里响起了一阵轻轻的掌声,赵老师脸上也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赵老师听完姜若惜条理清晰、逻辑严谨的回答,眼中满是赞赏,脸上的笑意愈发明显,情不自禁地微微点头。
他抬手轻轻推了推鼻梁上的眼镜,说道:“姜同学回答得非常全面且深刻,不仅精准地结合了课堂内容,还能联系实际情况,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的要点阐述得十分透彻。”
说着,赵老师目光扫视全班,继续补充:“这就是我们学习政治理论的意义,要学会用理论知识分析现实问题,从而更好地指导实践。姜同学为大家树立了很好的榜样,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中,也能像她一样,深入思考,积极探索!”老师的肯定让姜若惜心里涌起一股暖流,她略带羞涩地轻轻坐下,脸颊微微泛红,周围投来的目光里,有钦佩,也有鼓舞,课堂氛围愈发热烈,同学们的思维被充分点燃,对后续课程的期待也愈发高涨。
课堂上,赵淼淼和李玲坐在后排,听着赵老师对姜若惜毫不吝啬的表扬,心里就像被无数只蚂蚁噬咬。
赵淼淼紧咬下唇,手中的笔在桌面上用力敲击,发出闷闷的声响;李玲则翻了个白眼,小声嘟囔着:“有什么了不起,不过是会耍嘴皮子罢了!”尽管声音细微,可她们脸上那不加掩饰的嫉妒,却如阴霾般笼罩不散。
下课后,赵老师布置完作业,抱着书本稳步离开了教室。喧闹的课间,同学们三两成群,讨论着刚刚的课程。
姜若惜和室友们却无暇顾及周围的嘈杂,下节课是大学英语,对她们来说,这是一门充满挑战却又无比重要的课程。
姜若惜轻轻翻开崭新的英语课本,那淡淡的油墨香气萦绕鼻尖。她手指划过书页,认真预习起单词和课文,时不时在笔记本上写下重点和疑问。
杨米娜凑过来,指着一个复杂的单词问:“若惜,这个词怎么发音啊?”姜若惜微笑着,耐心地为她讲解,还示范了几遍发音。一旁的苏晴晴也加入讨论,分享着自己在预习时发现的有趣短语。
几人正讨论得热火朝天,突然,一阵尖锐的嘲笑声传来。赵淼淼和李玲故意从她们身边走过,赵淼淼提高音量说:“有些人就爱装模作样,不就是预习个英语嘛,还搞得好像自己多厉害似的!”李玲跟着附和,刺耳的笑声格外突兀。
姜若惜的室友们顿时变了脸色,正要起身理论,姜若惜却轻轻拉住她们,平静地说:“别理她们,我们专心做自己的事,我们不与疯狗争高低?”室友们看着她坚定的眼神,只好作罢,重新投入到预习中。
姜若惜深吸一口气,告诉自己不要被这些无端的干扰影响,毕竟,知识才是她此刻最该追逐的宝藏。在周围的喧闹与嘲讽声中,她们沉浸在英语知识的海洋里,为即将到来的课程做着最充分的准备。
“姜若惜,你说谁是疯狗呢?”赵淼淼胸脯剧烈起伏,满脸涨得通红,像一头发怒的公牛般,几步就跨到了姜若惜跟前,鼻尖几乎要顶到姜若惜的脸上,恶狠狠地瞪着她。
姜若惜不慌不忙,修长的手指轻轻合上正在预习的英语课本,动作优雅从容,像是在进行一场与争吵毫无关联的仪式。
她抬起头,眼眸中波澜不惊,嘴角微微上扬,扯出一抹似有似无的笑意,慢条斯理地回道:“谁应谁就是疯狗!”声音不高,却字字清晰,稳稳地钻进在场每个人的耳朵里。
“你一个大学生怎么能骂人呢?”李玲见状,赶忙小跑过来,站到赵淼淼身边,双手叉腰,脸上摆出一副义愤填膺的模样,加入了质问的行列。
姜若惜闻言,眼中闪过一丝嘲讽,她挺直脊背,语气依旧平静如水,不卑不亢地说道:“我是大学生,有基本的素质和教养,我可没有骂人,我骂的,都不是人!”她特意在“不是人”三个字上加重了语气,那淡然的态度仿佛在讨论一件再平常不过的小事。
“你说谁不是人呢?”赵淼淼此刻彻底被激怒了,额头上青筋暴起,双手紧紧握拳,身体因为愤怒而微微颤抖,整个人就快要发疯了。
姜若惜眨了眨眼睛,脸上挂着天真无辜的表情,仿佛真的只是在陈述一个简单的事实:“畜生不是人啊!”声音清脆,毫无攻击性,可话里的深意却让在场的人都心领神会。
此言一出,教室里瞬间炸开了锅。姜若惜的室友们先是一愣,随即爆发出一阵哄堂大笑,有的人笑得前仰后合,有的人捂着肚子直不起腰来。周围的同学们也纷纷忍俊不禁,原本剑拔弩张的气氛一下子变得轻松诙谐起来。
而姜若惜却依旧一脸严肃,仿佛刚刚那一番精彩的对答根本与她无关,只是静静地坐在座位上,整理着课桌上的书本,那认真的模样,让人觉得她似乎真的只是在专注于学习。
夏柠坐在不远处,悄悄伸出一个大拇指,对着姜若惜晃了一晃,眼中满是钦佩与赞赏。
赵淼淼和李玲则站在原地,满脸窘迫,进也不是,退也不是,脸涨得比熟透的番茄还要红。赵淼淼还想再说些什么,可喉咙像是被什么东西哽住了,一句话也说不出来。李玲见状,赶忙拉了拉赵淼淼的衣袖,小声说:“算了算了,别在这儿丢人现眼了。”赵淼淼狠狠地瞪了姜若惜一眼,不甘心地跺了跺脚,和李玲灰溜溜地回到了自己的座位上。
正当同学们的笑声还在教室里回荡,打闹声、讨论声交织成一片时,突然,教室后排不知是谁扯着嗓子喊了一声:“老师来了,准备上课了!”这一嗓子,如同平地惊雷,瞬间打破了原本的喧闹。
原本围在一起嬉笑的同学们像是被按下了暂停键,动作戛然而止。有人慌张地抓起桌上摊开的课本,匆忙翻找着要学习的章节;有人赶紧整理好凌乱的桌面,将那些与学习无关的小玩意儿一股脑塞进抽屉;还有人一边手忙脚乱地收拾,一边低声提醒着周围还没反应过来的同伴。
教室里的声音就像潮水一般,迅速退去。原本的嘈杂渐渐被轻微的桌椅挪动声和翻书声取代。大家都坐得笔直,双手规矩地放在课桌上,眼睛紧紧盯着教室门口,等待着老师的出现。
就连刚才还气势汹汹的赵淼淼和李玲,此刻也都正襟危坐,脸上的窘迫还未完全褪去,却也不敢再有丝毫懈怠。姜若惜也轻轻合上了预习时做笔记的本子,将钢笔整齐地放在课本旁,神色平静,静静地等待上课铃声响起。
教室里的笑声渐渐平息,可同学们看向姜若惜的眼神里,多了几分敬佩与好奇。姜若惜却仿若未觉,重新翻开英语课本,继续预习起来,仿佛刚刚的这场小风波,只是她大学生活里一个微不足道的小插曲。
第89章 赵淼淼多次挑衅被反杀
整个上午,赵淼淼和李玲像是被执念驱使,三番五次地向姜若惜发起言语挑衅。课堂上,趁着老师转身板书的间隙,她们便冷嘲热讽;课间休息时,又故意在姜若惜附近指桑骂槐。
然而,姜若惜每次都四两拨千斤,巧妙回应,让她们不仅没讨到半分便宜,反倒在众人面前屡屡吃瘪,憋了一肚子火。
终于,公共课下课铃声响起,姜若惜长舒一口气,和室友们有说有笑地相约前往餐厅。一路上,阳光透过斑驳的树叶,洒下细碎的光影,为她们的身影镀上一层暖黄。
到了餐厅,热闹非凡,人声鼎沸。姜若惜和杨米娜、夏柠、沈知书、苏晴晴站在打饭窗口前,仔细打量着今日的菜品。最终,每人都点了一荤一素,有香嫩的红烧肉搭配翠绿的清炒时蔬,或是鲜美的清蒸鱼佐以爽口的凉拌黄瓜,荤素搭配,营养均衡。
而杨二妮则站在一旁,犹豫片刻后,只点了一个素菜,又打了两个馒头。她的眼神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窘迫,但很快便恢复如常。
姜若惜留意到了这一幕,心中泛起一丝酸涩,却也明白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和难处,便没有多言。
六人围坐在餐桌旁,一边享受着饭菜,一边分享着上午课堂上的趣事,欢声笑语不断。饭后,她们一同回到寝室。午后的寝室格外宁静,阳光透过窗帘的缝隙,在地面上投下一道道明亮的光带。大家各自找了舒服的位置,或躺或坐,准备小憩一会儿,为下午的课程养精蓄锐。
下午有杨教授的两节政治经济学课,这可是姜若惜最期待的课程之一。在去上课之前,姜若惜把杨米娜、夏柠她们叫到身边,说道:“下了课,我就直接回家了,就不和你们回宿舍了,家里还有孩子等我回去呢,回去晚了怕家里人担心!”
杨米娜关切地叮嘱:“那你回家的路上注意安全!”其他人也纷纷点头,让她放心。
很快,上课铃声响起,姜若惜整理好书本,迈着轻快的步伐走进教室。她刚坐下,就察觉到赵淼淼和李玲不怀好意的目光。但姜若惜早已习惯,只是轻轻一笑,便将注意力转移到了即将开始的课程上。她知道,无论面对怎样的刁难,知识才是她最坚实的后盾,只要沉浸在这知识的海洋里,一切纷扰都将被抛诸脑后。
下课铃声刚一响起,姜若惜眼疾手快,趁着赵淼淼和李玲还没反应过来,便迅速将课本、笔记一股脑塞进书包,动作麻溜得像只敏捷的小鹿。
她一刻也不敢耽搁,背着书包,脚步匆匆地离开了教室,生怕再被那两人纠缠。一路上,她几乎是小跑着出了校门,踏上了回家的路。
一进家门,熟悉的温馨气息扑面而来。还没等姜若惜换好鞋,三宝像只欢快的小兔子一般,从屋里飞奔而出,一头扎进了姜若惜的怀里。
小胳膊紧紧地搂住她的脖子,撒娇道:“妈妈,你可算回来啦!今天上课辛不辛苦呀,有没有想皎皎啊?”
姜若惜脸上立刻绽放出温柔的笑容,轻轻摸了摸三宝的头,说道:“妈妈上课一点儿也不辛苦,妈妈每天都可想皎皎啦!”
三宝仰着小脑袋,眼中满是天真与不舍,嘟囔着:“那妈妈你为什么不能不上学,就不能在家里陪皎皎玩吗?”
姜若惜蹲下身子,与三宝平视,耐心地解释道:“宝贝,妈妈要是一直在家陪你玩,以后谁来为国家做贡献呢?要是没有人建设国家,以后你们怎么能过上好生活呢?”
三宝歪着脑袋,认真思考了一会儿,奶声奶气地问:“那妈妈,是不是你要是不上学,以后就不能为国家做贡献了?我们就不会有好的生活啦?”
姜若惜笑着点点头,夸赞道:“对呀,我们家宝贝可真聪明!”
三宝听了,一脸严肃地叮嘱起来:“那妈妈你上学要认真学哦,你不认真学习,就不能为国家做贡献了,我们也不会有好生活了!”
姜若惜眼眶微微泛红,感动不已,紧紧抱住三宝,说道:“好,为了宝贝们,妈妈也一定会好好学习的,将来为国家做贡献,给宝贝们更好的生活!”
此时,在一旁忙碌的陈婶和兰姨听到母女俩的这番对话,不禁相视一笑。陈婶笑着说:“若惜,你家三宝可真懂事,小小年纪就明白这些道理。”
兰姨也附和道:“是呀,有这样贴心的孩子,你再辛苦也值得了。”姜若惜不好意思地笑了笑,心中满是温暖。她知道,不管在外面遇到多少刁难和挑战,只要回到这个家,看到孩子天真的笑脸,听到她们暖心的话语,一切的疲惫和烦恼都烟消云散了。
姜若惜牵着三宝的手走进屋里,一边询问着孩子一天的生活,一边开始准备晚餐。厨房里渐渐升腾起饭菜的香气,温馨的氛围弥漫在整个屋子里。
窗外,夕阳的余晖洒在院子里,为这个平凡而温暖的家披上了一层金色的纱衣,随后,大宝和二宝像是感应到妈妈回家一般,也从各自的小天地里跑了出来,欢欢喜喜地围在姜若惜身边。
两个小家伙你一言我一语,叽叽喳喳地和姜若惜说个不停,分享着今天发生的趣事:大宝眉飞色舞地和二宝描述着与小伙伴在玩游戏时的欢乐场景,稚嫩的声音充满了童趣。
说着说着,大宝贴心地绕到姜若惜身后,伸出小小的手,轻轻给妈妈捶起肩膀来,一边捶还一边问:“妈妈,力度怎么样,舒服吗?”
二宝也不甘示弱,拉过姜若惜的腿,有模有样地捶着,嘴里念叨着:“妈妈辛苦啦,我给你捶捶腿!”这一来一回的贴心举动,把姜若惜哄得心里甜滋滋的,脸上笑意盈盈,满是幸福与满足。
姜若惜靠在椅背上,享受着孩子们的关怀,心中虑舟不禁泛起阵阵暖流。就在这时,她的思绪飘向远方。
心想:这也许就是生活,看似平淡,却处处藏着温情,生活里固然有柴米油盐酱醋茶的琐碎,有每天通勤、学业和家庭的重重压力,但更有知冷知热的丈夫,他虽忙碌,却总会在不经意间给予自己支持与鼓励;还有眼前这三个可爱懂事的儿女,他们的欢声笑语、贴心关怀,是生活给予自己最珍贵的礼物。
想到这儿,姜若惜嘴角微微上扬,眼中闪烁着光芒。她暗暗下定决心,不管未来的日子里会遇到多少艰难险阻,都要努力平衡好家庭与学业,为这个家撑起一片晴朗的天空,陪着孩子们健康快乐地长大。姜若惜一边感受着孩子们的贴心关怀,一边不自觉地走神,脑海中不由自主地浮现出陆霆骁的身影。
她心想,如果这个时候陆霆骁也在家的话,会是怎样一个情景呢?或许他会满脸笑意地走进家门,张开双臂,将孩子们和自己一同拥入怀中;又或许他会陪着大宝二宝一起玩耍,听他们分享家里的趣事,时不时给出几句幽默的回应,惹得孩子们笑声不断;还可能会走进厨房,系上围裙,和自己一起准备晚餐,在烟火气息里,两人相视一笑,传递着无需多言的默契。
而此刻,被姜若惜深深思念着的陆霆骁,正身处军校的训练场上,刻苦地训练着。陆霆骁在军校的进修,和姜若惜在京大的学习截然不同。
他除了要研习军事理论、战略战术等复杂的军事课程,提升自己的知识储备和战略思维,还要进行高强度的军事训练。无论是烈日炎炎还是寒风凛冽,他都得身着厚重的军装,在训练场上摸爬滚打,汗水湿透了衣衫,却从未有过一丝懈怠。
枪械的拆解与组装、负重长跑、近身搏斗,每一项训练他都全力以赴,力求做到最好。
不仅如此,陆霆骁偶尔还要执行紧急任务。这些任务充满了未知与危险,需要他时刻保持高度的警惕和冷静。每次接到任务,他都毫不犹豫地奔赴前线,将个人安危置之度外,一心只为完成使命。
在执行任务的过程中,他凭借着过人的胆识、精湛的技艺和顽强的意志,一次次出色地完成任务,赢得了战友们的钦佩和尊敬。
尽管训练和任务让陆霆骁忙得不可开交,但他的心里始终牵挂着家里的家人。在闲暇之余,他总会拿出姜若惜和孩子们的照片,细细端详,回忆着一家人在一起的温馨时光。
他深知自己肩负着保家卫国的重任,也明白家人是他最坚实的后盾和最温暖的港湾。为了让家人过上安稳幸福的生活,为了守护国家的和平与安宁,他甘愿在军校里挥洒汗水,在任务中冲锋陷阵。
时光悄然流转,日子如潺潺溪流,平缓而又坚定地向前奔去。姜若惜每日都在家庭与学校之间忙碌奔波,晨曦微露时便踏上通勤的路,傍晚余晖洒身才匆匆归家。尽管生活满是忙碌与疲惫,但孩子们的笑脸、知识的收获,都让她觉得一切付出充满意义。
终于盼到了周末,姜若惜看着三个活泼可爱的孩子,心中满是温柔。她早早地收拾好东西,带着孩子们前往大院儿看望陆爷爷和陆奶奶。
一路上,大宝二宝兴奋地讨论着要给爷爷奶奶讲新鲜事儿,三宝则坐在一旁,奶声奶气地跟着哥哥姐姐一起笑,小小的车厢里满是欢声笑语。
一进大院儿,陆爷爷和陆奶奶就迎了出来。瞧见重孙子重孙女,老两口的眼睛瞬间亮了起来,脸上笑开了花。
陆奶奶赶忙把孩子们拉到身边,摸摸这个的头,捏捏那个的脸,嘴里念叨着:“我的宝贝们,可算把你们盼来了,这一周没见,太奶奶都想坏了。”陆爷爷也在一旁笑着,眼睛眯成了一条缝:“是啊,没有你们在身边蹦蹦跳跳,这院子都冷清得很,我们老两口无聊得很呐!”
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其乐融融。孩子们你一言我一语,把家里的趣事见闻一股脑儿地讲给爷爷奶奶听。陆爷爷和陆奶奶听得津津有味,时不时被逗得哈哈大笑。看着老两口开心的模样,姜若惜觉得是时候说出自己的想法了。
她微微向前倾身,语气轻柔而又带着几分期待:“爷爷,奶奶,我有个想法,你们看,平时孩子们也想你们,你们也这么惦记着他们,不如你们和爸妈搬到四合院去住吧,这样就能天天见到孩子们,一家人也能热热闹闹地在一起,四合院的环境也挺好,平时你们还能带孩子们出去晒晒太阳,散散步,陈婶儿和兰姨也能倒出更多的时间照顾家里!”
陆爷爷和陆奶奶对视一眼,眼中闪过一丝犹豫。陆爷爷缓缓开口:“这四合院离这儿是有点距离,我们在这大院儿住了这么多年,熟人多,也习惯了!”
姜若惜赶忙说道:“爷爷,现在交通很方便,你们要是想找老朋友们聚聚,随时都能回来,而且,孩子们也能有更多时间和你们相处,你们也能多看着他们长大,多陪陪他们!”
陆奶奶有些心动,看向陆爷爷:“老头子,若惜说得也有道理,孩子们在身边,咱心里也踏实!”陆爷爷思索片刻,终于点了点头:“行,那就搬过去,为了孩子们,也为了咱们这一大家子能常在一起!”
姜若惜听了,脸上露出欣喜的笑容:“太好了,爷爷,奶奶,等下周我就找时间收拾收拾,把你们的东西搬过去,以后咱们一家人就能天天在一起啦!”
孩子们听到这个消息,也都欢呼起来,小小的四合院仿佛已经充满了未来一家人的欢声笑语。
第90章 搬到四合院
时光匆匆,如白驹过隙,转眼间,陆霆骁和姜若惜踏入校园已然两周。姜若惜念着陆爷爷和陆奶奶,便将两位老人接到了四合院,让这个家愈发温馨。
开学第一周的周六,电话铃声骤然响起,姜若惜眼中闪过一抹期待,赶忙接起,听筒里传来陆霆骁满是歉意的声音:“媳妇儿,这一周训练强度太大,我回不去了,下周看看能不能请假!”
姜若惜满心失落,可一想到他的身份与职责,到嘴边的挽留又咽下,轻声应道:“没事,你安心训练,我和孩子们都等你回来!”
挂了电话,姜若惜心中虽空落落的,但很快调整好了情绪。周末,阳光正好,她带着三个孩子前往姜父姜母家。
一路上,孩子们欢声笑语不断,好奇地讨论着要给外公外婆带什么礼物。到了姜家,姜父姜母早已在门口等候,见到孩子们,脸上笑开了花,忙不迭地把他们迎进屋。一家人围坐,姜若惜分享着生活琐事,姜父听得认真,不时给出建议;姜母则拉着孩子们的手,嘘寒问暖,厨房飘来阵阵饭菜香,满是家的味道。
饭后,姜若惜陪着父母在院子里散步。夕阳的余晖洒在他们身上,拉出长长的影子。姜父看着女儿,语重心长地说:“惜惜,霆骁工作特殊,你多担待,有什么难处,别一个人扛着!”姜若惜眼眶微微泛红,点头应是,心中却暖烘烘的。
回到屋内,孩子们在客厅玩闹,姜若惜和母亲坐在一旁择菜,听母亲念叨着邻里趣事,偶尔插几句话,时光在这一刻仿佛慢了下来。
天色渐晚,姜若惜带着孩子们告别父母,姜若惜一边将孩子们往车上引,一边扭头对着姜父姜母叮嘱道:“爸,妈,要是有啥事儿,你们可一定得给我打电话!”
姜母眼中闪过一丝诧异,随即凑近了些,好奇地问道:“惜惜,你们家里安电话了?”
姜若惜嘴角上扬,温柔地笑着解释:“嗯,是霆骁临去军校之前,怕有事儿找不到我们,特意托人安的,以后有啥事儿,您就打电话,我要是不在家,陈婶儿和兰姨也都在呢,肯定能接到电话!”
姜母听后,脸上满是欣慰,轻轻拍了拍姜若惜的手说:“行,妈知道了,还是霆骁那孩子想的周到!”
紧接着,她又望向车里已经坐好的孩子们,眼神中满是关切,催促道:“你和孩子们赶紧走吧,再不走天黑了,路上不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