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主开价4万块,这个价格在当时的市场环境下,虽不算离谱,但也有可谈的空间,陆霆骁和姜若惜相中这座四合院后,便立刻与孙志军碰头,三人围坐一处,仔细商讨与房主砍价的策略。
交谈中方知,房主曾在特殊时期被迫害,这座四合院被国家没收充公用作公用。幸运的是,它并未像其他四合院那般遭受严重的破坏与侵占,整体结构和内部装饰都保存得较为完整,实在是难能可贵。
如今,房主虽已被平反,但心有余悸,生怕类似的情况再度上演,所以急切地想要出售四合院,拿着钱前往别的地方开启新的生活。
了解到这些情况后,孙志军充分发挥他的谈判才能,与房主展开了多轮诚恳的沟通。一方面,孙志军向房主展示了市场上同类四合院的价格情况,让其知晓当下行情;另一方面,又站在房主的角度,理解他急于出手的心情,动之以情、晓之以理。
房主本就担心房子长时间卖不出去,经过几番讨价还价,最终同意以3万块成交。之前也有人看好这座房子,但只给他15,000块钱,3万块钱已经比那个人给的价格高一半了,他也知足了。
要知道3万块在当时的年代那是相当的巨款呢,把这两年两人攒的陆霆骁的工资和姜若惜的稿费几乎全部都用进去了。
姜若惜生怕夜长梦多,毕竟好事多磨,这个价位能拿下这样一座优质的四合院,实在是难得。于是,她和陆霆骁马不停蹄地与房主一同前往房管局办理过户手续。
在房管局的办事大厅里,三人按照流程,依次提交各种材料,经过工作人员的仔细审核与确认,各项手续终于办理完毕。姜若惜从随身的包里小心翼翼地取出准备好的现金,亲手交给房主。
那一刻,她的心中满是喜悦与感慨,历经多日的寻觅与奔波,如今和陆霆骁总算在京市有了属于自己的小家。
过户完成后,两人再次回到四合院。阳光透过斑驳的树叶,洒在院子里,形成一片片金色的光斑,陆霆骁轻轻握住姜若惜的手,温柔地说:“以后,这里就是我们的家了,我们一起把它布置得温馨又舒适。”姜若惜靠在陆霆骁的肩头,眼中闪烁着幸福的泪花,重重地点了点头。
接下来的日子里,两人开始忙碌起来。他们一同前往家具市场,精心挑选每一件家具。从古朴典雅的雕花大床,到线条简洁的实木桌椅,每一样都承载着他们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憧憬。
回到四合院后,他们又一起动手,对房屋进行简单的修缮和装饰。两人重新把屋子里的墙壁刷白,又找人把卫生间和洗浴间重新修整装修,重新修整过的卫生间和洗浴间干净又卫生。而且姜若惜还在主屋和东西厢房的房间里都加装了一个可以洗澡的卫生间,方便家人起夜。
陆霆骁爬上梯子,更换掉老旧的灯泡,让屋内重新充满光明;姜若惜则细心地擦拭着每一扇窗户,让阳光毫无阻碍地洒进屋内,再把放在大院里孩子们的东西搬过来,这个家,才真正的像个家。
在装饰院子时,他们特意在院子中央种下一棵桂花树,期待着金秋时节,满院飘香。还在墙角摆放了几盆兰花,为院子增添几分淡雅的气息。忙完这一切,两人站在院子里,看着焕然一新的家,心中满是成就感。
夜幕降临,繁星点点。陆霆骁和姜若惜坐在院子里的石凳上,享受着这宁静而美好的时光。微风轻轻拂过,带来阵阵花香,仿佛在诉说着他们幸福的故事。这座承载着历史与回忆的四合院,也将见证他们未来的岁月,开启属于他们的崭新生活篇章。
时光飞逝,如白驹过隙,姜若惜和陆霆骁报到的日子转瞬即至。一大早,阳光透过窗户轻柔地洒在屋内,唤醒了这对沉浸在新生活喜悦中的夫妻。
姜若惜心中满是对新校园的期待与忐忑,她深知陆霆骁也肩负着前往军校报到的重任,便坚持要自己去京大。
“霆骁,我自己去报到就行,我怕耽误你报到时间,你在军校那边肯定还有很多事要忙呢!”姜若惜望着陆霆骁,眼神中满是关切与坚定。
陆霆骁却毫不犹豫地摇了摇头,伸手轻轻握住姜若惜的手,温暖的掌心传递着不容置疑的力量,温柔而坚决地说道:“不耽误,我们有两天报到时间呢,你初来京大,也不熟悉,我不陪着怎么放心?我先陪你报道,完了再去我那儿,你就别操心我啦!”
姜若惜心里暖烘烘的,却仍试图说服他:“可是……”话还没说完,就被陆霆骁轻轻打断。
“别可是了,就这么说定了,今天我就只负责把你顺顺利利送到学校,安顿好!”陆霆骁的语气不容拒绝,眼神里写满了对她的关心。
姜若惜见拗不过他,只好点头应允,心中却满是感动。两人简单吃过早餐,便携手走出了他们温馨的四合院,留下陈水和兰姨照顾孩子们。
清晨的阳光倾洒在身上,仿佛为他们镀上了一层暖金色的光芒,照亮了他们前行的道路。一路上,陆霆骁紧紧握着姜若惜的手,像是在给予她力量和勇气。
到了京大校门口,只见熙熙攘攘的人群中,新生们满怀憧憬,家人们则带着牵挂与不舍。姜若惜深吸一口气,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转头看向陆霆骁:“我有点紧张!”
陆霆骁微笑着轻轻拍了拍她的肩膀,安慰道:“别担心,有我在呢,我陪着你把手续都办好!”说着,便拉着姜若惜的手,大步走进校园。他们穿梭在人群中,寻找着报到的地点,每到一处,陆霆骁都细心询问工作人员,认真协助姜若惜填写各种表格、办理入学手续。
手续办理完毕后,陆霆骁又陪着姜若惜来到宿舍。姜若惜分到的是下铺,陆霆骁帮她把行李安置好,细心地整理床铺、摆放生活用品。看着忙碌的陆霆骁,姜若惜心中满是爱意与感激,这个男人总是这般无微不至地照顾着她。
一切安顿妥当后,陆霆骁轻轻将姜若惜拥入怀中,温柔地说:“在这儿要好好照顾自己,有什么事就给我打电话,我会常来看你的!”姜若惜靠在他怀里,用力地点点头,眼中泛起了泪花:“你也是,在军校要注意安全,我会想你的!”
两人相拥片刻后,陆霆骁才松开姜若惜,转身离开。姜若惜站在宿舍门口,望着他远去的背影,心中默默期待着下一次的相聚。而陆霆骁也带着对姜若惜的牵挂,大步迈向自己的军校,去开启属于他的新征程。
姜若惜满含不舍地送走陆霆骁后,便马不停蹄地去寻找自己的辅导员。见到辅导员,她微微有些紧张,理了理思绪,诚恳地说道:“老师,实在不好意思打扰您,我家里有三个年幼的孩子,他们都还离不开人照顾,所以住校对我来说不太方便,我想办理走读,不过您放心,中午我还是会在学校休息,不耽误正常的学习和生活!”
辅导员闻言,眼中满是理解,点了点头,从一旁的文件堆里抽出一张走读表格,递给姜若惜,温和地说:“行,你把这表格填好,我签完字,你再交到学校的后勤管理部就行!”姜若惜感激地接过表格,快速填好各项信息,待辅导员签好字后,便匆匆前往后勤管理部。
办理完走读手续,姜若惜又回到宿舍。刚才陆霆骁送她来宿舍的时候,这里还空无一人,她是第一个抵达的。可当她再次踏入宿舍时,里面已经热闹非凡,4位室友早已就位。
瞧见姜若惜进来,一位娇娇软软的姑娘率先站起身,脸上洋溢着热情的笑容,自我介绍道:“你好呀,我是住在你上铺的杨米娜,我来自沪市,以后还请多多关照哟!”她的声音清脆悦耳,带着江南水乡独有的软糯。
紧接着,一个皮肤略黑、眼神灵动的姑娘也笑着开口:“你好,我是来自辽省的夏柠,很高兴能和大家成为室友!”她的语气爽朗,透着东北人的直爽劲儿。
“你好,我是来自京市的沈知书。”一位戴着黑框眼镜,看起来文静又内敛的女生轻声说道,她的举手投足间都散发着浓浓的书卷气。
“你好呀,我也是京市的,我叫苏晴晴。”一个扎着高马尾,活力四射的女孩蹦蹦跳跳地凑过来,笑容灿烂得如同春日暖阳。
姜若惜也微笑着回应:“你们好,我是来自京市的姜若惜。咱们寝室不是6个人吗?还有一个人没来吗?”
话音刚落,门外传来一个女孩怯生生的声音:“我来了!”众人闻声,齐刷刷地朝门口望去,只见一个身着旧衣,但衣物洗得干干净净的女孩站在那儿,手里拎着简单的行李,眼神中透着一丝局促与不安。
大家见状,赶忙热情地迎上前,接过她手里的东西。
“快进来呀!”姜若惜亲切地说道。女孩微微红着脸,轻轻点了点头,小声说道:“我是来自黑省的杨二妮!”大家瞧着女孩害羞的模样和朴素的穿着,心里都明白她的家庭条件或许不太好,便默契地没有多问,只是默默地帮她把行李搬到床铺,又齐心协力帮她铺好床。
一番忙碌后,6个人算是正式认识了。大家你一言我一语,相谈甚欢,很快便相约一起去食堂吃饭。
食堂里,热闹非凡,饭菜的香气弥漫在空气中。6人围坐一桌,边吃边聊。姜若惜放下手中的筷子,认真地说道:“我跟你们说件事,我不住在宿舍,平常都是走读,家里孩子还小,离学校又近,中午午休的时候我才会回宿舍!”
其余5人听闻,脸上瞬间露出惊讶的神情,纷纷将目光投向姜若惜。杨米娜忍不住说道:“啊?你看起来也就十七八岁的样子,好年轻,真没想到你都结婚有孩子了!”大家纷纷点头,眼中满是不可思议。
姜若惜笑了笑,没有过多解释,只是继续和大家分享着彼此的生活趣事。吃完饭,6人一同前往教室,满心期待地等着老师发书。拿到课本后,姜若惜与室友们一一告别,便匆匆往家赶。
一路上,夕阳的余晖洒在她身上,勾勒出她温柔的轮廓。回到家,三个孩子像欢快的小鹿般扑进她的怀里,姜若惜紧紧地抱住孩子们,感受着这平凡而又幸福的一刻。
夜幕降临,繁星点点。姜若惜哄孩子们入睡后,坐在院子里的石凳上,翻开新领的课本。微风轻轻拂过,带来阵阵花香,她沉浸在知识的海洋中,偶尔抬头望向星空,心中满是对未来的憧憬。
她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平衡好家庭与学业,在这个充满希望的新环境里,书写属于自己的精彩篇章。
第87章 姜若惜正式开启大学生活
生活的齿轮依旧不紧不慢地转动,姜若惜怀揣着对未来的憧憬,在京大正式开启了崭新的学习篇章。
开学首日,阳光透过斑驳的树叶,洒在校园的小径上。姜若惜早早来到教室,找了个前排的位置坐下,顺便给五个室友占了座,不一会儿,杨米娜五个人来到教室,看见姜若惜已经占好座了,五人走到姜若惜身边的空座坐下。
“若惜,你怎么来这么早?”杨米娜问道。
“不算早了,我来了,看到有空位,看到你们没来,我就先给你们占上座位了!”
五人刚想聊一会儿,就听有人喊导员来了,话音刚落就看见导员迈着稳健的步伐走进教室,导员站在讲台上,身姿挺拔,脸上挂着和蔼的笑容。
她清了清嗓子,温和地说道:“同学们好,我是你们的导员周梦华,接下来的日子里,大家日常要是碰上什么事儿,都能到办公室来找我,千万别客气!”同学们纷纷点头,心中对这位新导员充满了信任。
周梦华接着扫视一圈教室,目光中满是期许:“大学是个全新的起点,班级的管理离不开大家的共同努力,接下来咱们先选一下班长,班长不仅是老师的得力助手,更是班级的主心骨,带领咱们这个大家庭共同进步,大家可以毛遂自荐,也能推荐身边信得过、有能力的同学!”
话音刚落,教室里瞬间热闹起来,同学们交头接耳,讨论着心中合适的人选,姜若惜听闻导员要选班长,原本还带着几分新奇打量四周的她,脸色瞬间变得不自然起来。她下意识地把头低得很低,几乎要埋进课桌上摊开的书本里,好似这样就能把自己隐匿在人群之中。
她在心里默默祈祷,导员千万不要注意到自己。来京大求学,是她梦寐以求的事,为了能在这知识的殿堂里汲取养分,她每天奔波在学校和住处之间,忙碌的通勤已让她疲惫不堪,课余时间还得争分夺秒复习功课、预习新知识,实在没有多余的时间和精力去管理班里的繁杂事务。
况且,她本就性格内敛,更倾向于在自己的一方小天地里专注学业,对操心班级琐事这种事,实在是提不起半点兴趣。所以,此刻她满心只盼着导员能将目光从自己身上移开,选谁当班长都好,只要不是自己就行。
正当她暗自神伤时,前排的同学突然举手,大声推荐起了隔壁宿舍的李长征,姜若惜心中一松,紧绷的神经稍稍放松了些,想着这下焦点总算是从自己身上转移了吧。
导员目光在教室里缓缓移动,留意到不少同学都热情地推荐李长征。他微微颔首,伸手拿起李长征的入学资料,细细翻看。档案里,李长征的成绩优异,社会实践经历也十分丰富,综合来看,确实是个出类拔萃的学生,导员心中便有了决断,当场宣布李长征担任班长。
选举仍在热烈的氛围中继续,很快,来自黑省的苏启明凭借扎实的知识储备和积极向上的态度,被同学们一致推选为学习委员。
班干部选举圆满结束,导员脸上挂着满意的笑容,开始向大家介绍授课老师:“同学们,接下来要给你们介绍两位至关重要的老师。给大家讲授政治经济学的是杨思政教授,杨教授在学术领域造诣极深,对政治经济学有着独到的见解,他的课堂总是干货满满,相信会给大家带来很多启发;还有我们的公共课老师赵德厚,赵老师教学经验丰富,治学严谨,在传道授业解惑的同时,也非常注重培养大家的品德修养!”
导员介绍完毕,轻轻抬手示意,将讲台让给了杨思政教授。杨教授稳步走上前,他身形清瘦,眼神中透着睿智与温和,身着一件洗得有些发白却整洁笔挺的中山装。他轻轻放下教案,目光缓缓扫过台下的学生,教室里瞬间安静下来,所有人都屏气敛息,满含期待地等待着这堂政治经济学课的开场。
只见杨教授抬手推了推鼻梁上的眼镜,开口说道:“同学们,欢迎踏入政治经济学的知识殿堂,这门学科,将带你们洞察经济运行的底层逻辑,剖析社会发展的内在规律……”
课堂上,杨教授的讲述如潺潺溪流,将复杂的政治经济学理论缓缓注入学生们的心田。他手中的粉笔在黑板上舞动,时而停下,目光扫过台下专注的面庞。不知为何,在授课过程中,杨教授的视线多次落在姜若惜身上。
当课程推进到社会主义公有制和多种经济成分的章节时,杨教授的语速微微放缓,语调略微上扬,提问道:“请姜若惜同学回答一下,社会主义公有制和多种经济成分的区别?”
刹那间,整个教室的氛围凝固,所有同学的目光如聚光灯般聚焦在姜若惜身上。
姜若惜原本还沉浸在对知识点的思索中,冷不丁被点到名字,身体猛地一僵。她下意识地抓紧了手中的笔,指节因用力而泛白。在众目睽睽之下,她缓缓站起身,大脑飞速运转,努力回忆着课本上的内容和刚刚杨教授的讲解。短暂的慌乱后,她定了定神,开始作答:“社会主义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像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资产归全体人民或集体成员共同所有,主导着国家经济命脉,保障国家经济安全与稳定发展,体现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而多种经济成分包含个体经济、私营经济等,个体经济是劳动者个人或家庭占有生产资料从事个体劳动和经营,私营经济以雇佣劳动为基础,这些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能激发市场活力,促进就业和创新!”
回答完毕,姜若惜悄悄抬眼看向杨教授,心中忐忑,不知自己的回答是否能让教授满意。
杨教授微微颔首,目光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赞许,紧接着话锋一转,又抛出了新问题:“那姜同学,我再问你一下,社会主义的商品生产和价值规律,你对这个有什么看法?”
姜若惜刚因回答上一题稍稍放松的心瞬间又悬了起来,她轻咬下唇,大脑高速运转。
短暂思考后,她鼓起勇气说道:“社会主义的商品生产是在生产资料公有制基础上进行的,目的是满足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需求。与资本主义商品生产不同,它不是为了少数资本家的利益最大化,而是服务于全体人民。”
她顿了顿,条理越发清晰:“价值规律在社会主义经济里,一方面能促使企业改进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因为企业想降低成本获取更多效益;另一方面,也能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各个生产部门的分配,引导资源合理流动。但社会主义制度下,我们可以通过计划经济,对价值规律自发调节的盲目性进行一定程度的把控,让经济发展更有序,实现宏观经济目标,避免像资本主义经济危机那样的无序波动。”说完,姜若惜紧张地攥着衣角,静静等待杨教授的回应。
“好,回答得很好,姜同学请坐!”杨教授不住地点头,眼中满是赞赏,心里暗自感叹:不愧是辽沈的状元,果真是棵好苗子,思维敏捷、逻辑清晰,假以时日,必能在学术之路上大放异彩。
接下来的课,姜若惜听得愈发专注,手中的笔不停地在笔记本上舞动,将杨教授讲授的重点内容和补充案例详细记录下来,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
然而,无论身处何处,总难免会遭遇一些无端生事之人。下课铃响起,姜若惜正和室友们收拾东西,准备前往大教室上公共课。
这时,一个尖锐且刻薄的声音毫无征兆地钻进她们的耳朵:“上个课就显得她会了!”姜若惜仿若未闻,神色平静,手上有条不紊地整理着课本,仿佛那些刺耳的话语不过是耳畔微风,掀不起一丝波澜。
紧接着,另一个附和声响起:“可不,人家牛啊,整个教室杨教授就提问了她!”听到这话,姜若惜嘴角微微上扬,绽出一抹略带嘲讽的轻笑,心想,自己要是到这时候还听不出她们在阴阳怪气地内涵自己,那可真成了榆木脑袋。
她转过身,对着室友们,语气轻快却又暗藏锋芒:“米娜,你们说是不是有些人,打从娘胎里出来脑子就不太灵光?真好奇他们是怎么考上大学的?肚子里没半点墨水,还见不得别人学习,也不知道这种奇葩脑子里到底装的是什么?”
杨米娜她们纷纷点头,七嘴八舌地应和道:“就是就是,谁知道他们怎么想的,别跟他们一般见识,若惜,走,咱们下节还有公共课呢!”
说罢,六人并肩而行,步伐轻快,径直朝公共课教室走去,将那两个说风凉话的人晾在原地,仿若透明。
“姜若惜,你们站住,你们说谁呢?”背后传来气急败坏的质问声,姜若惜她们仿若未闻,脚步不停,头也不回地径直走出了教室门,留下一串清脆的脚步声,似是对那无理取闹之人的无声回击。
“淼淼,你别和她们一般见识,一看她们就是条件不好,小门小户出来的,你搭理她们作甚?她们哪能和你比呀?”李玲赶忙拉住满脸怒容的赵淼淼,轻声劝慰道。
赵淼淼抬头看了看墙上的时钟,意识到马上就要上下节公共课了,纵然满心不甘,也只能狠狠跺了跺脚,迅速收拾好课本,和李玲匆匆朝着公共课教室赶去。
公共课教室里,人潮涌动,热闹非凡。姜若惜和室友们找了个前排的位置坐下,刚一落座,赵淼淼和李玲也从后门走了进来。赵淼淼的目光一下子就锁定了姜若惜,眼中的怨愤仍未消散,她故意和身旁的李玲大声说道:“有些人啊,就爱出风头,不就是回答了几个问题吗,真把自己当回事儿了!”姜若惜仿若未闻,和室友们小声讨论着即将开始的公共课内容,对赵淼淼的挑衅置若罔闻。
就在这时,公共课老师赵德厚夹着教案走进了教室。他目光敏锐,一下子就察觉到了教室里微妙的气氛,但他并未多言,只是清了清嗓子,开始了今天的授课。赵德厚老师的声音沉稳有力,将复杂的公共课知识讲解得深入浅出,渐渐地,同学们都沉浸在了知识的海洋里,之前的小插曲也随之被抛诸脑后。
可赵淼淼却依旧心有不甘,趁着老师转身板书的间隙,偷偷地从书包里拿出一张纸条,在上面写了几行字,揉成一团,朝着姜若惜的方向扔了过去……
第88章 挑衅
姜若惜正全神贯注地听着赵德厚老师讲解政治理论,突然,“嗖”的一声,一个小纸团重重地砸在了她的后背上。
她的肩膀微微一震,眉头轻皱,但仅仅是瞬间的反应,下一秒,她便像是什么都没发生一样,继续保持着专注的姿态,双眼紧紧跟随着赵老师在黑板上移动的粉笔。
赵老师的声音沉稳而有力,正在剖析着马克思主义政治理论中关于社会发展规律的深刻内涵:“同学们,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的发展是由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推动的……”姜若惜听得入神,手中的笔在笔记本上不停地记录着关键要点,那些密密麻麻的文字,是她对知识的渴望与追求的具象化。
而身后的赵淼淼,见姜若惜毫无反应,心里愈发觉得窝火,她不甘心就这么被无视,又压低声音对身旁的李玲嘀咕了几句。李玲露出一抹不自然的笑,眼神时不时飘向姜若惜,那模样就像是在看一场好戏。
课堂上,赵老师继续深入讲解:“从历史的进程来看,资本主义社会中,生产的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的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必然导致经济危机的周期性爆发……”姜若惜微微颔首,脑海中不断梳理着知识点,将这些理论与自己之前所学的政治经济学知识相互联系、融会贯通。
她完全沉浸在了知识的海洋里,对身后那些小动作和小声议论充耳不闻,仿佛在她的世界里,此刻只有赵老师的授课声和那些亟待探索的知识宝藏。
随着课程的推进,赵老师提出了一个问题:“哪位同学能结合我们刚刚讲的内容,谈谈对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的理解?”教室里瞬间安静下来,同学们都陷入了思考,不少人微微皱眉,在脑海中检索着合适的答案。姜若惜思索片刻,缓缓举起了手……
赵老师看到姜若惜举手,随后说道:“那麻烦这位同学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