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织在睡梦中,或许是为了凑近热源,同顾一舟贴的更紧。
第64章
如今大院里看起来风平浪静,各自都和和美美,但实际上更有一种微妙的氛围在里面,只是大家都看透不说透,保持着一种表面上的宁静,可是在上下班的空闲时间,程织还是明显感受到各家隐藏在下面的繁忙。
柳青从柳家搬了回来,独自住在房子里,见面之后也正常打招呼,时东的事情看起来对她没有任何影响,甚至看起来比以前更热衷于和人说话。
程织下班路上正巧遇到柳青,两人干脆并排骑车,闲聊起来。
柳青姓柳,这个姓氏,注定会让柳青在很多时候都受到优待,比如清闲的工作,相对高价的工资以及身边络绎不绝的追求者。
这几天大院就出现了不少柳青的追求者,早上带上早饭,在柳青门口等着,骑车专门护送柳青上班,下班的时候也有人专门护送,一直看着柳青回了房间,才恋恋不舍从大院离开。
因为大家接触柳青的时间集中,时不时就会在大院碰面,程织早上上班的时候,还有幸围观过一场闹剧。
两个男生同一时间来大院门外守着柳青,等待柳青出门上班,两人手上甚至还带了同一家国营饭店的早餐,都是两根油条和一份豆腐脑。
从两人身上穿的衣服来看,大概率是机械厂的员工,两人年龄相仿,相貌上也都属于正常水准,大概率是周围人比较的对象,在大院碰面的时候,就已经有种火药一点就炸的感觉。
两人看到对方之后,脸色同时一变,随后便一言一语说起自己的优点,一个说自己家还有兄弟,不用担心后继无人,所以可以当上门女婿,以后的孩子也可以跟随柳青姓柳,另外一个则是嘲讽对方新时代到了,想法竟然还如此封建。
说打着当上门女婿主意的人,定然不是什么好人,而自己则不一样了,自己家庭和睦,如果同柳青结婚之后,爹娘完全会将柳青当女儿疼爱,比这种一开始就满心算计的人好多了。
两个人说话都阴阳怪气,最终不知道是谁,动起手来,将文斗变成了武斗。
本来就是早上洗漱上班的时间,大院里也都是人来人往的,看到两个年轻人为了对象的事情争风吃醋,原本都是抱着看热闹的心态,围观一下。
结果没想到两人突然动起手来,动作快到大院的人根本来不及阻拦。
等柳青在房间里收拾好出来后,两人精心买来的早餐已经是一片狼藉。
而从那天之后,程织也没再见过这两个追求者,但跟着柳青身后的男人并未减少。
为此几个大妈还专门去柳青家里,劝了柳青。
程织虽然没有跟着去,但也能猜到几个大妈会对柳青说什么,无非就是希望柳青快点结婚,找一个合适的人定下来,否则身后天天跟着那么一长串的追求者,看起来实在是说不过去。
毕竟现在对于作风问题,看的很重,柳青很容易被单位领导谈话。
“你说结婚有什么好!”回家的路上,柳青回头看了一眼跟在自己身后的几个男人,脸上露出嫌恶的表情,随后转过头同程织说话。
程织想起顾一舟,想起现在自己的日子,觉得结婚的好处还是挺多的。
至少对于自己来说,如果没有遇到顾一舟,现在的状态绝对不是这样。
顾一舟是个面面俱到的人,不论什么事情都很全面,程织在家里基本上都不用管什么事情。
想到这些程织脸上也忍不住带了些笑意。
“结婚不是目的,过好属于自己的幸福才是我们应该追求的事情。”程织的笑容收敛了一下,抬眸看向柳青。
柳青和时东当夫妻的时间很短,短到程织其实没有什么实感,毕竟夫妻两个住在大院的时候,程织和柳青可以算是毫无接触,但是从各种细节来推算,程织总觉得时东和柳青的夫妻关系应该不算好。
“追求幸福?”柳青下意识反问了一句,看到程织点头后,又笑笑。
笑意微妙,带着些许嘲讽和苦涩,但同时又点了点头,赞同了程织的话。
看了眼身后骑车的人,柳青没再和程织并排,而是打了声招呼后,去了另外一个方向,程织看了一眼,应该是回柳家的方向。
柳家高门大户,同他们这边大杂院的方向完全不同。
也正因此,柳青出现在大杂院,且变成单身之后,才会引得这么多人追捧。
柳青暂时回到娘家小住,大杂院里也暂时恢复了平静。
而程织一直等待的消息,也终于有了眉目,警局的人经过几天的排查和守株待兔,终于炸到了冒领烈士抚恤金的人。
对方是一对夫妻,不是本地人,而是早些年饥荒的时候,逃荒过来的。
这对夫妻早几年被安排到了附近的村里,每天正常上工下工,几年下来,日子也安稳下来,生了孩子,算是正式安家立户了,看起来生活终于稳定下来。
只不过孩子的一场病,改变了夫妻两人的生活,高昂的治疗费用,压得夫妻两个喘不过气来。
即便是有大队的补助,还有医院费用的减免,但是治疗费用,依旧是一笔天大的数额。
也就是这个时候,夫妻两个无意间从别人口中得知有关烈士抚恤金的事情。
说是附近村子里有一户人家,烈士那一家已经没人了,按理说烈士抚恤金早已经应该停止发放了。
但是有一个远房亲戚,一直在伪造出烈士母亲活着的模样,每个月照例领着抚恤金,一直到半年后妇联的人集体彻查,才查出这个远房亲戚以假乱真,最终将烈士补贴收了回去。
每个月的烈士补贴不算多,和城里刚上班的工资差不多,但是对于村里人来说,确实是一大笔钱,所以两人就动了心思。
只是两人没有烈士亲属,所以就来来回回奔波,打听有没有各种关系疏远,甚至已经快要死亡的这种情况,她们最初的想法只是想着如果能混到两个月的抚恤金,那么儿子住院的钱就有了,儿子活下来,她们就此收手。
之后主动承认错误,慢慢还债。
但人的想象和计划,总是和最终的结果有些变化。
夫妻两个成功骗到第一次抚恤金之后,想法已经和之前不一样了。
之前只是想要用最快的办法,拿到能让孩子住院的钱。
但是当钱真的落到自己
手中之后,成了一种嫉妒。
夫妻两人的孩子最终没能保住,但是两人并未就此收手,反而更加猖狂大胆。
利用各种消息渠道,打听拥有烈士补助的名单,最后精挑细选出几户人家,变成了两人牟利的工具。
两人的计谋并不算高明,只是之前疏于管理,所以才会让两人钻了空子。
最初警察找到两人的时候,两人不肯承认,但随着警察拿出越来越多的证据,两人直接摊牌了。
两人如今一共冒领了三家的补助,且如今已经不再是两个的事情,如今这两人已经开始发展同盟,形成了团伙作案。
警察查到这两人之后,深入追查了一下,发现两人已经有了害人的心思,如果不是警察查到两人的时间早。
可能再过半个月的时间,就不再是冒名顶替抚恤金的事情了,而是残忍的杀人分尸,
根据两人交代,半年前两人在城南车站转车的时候,听到了一户烈士家属的传言。
老夫妻两人一共生了三子一女,如今三子都已经为国捐躯,只留下女儿在一旁照顾两人,但是女儿身体不算很好,而且工作很忙,一家三口的生活,过得磕磕绊绊。
因此这对夫妻,便故意设计了老夫妻的女儿,成了这个女儿的救命恩人,以此来接近这对老夫妻。
起初的时候,两人只是想要打听清楚这对老夫妻每个月具体能领多少钱,看自己能不能从中赚一笔,
毕竟三个儿子,各个都有抚恤金,女儿早些年是战地护士,如今是医院的护士长,没结婚没孩子,每个月的工资不低,一家三口肯定有不少人盯着,这种人反而不好下手。
但是接触之后才知道,老夫妻两个身边除了女儿并没有什么亲近的人,就连和邻居们的关系都普普通通,因此两人下定决心从这户人家这里捞上一笔。
但是随着越来越熟悉,夫妻两人的想法也一变再变,最终萌生出一个大胆的计划。
他们准备一不做二不休,直接将老夫妻的女儿杀掉,如此她们夫妻两人就可以直接住过来,占据老夫妻的房子,领着老夫妻的补贴。
况且这对老夫妻早些年也是有工作的,只要老夫妻愿意张口,轻轻松松就能得来两份工作。
等工作到手,他们就能变成堂堂正正的城里人,一辈子都不用愁。
因此夫妻两个专门制定了针对老夫妻女儿的计划。
对方是个护士,每个月都有夜班,这个时候是最容易动手的,为此两人准备了许多工具,甚至将对方上下班的时间,附近的道路情况,全都摸透了,为此还想办法购买了许多工具,只等着下手。
不过在两人真正动手之前,警察们的动作更快一步,将两人抓捕入狱。
第65章
这个案件,在街道办引起了很大的动静,街道办再一次开始持续开会,紧抓各种补贴,之前贫困救济户的补贴也被重新彻查了一遍。
贫困救济户的标准是前几年统一定制的,如果家庭人均收入低于五元,就可以向居委会申请救济户补助。
只不过救济户补助如今一直处于僧多粥少的状态,每个居委会辖区都有明确的人数规定。
每年到重新评定救济户补贴的时候,居委会和街道办都热闹至极,如今上级通知彻查救济户名单的事情,集体都忙碌起来。
程织如今和胡秀秀虽然分管妇联方向,但如今救济户补贴是街道办的大事情,程织自然也跟着忙忙碌碌,最终确实查出来许多不符合实际补助的家庭,程织也因此一天到晚都在开会。
与程织相反的,是顾一舟的情况,他变得清闲下来。
红医站的班底已经越来越完善,如今也不是疾病高发的季节,顾一舟之前准备自己做实验,如今手头需要的草药已经差不多了,只等着和医院打过申请之后,用医院的实验室来进行下一步动作。
顾一舟注意到程织如此繁忙,便将家里所有的事情全都一手包揽,担心程织中午在食堂的饭菜不合胃口,顾一舟还会每天送饭。
如今程织的同事们全都知道,程织找了一个个高腿长,做饭还超级好吃的丈夫,夫妻两个感情很好。
“今天又有梨汤啊?”中午下班,程织一眼就看到了在办公室外面,拿着食盒等待的顾一舟。
“再喝一天就不喝了。”程织失望的表情一览无余,顾一舟忍不住轻轻拍了一下程织的头,但依然没有松口。
程织加班忙碌,这两天上火严重,需要喝梨汤去去火。
程织将食盒接过,两人走到办公室外面的凉亭吃饭。
“最近是比以前清闲很多吗?其实不用每天过来送饭的,食堂的饭菜也不错。”程织一边吃饭一边同顾一舟闲聊,“如果有时间的话,不如多看看书吧,我高中的课本都找出来了,你看到哪里了?”
程织之前专门询问过顾一舟。
顾一舟初中读完去了乡下,之后并未读高中,前段时间稍显清闲的时候,程织每天晚饭之后都会帮顾一舟补课。
顾一舟是个很聪明的人,很会举一反三,学习进度也很快。
只是这几天程织一直忙碌开会调查,下班时间晚了很多,吃完饭后恨不得沾床就睡觉,学习这件事情,自然也只能靠顾一舟自己了。
“别担心,你之前给的计划很好,我在按照计划慢慢来,如果不放心,等你忙完这段时间,可以检查。”顾一舟笑着,缓声同程织说起自己的学习进度。
高中书本上的内容,对顾一舟而言并没有什么难度,只是为了不让程织担心,所以才选择了按部就班,一点点来。
“今天一大爷问起你,让你如果有时间的话,去一趟食品厂。”顾一舟将今天听来的消息告诉程织。
程织点点头,心中大概率明白是什么事情。
“如果有时间的话,我们到时候一起去吧。”程织将最后一口梨汤喝下,顾一舟一边收拾餐具一边点头。
“今天真的是最后一顿梨汤,明天就没有了。”看出程织喝梨汤时候的不情愿,顾一舟又重复一遍,决定等会儿去供销社看看,能不能买到排骨。
“其实梨汤挺好喝的。”程织不好意思地摸了摸自己的鼻尖,又看了一眼表情认真的顾一舟,还是加了一句,“但是再好的东西,也不能天天吃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