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重生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攻略未婚夫的门客(重生)_分节阅读_第59节
小说作者:九方杬   小说类别:重生小说   内容大小:580 KB   上传时间:2025-03-26 20:13:38

  徐复祯闻言便抬眼看向镜子里的锦英,面色冷淡了些:“何出此言?”

  锦英讷讷:“小姐,您连世子的门第都看不上,怎么会看上连功名都没有的霍公子?要奴婢说,除了世子,至少得是郡王世子那样的门第才堪配小姐。”

  徐复祯听得锦英说霍巡不好,心中已是不悦;再听她语气里的挑挑拣拣,分明还惦记着当姨娘的事,不由生出些真心错付的郁闷来,语气也跟着冷了下来:“你这番话,究竟是给我挑夫郎呢还是给自己挑主君?”

  锦英连忙跪了下来,恳切地说道:“小姐明鉴,奴婢绝对没有那个意思。小姐已经许了奴婢出去做管事娘子,难道不比在内宅做姨娘好多了?奴婢跟着小姐有好前途,自然不想着那些攀高枝的事了;可正是如此,奴婢以后不能时时在小姐身边,所以才怕小姐跟错了人,以后平白吃苦头!”

  徐复祯听得她这番情真意切的辩白,不由心软下来,扶了锦英起来,道:“锦英,我素来与水岚最为亲厚,可是这趟出门偏偏带了你。你可知道是为什么?”

  锦英低头道:“请小姐赐教。”

  徐复祯语重心长道:“你比水岚多一分好胜心,多一分玲珑心,所以我高看你一眼。这趟带你出来,除了让你帮着我做事,更多是让你见见世面。你这么聪明的人,若是只拘在后宅当姨娘,未免太可惜了!”

  锦英听小姐这么推心置腹地跟她说话,不由感激涕零,抹着眼泪道:

  “奴婢打小身边听得最多的就是怎么讨主子的好来换前途。奴婢见识少,觉得给世子爷当姨娘就是最好的出路。可是这趟跟着小姐出来,长了不少见识,奴婢也知晓了小姐的苦心。小姐若有用得上奴婢的地方,只管吩咐就是,奴婢一定赴汤蹈火。”

  徐复祯笑道:“哪里就用得着赴汤蹈火?等我娘的陪嫁收回来,我手上自然是缺人用的,到时候我想扶你上来。一来你可以帮我办事,而来也能给自己谋个好前程。只是你从前也没见过什么大阵仗,少不得要从底层一件件做起。”

  说这话时,她忽然有一丝恍然。她看锦英,会不会跟霍巡看她是一样的呢?

  锦英能办事,但是没有经验,所以她想着给锦英慢慢磨练上去;其实她也能办事,但是也没有经验,霍巡想的却是把她护在羽翼下面。

  可是她想的是站在他身边,不是站在他身后!要是霍巡对她能像她对锦英一样就好了。

  这样一想,她不免又有些意兴阑珊,想起锦英方才的话,不由问道:“你方才说怕我跟错了人,平白吃苦头?你怎么就断定霍公子不是良配了?”

  锦英心思敏锐,早就察觉到说霍公子的坏话会让小姐不高兴。

  可为着小姐这份知遇之恩,她还是犹犹豫豫地把自己的担忧说了出来:

  “奴婢去打听了一下,霍公子原来跟公主府牵扯很深,奴婢觉得公主府的人都不是善茬。上次审六太太的侄子,霍公子下手多狠啊!而且他还有种拒人于千里之外的冷淡,看着就不像好相处的人。”

  徐复祯眨眨眼。

  锦英眼里的霍巡是这样的吗?他明明非常温柔,又爱笑,至于审那个姓褚的,那叫心狠手辣吗?那明明就叫有魄力!

  她摆摆手道:“霍公子的事我心中自有分寸。你快帮我梳妆吧!今天辰时还要到徐家打最后一仗呢。”

  辰时差一刻,徐家前厅已坐满了人。

  首座上列了三张太师椅,大老爷作为东道主坐在右边的位置上,从司户厅请来的司籍录事坐在左边的位置,下首其他几房老爷按序齿左右分列而坐。

  他们的座椅后面又各摆了一张鸡翅木花鸟十二扇围屏,其后坐着的是常氏陪嫁铺子里的各位管事和庄头。

  那司籍录事与徐氏也算是熟人了,这还是他第一次见徐家这么大的阵仗。

  此刻他盯着首座中间空出的那张太师椅,心中啧啧称奇,也不知是留给什么人坐的?

  正当他纳罕之际,外头人声攒动起来。司籍录事耐着性子坐在椅子上,可眼神却已经飘到了外头。

  只见徐家的仆妇引着两个身着黑色劲装的年轻男子先走进来,后面跟着两个衣着光鲜的管事妈妈,后面又是两个打扮娇俏的小姑娘。

  那两个小姑娘拥着一个穿着浅紫色滚赤金线夹袄、杏黄色缎面八幅湘裙的女郎走进来。

  那女郎举手投足间通身的华贵气派,可是看模样竟还是个十五六岁的少女!

  司籍录事已将手里的茶盖拨开,却忘了喝茶,一直眼睁睁地看着那少女走到他身边。

  那少女朝着众人盈盈一礼,便施施然地坐在了中间的太师椅上,开口道:“各位叔伯久等了。既然人已到齐便开始吧。”

  这是……徐家的姑娘?司籍录事心里闪过一个念头,徐家什么时候养出了个这么贵气的姑娘?

  大老爷甩下一沓契书在两座之间的几案上,压着火气道:“这些就是常氏陪嫁的契书了。”

  徐复祯并不接,只是看了一眼身旁的许妈妈。

  许妈妈立刻会意,拿起那沓契书便比对着手里的嫁妆册子清点起来。

  大老爷气结:当着外人的面,她让人这样一张一张地清点契书,不是明摆着不信任他吗?

  那司籍录事的目光在他们身上打了一回转,眼神里便多了些耐人寻味。

  徐家摊上这么个瘟神,真是丢脸丢大发了!

  大老爷心里窝火。

  不多时,许妈妈点明了那沓契书,恭谨地递到徐复祯面前,道:“小姐,数目都对上了。”

  大老爷冷哼一声,忍不住阴阳怪气地对那司籍录事道:

  “王录事,这位是我们二房的姑娘,打小在京城的侯府里长大的,看不上我们这些老家的叔伯,要把这些契书全都迁到自己名下。就劳烦你主持一下这个工作吧!”

  按本朝律法,那些契书的所有者是常氏,徐家只有代管权。倘若要易主,须得由常家派人当着司籍录事的面迁名。

  是以那契书现在还是常氏的名字,只是代管一栏填的是徐六爷的名字。而徐复祯作为常氏的独女,本人出面即可迁名。

  那王录事将契书的户主之名都改成了徐复祯的名字,盖上了府印。可是对着那代管人一行却犯了难:徐复祯长居京城,又没有出嫁,按理说仍该有个代管人。

  他想了想,还是问徐复祯道:“敢问徐姑娘,这代管人可仍是徐六爷?”

  王录事是个人精,早看出来说了算的人是坐在正位的徐复祯,便直接越过了大老爷来征询她的意见。

  他这一问却问到了关键点上。徐家的老爷们都竖起了耳朵,聚精会神地看着徐复祯。

  要是处理得不好,徐家这么多人恐怕不会将契书安然地让渡到她手上。

  徐复祯取过盖碗啜了一口茶,这才开口道:“方才王录事迁名之时我数了一数,抚州一地总共有田庄十二处,商铺四十二间,作坊十七间。我身在京城,自然管不到抚州这么多事务,届时还是有劳各位叔伯代为管理。”

  她眼睛在各位老爷身上逡巡一番,复道:“我打算请两位叔伯帮忙分管这些产业。作为回报,我会将每年的利润分成三份,我得六成,分管的叔伯各得两成。”

  徐家的老爷们闻言炸开了锅,纷纷议论道:

  “从前这些利润可是全归徐家!”

  “辛苦一年,才得两成利润,谁爱干谁干!”

  “哼,我看啊,还不如保持原样,在大哥手里管着好了!”

  ……

  徐复祯清咳一声,道:“那两成利润归个人所有,不充进徐家的。”

  徐家的老爷们又是纷纷对视,嘴里虽还在抱怨,心里却飞速算起了账:

  就算一间铺子一年利润三百两,四十几间铺子一年也有上万两的利润。加上田庄和作坊的收成,便是只分两成自己也能拿到三千两一年。

  徐六爷管着这些铺子的时候,漏进其他几房的银子一年有三千两吗?可恨大房闷声发了十年的财!

  九老爷率先道:“我同意,我来管!”

  其他老爷连忙争先恐后地喊道:“我管,我管!”

  徐复祯又道:“看来各位叔伯很认可我的方案。不过在确定是谁接管之前,我还要先提一嘴润州的分配。”

  润州的铺子现在还是徐六爷管着的。

  若论不便,无论是抚州还是京城管润州都很不方便,因此徐家也没有理由抓着润州的打理权不放。徐复祯打算到时候请常家派个管事收管润州的铺子,到时候她就能直接控制那些产业。

  不过眼下还是需要稳住徐家人,不能直接把润州的产业从徐家手里剥离。

  徐复祯道:“润州离抚州也不近,所以润州那些商铺就不劳叔伯们打理了,只请一位长辈代我监管着便是。那头的利润,依旧是分两份,我得八成,代管的长辈得二成。”

  润州是常家的地盘,那头陪嫁的产业自然比抚州要多,那二成自然也是比三千两要多的。

  徐家的老爷们不由眼热起来,都想争一争润州的监管权。

  徐复祯却笑道:“五叔祖母怎么没来?”

  这种事情让女人来干嘛?

  五老太爷此刻却表现出了难得的机敏,忙遣人把方氏传了过来。

  穿得花枝招展的方氏不知所措地进了前厅,有些拘谨地坐在了五老太爷身边新加的椅子上。

  她虽是长辈,因是五老太爷的填房,其实年纪并不大,乍见这种场面还有些手足无措。

  徐复祯却看着她笑道:“我想请五叔祖母代为监管润州的产业。”

  徐家这么多人,唯有方氏一个外姓人对她表露了善意。徐复祯乐得抬举她,也免得五老太爷动不动就打她。

  方氏还没明白过来怎么回事,其他老爷纷纷像点燃的炮竹一般反对道:“这怎么成?放着一屋子大老爷们不要,给个女人管钱!”

  “女人怎么了?”五老太爷站了起来,中气十足地喝道,“女人你们也得喊她一句婶娘!我看七丫头这安排得挺好的,谁反对就是跟我过不去!”

  没想到这富贵先落在了五房头上,五老太爷吹胡子瞪眼,力图以长辈的气势镇住反对的声音。

  九老爷见风使舵,趁着众人反对的当口向徐复祯卖好:“我看行!既然定下了润州的事,再把抚州的也定了吧!”

  一听到抚州的人选,方才还在抗议的老爷们便熄了火,生怕惹怒了徐复祯讨不到好。

  徐复祯这才把她的人选说了出来:分管抚州产业的两个老爷,一个是三房的十一老爷,一个是四房的九老爷。

  其他老爷一听没有自己的份又开始纷纷反对起来,只是声音却没有方才那么大了:毕竟三房、四房和五房都有了得利的人。

  而九老爷和十一老爷则迅速加入五老太爷的行列,拥护起了徐复祯的决定。

  徐复祯又补充道:“我还有最后一个要求。那就是所有账本必须公开,若哪位叔伯发现代管的人作虚弄假,可以直接取而代之。”

  其他人一听,又纷纷燃起希望来,也不再反对了。

  徐复祯便请王录事写了文契,传与众人签名画押。

  一脸晦色的徐六爷趁着众人闹腾之际,悄悄地对大老爷说道:“大哥,你就由着她胡闹!你看看现在三房四房和五房成什么样了?以后我们大房说话还管用吗!”

  大老爷对这个弟弟恨铁不成钢,咬牙道:“你当是我想由着她?你看不出来是他们几房架着逼着让我拱手相让吗?要怪就怪你那蠢钝如猪的媳妇,我看你还是早点把她休了!”

  六老爷讪讪不语。

  大老爷用力闭了闭眼,心里却在冷笑:那些堂兄弟以为从他手中夺走那些铺子就能压过大房了?他有本事让那些铺子经营十年,自然有本事让它们倒闭!

  那头徐家各房的老爷已经在王录事拟的文契上画好了押,那契书便自此生效了。

  徐复祯站起身来朝他们施了一礼,道:“多谢各位叔伯的配合,时候不早,就不耽误叔伯们的时间了。还请九叔和十一叔留步。”

  这是要商议铺子的经营了吧?其他没分到管事权的老爷颇为不甘地退了下去,王录事也跟着大老爷一块儿退出了前厅。

  徐复祯这才让屏风后面的管事和庄头们出来见礼,锦英拿出早就准备好的银锞子赏给了这些管事们。

  待那些管事纷纷磕头行了谢礼,徐复祯才开口道:“大家都回去做事吧。只是各个田庄的庄头、还有米粮铺的掌柜留下。”

  九老爷和十一老爷对视了一眼:她又要做什么?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68页  当前第59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59/168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攻略未婚夫的门客(重生)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