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重生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攻略未婚夫的门客(重生)_分节阅读_第49节
小说作者:九方杬   小说类别:重生小说   内容大小:580 KB   上传时间:2025-03-26 20:13:38

  徐复祯“啊”了一声抬起头望着霍巡,道:“所以这才是皇上治罪的真正原因?令尊推行的均粮法让朝廷捞不着油水,所以干脆找个理由把他赶下台!而那些帮他说话的都是干实事的官员,皇上直接把他们都送走,剩下的就是蛇鼠一窝的狂欢了……”

  霍巡淡然一笑,道:“这也是今上登基后拉拢人心的一种手段。为民请命的臣子或贬或杀,留下来的臣子跟着皇上敲骨吸髓。臣为君心,朝廷烂了,所以今日在外边见到的场景是必然发生的。”

  徐复祯想起白日所见那遍野的横尸、驿站里骨瘦如柴的百姓,心里难受极了:“那这些百姓就活该遭罪吗?就不能有人来救救他们吗?”

  霍巡站起身来走到窗边,望着外头沉沉夜色,心绪好像也飘到了很远:

  “我陪父母去往流放地之时,一路所见还是民康物阜;到一年后家父家母过世时,遴田令已施行数月,民穷财尽、匪乱频出,中间隔的不过就是一道政令罢了。”

  说到这里他停顿了一下。长长的烛芯压得火光忽明忽灭,连带着他的神色也跟着晦暗不明起来。

  徐复祯的心也跟着沉了下来。

  她纵使有钱,纵使能买到粮食给楼下的百姓饱餐一顿,可是比起歧舒两地十数万灾民,她的援手简直是杯水车薪,不过是给自己买个心安罢了。

  只要遴田令存在,只要不测的天灾存在,就永远有人流离失所,永远有人曝尸荒野。

  “这些年辗转各地谋生,见识到了民生凋敝,我反而更加明白家父当年顶着重重阻力推行均粮法的初衷。父亲临终前留给我八个字:居高为民,赤心家国。”

  霍巡缓缓道,“唯有坐到君王之侧的位置,才有权力令天下苍生免于疾苦。”

  徐复祯抬头看着立在窗边的霍巡,他正凝神看着窗外的夜雪。桌面烛台上的火光映照在他那双幽深乌亮的眼眸里,像熊熊燃烧的野望。

  烛火照映着他锋利的下颌线,紧抿的薄唇,笔直的鼻梁骨,蹙起的长眉,莫名与她想象中那个前世的霍中丞重合起来了。

  前世人人都说他不好。佞臣、杀星、权欲熏心。

  他掌权以后杀了很多人,把三省六部的要员几乎清洗了一遍。

  人家都说他在铲除异己。

  其实,他杀的那些都是该杀的人吧?那些人占据着高位,尸位素餐那么多年,敲骨吸髓那么多年,被民脂民膏供养了那么多年。

  他把该死的人杀了,还要背负着罪恶的骂名,可他留在史书上的绝不该是这样的名声。

  可惜她死得太早,死在他名声最坏的时候。

  霍巡回过身来,见她仰头怔怔地看着他,琉璃般澄澈的眼眸里透出的分明是浓郁得化不开的心疼。

  他明知道不该把沉重的真相这样血淋淋地剥开给她看。可烛灯下她那闪烁着悲悯与疼惜的眼神,莫名让他有了倾诉的欲望,他觉得她会理解他。

  近十年的踽踽独行里,这是他头一回把自己隐秘的内心诉诸于人:

  “只有权力能救他们。”

  “家父得先帝器重,是天子身边的重臣。当时今上尚未登基,甚至颇为仰仗家父,连我去王府伴读都是今上向先帝求来的。

  “不谦虚地说,十二岁之前,我要什么就有什么。我那时对权力二字没有概念,以为那是与生俱来的东西。

  “直到家父获罪,我从朝廷重臣之后沦落为阶下囚之子,一夕之间见识了什么叫世态炎凉。甚至因为我的出身,那些从前见都不会见到的驿卒、士兵,都以打压欺辱我为乐。

  “我第一次,从押送家父流放的士兵身上体会到了什么叫权力。他们欺辱我,我能反抗,但家父就会因此遭罪。为着这么一点压人的权力,我硬是受了一年的欺凌。”

  他定定地看着徐复祯:“有一点权力,就可以左右下位之人的荣辱;有无上的权力,才有资格救世。”

  徐复祯没想到他有这么悲戚的过往,不由红了眼眶,眼泪像断了线的珠子一样簌簌落了下来。

  她哭,也有伤怀己身的意思:她明白霍巡的那种落差。

  当初姑母死后,侯府的下人为了讨好王今澜成日明里暗里地踩她。可是那到底是下人,再放肆也不能真的踩在她的脸上,饶是如此已令她不堪其辱。

  他曾经是那样高高在上的贵公子,一朝坠落凡尘,所受的磨难一定比她更屈辱百倍吧!

  徐复祯真情实感地为那个十二岁的少年落泪。

  霍巡走到她身

  侧,取出帕子给她擦眼泪,有些无奈地笑道:“傻姑娘,哭什么?那些都过去了。”

  他半蹲下来,捧着她的脸,细细地亲吻她面颊的泪痕。那泪水又咸又涩,就连他自己都没为自己流过那么多眼泪。

  徐复祯抽噎地止住哭泣,断断续续道:“即便是过去了,那也是不能磨灭的伤痕。”

  就像她前世的遭遇一样。哪怕是重生了,也经常在午夜梦回曾经凄惶的时日。

  霍巡沉静地说道:“何尝不是涅槃重生呢?”

  徐复祯仰起头看他。长长的烛芯压得火光忽明忽灭,连带着那张清俊的面庞也覆上了重重的阴影。

  涅槃重生么……

  徐复祯心里像被什么重重撞了一下。

  自她重生以来,凭着一份不甘的怨念,把王今澜赶走,把自己的下半生牵系在一个罪臣之后的身上,如今还要只身返回抚州跟自己的族人争财产。桩桩件件,都是她从前想都不会想,更绝无可能办到的。

  她也在涅槃重生么?

  好歹借着高贵的出身,她可以为自己一搏。

  可那些身如草芥的百姓,命运就只能依托在掌权者的良心之上。若逢如今的世道,那些覆在雪地里的灾民,便只能叹一声生不逢时。

  霍巡起身走到窗边去推开紧闭的木窗。雪粒夹着风涌进来,打破了屋里沉重凝滞的气氛。

  冷风吹得徐复祯的鬓发向后飘拂,她素来畏寒,此刻却觉得堵在心头的郁郁之气被那冷风吹散,心神蓦然清明澄澈起来。

  权力。

  徐复祯将手掌张开,又紧紧攥成拳头。

  原来下位者的命运,真的就是当权者一句话的事啊。

  夤夜深沉,絮絮重云遮住了星月的光点,那雪光却又映照出一片森然的白。

  盛安九年冬月,淮北雪深盈尺,沟渠成冰,官道难行,徐复祯的卫队穿越歧舒两州整整花了七八日。

  路上,她一直克制着自己往外看的冲动:她既然无力改变他们的命运,见了也只是徒增伤怀罢了。

  直至进入洪州府,那满目的萧然才渐渐地透出一线生机来,虽仍随处可见居无定所的流民,到底没有路边冻尸那般的骇然景象了。

  越临近抚州,徐复祯心中越是忐忑。但那绝非近乡情怯——她的忐忑里透着的是与徐家人交手的激动。她要亲自为前世的自己讨回公道。

  霍巡不明白她的激动,但他紧紧握住了她因激动而微微颤抖的手。

  “别怕,我会陪着你的。”

第48章

  江南西路的抚州城人杰地灵,历来是人才辈出之地。自本朝以来抚州出过百余名进士,官位累至三省六部的要员也有十几名。

  纵使徐家曾出过徐骞这位中书侍郎,目前族中尚有五人出仕,但徐家在抚州依然不算顶级显耀的士族。徐氏祖籍原在抚州乐安县,近些年才搬到了府城临川。

  徐复祯一行人落脚抚州已有三日,却没有急着到临川的徐氏家中,而是在乐安县租了一处敞阔的宅院。

  文康公主手笔阔气,一下子派出十二名卫兵,徐复祯租了间三进的宅院才把这些人都妥帖地安排好。还好她现在手头有银子,倒也不计较这些花用。

  她跟霍巡商量着找些人摸一下徐家的底细。霍巡却笑着告诉她:“何必去找什么人?跟着你一路过来的那十二位壮士难道就在这里吃干饭不成?”

  徐复祯有些意外,那些个五大三粗的卫兵难道还能帮她打听情报?

  霍巡告诉她,他们虽是文康公主的府兵,却是照着军中精锐的标准训练的,打探些许情报对他们来说是再简单不过的事情。

  徐复祯羡慕极了,心道:倘若我也能跟公主一样养府兵就好了!

  这想法一出倒先把自己吓了一跳,长兴侯府都无权养兵呢。她一定是远离京都太久,竟敢生出这种念头来。

  盘桓抚州三日,那些卫兵便把徐家摸了个底朝天:

  徐家老宅在乐安北桐巷,如今只有庶支住在老宅,主支全搬去了临川西城的东阳巷。

  徐氏分房不分家,如今是大房管着家。大房的老太爷和老太太都故去了,膝下三子:徐大老爷如今是徐氏的族长,管着全族事务;徐二老爷在外出仕,徐六老爷管着族里的商业往来。

  二房则是徐复祯这一支,如今只剩她一个女孩儿。

  三房的老太太孔氏还健在,三房的三老爷在外出仕,五老爷在抚州的书院里任堂长。

  四房的老太爷和老太太都故去了,七老爷早逝,只剩个日常游手好闲的九老爷。

  五房的老太爷还健在,娶了个三十多岁的续弦方氏,膝下二子,八老爷在外出仕,十老爷则在徐六老爷手下打理庶务。

  而徐复祯母亲留下来的财产里头,抚州及邻近州县有四十二处商铺,十座宅院,一百顷田地。那地契文书仍在其亡母名下,只是由徐六爷代管。

  徐复祯拿着情报跟霍巡头头是道地分析:“大老爷是徐氏的族长,大房又掌着徐家的收入,其他几房自然是唯大房马首是瞻。徐家四房看着就没什么战斗力,我倒觉得可以扶五房起来跟大房打擂台。”

  霍巡饶有兴趣地看着她:“你一口一个徐家,倒好像你不是徐家人一样。”

  徐复祯“哼”了一声,道:“我除了姓徐,跟那徐家人确实没什么瓜葛。”

  抚州的晴天比雪天多,冬日的阳光透过云层投进屋里,被回纹纱窗分成了规则的光斑。那细碎的光影被丁香色的纱窗镀了一层浅紫色,投映在徐复祯瓷白的脸上。

  她倚着罗汉床的炕几给霍巡细细地讲她的计划,期待从他口中得到一两句点拨。

  霍巡只是微笑着看着她,对她绞尽脑汁想的计划并不说好,也不说不好。只是说道:“你既然想好了,便放手去做吧。”

  徐复祯只当他这是肯定了她的计划。

  她兴高采烈地叫来了锦英和菱儿,还有侯府跟来的两个管事妈妈。

  她要办事,只靠自己一个人的力量自然是不成的。霍巡这么聪明的人,在京城也还养着那么多人给他忙前忙后呢。

  锦英和菱儿是她的贴身侍女,对她这趟回乡祭祖的意图都心知肚明了。那许妈妈和丙妈妈是徐夫人派来的,对她的盘算却是一无所知。徐夫人要是知道她准备跟徐家人撕破脸,那决计是不可能同意的。

  那两位妈妈都是徐夫人身边的得力管事,徐复祯是不可能说服两位妈妈跟着她“胡闹”的。

  她干脆假传圣旨,从袖中取出一封书信,煞有介事地跟她们说:“我前儿才收到京城那边的急信。姑母信里让我这趟把在徐家的嫁妆收一些回来。我一个小姑娘说话顶什么用?到时少不得两位妈妈的帮助。”

  那两位妈妈疑惑地对视了一眼,夫人前些日子为着徐小姐的嫁妆头疼,她们是知晓一些前因后果的。虽然让徐小姐出面要嫁妆不太像夫人能做出来的事;但徐小姐打小就是一个和顺不理事的性子,没道理拿这种事涮她们玩。

  许妈妈接过那信纸一看,那墨字清疏秀畅,倒像是夫人的字迹。丙妈妈凑过来一看,心中也是先信了七分。

  那刘妈妈又把信纸递还给徐复祯,道:“小姐,我们不识几个字,不过认得些数字罢了。夫人信里怎么交代的,小姐就怎么吩咐我们便是。”

  徐复祯怕操之过急反而引起两位妈妈的疑心,便道:“眼下不过是知会两位妈妈罢了。到时怎么做,等到了徐家我们再见机行事。 ”

  除了菱儿和两位妈妈,她还得把霍巡带在身边。未免惹人疑心,也给自己撑撑场面,便让霍巡扮作公主府的兵卫,又叫上那队兵卫的领队陪她一块儿去徐家。

  那领队名叫张弥,身量体格跟霍巡差不多。长相虽不及霍巡俊美,倒是颇有威仪,站在霍巡身边却没有被他抢走风头,反而两人并立一起分外有压迫感。

  徐复祯要的就是这样的效果。到时真的闹大了,徐家人虽然还不至于动手打她,可是该有的气势不能少。有这么两人站在她后面,徐家人想拿捏她还得投鼠忌器呢。

  冬月二十,徐复祯的马车抵达东阳巷徐府。

  早有得了消息的婆子站在角门迎接徐复祯。那几个婆子看似坐在角门前闲话,其实早就注意着路边的车马。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68页  当前第49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49/168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攻略未婚夫的门客(重生)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