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1章 家宴(二)
接下来阿林缠着承瑞连比十场,输得差点怀疑人生,这大阿哥真的是人吗?十几岁就强到这等地步,让他想起上一辈里面强的像怪物几个叔叔,他这身武艺就是从小被收拾摔打出来的,至今仍然毫无还手之力,没想到同辈里面也有人能这么强的,让他输得心服口服。
在场的马佳氏众人也是哗然,他们没想到天赋异禀是这样的天赋异禀啊!这还是人吗?老一辈的倒是两眼放光,打量承瑞的眼光简直就像看到了宝藏,好苗子啊,当真是天生适合上战场啊!
可惜这位是个阿哥,就算将来有机会领兵打仗也不可能身先士卒,可惜了这一身的武艺啊!几个族老扼腕叹息,就跟当初巴克什和巴图鲁跑去当御前侍卫一样,气得族里的老人吹胡子瞪眼,这种万人敌的勇士不去沙场定胜负,跑去当侍卫,就算是皇帝的侍卫,那也是暴殄天物。
这种天赋要是能给自家儿孙该多好啊,他们做梦都会笑醒,族老们绿油油的目光落在盖山背上,怎么好事都被盖山这老小子得去了,生个女儿能当皇后,生的儿子勇冠三军,怕不是八辈子的福气都集中到这辈子吧?
盖山笑呵呵地继续捋胡子,完全忽视了芒刺在背的感觉,对于这种背刺他早就习惯了,族里还是毛毛雨,每次上朝遇到的朝臣们,语气那叫一个酸呢,眼神锐利得恨不得在他身上戳十七八个窟窿。
承瑞已经下场回到了自己的位置,但是族人们已经被挑起了兴致,纷纷下场比试起来,院子里的人都探着脑袋往里看,偏偏碍于礼数不敢跑进来围观,不由得连连跳脚,后来还是阿布凯让把布库场地挪到了院子里比试,这才让大家安心坐下来边吃边看。
于是外头的家宴变得热闹非凡起来,院子里的青年族人玩兴起,三三两两地拉着“斗拐”起来,有些还摆上投壶玩花活,时不时就传来一阵高过一阵的欢呼声,原本还在大厅里的年轻人都坐不住了,在长辈们虎视眈眈的眼神盯视下,一个个贴着墙根偷偷溜了出去。
慢慢的,正堂内的二十来桌人就变得稀稀拉拉起来,幸而大宴的菜品也都吃得差不多了,宜敏对此毫不在意,很是干脆地指使阿林带着承瑞出去凑热闹,她自己则端着酒杯在各桌之间游走,时不时跟些熟识的长辈或同辈说说话。
宜敏素来很有老人缘,加上能说会道,还时有诙谐之语,逗得这些老人家哈哈大笑,不一会就消除了许久不见的隔阂,族中老人们都不自觉地凑了过来,围了一个大桌叙起了家常。
这些族中的老人很是喜欢宜敏,毕竟这年头肯耐下性子听老人家絮叨的年轻人本就不多,更别说宜敏的身份不是一般的尊贵,那是皇后,国母之尊,平日里深居后宫,只有诰命福晋才有机会递牌子觐见,他们这些糟老头子怕是一辈子都不可能见到的大人物。
如今这即将母仪天下的女子却这样平平常常地与他们闲聊,声音轻暖,眼神明亮,看着他们的眼神里带着亲近孺慕。这些老人都是饱经沧桑,练就了一双利眼,真情还是假意他们分得清的!
宜敏这孩子言行如一,她只当自己是马佳氏的女儿,所以在今时今日,她从始至终都没有以皇后自居,而是如邻家闺女般平易近人,让所有族人忐忑不安的心落了地,让男女老幼都尽兴而归。
原来这就是马佳氏的娘娘啊!
这就是自家的金凤凰啊!
真好啊!
在场的族人突然就安心了,对于自家出了个皇后终于有了实感。
这大清皇后不是别的什么人,也没有高居天上,她就活生生地在自己面前,她是马佳氏的好女儿,她与家人永远是一条心!
家宴结束了。
一切都很圆满。
郭尔罗斯氏被搀扶着走在回院子的路上,明亮的月光铺满了小路,连她昏花的老眼都能看得清清楚楚,她酒喝得不多,但是她心情很好,一晚上都很好。
这都是因为她的曾孙女儿,她的敏儿真的长大了,不再是当年那个戾气深重的别扭孩子了,真好啊!
她当年选中了盖山来继承这一脉的世袭佐领,不仅仅是因为盖山能征善战,儿孙里能打仗的多了去,她看中的是盖山家的女孩儿,那个一眼就让她心惊的孩子。
活了一把大年纪了,她第一次在一个年幼孩子的眼里看到那样的沉重,明明已经不堪重负,偏偏还那样倔强地挺了下来。
她从来不信神佛,但是面对这样一个奇异的孩子,她不得不怀疑起各种奇异怪谈。
她的日子太过无聊,从嫡子过世之后,她就没有了别的盼头了,活过一天算一天。既然这个孩子让她好奇了,那就放在自己眼皮子底下仔细观察着,于是她出乎所有人意料地选择了盖山。
宜敏是个孝顺的好孩子。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郭尔罗斯氏得出了这样的结论。
她活到八十多岁的年纪,看人还是有一套的,看得出宜敏这孩子对家人是真心的好,掏心掏肺的那种好,即使是何齐拉氏那种蠢妇也得了不少好处,真真叫老婆子看得一肚子火。
她挺想不明白的,这孩子既然对家里人都是满满的好,那满心满眼的戾气哪来的?在外面受欺负了?不可能!这孩子就算没达到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程度,但是交际的对象一个巴掌都数得过来,都没那本事欺负她!
罢了,只要对家里人没坏心就好,外人不管是谁,敢欺负自家孩子,她老婆子也不是吃素的。
她发现一件事,那就是盖山家有秘密,还是个能让人长寿健康的大秘密!
瞧瞧这水灵灵的大桃子,看着就不是市面上能买到的货色,一口咬下去,满口生津,连身上都松快不少,有种沉疴尽去的感觉。
郭尔罗斯氏眼神诡异地看着手里个头巨大的桃子,这怕不是个仙桃吧?再瞟一眼自己跟前这个明明满眼期待却装作一脸不在意的小女娃,她沉默了,也许她误会了,面前这个不是什么孤魂野鬼,而是被贬下凡的小仙女?不过下凡还能带仙果么?
又过了段时间,郭尔罗斯氏无语地看着面前这盅汤,这里头放了仙丹吧?不然怎么效果这么强?她这全身上下都发热冒汗了,平日里僵硬的关节都变得柔软起来,冰冷的手脚都暖了起来,日渐模糊的耳目都变得清明起来了。
看着面前小心翼翼观察自己的孩子,郭尔罗斯氏心中暗叹,这孩子怕不是个傻的,不过是偶感风寒,随便两贴药下去发发汗就好了,用得着放仙丹吗?太浪费了,简直暴殄天物。
这种实心眼的孩子,在天上怕不是要被欺负死,真不知道被坑了多少回,才弄得这满身的戾气!明明是个再好不过的孩子,但是心思太直,落在不怀好意的人手里必然没有好下场。
幸好她投生在瓜尔佳氏肚子里,盖山夫妻两都是厚道人,也是疼女儿的,不然以这孩子的性子,怕不是要被家里人卖了还帮忙数钱?
这些年盖山夫妻手头上多出不少好东西,偷偷摸摸地给家里的孩子们用,她老婆子也跟着沾光不少,看样子活个百来岁不成问题。就是这孩子叫人操心,聪慧倒是够了,福缘也不小,但是女儿家将来总是要嫁出去的,到了夫家若是被发现了异常可如何是好?
以这孩子的品貌能轻易得到男人的欢心,但是人心难测啊!夫妻本是同林鸟,大难临头各自飞。
敏儿手里的好东西太多,不管落到谁手里都是只待宰的肥羊,就算运气好能得个一心人,可是他还有家族,未来还有子女,但凡有一个贪心不足的,都能将敏儿置于万劫不复之地。
很快郭尔罗斯氏就发现自己不用操心了,宜敏这孩子已经给自己选择了一条她从未考虑过的道路,选秀入宫。刚开始她是极其不赞同的,皇家是天底下人心最复杂、最肮脏的地方,尤其是敏儿这孩子身怀隐秘,进了皇宫那还不是羊入虎口?
马佳氏再怎么说也是八大家族之一,家中也没有卖女求荣的传统,她这张老脸给曾孙女儿求一个恩典还是可以的。只是这孩子竟是一门心思非要入宫,说了各种理由来说服家里人,什么她容貌太显眼、马佳氏嫡女容易被皇家盯上等等,骗得了盖山他们夫妻俩,却瞒不过老婆子。
罢了,也许敏儿这孩子真的是下凡渡劫呢?也许非得进皇宫走一趟才能功德圆满呢?话本里不都是这么写的吗?她这么个老婆子没什么本事,至少活得久点还是可以的,回头翻翻看还有什么压箱底的好东西,都给了这孩子吧!
郭尔罗斯部如今是谁掌权来着?恩,是拉克申那小子吧?下回让他带着孩子们进京来走走看看,认认亲戚,将来敏儿有点什么事也能吩咐他们给办了!
还有当年的那些老姐妹没剩几个了,也该写信联系下感情,看看家里有没有什么好孩子,有她老婆子在,嫁进来肯定吃不了亏……
第202章 家宴(三)
承瑞搀扶着宜敏慢慢走在承恩公府的花园里,晚宴结束了,如今夜也深了,承瑞该回宫了。母子俩脚步放的很慢,偶尔低语两句,气氛很是静谧温馨。
今晚的承恩公府灯火通明,花园石子路两侧树上都挂着灯笼,天上的明月光华四溢,足以让人看清楚四周的景色,甚至连枝头的花朵都能看得一清二楚。
“额娘,这里挺好的!”承瑞在这静谧的气氛中沉淀着思绪,他刚才也被阿林拉着冲进玩疯了的人群,被动地把所有的节目都玩了一把,最后连他都被热烈的人群感染了,玩得不知道今夕何夕!
宜敏慈爱地侧头看了承瑞一眼,这孩子自小聪慧过人,早早就懂得了人情世故,难免少了许多儿童该有的放纵喜乐,马佳氏的男孩多,所以从小到大都是摸爬滚打在一起,一大群呼啸来去,再老实孩子都会被折腾成皮猴。
“马佳氏是个很简单的家族,男子成年后大多数都上了战场,马革裹尸是大多数马佳氏男儿的结局,所以马佳氏的女人大多数时候才是一家的支柱,因为男人在家的时候真的不多,甚至有时候去了就回不来了。
若是男人战死了,女人也没有那么多伤春悲秋的时间,她们还要操持一大家子,把年幼的儿子养大,娶进来另一个女人,然后婆媳两一起把这个男人继续送上战场!
那些侥幸从战场上活着回来的男人都成了马佳氏一族的顶梁柱,他们不仅仅要撑住自己的小家,还要顾着成为孤儿寡母的族人。你刚刚在正堂里看到的族老们都是这样的人。
他们都参加了大清入关之前的那一场场战役,马佳氏的男人死了一茬又一茬,那时候几乎日日都有人挂白幡,家家户户几乎只剩下女人和孩童,今日出席的这些族老就是当年那些马佳氏儿郎中的幸存者。
他们有时候确实是老顽固,对马佳氏的荣耀看得比命还重,但是没有他们就没有今日的马佳氏!在他们心里没有胆量去战场上走一遭的男人不配被称为马佳氏,要被所有人看不起。
唯有一代代儿郎不忘祖训,立下战功,才能延续家族的荣耀。当他们从战场上平安归来后,这世上就再没有什么值得他们害怕了,因为他们从此要背负的。”
宜敏淡淡地陈述着马佳氏的一生,看着承瑞有些惊骇的目光,她淡漠的一笑:“你以为马佳氏以军功立族只是简简单单的一句话吗?背后是无数马佳氏的血泪!承瑞你要牢牢记住,马佳氏的荣耀是祖上一刀一枪拼杀得来的,没人能玷污这份荣耀。即使我是皇后,你是大阿哥,即使他们中有些人与我们立场相悖,但至少我们应该懂得尊重这些为大清浴血奋战的人。”
承瑞闻言沉默了,他不得不承认自己之前确实有些自视甚高了,他居高临下地在心中品评着额娘的这些族人,觉得粗鲁豪爽就是他们的特点,除了族人之间感情特别融洽之外,看不出别的优点了,如今想来倒是他太过自大了,也太过狭隘了。
“对不起,额娘,是我错了!我不该用那种眼光看待您的族人,是我目光太短浅了。”承瑞很是干脆的低头认错,他从小就知道错了不可怕,可怕的是死不认错,一条路走到黑,不撞南墙不回头,他对于这些世家大族的认识有些肤浅了。
宜敏轻轻摇了摇头,苦笑一声:“不,你对马佳氏的判断并没有错,那就是一群武夫、粗人,他们只适合征战沙场,除了打仗杀人他们什么都不会!”所谓先祖遗训根本就是为了保护他们,免得这些后辈子孙进了朝堂被吞得骨头都不剩
比如图海这个马佳氏的族长,当年算是马佳氏里面少有的具有政治天赋的读书料子,得到了极多的资源培养,自身也在朝堂和军中摸爬滚打几十年,但还是几经被贬起复,生死关头都走了不知多少个来回,方才有了今天的地位和威望。
至于盖山就更别提了,若没有修炼仙境的功法,加上宜敏的指点和帮衬,一旦上了战场,如今怕是坟头草都老高了,哪里能有如今一等承恩公的荣耀与风光?
承瑞听到宜敏这样毫不客气的评价,不由得瞪大了眼睛,他还以为自家额娘是想让自己以后对马佳氏好一些,结果却是这种完全让人意想不到的答案。
宜敏看着自家儿子呆若木鸡的模样,忍不住笑着在他头上抚摸了一下,认真地交待着:“他们虽然是一群粗人,但是也是对大清最忠心的一批人,因为他们可以为大清毫不犹豫地赴死!他们是八旗稳固的基石,对皇权更是毫无威胁,所以,你以后要慎重的使用他们,不要把这种军队的底蕴消耗在无止境的朝堂争斗里,那太不值得了。”
承瑞认真的倾听,牢牢地记住了这些话,原来不是马佳氏选择留在军中发展势力,而是因为马佳氏只适合在军中存活。难怪三藩之乱的时候,皇阿玛这么放心将大多数兵权交给了马佳氏,三路大军有两路直接由马佳氏任统帅,第三路也与之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原来他早就明白了这些。
功高震主什么的完全不存在的,马佳氏一族根本就没有政治头脑,玩权谋完全不是皇帝的对手,就算造反了也坐不稳江山,完全白搭!
说得更直白点,那就是马佳氏在文斗上完全没天赋,但是武力值爆表,很适合额当统治者手里的刀,指哪打哪!难道会有人舍得抛弃或者毁掉一把认主的神兵利器吗?
“额娘,这回我是真的明白了。”承瑞算是彻底听懂了宜敏的意思,马佳氏做为他的母族,以后就是他身后最坚强的护盾,而且还不需要许以高官厚禄,也不用担心破坏朝堂平衡,他完全可以放心的使用。
宜敏微微颔首,不再多言。一般而言,马佳氏确实是八大家族里危险性最低的,论势力庞大不如瓜尔佳氏,论钻营能力不如钮祜禄氏。一群只会打打杀杀的莽夫,是最容易利用的棋子,一旦失去了价值,就算被抛弃也不担心反噬,因为到时候他们早就死的差不多了。
而这种情形恰好是上一世最真实的写照。三藩之乱的战场上满洲八旗损失惨重,其中总是冲在最前头的马佳氏自然是死伤最多的一个家族,当最顶层的统领都死得差不多之后,其他家族就果断对马加斯下手了。
各种阴私手段接种而来,上下欺瞒,侵吞功劳,推卸责任,泼脏水,扣黑锅。最终的结果就是马佳氏不但没有功劳,连苦劳都没有,甚至最后还承担了战败的最大责任。若非最后图海力挽狂澜,孤注一掷,率领由家奴组成的联军北上平定乱局,解救了京师的危局,令其他家族投鼠忌器,缩回了手脚,恐怕马佳氏就要一战除名了。
今生却是不同了,有了宜敏的提前布局,马佳氏收获了三藩之乱最甘美的果实,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通过战争排除异己,将其他家族伸进马佳氏的爪牙斩断,将全族上下彻底拧成一股绳。而这份力量将为宜敏所用。
马佳氏只能掌握在宜敏手中,即使是承瑞,宜敏也不放心。毕竟承瑞终有一天会登上那个位置,若是把马佳氏得底牌交给承瑞,那么未来马佳氏可就彻底暴露在皇室的眼中,只能任其宰割了。
即使承瑞不会这么做,但是他的后人呢,谁能保证?尤其承瑞和赛音察浑都是自己的儿子,以后还会有更多的孩子。马佳氏是所有孩子的母族,只有掌握在自己手里,才能保证一碗水端平,而不会成为一个孩子伤害另外一个孩子的武器。
当然最重要的是今生整个马佳氏的体量太大了。一旦单独掌握在承瑞手中,恐怕就连康熙都要睡不安稳了。若是马佳氏四分五裂,每一部分支持一位阿哥的话,那么就能把马佳氏最大的体量隐藏在混乱的局面下。也不至于引来其他八大家族的集体警惕和围攻,即使亲密如瓜尔佳氏也不可能容忍马佳氏一家独大。
母子二人走的再慢,也已经到了府门口。御前侍卫们已经在门前前整装待发,由巴图鲁带队,等着接承瑞回宫。皇子阿哥未出阁开府之前,无故不得留宿宫外。如今宫门早已下钥,唯有巴图鲁这个禁卫军统领带着康熙的令牌,才有可能深夜打开皇宫的大门。
宜敏不舍地为承瑞整理好衣襟,扶了扶被夜风吹得有些歪的帽子,柔声道:“回去吧,额娘不在的这段时间照顾好你弟弟,那小子如今脾气越发火爆,看好他,莫要惹祸。至于钟粹宫就不用过去了,后宫也尽量少进,阿鲁玳已经被你皇阿玛接到乾清宫暂住了,你有空多去前清宫看看她便是了。”
这段时间她不在后宫,总有不死心的牛鬼蛇神要跳出来搞事,动不了宜敏本人的情况下,其主要目标不外乎她的三个孩子。承瑞她是不担心的,赛音察浑外粗里细,也不是随便人都能够算计得到的,只要不进后宫,那些女人就鞭长莫及。至于最小的阿鲁玳被放在康熙眼皮子底下,也没谁敢吃了熊心豹子胆去动她,就看那些人还有什么花招能用了?
第203章 家宴(完)
宜敏目送承瑞带着大队人马疾驰而去,夜晚的清晨,早已经实行宵禁,即使快马飞奔也不会出现任何事故。她慢慢踱步回到了自己的小阁楼,在宫女们的服侍下洗漱更衣。待准备完毕,宜敏挥退了所有的宫女,只留下莺儿和雀儿贴身服侍。
“不是已经让你们回家去看看老子娘了吗?怎么这么快便回来了?”宜敏伸出双手让雀儿为她敷上特意调制的雪肤膏,力度适中地进行着按摩保养,还是雀儿的手艺最令她满意,换了人总让她感觉不适应。
莺儿为宜敏拆下头上繁复的发髻,拿起木梳一下又一下理顺那头美丽的秀发,笑着道:“主子仁慈,此次出宫特地只带上我们两个,是为了让我们有机会见见家人,但我们老子娘都是府里的家生子,半天时间也尽够了。”
雀儿拿捏着力道压按着宜敏手上的穴位,接着道:主子便放心吧,我们二人今儿都回去过了,只是家里人都忙着准备今日的宴席,嫌我们回去碍手碍脚的,打发我们赶紧回来服侍主子,毕竟来日方长呢。”
宜敏闭着眼睛露出了一丝微笑:“这话倒是实在,本宫此次回来也不是只住个一日两日。按照钦天监给的黄道吉日,算算大概要住上旬日呢,反正都在府中,不比在宫中规矩大如天,如今日日相见也不妨事。
过几日可以叫你们老子娘过来见见本宫。这些年多亏了你们的忠心和陪伴,不至于叫本宫在那后宫里举目无亲,你们的功劳本宫记着了,但有所求,本宫自会尽力满足。”
莺儿和雀儿是她的陪嫁宫女,当年和尚嬷嬷一起陪她入的宫,如今算来已整整十四载,她们又不愿意自己为其指婚,宁愿自梳留在自己身边当嬷嬷。如今想来,确实有些对不住她们。此次难得有返家的机会,自然要带她们回来见见家里人,若是有了什么中意的人选,或者家里人有什么想头,宜敏并不介意成人之美。
如今她身边梧桐檀楠四婢已经足以独当一面,莺儿和雀儿年纪也不算大,只要她们想,宜敏定能叫她们称心如意。试问皇后身边出来的心腹女官,有哪个家族娶了不将她们高高的捧起来供着?与其陪着她在后宫孤独终老,何不出来当个正头娘子,将来子孙满堂,享受老封君的生活?
莺儿闻言眼中闪过一丝无奈,口中却是淡定地道:“主子,奴婢早就说过此生并无嫁人的念头,只愿一辈子陪在主子身边。嫁出去有什么好?反而要服侍另外一个陌生男人,还要多理会一大家子人情世故。不如留在主子身边舒坦。”她若是想嫁人,早几年就嫁了,何必等到现在呢?
雀儿听了这话更是全身一个激灵,手上的动作都停了,连忙道:“主子,您可千万别把奴婢许出去,就是我老子娘亲自来说也不成。这么多年在主子身边,奴婢早就被宠坏了,哪里能受得了回家被人呼喝管束?
如今奴婢好歹是皇后娘娘身边的嬷嬷,满宫里谁敢不给面子?说的话比那些贵人小主还管用些,若是出了宫嫁人那就是个小媳妇儿,还得从头熬起,可免了吧。主子您行行好,千万别起这个念头。”
宜敏无奈的睁开眼睛,没好气地道:“你们哪,真是被我惯坏了。如今你们还年轻自然会这么觉得,将来若是年纪大了才来后悔,可就晚了。你们也见过不少宫里的老嬷嬷,一个个过得并不如意。”后宫是个折磨人的地方,也是个压抑人性的地方。若有的选择,谁乐意留在宫里一辈子呢?
莺儿和雀儿并没有被宜敏说服,两人反而走到宜敏跟前双双跪下,抬起头面色严肃认真,莺儿郑重其事的道:“主子,这件事其实我们曾经认真商量过。我们从小就跟在主子身边,比跟自家老子娘相处的时间还要多,如今十多年过去了,即使我们回到家中也总是有种格格不入的感觉。”
雀儿连连点头:“倒不是说家里人对我们不好,反而正是因为太好了,有种对待客人的感觉。其实我今儿回到家中只呆了一顿饭的功夫,便已经无话可说,家中兄弟已经取了几位嫂嫂弟妹,家中甚至不曾留有我的一席之地,继续待下去,不过是徒增尴尬,还不如回到主子身边更自在些。”
宜敏闻言不由得怔愣住了,她忘记了,并不是所有的人家都如马佳氏这样疼爱女儿的,莺儿和雀儿五、六岁上下就被选到自己身边服侍,成了大丫头后更是朝夕相处,后来又随自己进了宫。在所有人看来,一入后宫便再无相见之日。
自然不可能再在家中留下女儿的住处,甚至可能连生活过的痕迹都已经消失的无影无踪。虽然是人之常情,但看在莺儿和雀儿眼里又该是何等的物是人非呀?终究是自己耽误了她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