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连佛拉娜都是眼睛一亮,喜悦的笑容浮现,她都不知道多久没出门骑马狩猎了,尤其过明年就要选秀了,她更是整日被额娘请来的教养嬷嬷严格教导,一日都不敢懈怠,如今可算好了,有了皇后娘娘金口玉言,她们姐妹的日子总算能松快些了。
郭尔罗斯氏这时也开口道:“娘娘说的很是,无有规矩不成方圆,但是太过方正人就变得呆板无趣了,当年娘娘的骑射功夫可是一绝。”这些年因着皇上喜欢汉学,上行下效,许多家族都开始学汉学,连带也学了不少汉人的臭规矩,虽然不至于大门不出二门不迈,但是骑马狩猎的姑奶奶明显少了许多,看得老太太心中来气。
宜敏闻言顿时笑了起来,笑声很是畅快舒朗:“正如乌库妈妈所言,本宫当年跟着兄长们跑马狩猎,上树掏鸟蛋,下池塘摸鱼,哪一样没做过?如今又如何?女儿家只需自尊自爱,何须顾虑他人闲言碎语?女儿家生在世上本就难为,又岂能画地为牢,去为他人而活!本宫就在此间,天下又有谁人敢言女子不如男!”
掷地有声的话语落下,宛若雷霆震响,顿时满室皆寂,厅堂中坐着的都是家中女眷,众女仰望上首那雍容华贵的女子纷纷心神激荡,不由对那言语中的豪气心驰神往。眼前的女子明明自规矩如天的深宫禁苑而归,偏偏却是那样的神采飞扬、肆意张扬,宛若天上骄阳一般耀眼得令人不敢直视。
便是何齐拉氏这等对宜敏有心结之人,眼中也露出羡慕之色,原来女子嫁了人也能这般畅快自我吗?西鲁特氏身后的佛拉娜眼中更是绽放无尽光华,她也想成为那样耀眼的女子,谁言女子不如男?这种话从未有人对她说过,嬷嬷只会教导她各种规矩,连额娘也是让她不可骄纵任性,免得惹来他人非议,有辱门风。
可是那位马佳氏最尊贵的女人现在就坐在那里,光明正大地告诉所有人,她就是规矩!女儿家不是为了他人而活,而是要自尊自爱,要活出自己的精彩。
第193章 凤还巢(四)
盖山抚着胡须,感慨地看着自己最疼爱的孩子,回想当初那个刚出生的红彤彤的小团子,仿佛还在昨日,一眨眼已然三十年过去了,看着眼前光华绚目的女儿,他不禁感叹上天对她的厚爱,岁月似乎格外垂青于她,这些年她的容颜并无多大变,气质却有所不同,尤其那股久居高位的凌人盛气,他还是第一次感受到。
也许是因为敏儿在自己面前,永远都一副小女儿的娇态吧,以至于他时常会忽视这个女儿已经是居于大清女性顶点的强者。他看向对面,发现自己福晋对此并无惊讶,也对,福晋时常入宫,自然对女儿的变化了然于心。
盖山再看看底下儿媳、孙女儿和几个孙媳的表情,突然有些幸灾乐祸,经过这么一遭,自己那些儿子们恐怕要家宅不宁了。该!让那些小崽子身在福中不知福,这些年家里弄得乌烟瘴气,老大媳妇不顶用,各房也不是省油的灯,天天这个缺针少线,那个饭菜不新鲜的,一个个真把自个当大爷了?
福晋一把年纪还要操心一大家子,最后一怒之下逼着自己把所有儿子都分出去,这下子府里终于清净了,那些儿子们也都傻眼了。真当自家福晋是个没脾气的菩萨呢?那可就大错特错了,能教出宜敏这样的女儿,她怎么可能是个好相与的?
瓜尔佳氏此刻则是笑容满面,自家闺女就是贴心,这会是帮着额娘出气呢!女人要为自己而活?这世道哪有那么简单,只有女人中的胜利者才有资格谈自我,当年的她为了追求自我,不顾家族反对嫁给门庭败落的盖山,不也咬牙熬了二十几年,直到敏儿出世,带来天眷才让自己真正挺直了腰杆。
而敏儿是受仙佛眷顾之人,入宫这些年来不也曾多次被设计陷害,险死还生?面对太皇太后不也曾伏低做小、忍气吞声?若非女儿智慧过人,底牌也足够多,她的日子只会更艰难,何来今日的地位和风光?
但是,面前这些人呢?这些媳妇大多是她千挑万选出来的,与家中儿孙也算是般配,但她还是要说,她们都不行!她打赌今天在场九层九的人都没能听懂敏儿话中的深意!
这些儿媳虽然也各有各的本事,却都是些小聪明,想来只能听出明面上的意思,一旦真按敏儿说的行事,那可就有好戏看了,这么多年养成的习惯哪有那么容易改?最终的结果只会让一家子都不自在。
当然几个姑娘就不一样了,她们都还小,只要有颗种子在心里,将来怎么着都不至于过得太差。几个小的离着许人家还有很长一段时间,很快她们就会发现心里再怎么浮想联翩,现实该干嘛还是要干嘛!
反正而大姑娘不一样,她已经到了跟自家额娘出门交际的年纪,加上德克锦是个爱女如命的,只要佛拉娜敢提要求,肯定能得到满足。原来这孩子被老六家的教导的太过方正规矩,少了些灵动和脾性!有了敏儿这番话,相信这孩子会变得更加出色,况且,女儿家在出嫁前也就剩这么点松快日子,马佳氏还不至于容不下。
至于三个小的就更没问题了,一个庶出的庶出,一个庶出的嫡出,正常而言也不会把她们嫁进什么大家族,毕竟马佳氏姑娘就算庶出也是精贵的,嫁个小家族的嫡子或者寒门贵子什么的才是常态,这样也就没必要像大姑娘那样严格要求。
宜敏优雅地端起茶盏,轻轻呷了一口,她刚刚那话是对着小姑娘们说的,毕竟她们还小,可塑性很强,至于其他的什么人听了,导致有什么误解她可管不着!这些年陆陆续续选秀的八旗贵女没有一千也有八百,她都尽量给这些孩子们一个相对安全的争斗环境,至少不会有性命之忧,在此期间,她总会通过各种方式告诉她们,八旗贵女不弱于人。
女儿家不可为菟丝花,但凡嫁为人妻的,未来要过什么样的日子,儿女的脾性好坏、前程大小都取决于她们自己,要努力自强还是逆来顺受,都在一念之间。如今八旗人家的风气还算可以,虽然还是学习汉学,但没有前世那般经世典籍不学,压迫女子的糟粕倒是照单全收,把英姿飒爽的八旗贵女硬生生掰成了汉家闺秀,简直岂有此理。
下一代的男人来自哪里?还不是女人生出来的?她没法直接影响那么多男人,但是她可以影响大部分贵女,她们总一天会成为福晋、太福晋乃至老封君,她们未来会是夫人、诰命、宗妇,她们的孩子会是下一代的官员、重臣以及宗室继承人,她可以慢慢等,只要她还屹立在大清女性的顶点,终会让这世道变得对女人更好一点。
汉军旗这些年也好多了,那些秀女本就饱读诗词,才华横溢,加上她在选秀中硬性规定了骑射一项,家族为了女儿不落选,只能捏着鼻子给她们请了骑射师傅,当然必须是女师傅。如此一来,汉军旗秀女的质量大大提升,近几年充入内宫的秀女占了很大一部分,十分得到康熙的喜爱,这些秀女的额娘也会经常得到宜敏的赏赐和嘉奖。
如此一来,汉军旗各大家族看到了实质的好处,对宜敏的各种规定也不在排斥,反而大力支持。上行下效,如今汉人家的女儿地位已经提升不少,不至于如前世那样出现女儿如货物,嫁女如交易,钱货两讫就再不管女儿死活的情况。
宜敏曾与康熙商议,大清律增加一条,但凡明媒正娶者,若出现芳华早逝或中途夭折的情况,母族或其子女可向官府举报,请求查证死因,若因夫家凌虐或逼迫致死者,其夫获罪,以杀妻罪论处。另掌媒人若经查实,明知故犯,妄作姻缘者,以连坐论。
被害女子所出子女有权继承父母双方财产,由官府备案,自立门户。若子女未成年,则由双方宗族共同抚养,遗产也由双方宗族共同监管,待子女成年后,由官府主持其继承父母遗产。在此期间任何人不得擅自处置,若发现遗产大幅流失或经营不善导致大量减产,继承人有权要求补偿相关损失。
宜敏的作为皆是为提高女子地位所做的努力,当然她能做到这一点并不仅仅因为康熙,而是汉军旗如今在八旗中仍处于弱势,她才有机会让那些顽固不化的汉人家族妥协。
她当初计划多年,三藩之乱结果一样,但是过程却已彻底颠覆。这场同样历时多年的战争,并未如前世那般势均力敌进而导致朝廷元气大伤,而是从一开始就掌握在朝廷手中,更准确地说是在马佳氏和瓜尔佳氏的控制之下。
平乱之战分三路进行,马佳图海为一路主帅,瓜尔佳巴海领为副,其余两路由安亲王岳乐、康亲王杰书领军。由于今生朝廷撤藩更加坚决,行动更加迅速,没有如前世那般打草惊蛇,吴三桂在没有充足准备之下仓促迎战,自然顾此失彼,一开始就节节败退。
直到尚可喜、耿精忠唇亡齿寒,同时举兵反叛的消息传出,吴三桂才稳住了阵脚,与清军呈对峙之势。其后三年,南方三藩之地战火遍地,民不聊生,清军军纪败坏的情况频频出现。除了图海威望卓著能压得住军中之外,另外两路所过之处堪称满目疮痍,也因此激起广西、福建等地民众的反弹。
这些百姓一听说清军到来,都是噤若寒蝉,不是躲进深山密林,就是帮助叛军通风报信,导致这两路清军举步维艰,战事连连告负,战报传到京师,康熙勃然大怒,将两位宗室就地解职。
后命盖山为一路主帅、周培公副之,继续讨伐尚可喜。另一路则由张勇为帅、赵良栋副之,讨伐耿精忠。虽然临阵换帅风险极大,但不得不说康熙此举是明智的,两路大军新主帅都是知兵善战、威望极高的老将,自然很快稳住了局势,他们采取层层推进,安民平叛同步进行的方式,一边收复失地,一边安置当地百姓,恢复生产秩序。
三路大军历时又三年,终于完美平定了三藩之乱,而且在三名主帅御下极严,但公正严明,军功赏赐从不徇私,因此军纪得到了极大的改善。至少今世不曾在出现屠杀平民,随意纵火抢掠的恶行,对当地的经济破坏被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战后恢复的速度也更快。
此次平乱唯有一路是汉人将领为主帅,虽有大功,但也不曾如前世一般,三藩都是汉人统帅最终平定叛乱,进而导致满汉势力失衡,自然就没有了汉军旗趁势而起的局面。
此次八旗无论满汉都得到了极大的锻炼,如今满洲世家大族不曾达到刀枪入库、马放南山的地步,自然还有拯救的余地。
第194章 凤还巢(五)
宜敏在厅堂中与家人叙谈许久,大致了解清楚家中这些年的情况后,才心满意足的结束这场谈话。毕竟她在宫中听到的都是额娘转述,大多时候都是报喜不报忧,甚至家中许多后辈她都不曾见过。
此次虽然皇恩浩荡能够归家待嫁,但是该有的礼数还是要遵守的,至少不可明目张胆地接见外男,出了亲生父亲之外,便是亲兄弟都需要忌讳一二。倒是未成年的晚辈没有这么多顾忌,她趁机见了几个年纪较小的侄儿、侄孙,满意地发现这些孩子资质还不错,尤其嫡系的几位更为聪慧灵动,身体强度明显高于常人,看来幼时动用过灵泉洗礼。
以这些孩子的年纪,将来应该都能赶上朝廷平准噶尔之战,那是场旷日持久的大战,足以将这一代子弟历练出来。更重要的是,前世康熙三征准噶尔期间,几乎病死在战场上,这也许是她此生最大的机会,她必须早早布局,每多一分力量,在未来都有可能成为决定性的关键。
郭尔罗斯氏和瓜尔佳氏带人亲自把宜敏送到了她居住的院落,这是承恩公府当初重新规制时的重中之重,几乎把整个府邸的三分之一划了进去,对外说是院落,其实整体就是个大园子,里面亭台水榭,假山楼阁错落有致,名贵花木掩映其中,说不出的玲珑雅致。
这园子的图纸是康熙命内务府送来的,由他亲自设计规划,内务府督造,历时近两年方才完工,期间所有花费都由内库支取,不曾花费国库一毫一厘,朝中大臣自然也无话可说,皇帝用自己的私房钱给自己女人修园子,哪里轮得到外人嚼舌根?
这承恩公府如今只住着瓜尔罗斯氏和盖山夫妻二人,盖山身为承恩公,自然是和瓜尔佳氏住在正院,郭尔罗斯氏居住西边院,出门就是府中小花园,景色怡人,还开辟了半亩良田,由着她侍弄花草果蔬,乐的老人家合不拢嘴。
按照郭尔罗斯氏的辈分,她本该住在东边院落,但是有宜敏这位皇后娘娘在,自然不能逾越尊卑。于是整个府邸的东侧统统都是属于宜敏的,康熙亲笔题名“瑶园”,一切都以皇家园林的标准建造,如今园内也是戒备森严,与其说宜敏是回娘家,不如说是到皇家别苑暂住。
盖山这座承恩公府按照规制已经是大大逾越了,即便是亲王府邸也就没这般大气,但是无论礼部还是户部都没敢吭声,一来是皇后居所本就与帝王同列,一个小小别苑罢了,谁敢说皇后僭越?二来则是康熙自成功平定三藩之后,三位异性藩王一辈子的积蓄通通进了皇帝内库,说一句富可敌国真不是虚言,别说给皇后建个别苑,就算大兴土木建它十座、八座行宫都不在话下。
宜敏抬头看着那幅匾额,瑶园二字形体方正,笔画平直,显然康熙并未使用他最爱的董书,而是极为正式的楷书来题匾额,可见对这件事的重视。
对此,宜敏只是微微勾起嘴角,旁人皆知康熙独爱董书,因其飘逸空灵,风华自足,乃集“六体”和“八法”之大成,也因此董书如今早已风靡天下,人人皆学董书,一些追逐功名的士子,几乎都以董书为求仕捷径。
却不知他真正重要的事务上却从不使用董书,而是更加推崇楷书演化而来的馆阁体,由此可见康熙性格之矛盾。
宜敏带着众人迈步而入,不由得眼前一亮,“瑶园”竟是苏州园林的风格,不大的园子造出了一步一景的特点,各色花木栽种得宜,假山点缀其中,亭台楼阁错落有致、池塘小桥蜿蜒曲折,当真是小中见大,咫尺之内再造乾坤。
跟在身后的马佳氏女眷个个惊得目瞪口呆,她们只知皇上赐了座府邸,还给自家娘娘修了个园子,谁成想竟然用心到如此地步?瞧瞧那假山,她们远远看着只觉得好,若非领头的女官介绍,她们哪能知道这假山也是有讲究的,分别以石笋石、太湖石、黄石、宣石堆叠,就为了彰显四季不同,这份心思可真是绝了。
“瑶园”是宜敏暂住的别苑,自然有一座正院,但是却建成了绣楼的形状,远远只能看见飞檐尖角,等绕过园圃假山方得见真容,这是一座四角小楼,面阔五间,临水而建,楼高三层,总高度达到二十余米。
小楼屋顶金色琉璃瓦熠熠生辉,搭配楼前小湖波光粼粼,环岸绿荫照水,人间仙境亦不过如此。若在此楼顶登高望远,不但足以看清“瑶园”全貌,甚至足以看清小半个紫禁城,毕竟除了城墙之外,远近并无超过二层楼高度的建筑。
皇城脚下,有谁敢将楼修的比紫禁城的大殿高呢?若非康熙亲自督造,内务府哪里敢毫无顾忌地建到这般高度?而且铺在屋顶上的琉璃瓦颜色,足以显示此地主人的身份地位。
宜敏眼中终于露出一丝喜意,没想到康熙竟然建了这样一座高楼给她。登高望远是她不多的爱好之一,前世被困在那方天地太久了,但凡是能让她感觉到天高海阔的地方她都喜欢。
郭尔罗斯氏也是眼中露出震撼之色,她这下子算是彻底明白了自家曾孙女的得宠了,唯有皇帝居所才能铺上黄色琉璃瓦,这金色也就比黄色稍微深一些,在阳光下不细看甚至毫无差别。这座小楼屹立于此,未来谁敢住进这种府邸?便是亲王住进来都是僭越!
瓜尔佳氏则是深深地庆幸,幸好已经给那些小崽子们分家,这哪里是承恩公府?这分明是皇后别宫!她甚至有些后悔今天不该带这么多人一起过来,谁知道哪个口风不严漏出去,怕不是要给敏儿惹麻烦?
她连忙伸手扶住郭尔罗斯氏,低声道:“老祖宗,咱们便送到这里吧,莫要打扰娘娘安置了。”
郭尔罗斯氏被这么一提醒,顿时醒过神来,忙道:“说的是啊!还是你懂事,咱们烦扰了娘娘许久,当真不该!”说着还狠狠地拍了两下手掌,一副懊恼模样。
宜敏转身拉起郭尔罗斯氏的手,笑嗔道:“乌库妈妈说的是哪里话?自家人那有什么烦扰的?本宫巴不得时时刻刻都能听您教诲呢!”
郭尔罗斯氏爽朗一笑,拍拍宜敏的手,慈祥地道:“不急不急,来日方长呢!你方才回来,先好生归置一番,晚上可还有大宴呢!你好好歇着,等时辰到了,乌库妈妈来接你。”
宜敏回府是何等大事,自然要举办宴会庆贺一番。因之前不知宜敏回府具体是什么时辰,这大宴便安排在了晚膳。这赴宴不得重新梳妆打扮,现如今已经耽搁晚了呢!
“乌库妈妈莫要来回奔波,本宫在自己家中还能迷路不成?时辰到了,本宫自去便是!”宜敏心疼自家曾祖母,百多岁的年纪了,这一天下来怕是早就累坏了,她哪里敢继续让老人家这般操劳?
见郭尔罗斯氏扬起眉头就要反驳,宜敏连忙接着道:“本宫知道乌库妈妈身子骨健朗,但是今日回府乃是礼数使然,不得不劳动乌库妈妈,但国礼之后尚有家规,您是长辈,本宫尽孝尚且不及,您在这般劳心费力,本宫住的也不畅快不是?”
见郭尔罗斯氏神情略有松动,不由再道:“若您不放心,便让佛拉娜那几个孩子来陪陪本宫吧!”说着抿嘴轻笑,“小孩子家家,多跑动跑动,想来也累不着她们!”
郭尔罗斯氏这才开怀:“好好,这法子不错,那最近就让这几个孩子住到老婆子那里,有空就帮咱们跑个腿,递个话什么的,倒是极好的。”她心中越想越觉得这个提议好,家里这辈难得有这么几个女娃娃,若是能得宜敏三分提点,尽够她们一辈子享用不尽了。
跟着身后的众人闻言也是纷纷露出喜色,不管是不是自己这一房的孩子,一笔写不出两个马字,不求如大姑奶奶这般光宗耀祖,至少将来她们若能嫁得好,多少也能帮衬自家兄弟一二。
佛拉娜几女更是喜形于色,小小年纪藏不住心事,却也知道自从分家之后,她们头顶上就不再是国公府小姐的金字招牌了,而是以自家阿玛的官位为开头,尤其是佛拉娜更是已经懂得人情世故的年纪,自家阿玛虽然是嫡出,却只不是嫡长子,将来继承爵位怎么也轮不到他。
如今因为姑爸爸封后和军功,得了一等轻车都尉的爵位,正三品。在王公贵胄遍地的紫禁城,正三品也就是刚刚起步罢了,她从国公府的嫡长孙女变成了三品官嫡长女,这其中的落差可不是一星半点。
她如今仅剩的优势只在于嫡亲的姑爸爸是皇后娘娘,也是她将来选秀能够站在所有贵女前列的依仗。如今天降大喜,姑爸爸竟然回府了,而且要住上一段时日,只要她能讨得姑爸爸的欢心,将来还需要愁什么呢?
显然伊尔哈和双胞胎也不傻,她们年纪小了些,但是该学的都学过,自然知道这是天大的机缘,眼中纷纷放着光华,便是平日里最为怯懦的伊尔哈胸中都涌起了一股大气,她的未来可以改变!
此事说毕,郭尔罗斯氏心满意足地带着众多女眷告辞离去,宜敏此时早已带人走进了那座小楼之中,她到时要好好看看,康熙究竟要给她何等惊喜,以至于两年来一直藏着掖着,连设计图纸都不曾给她过目,若非她知道康熙品味素来不错,哪里肯让他这般随意施为?
第195章 凤还巢(六)
宜敏走到阁楼前,抬头一看不由愣住,这座阁楼的匾额上竟然空无一字,一旁伺候的女官连忙福身一礼:“禀娘娘,皇上口谕,此楼乃是娘娘所有,这名字自然由娘娘来起,他便不越俎代庖了。监造司万事俱备,只待娘娘墨宝一副,两日便能得了匾额挂上去。”
宜敏微微眯了眯眼,轻轻哼了一声:“他做的还少吗?”她声音虽小,却也让那女官将头埋得更低了些,她是乾清宫的女官,被康熙指派前来给主子娘娘讲解这个园子,好让娘娘了解万岁爷的“良苦用心”,只是如今怕不是有点适得其反?
微微嘟囔了一句后,宜敏给自己的阁楼起了个很俗的名字,就唤梧桐阁,听得司礼女官一阵嘴角抽搐,这天家夫妻是在演双簧吗?一个题字瑶园,清楚明白的寓意瑶池,住的自然是天上的王母娘娘;一个起名梧桐阁,简单直接就是凤栖梧桐,皇后娘娘自然是天上的凤凰。这算是大雅大俗吗?
整座阁楼造型精美,主体建筑为三重檐四角攒尖顶砖木结构,屋面铺金色琉璃瓦,楼身屋檐处处雕梁画栋,金鸾彩凤齐飞。屋顶四角飞檐,悬挂铜铃,每当风吹过,周围都能听见铜铃的轻响声。
进而阁楼大门,一阵清香之气扑面而来,是清新的花果香,而非浓郁的熏香,让人顿觉神清气爽。里面的布置出乎意料的并不奢华,而是清新雅致,摆设也多为青花瓷等典雅色调,与宫中明墨重彩的彩釉反差极大。
宜敏神色微微凝重,看来自己在观察康熙的同时,他也在观察自己,否则他又怎么会知道自己其实不爱堂皇大气,反而钟爱清新雅致的风格?这些年钟粹宫的摆设虽有变动,却一直以康熙的喜好为主,唯独东配殿的书房偶尔摆了些自己赏心悦目之物,但是在九成九都是书籍的房中本该毫不起眼的,竟然连这样都会被注意到了吗?
以康熙那恐怖的洞察力,难保不会察觉到别的什么?想到这些年在宫中的压抑和自己极力隐藏的各种秘密,宜敏突然有些意兴阑珊,没有心思再观赏阁楼中的其他摆设,径直上了三楼起居室,背对众人摆了摆手:“都退下吧,本宫累了,待晚宴时辰到了再来伺候。”
众人虽然不知道主子为何突然不悦,但是这并不妨碍她们听命行事,能被宜敏带出宫的都是心腹和可信之人,自然是对主子言听计从,立刻悄无声息地鱼贯退出了第三层阁顶。
唯独那位乾清宫女官有些不知所措地立在原地,她还有好多关于这座阁楼的内容没有介绍呢!外头的花园不提,这座阁楼才是皇上的心血之作,内里不少机巧之处,若没有特意指出,只怕娘娘直到回宫的那一天都察觉不出来。
察觉到这女官的踌蹴,从头到尾一直充当隐形人的承瑞微一侧头,凌厉的目光扫过,乾清宫女官顿时一个激灵,眼中浮现一丝惊恐,再不敢有丝毫犹豫,忙不迭跟着其他人退下,直到踏足二楼,她才捂着胸口大口大口地喘气,太可怕了!那股子威严和压迫感,感觉就像面对皇上一样。
宜敏扭头看了儿子一眼,不由失笑道:“你吓坏她了。”那女官是宫里难得的老实人,天生比别人少个心眼似得,特别认死理,如今康熙是她的主子,吩咐的事情她就兢兢业业地完成,甚至连主子的脸色都不会看。
承瑞无奈的摇了摇头,扶着宜敏在窗边的贵妃椅上坐下:“若非疾言厉色,这人压根就看不懂情势,真不知道这样的奇葩到底是怎么在乾清宫里活到现在的?”他不是第一次见到这个女官了,她在乾清宫顶着司礼女官的名头,干的却是整理书房的工作,这可不是普通人能够胜任的位置。
“她是赖嬷嬷的干孙女,很是得她喜爱。”宜敏简单一句话回答了承瑞的疑问,作为圣母皇太后生前的心腹大宫女,现今硕果仅存的承乾宫老人,这位嬷嬷对康熙的意义是不同的。
承瑞恍然大悟,赖嬷嬷是乾清宫的掌事嬷嬷,极得皇阿玛信任,皇阿玛的衣食住行都由这位嬷嬷一手安排,若是这位嬷嬷看重的人,自然能够在乾清宫如鱼得水,便是皇阿玛都会对她宽容三分。
宜敏闭目靠躺在椅背上,直到现在她才能放松下来,好好地享受片刻宁静。这座阁楼的三层是完全按照她出嫁前的闺房布置的,连家具都是从原来的府邸搬过来的,对她来说再熟悉不过了。
承瑞贴心地上前为额娘揉按头部穴位,以他的修为对于力度的掌握自然炉火纯青,很快就让宜敏放松下来,微蹙的眉心也舒展开,不一会就呼吸平稳地睡了过去,回到了自己熟悉的环境,身边又有儿子守着,宜敏很是安心地沉入梦乡。
承瑞四处张望了一下,到绣床上抱过一床薄被,轻手轻脚地盖在宜敏身上,看着自家额娘恬静的睡颜,不由得露出一丝微笑。
自从入府经过郭尔罗斯氏那一抱,他很是自觉地运用功法,全力收敛起自己气机,以至于他明明就坐在自家额娘身边,所有人却视而不见一般。果然之后的话题再也没有扯到自己身上,少了他许多麻烦。
他已经看到了马佳氏那庞大的子孙群,乌泱泱的一大片,若是太妈妈再提一嘴让他出去与他们聊聊,他怕不是要被人群淹没了,毕竟是额娘的娘家人,他总要讲七分情面的。
想到如今在宫内的弟弟妹妹,他不由得摇头失笑,幸好这次跟随额娘回府的是自己,若是赛音察浑的话,以他那身宛若烈日临空的澎湃气血,怕不是现在正在演武场跟马佳氏儿郎拳拳到肉地交流呢?
额娘入宫十四载,终于有机会回家与亲人团聚,而且是以待嫁的名义回归,自然是安静低调为好,无论赛音察浑还是阿鲁玳都不适合随行,即便是他也只是今日以护送的名义入府,甚至连留下过夜都不行。
经过这大半日的观察,他倒是放心不少,马佳氏虽然人口众多,但是关系倒是难得的简单易懂,一家子的观念都是“男儿要摔打、女儿更金贵”,原来额娘在这样的人家长大,难怪这般与众不同。
与后宫的女人比较起来,额娘对子女的母爱明显要强烈得多,也单纯得多。随着年龄的增长,他身为长兄,对后面的弟弟们自然接触不少,连带对宫中“正常”的母子关系有了更多的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