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图长公主面上淡淡,一边看不起永安这般捧着两个小辈的作为太有失身份,一边对两个阿哥的忌惮越发深重,在心中左右权衡之后,果断放弃了原本打算为生母报复一番马佳氏的计划。
观子而知其母,连个儿子都如此不可小看,可想而知马佳氏也绝不是好惹的人物。她如今的头等大事是为儿子报仇,不宜再旁生枝节,即使此举有些对不起困在紫禁城的老母亲,但是她暂时不想招惹此等难以估量的敌人。
阿图心念电转间计议已定,立刻换了一副慈爱的眼神看向承瑞和赛音察浑,无比真诚地夸赞道:“皇帝过谦了,大阿哥行事稳重有皇家风范,二阿哥果敢精进身手不凡,可见皇帝教养得好,有这般出色的皇子是我大清之福!”
赛音察浑被阿图的眼神一看,忍不住哆嗦了一下,心头嘀咕起来,这女人原本不是一心想弄死他们兄弟俩吗?那眼底满满的恶意不需要看都能感应到,如今突然装起了慈爱,他真想伸手搓搓胳膊上的鸡皮疙瘩。
承瑞面对阿图的目光倒是处之泰然,连面上的淡笑都没有丝毫改变,对于阿图长公主的心思倒是猜得到几分,心中忍不住嗤然,看来这位公主对于自己的亲额娘也没多少真心嘛,至少比起她死于非命的宝贝儿子,多年难得见上一面的额娘受点委屈而已,又算得了什么呢?
康熙对阿图的话很是受用,儿子这般出色可不就是自己教养得好么?只是没等他得意地谦虚几句,就见阿图举着帕子抹起了眼泪,念叨起了自己儿子:“见着两位阿哥这般英气勃发,就想起我那可怜的奇他特,竟叫我这当额吉的白发人送黑发人,这以后的日子可怎么过啊?”
永安长公主闻言差点没忍住笑出来,这阿图莫不是撞坏了脑子?别人见着皇帝的儿子出色就拿自家儿子比比也就罢了,可你那儿子蠢钝无用也就罢了,偏偏还死得惨不可言,你居然也好意思拿来跟人家皇子阿哥相提并论?这不是咒人家吗?
果然康熙一听这话整张脸顿时黑了,承瑞和赛音察浑被康熙当眼珠子一般,根本揉不得半颗沙子的,如今竟被拿来跟个短命鬼相提并论,简直是可忍孰不可忍,康熙看向阿图的眼神立马变得不善起来。
阿图对此却没半分发觉,只是一味沉浸在对儿子的追思中,毕竟在她看来自己儿子千好万好,跟皇子阿哥比也不差什么,哪里会想到忌讳这回事儿?
康熙强人不耐地听着阿图的絮絮叨叨,半晌也明白了她心里压根没想到她儿子已经成了所有人的忌讳,刚刚那话想来也不是恶意,但是康熙已经没有耐心跟她们纠缠下去了,当下手指轻敲御案,打断了阿图的话,淡淡道:“奇他特说来亦是朕表弟,无端遭此横祸朕深感心痛,然冤有头债有主,长公主为何先对亲姐妹动手,后又兵围察哈尔,长公主莫非要挑起蒙古诸部混战吗?”说到后面已经是声色俱厉。
阿图闻言心中一颤,抬眼去看坐在对面的永安长公主,就见她正用恶狠狠的目光瞪过来,不由得心中轻叹,这次的事情是她遭了算计,被一时愤怒冲昏了头脑,如今与端靖永安两姐妹已经彻底撕破脸皮,连原本和谐的表象都无法在维持下去了。
阿图心中慨叹,却不是犹豫不决之人,既然已无转圜余地,那就不必在费心挽救!她,心下一狠,一指着永安的方向恨声道:“皇帝,并非本宫不识大体,实在是她们欺人太甚,众所皆知我儿新丧,但这两个女人却带人毁了我儿灵堂,刨开我儿棺木,这是要让我儿生魂无法皈依,死后不得超生啊!这让本宫如何不怨!如何不恨!”
阿图的声音带着尖利与憎恨,宛若夜莺泣血,听得人心里揪疼起来,连康熙也不由得心下叹息,皱起眉头看向永安长公主,倘若当真如阿图所言,那这两位长公主所为就太过分了,人家儿子都死了,你还依依不饶地打上灵堂,这不是上赶着结仇吗?
永安长公主气得直接跳了起来,指着阿图的鼻子骂道:“你这贱人,简直是血口喷人,你怎么不说你派人暗杀皇姐的儿子毕力克图,还割了他的首级来进行血祭这等恶毒之事!你还好意思恶人先告状?若非皇姐收到消息赶过去抢下外甥头颅,这永世不得超生的可就是毕力克图了!”
康熙一听这话就瞪圆了眼睛,要知道这种血祭必须要使用近亲之血,血缘越近越好,血越多越好,若是用人命去祭自是效果最好,但是太过有损伦常阴德,故而早已被两代前的大祭司给废弃了,如今居然不但有人敢用,还用在了一个部落的郡王身上?
阿图不甘示弱地站了起来,睁着血红的眼睛瞪了回去,厉声道:“到底是谁血口喷人?本宫根本不知道毕力克图的事情,更遑论割他首级进行血祭!我倒想问问毕力克图的首级为何会出现在奇他特的棺木之中,分明是有人存心嫁祸!”
永安长公主嘲讽道:“你若不是心中有鬼,为何不敢让我们前往灵堂?难道身为姑姑前往祭拜不是应有之义吗?你却推三阻四,分明就是内里藏奸!”她可没忘记当天阿图那副如临大敌的模样,若不是心里有鬼,何必一副剑拔弩张的架势!
阿图气的浑身都颤抖起来:“你这根本就是强词夺理!你们姐妹二人一早带着大队人马气势汹汹而来,本宫如何能不提防一二?何况奇他特过世不过一日,灵堂都尚未布置完成,你们行的是哪门子的礼义?尤其端靖那贱人一进门就直奔我儿棺木而去,本宫如何肯让?本宫倒要问问你们怎么知道毕力克图首级就在棺木内?没准就是你们陷害本宫!故意为之!”
永安长公主被阿图的倒打一耙气的差点没吐血,她深深地吸了几口气,硬是压下了被挑起的高涨怒火,却没忍住讥笑道:“陷害你?我呸!你还用得着别人害吗?本来就是个克夫克子的扫把星,凡是被你看上的男人,哪个能有好下场?姐姐和本宫虽然讨厌你,但是毕力克图可是皇姐的命根子,可比你和你那没用的儿子金贵多了!用自己心爱的儿子来陷害你这个贱人吗?我们犯得着么!”
永安的话让阿图脸色从铁青变得惨白,要说她这辈子最恨的事就是嫁了两个丈夫都没能得到想象中的幸福美满,而且子孙缘分单薄,一辈子到头就得了奇他特这么一根独苗,还是用了见不得人的手段算计而来,如今就这么没了,难道真的是自己克的吗?自己真是克夫克子的命?
看着阿图摇摇欲坠的模样,永安长公主心中说不出的快意,阿图年轻时的那些破事草原上谁人不知,不过是碍于布木布泰那女人在大清位高权重,一个个都憋着不敢议论罢了,如今布木布泰终于遭了报应,听说已经病重的起不来身了,看阿图这贱人以后还怎么狐假虎威!
……
康熙带着两个儿子旁观了一场女人间的唇枪舌战,只觉得比起朝堂上的百官也不差什么,反而更加阴损刻薄十倍,至少女人用不着顾忌风度,挑着痛处就往死里踩!承瑞和赛音察浑看得津津有味,觉得这戏码可比戏本子好看多了,决定稍后就给额娘去信,让额娘也跟着乐一乐!
康熙心里看得很欢乐,面上却不动声色,毕竟还是要时刻保持皇帝的威严不是?不过从两个女人的争吵中,康熙也听出了很多东西,明显这两位都被当枪使了,暗中那人手段不见得多高明却极为阴损毒辣,即使明眼人都清楚几位长公主是被人算计了,但是用在端靖和阿图身上却管用得很,刚遭受丧子之痛的女人本来就没几分理智,一旦涉及到自己儿子哪里能不发狂的?
眼看面前的两人越闹越不像话,康熙太阳穴突突直跳,突然用力拍了一下御案,镇住已经撸袖子开掐的两个女人,冷冷道:“够了!你们还有没有一点皇室公主的尊严?难道在蒙古这么些年已经叫你们忘了自己的身份,竟去学那粗俗无礼的野蛮妇人厮打谩骂不成?大清的脸都被你们丢光了!”
阿图和永安长公主闻言身躯一震,被康熙那冰冷的目光看得心中微寒,再互相看了看彼此散乱狼狈的模样,不由得脸上一热,哂哂然松开了对方的发髻,迅速整理起自己的妆容,不过在没有侍女帮忙的情况下,再怎么弄也好不到哪里去,尤其阿图本来就不是盛装而来,如今更是发髻散乱、衣裳不整,比起永安长公主自是凄惨的多!
康熙心下不虞,脸色自然带出几分鄙夷,赛音察浑见状对着康熙耳语几句,得了康熙首肯后,掀开营帐出去吩咐了一番,不多时就见碧水领着几个侍女进来,悄无声息地伺候着两位长公主梳理了一番,又静静地退了下去,前后不过半盏茶的功夫,阿图和永安长公主便恢复了光鲜亮丽的模样,两人也松了口气,心里暗暗感激赛音察浑这小子的机灵。
赛音察浑偷偷溜进来,挨着承瑞坐了下来,对着自家兄长挤了挤眼睛,承瑞立即心领神会,两人相视一笑,安静地听着康熙三言两语间剖析了这场闹剧背后的险恶用心,看着两位长公主冷汗淋漓的惨白脸色,心中波澜不兴,就知道这等小伎俩瞒不过自家皇阿玛,不过知道了又如何?无论这件事暗中是谁指使的,几个部落之间已经不可能再维持表面的和谐,尤其还牵连上察哈尔部落,让事态更是严重上好几倍。
只听康熙冷声叱道:“长公主就凭一个奴才的只言片语,你就敢出动骑兵围攻察哈尔大营,如果那奴才说是朕干的,你是不是就要行谋逆之事了?”他心中也气啊,原本计划得好好的,让察哈尔和准噶尔互相牵制,科尔沁和巴林部联合起来足以让其他部落不敢轻举妄动,如今全都让这个蠢女人给毁了。
阿图闻言全身一个机灵,连忙跪地申辩道:“皇上说哪里话,本宫就是再糊涂也不可能相信这等胡言乱语的,只是那奴才是这次袭击中唯一的幸存者,找到的时候就剩一口气,昏迷到今晨才醒过来,他亲眼目睹是察哈尔亲王偷袭奇他特,一刀……一刀砍下了奇他特的人头!”阿图双目通红,艰难地吐出最后一句话,心中恨得滴血。
康熙一怔,布尔尼亲王在他眼里一直是个心机深沉、极为能忍的家伙,如果说噶尔丹会因为一言不合直接拔刀杀人的话他深信不疑,若说布尔尼也会这般不计后果地行动,却不由得他不怀疑这其中的猫腻,更何况在这之后布尔尼也被人偷袭重伤,这会还昏迷不醒呢!
阿图见康熙有所疑虑,不由得心中一横:“皇上,那奴才说察哈尔骑兵手上拿的都是连弩!若非有此利器,我巴林骑兵也不至于毫无还手之力,落了个全军覆没的下场!”她就不信康熙还能对此无动于衷,连弩可是大清军队的制式装备,也是大清骑兵抗衡蒙古骑兵的利器,如今却落在察哈尔骑兵手中,这意味着什么,连阿图这个妇道人家都知道,更何况康熙这个皇帝呢?
第153章 乱象已显
康熙眼神一凛,大清军队对连弩从来都是严格管制,无论进出均需登记造册,即使损坏的也必须回收处理,负责制造的工匠更是时刻处在监视之下,每生产出一具连弩都会标上相应的记号,若是在这种严密的情况下还能有如此多的连弩流落到草原上,就不得不让人心生疑虑了。
承瑞眉头微蹙,他从小被康熙作为继承人教养,自然明白大清入关多依赖蒙古铁骑,其可怕的战斗力一直被大清所忌惮,是以大清从太宗皇帝起就一直暗中谋划遏制蒙古铁骑的办法,直到入关之后得了明朝遗留下来的兵器冶炼技术,才发现了骑兵连弩这一利器,因此连弩作为大清军队的最大倚仗,也被满洲八旗视为禁胬,任何人想要染指都会引来满八旗激烈的反应。
相比自家父兄的紧张,赛音察浑则是一副懒洋洋毫不在意的模样,不是他不懂得连弩的意义,而是他知道这事儿轮不到他操心,压根不想费那个心思,天塌下来自然有皇阿玛顶着,至不济还有自家大哥呢!他只要练好武艺,保护好额娘妹妹,其他的事情他才懒得过问,他只干自己想干的事儿。
赛音察浑胳膊支在扶手上撑着脑袋,正饶有趣味地看着不远处两位长公主的眼神对战,明明满眼杀气恨不得置对方于死地,偏偏面上还要端着矜持的笑容,看在赛音察浑眼里,那副皮笑肉不笑的模样,当真比看戏还精彩。
康熙沉默了一瞬,正打算开口让阿图长公主将那逃得一命的奴才送到御帐审问,帐外突然传来梁九功有些战战兢兢的通报声:“皇上,奴才有事禀告。”康熙闻言一怔,梁九功素来有眼色,不是重要的事情不可能在这时候打扰。
康熙立刻叫了进,厚重的帐帘一掀开,一阵人声鼎沸的动静扑面而来,帐内诸人下意识地向外看去,只见远远地营地大门之外,一阵黑压压的人影攒动,喧哗之声不绝于耳,惹得康熙不由得皱紧了眉头,今天这事闹的哪一出,一个个都跑来朕面前撒野,真当朕没脾气了不成?
梁九功疾步进账,跪倒在地高声道:“启禀皇上,科尔沁、扎赉特、杜尔伯特、郭尔罗斯、敖汉、奈曼、扎鲁特等二十余部落王公在大营外求见。”帐内众人闻言均是一愣,这些部落哪一个不是赫赫有名的古老部落,如今竟然联袂而来,还一副群情激奋的模样,这是要闹哪一出啊?
康熙下意识地将目光射向永安和阿图两人,难道又是这两个女人搞得?还怕闹得不够天下皆知么?但是看见永安和阿图皆是惶恐茫然的模样,顿时又推翻了这个想法,来人几乎囊括了来参加木兰秋狝的大半部落,而是个个底蕴深厚实力不俗,就凭阿图她们还没这么大的分量。
康熙皱了皱眉,沉声道:“传朕的话,各个部落选一人代表入内觐见,其余人等在营外暂候!”天子不立危墙之下,营外那么一大群人若是一涌而入,万一控制不住场面,就是天大的麻烦。
梁九功应声而出后,阿图和永安两位长公主也在康熙的示意下到隔壁营房暂避,如今在康熙眼里,这两个没脑子的女人最大的本事就是招惹麻烦,在这等情况不明的时候,他可不想留两个不安定因素在身边。
至于承瑞和赛音察浑则大大方方地留在营帐内,从他们六岁入上书房起,康熙就命人在乾清宫的御案旁放置了两张小书案,以便承瑞和赛音察浑温习功课,就算有朝臣觐见,两个孩子也是在一旁听着,从未回避过,这些年来王公大臣们对两位阿哥如此年幼的参与政事早已见怪不怪了。
不一会梁九功就带着一群蒙古王公到了,康熙见了面前这群人眉头就是一皱,倒不是说他们礼节上有什么问题,而是面前这些人的品级太低了,要知道他们代表的部落可是蒙古四十九旗中较为强势的部分,这也意味着其首领被封赏的品级不会太低,至少会是郡王以上的级别,而如今来的人却不过寥寥几个郡王、贝勒,其余的皆是不入流的角色,怎能不让康熙心惊?
待这些人行礼完毕,抬起头就露出一张张悲愤的面容,有些甚至眼睛红肿不堪,一看就是明显哭得狠了的模样,康熙看得心下一惊,忙问缘由。
就见领头的敖汉郡王瞪着一双通红的眼睛悲声道:“皇上啊!奴才……奴才冤啊!奴才的儿子被人杀了那可是奴才的独子啊!求皇上为奴才做主啊!”说着几乎哭倒在地,声声泣血地求康熙找出凶手为自己儿子报仇。
有了敖汉郡王开头,同来的众人也忍不住,纷纷开口哭诉起来,不是父亲儿子被害、就是叔伯兄弟被杀,话里话外都是求着康熙给他们做主,场面一时间混乱不堪,哭声震天此起彼伏,弄得御帐外的人心头惴惴,不知发生了何等大事?
康熙额上青筋暴跳,木兰秋狝本是他宣扬国威震慑蒙古诸部的手段,偏偏有人跳出来搞事,大肆杀戮蒙古王公,要知道被召集而来的部落不少,但是真正实力雄厚的不超过三十,如今这些大部落几乎都有重要人物被杀,搞得是人心惶惶,若是不能给出一个合理的说法,不但大清朝廷颜面无存,这些部落恐怕还会迁怒于朝廷,质疑举办这次木兰秋狝的目的。
面对眼前一群哭得涕泪横流的大老爷们,康熙忍不住眉头蹙得更深,心中再怎么不耐也只能忍着,先和声安抚了情绪最为激动的几位郡王,毕竟这几位都是死了继承人的,哭得那是情真意切,尤其一位老郡王几乎半截入土的人了,白发人送黑发人,哭到一半一口气上不了直接厥了过去,康熙见状忙让人将老郡王抬到一旁营帐内,传来太医好生治疗,生怕他就这么跟着儿子去了。
御帐内一阵兵荒马乱之后,蒙古众人总算稍微冷静了下来,康熙连忙借机一一询问事发经过,折腾了大半天才弄清楚整个事情的始末,康熙深深地吸了一口冷气,心中泛起了深深地担忧,这下事情真的棘手了,科尔沁、敖汉、杜尔伯特、郭尔罗斯被害的均是世子,而且是早已成年地位稳固的那种,像这种掌握着千里草原的大部落,随着世子的突然亡故,有野心的人肯定会跳出来搅风搅雨。
若单单如此也就罢了,总算这几个大部落的郡王都还在,不至于让事情失控,更糟的是其余各部死得也不是什么普通人物,有手握重权地位崇高的耆老,有深受看重宠爱的继承人,还有些部落首领直接被杀,整个部落完全处于群龙无首的状态,最倒霉的要数扎赉特部,首领和继承人一起被干掉了,如今出面的不过是个上不得台面的庶出子,可想而知这个部落接下来会有怎样一番混乱的局面,甚至直接分崩离析,被其他部落侵吞都有可能!
面对这样一个烂摊子,康熙心中腻味不已,花了好大一番功夫才安抚住群情激愤的众人,金口许诺必然会查出真相,给各个部落一个交待,又招来执掌刑狱的大臣带人前往各部营地进行调查,这些蒙古诸部的王公也知道见好就收的道理,纷纷对着康熙一礼,簇拥着刑部的人往自己部落而去,希望能够在现场查到蛛丝马迹,进而找到行凶之人的线索。
随着蒙古诸部众人的离去,御帐内又重新恢复了寂静,康熙伸手揉了揉眉心,只觉得头痛异常,总觉得眼前这混乱之局背后有一双黑手在操控,偏偏心中千头万绪却理不出那个线头,不由得更加烦躁起来。
此时站在康熙侧后方的承瑞和赛音察浑走了出来,承瑞端起案上的茶盏奉给康熙,温声道:“皇阿玛莫要焦急,此事错综复杂,不是一时一刻能看出端倪的,您先喝口茶缓缓神,稍后传诸位大臣前来议事,集思广益想必理出些头绪来。”
康熙耳边听着儿子不紧不慢的声调,心中的烦躁倒是去了几分,伸手接过茶盏呷了一口,淡淡的菊花香气弥漫,紊乱的心神顿时慢慢沉淀,轻叹了一口气,纠结的眉心却缓缓松散,对着承瑞点了点头:“是皇阿玛心乱了,这事确实急不得。”
康熙转头去看站在另一旁正满面气愤一脸有话要说的赛音察浑,忍不住莞尔一笑,这孩子的性子素来直接,心里藏不住话,如今能忍得住不说恐怕也是怕惹他心烦,不由得笑骂道:“你这猴儿有话就说,摆那副模样做什么怪呢?”
赛音察浑听了立刻没了顾忌,竹筒倒豆子一般说了起来:“皇阿玛,儿子看这事情有些不对头啊,光是两位长公主丧子的事儿,就闹得不可开交,如今一下死了这么多人,恐怕整个蒙古都要乱起来,这背后肯定有人搞鬼,而且势力还不小,否则哪能同时弄死那么多人?不知道后面还会不会有别的阴谋,万一下次刺杀的对象是咱们的人,那可怎么办?”
康熙闻言一愣,本来他以为赛音察浑顶多骂那些刺客一顿,毕竟这孩子的性子最是看不惯这等宵小手段,没想到竟能说出这么有道理的一通话,倒是让他刮目相看,看来这小子还是很聪明的,只是平时这股聪明劲都用到舞枪弄棒上头去了,若是肯花三分心力在政事上头,恐怕也不比承瑞差多少,至少刚刚这番话就刚好说到他最担心的地方。
康熙欣慰地点了点头:“这话说的不错,皇阿玛正是为这事头疼,你说说有什么办法能够解决?”他这是有意考校赛音察浑,毕竟他可不希望自己寄予重望儿子是个纯粹的武夫,那种人太容易被利用,终究无法长久。
赛音察浑眉眼一扬,锐气十足地道:“这还不简单,这些刺客不外乎就是想借着杀人搅乱蒙古局势,弄得人心惶惶好实现自己不可告人的目的,只要咱们不自乱阵脚,区区几个亡命之徒在大军之中又能翻起多大的浪花?只要有军中高手配合,这些人要是敢撞进来,儿子定叫他们知道厉害!”
康熙闻言大笑了起来,对着赛音察浑点了点:“你这小子,说了半天就是指望人家送上门让你抓呢?办法是不错,万一人家不上钩怎么办?”他对于赛音察浑的回答还是满意的,以不变应万变确实是最稳当的办法,但是为了不让这小子的尾巴翘到天上去,他还是故意为难了他一下。
果然赛音察浑一下子被噎住了,眼睛咕噜噜转了几圈之后,很是光棍地摊开双手道:“那儿子可就没办法了,这群家伙是属老鼠的,若是自己不出现,在几千个营帐里随便一躲,谁能找得到他们啊?”
康熙闻言笑着摇了摇头,转而问起自己的大儿子:“承瑞,你说呢?”他对于承瑞的要求自然不同于赛音察浑,次子可以随便他胡闹糊弄,但是承瑞不同,这可是他精心培养的继承人,将来整个大清都会交到他的肩上,虽然年不过十岁,但康熙时常会在政事上叫他发表意见,慢慢培养他的政治敏锐感。
承瑞微微一笑:“回皇阿玛的话,这些个蒙古部落本来就对我大清面服心不服,出了这等祸事固然需要安抚,但是对咱们大清而言却并非坏事,至少未来一段时间内,这些部落必将陷于内部的权力争夺,自顾尚且不暇,自然难以对大清形成掣肘,如此我大清便可从容行事,无需太过顾忌蒙古诸部的反应。”
康熙闻言抚着颌下微须点了点头,三藩平定之后,他一直计划着**,而蒙古诸部一直是他的掣肘,自大清入关以来,一直有相当一部分兵力是用来防备震慑蒙古的,就连三藩最危急的时刻也从未动用过,如今蒙古若能自己乱起来,自然是件利大于弊的事情。
承瑞接着话锋一转,又道:“当然这事也不可等闲视之,这些刺客究竟从何而来,目的为何我等均不清楚,追捕固然不可不为,但最重要的还是自身安全,毕竟此次木兰之行随行人员较多,不少均是国之重臣,万一出现任何状态,朝廷威望必然受损,难保不会有宵小之徒趁机作乱,此事可大可小,还需斟酌行事。”
康熙听得连连点头,对于承瑞冷静的心性、犀利的目光很是满意,虽然有些地方看法还不够深入,但这是源自于阅历和经验的不足,十岁的孩子能有这番见解已经足够他老怀大慰了。
考教过两个儿子之后,康熙心情已然大好,不再是一副阴云密布的模样,吩咐梁九功去传裕亲王福全等人前来议事,自己则跟两个儿子抓紧时间用起了早膳,和乐融融的气氛完全不同于蒙古诸部如今凄风惨雨的现状,隔壁营帐内的两位长公主更是早已被康熙抛诸脑后……
第154章 坚持两月
来自草原的小巧蜂鸟扑扇着翅膀飞过紫禁城朱红的宫墙,一头钻进东六宫中一座最为华丽精美的殿宇,落在紧闭的窗户前,歪着可爱的小脑袋打量了半天,轻轻用鸟喙啄击起雕花棱窗的边缘,咄咄咄的清脆声音响起,随后那扇棱窗被支了起来,小蜂鸟立刻扑扇着翅膀钻了进去,呼啦啦地直扑侧坐在美人榻上的女子。
那女子一身明黄色彩凤宫装,姿态慵懒地斜靠在榻上,她轻轻抬起带着血红玉镯的皓腕,蜂鸟的小爪子扑腾着落在那白皙纤长的手指上,歪着小脑袋发出啾啾的微鸣声,惹来那女子一阵愉悦的笑声,发髻上金黄色凤凰衔如意宝珠簪垂下的流苏一阵晃动,手指轻轻抚摸着蜂鸟细暖的绒毛,取下腿上绑缚的竹筒,放任它飞到窗台上抖动着自己全身的羽毛,眼巴巴地盯着刚刚打开窗户的雀儿,显然等着投喂呢!
这女子正是在宫外疯玩了两个月,刚刚回到紫禁城不久的宜敏,她取出竹管内的薄如蝉翼的绢帛瞟了几眼,交给身边伺候着的莺儿,莺儿快步来到书架前上拿下一本《千字文》,坐到一旁快速地对照抄写起来,不一会密密麻麻的写满内容的两张宣纸呈到了宜敏手上,宜敏细细读起上面的内容,时而莞尔一笑,时而眉心微蹙,看到赛音察浑功力突破一事,眼中不由露出点点嗔怪之色。叹道:“这孩子总是这般让人不省心……”
别人练功每进一层都难如登天,偏偏自己却要担心孩子资质太好,功力提高太快,赛音察浑本就是天生练武的材料,加上体质与功法的契合度极高,说一日千里一点都不为过,偏偏这孩子性子执拗傲气,从小又是顺风顺水,心性难有磨练的机会,导致如今仍如孩子一般随着性子肆意妄为。
宜敏总是担心这仙家功法太过霸道,随着他功力愈加深厚,恐怕受功法的影响越大,若是因此左了性子,那可就后悔莫及了,无奈之下只能让孩子尽量压制修为,就当是磨磨他那急躁的性子,顺便沓实功底,也免得修为进度太快导致根基不稳。
宜敏轻叹一声,淡淡地吩咐道:“莺儿,将多宝阁里那两瓶青玉丹送到草原上,务必在十天之内交到两个阿哥手上。”虽然仙境的功法不凡,基本上不会有走火入魔的危险,但是她始终相信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因此她从不轻忽任何细节,尤其事关自己的宝贝儿子,更是慎之又慎。
青玉丹是仙境中少数她能够凑齐材料的丹方,最能宁神静气,是防止走火入魔的上品灵药,这些年费劲力气也不过得了不到百粒,想必吃上十天半个月总能将功法骤然突破的后遗症消除了吧?
随后宜敏想了想,既然要送干脆就多送点,昨儿康熙的折子连同两个儿子的信件刚刚送回来,多是抱怨草原上吃食单调,天天烤肉吃得腻味之类的。
宜敏命人招来内务府和御膳房管事,让他们拟了平日里皇帝和阿哥们喜爱的膳食单子上来,比照着将相应的食材送往木兰。
御驾已经走了一个多月,带着的补给想必也消耗的差不多了,虽然每隔几日就会往木兰运送补给,但是比起宫里头食不厌精脍不厌细还是大大不如的,内务府的一些精贵食材只能冰镇着快马送去,时间长了可就不新鲜了。
就在宜敏忙着交代各项事务的时候,就有人通报太医院正求见,宜敏闻言微微一愣,她昨儿才从密道回宫就往慈宁宫走了一趟,确定孝庄的身体再撑个个把月没问题后才离开,如今沈行济眼巴巴地跑过来干什么?难道孝庄的身体出现了什么异常?
沈行济兜着双手跟在带路的宫人身后,用眼睛的余光打量着堂皇大气的钟粹宫,虽然不是第一次来这座宫殿,但是依然能带给他惊叹,也许是这座殿宇的主人给人的印象太过浓烈强势,导致她所有的一切都带着极强的个人风格,连同居住的宫殿都显出一种特别尊贵的气势,让人不由自主地想要低头臣服。
沈行济一想到等会要上报的事情,忍不住苦了一张脸,如非必要他一点儿也不想面对皇贵妃,但是这段时间以来,他着实领教了这个女人的厉害,即使只是轻轻地瞟你一眼,都能给人一种窒息的压迫感,丝毫提不起反抗的念头,也就皇上才能消受得起这样厉害的女人吧!
沈行济迈进钟粹宫正殿,微微抬起眼角看见一双明黄缎面的花盆底,连忙甩开马蹄袖大礼参见,有些忐忑地等了一会才被叫起,就听见上头传来淡淡的声音道:“沈院正可是稀客……求见本宫所为何事?”。
沈行济额上落下一滴冷汗,这位主子可不是好伺候的,往日里为了避嫌,他除非有康熙传召,否则从不往钟粹宫来请脉,如今被小小地刺了一句算是便宜的了,连忙回道:“臣无事不敢打扰娘娘的清净,只是事关太皇太后凤体,臣不得不来,还望娘娘海涵!”
宜敏端着茶盏的手一顿,凤目微冷:“本宫记得昨儿才听你说太皇太后病情稳定,怎么今儿就出事了?”还真被她料中了,若非她昨晚亲自去了一趟慈宁宫,恐怕还真要被唬住了,这沈行济肚子里卖的什么药?
沈行济忍不住擦了擦额上的冷汗,这才小心地道:“回娘娘的话,太皇太后这些日子靠着名贵药材调养这才暂时稳住了病情,只是毕竟年事已高,若是情绪常常大起大落,难免影响病情。”
说着偷眼望了一下宜敏的脸色,见她仍是淡淡的不为所动,咬牙闭目道:“今儿一早微臣前往慈宁宫诊脉,发现太皇太后心火上涌、长期郁结于心,若不设法纾解恐怕撑不过一个月!”
宜敏将手中茶盏往案几上一搁,冷笑一声:“心火上涌?郁结于心?想必是见本宫活的畅快自在,所以她老人家不痛快了,想要纾解也容易,只要废了本宫这个皇贵妃的头衔,保证太皇太后立马胸怀大畅,不药而愈!”
她昨儿晚上才去见了孝庄,那老东西一开始视而不见,后来没说两句话就一副恨不得吃了她的模样,能不心火上涌么?偏偏风浊残年之躯根本奈何不了自己,嘴皮子又占不到上风,还能不郁结于心么?
她就是要孝庄不痛快,到死都不得安宁,否则她这些年的委屈岂不是白受了?有恩报恩有仇报仇,不然等人都死了,她找谁心头那日积月累的怨气找谁发泄?孝庄不痛快了她才高兴,为了不让孝庄一口气上不了早早气死,她还刻意耗费功力输了些真气过去,保证她暂时死不了。
沈行济闻言连忙跪了下去,连声道:“皇贵妃娘娘言重了,臣只是将太皇太后病情如实上报,不敢有其他想法,更不敢揣测太皇太后心意,还请娘娘明鉴。”他可真有些被吓到了,虽然传言皇贵妃素来爱恨分明,行事不爱遮遮掩掩,只是没想到会直接到将太皇太后与她之间的不和放到了台面上,能不吓人一跳吗?
宜敏抚了抚手上精致的护甲,瞟了沈行济一眼道:“得了,本宫是个痛快人,不爱拐弯抹角,你也少跟本宫马虎眼!本宫自问往日里对太皇太后也算是尽心尽力,偏偏一片真心向沟渠,有些人半点不念旧情也就罢了,竟然连骨肉至亲的性命都能狠心算计,本宫可忍不下这口气!”
“若非为了不耽误皇上的正事,你当本宫乐意去管慈宁宫的那摊子破烂事儿吗?你就给本宫一句准话,用什么办法能吊住太皇太后两个月的命,至少在皇上回宫之前,太皇太后不能有事!”
沈行济听了这直白到毫无掩饰的话,简直想要掩面叹息了,他总算明白康熙为什么提到皇贵妃总是时常带着无奈又纵容的苦笑了,当是让人又爱又恨的性子,换了这紫禁城中的任何一个人都不可能说这种话,偏偏她就敢,还那样的理直气壮,让人连反驳都没有底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