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敏对这样的结果很是满意,若是康熙真给皇六子找一个背景强大的养母,宜敏才真的要膈应呢!对这个无论按照出生顺序还是保成这个乳名都和前世太子胤礽一样的孩子,宜敏还是有些忌惮的,甚至一度想过让其胎死腹中,可是宜敏无法保证死了一个,会不会成为下一个,何况她终究不想做那等自己最痛恨的事。
于是在无法阻止胤礽出现的前提下,宜敏只能退而求其次,将这个孩子未来的可能性降到最低,无论是选择僖嫔这个生母,还是出手保住僖嫔母子的时机,宜敏都是慎之又慎,掌握的恰到好处,刚好能充分利用三个女人之间的勾心斗角,让其联盟分崩离析,进而反目成仇,没了皇后一族撑腰,一个僖嫔根本不足为惧,何况宜敏轻描淡写间就让皇六子失去得到一个出身高贵的养母的机会。
即使赫舍里氏一族最终依然选择支持这个赫舍里氏所出的皇子,但宜敏不信他们会毫无保留地支持一个出了五服的旁支,更重要的是赫舍里氏主脉并非没有适龄的秀女,单单康熙十八年这一届选秀,皇后的嫡亲妹妹可是会参选的,到时候索尼一脉的势力肯定把宝压在她身上,那就更没有僖嫔母子什么事了,无论皇六子长大之后心中如何想法,在外人看来宜敏对僖嫔母子可谓恩重如山,现实不允许他们母子做出任何有损宜敏之事,否则忘恩负义的名声一辈子都洗不掉的。
僖嫔自知家族不显,对此种情况并没有什么抵触,反而暗自庆幸,这宫里想要抱钟粹宫大腿的人多了去了,其他人想要还没机会呢!能够借此攀上皇贵妃这根高枝,赉山一家做梦都能笑醒,何况宜敏对她们母子确实有救命之恩,僖嫔又岂会不识好歹地与宜敏作对?
何况僖嫔心中清楚地知道害她难产的幕后之人不外乎皇后和佟嫔二人,宜敏这个皇贵妃自然不可能,若是想害她根本就不用费力气救她,而其他女人即使想要插手也得有那份能耐才行,所以僖嫔对皇后和佟氏那是刻骨的痛恨,加上康熙并没有对此事追究到底,这种明显的偏心和袒护让僖嫔更是恨得牙痒痒。
所以僖嫔多年来时时处处针对佟嫔,皇后那里也是托词病弱再也不肯踏进长春宫半步,僖嫔这样一番作为下来,明眼人谁不知道这事儿跟皇后、佟嫔脱不了关系?即使事到如今佟嫔已经贵为佟妃了,僖嫔也依然不给她半分面子,毕竟她差一点就一尸两命,这等仇怨不共戴天,而且僖嫔有一位阿哥傍身,对上无子晋位的佟氏依然底气十足,康熙心中有愧,对此也是睁只眼闭只眼,当做没看到,僖嫔就更加有恃无恐了。
端嫔被僖嫔一番毫不客气的抢白,顿时被噎住,偏过头不敢跟僖嫔那恶狠狠的目光对视,见端嫔被僖嫔一句话顶的哑口无言,坐在端嫔上手的佟妃死命绞紧了手中的帕子,恨不得把它当成僖嫔那张脸给抓烂了才好,这个僖嫔自从生子晋位之后就一直跟她过不去,好不容易她晋了妃位,想着总算压过这群不安分的女人一头,没成想这些女人也一个个都晋了位了,大多不是生过孩子就是身怀有孕,根本不把她这个佟妃放在眼里!
佟妃心中苦涩难言,这么多年过去了,敬事房也早就停了她的避子汤,偏偏她的肚子一点动静都没有,无论她找了多少偏方秘药,偷偷看了多少神医国手都没办法怀上,她不禁怀疑当年皇后给她的药物是不是有问题?她知道那些女人都在背地里嘲笑她是不下蛋的母鸡,偏偏私底下再生气也无从反驳,毕竟宫里老资格的妃嫔之中只有她不曾生育,甚至连怀孕都没有过,难道她真的只能抱养那个下贱女人所生的孩子吗?
宜敏冷眼旁观佟妃被几个位份在她之下嫔围攻得狼狈不堪,心中却没有一丝同情,这都是她咎由自取,当初敢设计让她难产就要有承担后果的勇气,何况时隔多年居然又敢故技重施,摆明了提醒康熙当年的事情,真不知道该说她胆大还是没脑了,简直称得上是不知死活,皇后不过是留子去母,佟氏却是连孩子都不打算留下,而这恰恰是康熙最无法容忍的。
宜敏正愁没机会离间佟家和赫舍里氏呢,明知皇后不过是借佟嫔的刀想要坐收渔翁之利,宜敏也没打算去揭穿,反正皇后已经是没牙的老虎掀不起多少风浪,即使揭破了对皇后而言不过是多添一份恶名罢了,无关痛痒。何况本来康熙就不可能把孩子让皇后养,唯有佟家才是宜敏一辈子需要防备的对手,有了佟氏这样极品的女儿在,不愁佟家得罪家族会少了去,单就这一项赖嬷嬷就居功至伟。
本来宜敏是打算坐山观虎斗的,只是仔细思虑之后决定放任僖嫔生下阿哥,不仅是因为僖嫔家世不高,即使生下皇阿哥位份也高不到哪里去,还因为作为皇六子的生母,只要僖嫔活着一天,皇六子自然是亲近生母的,也就断绝了其他嫔妃愿意抱养皇六子的可能,毕竟谁也不想辛苦养一个跟自己不亲的孩子,如此一来一个母家不显的嫔所出之子,又没有高贵的养母给他增加筹码,将来即使想要参与夺嫡只怕也有心无力。
“今儿可是个喜庆的好日子,大家还是不要说那些扫兴的话了,诸位姐妹不妨想想今个晚上该如何赏玩才是正经呢!”惠嫔纳喇氏见佟妃和僖嫔之间的火气节节看涨,旁边又有淑嫔和成嫔煽风点火,眼看就要像平日里那样爆发了,终于忍不住出言打圆场,毕竟这里可是钟粹宫,不是随便人打闹的御花园,皇贵妃从来就不是个忍气吞声的主,谁要敢惹得她不快,所有人都别想有好日子过,她可不想受池鱼之殃。
宜敏目光落在惠嫔纳喇氏身上,这些年来纳喇氏一直低调行事,虽然不是那么受宠,但是胜在老实安分,尤其是皇五子,序齿为三阿哥的保清年满六岁回到宫中之后,看在这个虎头虎脑的儿子面上,康熙对纳喇氏还算是优厚,逢年过节的赏赐不少,每月也会固定去储秀宫那么一两次,就连这次后宫晋封也没忘了她一份,而且按着颁发圣旨的顺序,惠嫔还排在同时晋封的其他几嫔之上。
不过惠嫔纳喇氏心里是不是真的这么安分就不得而知了?虽然这些年纳喇氏看着事事以宜敏马首是瞻,但是背地里小动作不少,毕竟纳喇氏一直对长子早夭耿耿于怀,对皇后和慧妃的复仇之心更是一日都未曾熄灭,连带着对出身赫舍里氏和钮钴録氏的温、僖二嫔不甚待见,据宜敏所知一年前的慧妃之死就跟纳喇氏脱不了关系,而僖嫔当年的难产纳喇氏恐怕也插了一手,只不过她收拾得很干净,没有留下任何尾巴让人怀疑,倒是让宜敏高看了她一眼。
“惠嫔姐姐说得有理,今儿可是中秋佳节,合家团圆的日子,姐姐们还是消消火气才好,若是有所误会何不请皇贵妃娘娘做主,娘娘最是公正严明的,想来定能皆大欢喜的。”温嫔钮钴禄氏轻声细语地说着劝解的话,却是把众人的注意力都引到了宜敏身上,无论宜敏是否发话,这些女人都不可能再闹下去,否则就是不给皇贵妃面子,这宫里谁都没胆子干这种事!
宜敏平淡无波地看了一眼钮钴禄氏,勾起优美的唇线漫声道:“今儿是中秋节,按照惯例晚上拜月之后还要赏灯看戏,诸位有空还是多做准备,皇上一早就下过旨意,每个宫里都要准备三盏以上的宫灯以助兴,若是中途出了什么纰漏,扫了皇上和皇太后的兴致……到时候可别怪本宫事先没有提醒你们。”
宜敏根本懒得理会温嫔话中设下的套子,这等小把戏根本上不得台面,她这些年建立的威望凭的是铁血的手腕和御下的手段,几句话就想动摇她的地位未免太天真了,不过这温嫔留着还有用处,宜敏懒得与其计较,这才转移话题,顺便轻描淡写地警告了众人一番,有力气耍嘴皮子还不如多费些心思讨好皇帝,要是被人使了绊子交不出宫灯那可就怨不得人了。
佟妃和六嫔闻言皆是悚然一惊,警惕地看了看彼此,心中开始琢磨着回去一定要好好检查那些宫灯,要是被动了手脚当众出丑,那可真是谁也救不了她们了。
宜敏满意地看到佟妃和僖嫔各自低头沉默,没了找对方不自在的心思,淑嫔抚摸着自己凸起的肚子若有所思,成嫔目光微微闪动,不知在打什么主意,再瞟一眼尴尬地坐着的温嫔,心中冷哼,想要给本宫下套,道行还浅了点!
温嫔钮钴禄氏不甘心地扭了扭帕子,眼看众人的注意力都被吸引开去,完全没了刚刚剑拔弩张的气氛,不由得心中气苦,谁不知道佟妃和僖嫔那是天生的死对头,根本是不死不休的那种,即使皇贵妃居中调停,她们也定然是面和心不和,过段时间肯定会再次闹起来,到时候皇贵妃可就颜面扫地了,若是皇贵妃不管,那她可就当不起公正严明这四个字了,一样会被落了面子,她好不容易逮到个机会为难下皇贵妃,偏偏就这么被轻描淡写地化解了。
惠嫔不着痕迹地扫了一眼敬陪末座的温嫔,眼中的不屑一闪而过,就这点子小伎俩还敢拿出来现,连她都能看出来的陷阱还想瞒过皇贵妃不成?不过惠嫔倒也不敢真的小看这位闷声不响的温嫔钮钴禄氏,能够在两年之内先封贵人再封嫔的女人绝对不是个简单的人物,何况别人不知道慧妃怎么死的,却瞒不过时刻关注长春宫的她。
惠嫔无时不刻不想为儿子报仇,可是慧妃身边从不用陌生的奴才,各种吃食用度更是慎之又慎,警惕心极高,导致惠嫔这么多年来一直找不到下手的机会,没成想慧妃竟然无声无息地死了,栽在了自家亲妹妹手上,这让惠嫔幸灾乐祸的同时又有股说不出的憋屈,任谁眼看着死对头毫无痛苦地死去,还不是死在自己手里,心中都会不会痛快的。
从那时起惠嫔就对小钮钴禄氏忌惮不已,谁都知道同一个家族不可能出两个高位嫔妃,即使其中一个已经失宠也一样,只要慧妃不死,这六嫔之位肯定没有小钮钴禄氏的份,而慧妃一死,为了安抚钮钴禄氏一族,温嫔的上位就成了必然。
小钮钴禄氏这个女人可以说是踏着自家亲姐姐尸骨登上温嫔之位的,甚至当初晋升贵人之位恐怕也是利用了她阿玛遏必隆之死才换来的,这样一个冷血狠毒的女人,惠嫔又岂敢小看了她?对于小钮钴禄氏明里暗里的拉拢奉承,惠嫔更是敬谢不敏,不提她和慧妃之间的恩怨,单单这女人面不改色地利用阿玛和亲姐之死上位就足以让人进而远之了,她可不想成为下一个被牺牲的对象。
第93章 公主格格
钟粹宫内宜敏以下的妃嫔们相对无言,站在下方的贵人、常在、答应自然更是鸦雀无声的,在康熙正式册封后宫之后,东西六宫大多有了正经主位,这些位份不够的嫔御们自然不敢随便放肆,一宫主位可不仅仅是名份上好听和待遇份例高而已,更多的是因为她们在自己的宫里有着绝对的权力,无论是随住的低位嫔御,还是服侍的宫女太监,所有人的荣辱皆操于一宫主位之手。
可以说一宫主位在自己宫里,只要不闹出人命,基本上没人会去随意干涉,这才是四妃六嫔之所以让后宫女人趋之若鹜的根源所在,毕竟谁不想关起门来自己当家作主?当然若是随住的嫔御中有正当宠的,或者已经生育有子女的话,那可就另当别论了,毕竟不看僧面看佛面,即使看在皇子皇女的面子上,谁也不能太过折辱其生母,否则这梁子可就结下了,说不准什么时候就会受到报复。
例如站在贵人前头的几位基本上都是生育过子女的,站在左手第一位的是分别在康熙十六年和十八年生下皇七子万黼和皇九子胤禶的纳喇氏,乃是监生常素保之女,虽然其父兄官位不显,但是经不住人家肚子争气啊,为康熙生下了两位阿哥,若不是碍于她出身纳喇一族,只怕就不仅仅是个贵人了。
本来康熙为了不想纳喇一族坐大,一直用两个阿哥皆体弱为由压着她的位份,若不是宜敏借着康熙大封后宫的当儿提了一句,只怕纳喇氏还只是个庶妃呢!毕竟宫里已经有了惠嫔这个出身纳喇一族的嫔位了,决不能再出高位,这纳喇贵人只能怪自己运气不好,入宫在惠嫔纳喇氏之后了,否则这惠嫔说不定就该换人当了。
位于纳喇氏同侧第二位的是贵人乌雅氏,一张典型的瓜子美人脸,五官秀美柔顺,配上她那娇小的身形和楚楚动人的气质,绝对是最能激起男人保护欲的那种女人,乌雅氏本是承乾宫三等宫女,在一次承宠之后晋为答应,而后似乎得了康熙的喜爱,连着宠了一段时间后怀上了皇嗣,康熙大悦之下将其晋为常在,然后乌雅氏很是幸运地在康熙十八年生下了皇八子胤禛,正好比纳喇贵人所出的皇九子胤禶早了那么几日,借着大封后宫的东风再度晋位贵人,成功吸引了大多数后宫女人的注意力。
贵人队伍中右手边领头的是贵人张氏,皇长女和皇四女的生母,因着为康熙生了两位格格,而且至今依然存活,所以张氏在贵人之中的地位仅次于贵人纳喇氏,排在生了阿哥的乌雅氏之上,张氏虽然是汉人,却是正经汉军旗选秀入宫的,而乌雅氏虽然生了阿哥,但终究是包衣出身,自然比不得张氏,何况这次大封后宫宜敏倒也没忘了提携她,也将其晋了贵人,地位在纳喇氏之下,乌雅氏之上。
张氏下手边站着的是兆佳氏,于康熙十三年生下皇五女后晋位布贵人,因着皇五女是个身体健康且活泼的孩子,所以康熙对这个小女儿颇为疼爱,兆佳氏自然跟着水涨船高,不过比起生了一位健康阿哥的乌雅氏还是逊色一筹,只能屈居乌雅氏之下,这让兆佳氏与乌雅氏极为不对付,毕竟兆佳氏是正经的满洲八旗出身,乃参领塞克塞赫之女,却被一个包衣旗出身的女人压在头上,这让她心里如何能舒服?
兆佳氏平日里时不时就找点乌雅氏的麻烦,偏偏乌雅氏是个惯会装乖扮弱的,更是深通隐忍之道,日积月累下来反倒是让人觉着兆佳氏心胸狭隘,而乌雅氏委曲求全了,连带着康熙对兆佳氏也日趋冷淡,甚至特地给了乌雅贵人“德”的封号,让乌雅氏这个德贵人彻底压下了布贵人的风头,但德贵人乌雅氏也因此惹来五格格的敌视,毕竟生母若是失宠,其所出的子女必然会受到牵连的。
余下的那些嫔御都是没有生育过的,或者是有孕之后小产的,基本上都没什么话语权,偶尔几个得宠一时也会很快被打压下去,掀不起多少浪花来,可以说从康熙大封后宫之后,后宫的格局基本抵定,若没有什么大缘故的话是很难出现变动的了,而这种局面也是宜敏苦心营造的结果,平衡之道不仅在于朝堂,后宫更是如此,当然这一切建立在宜敏能够一直保持着自己超然的地位。
宜敏垂下眼帘,目光在自己小腹上略略停留了一会,心中泛起一阵温柔,她前世今生最疼爱的女儿终于要回到她身边了,她的荣宪……她的骄傲!宜敏为女儿考虑到了所有的一切,为了不让她的荣宪在准格尔叛乱的危险时刻出嫁,她宁可相隔整整八年才再度有孕;为了让她的荣宪避开联姻漠北和漠西的危险,她特地为康熙留下了五位格格以备联姻之用。
更为了让她的荣宪以后嫁到蒙古不会受到夫家的敌视,她隐于幕后苦心设计了无数假象,让后宫的蒙古太妃都认为当年康熙清洗后宫的蒙古势力是孝康太后死前就安排好的,千方百计让孝庄和孝惠发现赖嬷嬷这个曾经的佟太后心腹大宫女的存在,进而认定康熙之所以与她们离心是佟家一手导演的,佟家之所以将赖嬷嬷送到佟氏身边,就是为了让赖嬷嬷揭露当年的真相,就是为了打击科尔沁女人在后宫的地位,就是为了报复她们当年害死了佟家出身的皇太后……
然后宜敏成功了,她不但借着康熙的手彻底清洗了孝庄和蒙古的势力,还用佟家做了挡箭牌,吸引了蒙古势力的仇恨,从那时起,孝庄的眼中钉肉中刺不再是她马佳宜敏,而是出身佟家的佟嫔,如今的佟妃。也正因为当年计划的完美落幕,所以宜敏才留下了孝庄这条老命,苟延残喘地在慈宁宫度过。
没有了康熙的孝顺,断绝了来自科尔沁的支持,失去了权倾后宫的强势、失去了太皇太后的尊荣,孝庄终究只能在慈宁宫这座华丽的牢笼中痛苦地度过余生,最可悲的是直到她死都不会知道令她陷入如此境地的人是谁?她只会咬牙切齿地仇恨着佟氏这个替罪羊,想尽办法报复佟家这个假想敌,然后孤注一掷将最后的力气替宜敏铲除最大的敌人……
就在宜敏沉思的当儿,钟粹宫的宫人走进正殿,规规矩矩地行了礼才开口道:“启禀主子,格格们来给您请安了,这会正在外面候着呢!”宫里的阿哥和格格每日里请安也是有规矩的,阿哥们因为早早就要到上书房晨读,所以康熙特许他们每日里下课后再来请安,至于晨读的时间从前世的寅时改为卯时,这已经是宜敏全力争取的结果了,不然她的儿子们恐怕三更天就要起床了。
至于格格们比起阿哥们就要幸福多了,基于满洲姑奶奶未出阁之前皆娇养的惯例,宫中的格格们未封公主之前每日只需辰时左右到皇后宫中请安,若是没有皇后则到最高位的宫妃处请安,除此之外不需要再向其他妃嫔请安,而且除非其生母的地位在四妃六嫔之列,否则其生母没资格接受格格们的请安。
例如张氏所出的皇长女和皇四女,宫里一般称呼大格格和四格格,因着张氏如今不过是贵人的位分,没资格接受大格格和四格格的请安,若是在宫里遇上了反倒还要向两个格格行礼,所以母女三人相见的次数掰着手指都能数的过来,两位格格对生母的印象根本模糊不清,她们出生至今多少年了,张氏一直都是庶妃,根本没资格与女儿相见,若非十七年底晋了贵人,只怕两位格格见了生母都不认识呢!对张氏自然亲热不起来。
倒是布贵人兆佳氏和五格格感情更为亲密一些,五格格一出生兆佳氏就是贵人了,每月都有机会与女儿相见,五格格也没被康熙送给其他嫔御抚养,所以五格格对兆佳氏这个生母还是亲热的,何况布贵人虽然是兆佳氏旁系所出,但是家底还是不错的,出身好歹比起张氏要好多了,五格格也因为有个满八旗的生母,比起其他几位格格更受康熙喜爱。
宜敏听得格格们过来了,顿时一改之前漫不经心的慵懒模样,脸上带笑地连声道:“快快让格格们进来吧!”对于好不容易养大的几个格格,宜敏心里还是颇为喜爱的,何况基于种种理由,她对着几个女娃儿这些年来也是用了不少心思的,自然免不了有些感情。何况宫中的孩子大多早熟,格格虽然也是天家血脉,但是比起阿哥的金贵无疑不怎么受重视,所以她们更早地懂得如何看人眼色?知道只有讨好上位者以博得重视,才能更好地在宫里生存。
而宜敏这个皇贵妃无疑是她们需要小心讨好的头号对象,不仅因为她们身边的教养嬷嬷都是宜敏精心挑选的,而且随着年龄的增长和阅历的增加,她们对后宫的捧高踩低有了切身的体会,无论是一母所出的大格格和四格格,还是年纪最小的五格格,都明白她们的生母顶天了就是个贵人,而且看情况以后也很难再升位了,那么生母地位不高的她们想要平安地长大成人,能够仰仗的不是别的,唯有身为皇贵妃的宜敏,唯有博得宜敏的欢心,得到来自皇贵妃的庇护和关照,她们才能过上好日子,才没人敢作践她们。
前些日子夭折的二格格更是让人成了惊弓之鸟,只因二格格的生母董氏升了端嫔,二格格平日里不免有些趾高气扬,说话做事也不由得高傲嚣张起来,没少得罪宫里的嫔御们,结果没过多久二格格病了,整整三天的高热夺去了二格格的性命,这让从出生起就一直同住格格所的几个女孩儿心中惶惶然,生怕这样的命运会降临到自己头上。
这些年一直被保护得不错的格格们,第一次直面后宫争斗之下血淋漓的争斗,公主格格听着尊贵无比,可惜死了就什么也不是,一段时间之后就风过无痕了,似乎从来没有二格格存在过一般。所以剩下的几位格格行事更加小心谨慎,在宜敏面前变得更加乖巧听话,每日的请安都不敢落下,早早就来到钟粹宫给宜敏请安,更是时不时地做些精巧的荷包帕子以讨宜敏的欢心,希望借此让宜敏高看了她们几眼。
四位穿着格格装的女孩儿很快就被宫女引了进来,领头的一位看着10岁左右,身着正红色旗装,梳着两个小把子头,脸色带着点病态的苍白,第二位身着宝蓝色旗装,双唇紧抿,眼神坚定,一看就是个倔强的性子,看着比第一位要小一些,不过这个年纪的女孩儿在满族已经算得上是半大的姑奶奶了,两女神情举止都显得端庄稳重,紧跟在两人后面的是两个五六岁左右的小女娃,正是活泼好动的年纪,四只眼睛不时咕噜噜地转动,加上圆嘟嘟的脸蛋看着分外可爱。
虽然年龄不同、外表各异,但是四个女孩儿无论行走的姿态还是甩帕的动作都做的无比优雅,一看就知道平日里被教养得极好,这四位格格就是康熙名下至今存活的所有女儿,为首的是康熙皇长女,后面两位年幼些的是康熙十三年出生的四格格和五格格,而走在第二位的是康熙在十年收养的恭亲王之女,由于一出生就被康熙收养,也随着格格们的序齿,排行第三,宫里人都称其三格格。
康熙因着女儿稀少且都身子柔弱,早就打算从宗室中收一位养女,好在蒙古不稳之时送出去和亲,但是康熙兄弟极少,所出女儿就更少了,恰好恭亲王庶福晋晋氏在康熙十年产下一女,康熙立马下旨将其抚育宫中,恭亲王常宁对一个庶女根本不在意,反正宗室女抚蒙古是历来的传统,一个庶女顶天了就是封个郡君,这种身份到了蒙古指不定什么时候就没了,若是康熙收养,将来出嫁的时候至少也是个和硕公主,对恭亲王而言有百利而无一害。
四位格格踩着平稳的步子,目不斜视地穿过众多嫔御的通道,来到宜敏座前恭恭敬敬地屈膝行礼:“女儿给皇额娘请安。”娇脆的嗓音夹杂着稚嫩的童声在宽阔的钟粹宫中响起,让本来严肃诡谲的气氛变得柔和了起来,宜敏也散去面对后宫女人时凝聚于眉眼间的冷漠,眸子里带上了浅浅的笑意,抬手虚扶一下:“不必多礼,都起来吧!都坐到本宫身边来。”说着对四个女孩儿招了招手。
“谢皇额娘~~”四位格格齐声应诺,起身后又对着四周有座位的几位妃嫔见了礼,这才莲步款款地来到宜敏座前,在小太监们早已摆好的四个小绣墩上依次坐了下来。
等她们落座了之后,下方的低位嫔御们连忙出列见礼,其中以张氏和兆佳氏的神情最为激动,目光一直没有离开过自己女儿身上,只不过四位格格只是对着下方微微颌首示意,并没有出声说话。满人的姑奶奶未出阁之前地位极高,若是嫡出就更尊贵了,在家中除了嫡母和直系长辈之外是不需要向任何人低头的,公主格格自然如此,即使见了妃嫔也只需要见礼罢了。
当然天家最为讲究子凭母贵,对于格格来说若是生母位分高,那么她们便无须向比其生母位分低的妃嫔见礼,反倒是那些妃嫔要对其行礼,但若是生母位分低微,那么她们难免要矮人一头,见了四妃六嫔要对其见礼,日常生活的各种待遇和份例更是大不相同,更重要的是位份高的妃嫔所出之女可以一直养在身边直到出嫁,这跟被养在格格所的皇女当然是天壤之别。
“好了,你们都退下吧,回去好好准备,可别误了今晚的中秋宴。”宜敏随口交代了几句,不耐烦地对着底下的这些女人挥了挥手,示意她们退下了。
一群女人见状不敢迟疑,连忙起身行礼,然后哗啦啦地退出了钟粹宫,步行到了钟粹门外才按着品级或乘坐轿辇或步行离开,这期间没人敢多说一句废话。这大清后宫早就变天了,太皇太后闭宫不出,这些年来就没出过慈宁宫半步,有脑子的都知道皇上和太皇太后之间恐怕是闹翻了,而皇太后成天在慈仁宫吃斋念佛,十天才让人去请安一次,可以说是压根不管事儿的主。
于是宜敏这位皇贵妃的话就成了后宫的金科玉律,除了康熙没有谁驳了她的意思,而康熙对钟粹宫的偏心也是众所周知,没有谁会傻到认为自己在皇上心中能比皇贵妃更有分量,于是听话就成了后宫女人生存的唯一选择,幸好皇贵妃的性子素来直接,只要你安分守己就绝不会主动找你麻烦,反而还会时不时给点赏赐,倒是让那些宫里的老人觉得日子比起两宫皇太后掌权的时候要轻松得多,至少不用每日里跑三个地方请安就已经是一种幸福。
等所有人都退了出去,宜敏才转头看向膝下的几位格格,眼中带笑地道:“今儿怎么这般齐整?连小四和小五也过来了?”四格格和五格格年岁尚小,其实是无须来请安的,所以宜敏才有此一问。
“能得皇额娘垂爱是我等的福分,女儿们更应该加倍孝顺,岂能恃宠生娇?何况两位妹妹年纪也大了,自然该来给皇额娘请安了。”大格格最为年长,又是康熙名副其实的长女,自然是首先开口。
宜敏微笑着点了点头,四格格和五格格已经虚岁六岁了,按着规矩是该开始请安了,于是将两个小丫头招到跟前细细打量,这才开口赞道:“果然是女大十八变,当初那小小的一团粉娃儿,如今都六岁了,长的这般灵秀可爱,将来只怕我八旗儿郎都要害上相思病了吧?”宜敏的声音清澈柔婉,让人听着宛若泡在温水中一般舒服,下意识地想要相信她说的每一句话。
四格格和五格格虽然不是第一次见宜敏,但正式的请安却是头一遭,刚刚还有点儿拘谨不安,如今一听宜敏的夸赞,脸上同时飞起两朵红云,眼神却亮晶晶的,爱美之心人不分老幼,即使是小小年纪的女娃儿也不例外,尤其被一位美艳非凡的女人赞美,本身就是一件令人身心愉悦的事情。
大格格见状不由得举帕掩嘴:“皇额娘再夸下去,这两个小丫头可要飘到天上去了。”大格格年岁最长,在宜敏跟前的时间最长,也最为受宜敏的宠爱,言行举止之间便更为随意一些。
大格格从小就被养在格格所,长这么大见过生母的次数寥寥可数,远远低于天天请安的宜敏,甚至在其年幼时一直认为宜敏就是她的额娘,懂事之后虽然知道了生母另有其人,但是在小丫头心里比起怯弱卑微的生母,宜敏这位雍容华贵的皇额娘才是她崇拜和憧憬的对象,再加上身边伺候的宫人不遗余力地诱导,大格格几乎把宜敏当成亲额娘一般孝顺亲近,对于张氏反倒是面子上的礼节。
大格格这样的作为倒是救了自己一命,若是她敢像二格格那样打着利用的主意接近宜敏,只怕宜敏早就放弃她了,要知道以大格格和二格格先天不足的病弱身体,若是没有宜敏多年的关照,太医院怎么可能花费那么多名贵药物在她们身上,二格格的生母董氏一入宫就是贵人,大封后宫之后又封了嫔,难免有些自视甚高,加上董氏对宜敏的敌意,不免在宜敏面前耍些小心思,却哪里瞒得过早已成精的宜敏,这种养不熟的白眼狼养来作甚?
这样一个对她有敌意的格格将来若是嫁到了蒙古,宜敏岂不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没有利用价值的东西宜敏从来不会多费心思,当然她也不会掉价到对一个小丫头动手,宜敏只需要袖手旁观就足够了。后宫里被董氏母女得罪过的女人自然会出手,要弄死一个先天不足的小丫头实在是件再简单不过的事情了,只要伺候的人照顾稍微不经心一些,再加上一点点生克之物,轻易就能置其于死地。
宜敏亲昵地点了点大格格的额头,笑骂道:“你这丫头莫不是吃妹妹的醋了?今儿四儿和五儿第一次来请安,还不兴本宫夸夸她们了不成?”说着转头对一边一直沉默不语的三格格眨了眨眼睛,“三丫头你说说,你家大姐姐是不是个醋坛子?”
调侃的语气加上戏谑的表情,成功让绷着一张脸的三格格笑了出来,她看了看对面有些羞恼地红了脸的大格格,再看看一边瞪大眼睛茫然地看个不停的两个小丫头,不由得笑出了声,很是识趣地跟着开起了玩笑道:“皇额娘说的是,怪不得女儿刚刚总觉得有一股子酸味迎面而来呢!原来竟是大姐姐打翻了醋坛子呀——”说着还拉长了语调,一副原来如此的模样,让人忍俊不禁。
大格格佯怒地瞪了三格格一眼,嗔道:“好你个三丫头,本格格全身上下除了香味,什么时候有过酸味儿了?”说着还握起拳头对着三格格比划了两下,一幅回去再找你算账的表情,让旁观全场的四格格和五格格目瞪口呆,在她们心中自家大姐一直以来都是端庄娴淑的典范,什么时候有过这样泼辣的言行举止,而平日里丝毫不苟言笑的三姐姐竟然也一改风格,牙尖嘴利的让人绝倒,让两个小丫头大开了一番眼界。
三格格经过这么一闹倒是放开了,昂着头抬起下巴,一幅谁怕谁的架势,倒是让本就颇为出色的容貌变得更加生动起来。三格格是个倔强的性子,平日里事事不肯服输,样样都怕被人比下去。毕竟三格格终究只是康熙养女,身份上的差距是无法弥补的,即使恭亲王为了提高她的身份特地将她生母提到侧福晋的位置上,但这不能改变她亲王庶女的身份。
这也导致了三格格心中自卑却用外表的冷漠来掩饰,平日里说话做事更是思虑再三,生怕行差踏错遭人耻笑,简直可以称得上谨小慎微了。这样的性子其实宜敏并不喜欢,但是看在恭亲王常宁的情面上,宜敏对三格格还是照顾有加的,至少格格所的奴才没人敢轻慢她,当然若是出了格格所可就不一定了,这宫里唯恐天下不乱的人多了去,难免有些闲言碎语跑到格格们耳朵里,让三格格和其他几个格格之间总是有条鸿沟隔着。
宜敏对此并没有可以做出改变,逆境出人才,知道点人心险恶并不是什么坏事。何况,宜敏从未想过将这些注定要和亲的格格娇养得不知世事,天真单纯的人是无法在后宫生存的,这一点同样适用和亲到蒙古的女人,在人生地不熟的蒙古草原上,若没有坚定不拔的心性和强势的手段是很难活下来的。若是这几个格格将来到了蒙古也只有送命的份,那岂不是白费了宜敏的一番苦心?好歹这些年宜敏在她们身上花了不少心力,她可不想血本无归呢!
三格格作为前世的纯禧大公主,宜敏对她抱有极大的期望,毕竟她的心性是最适合蒙古草原的,所以宜敏刻意对她多加磨练,将来也好给她的荣宪一个助力,至于其他几个格格不过是凑人数罢了,能不能培养成才就看她们自己的表现了,宜敏还没有善心到为她人做嫁衣的地步!
第94章 独一无二
“皇上驾到——”正当宜敏和几个格格轻松谈笑的时候,外面传来小太监的高声通报,四位格格一愣,忙不迭地站起身来,宜敏则是微微一笑,优雅地起身领着几个女孩子迎了出去,那不紧不慢的步子看得身后的格格们都替她着急,接驾还能这样漫不经心的?好不容易随着宜敏挪到门口,康熙那明黄色的身影已经出现在正殿大门前了,宜敏双手交扶在身前,敛身为礼温声道:“臣妾恭迎皇上圣安!”
跟在宜敏身后的格格们,见了康熙个个一脸恭敬,整齐划一地向康熙行礼请安。“女儿给皇阿玛请安。”这些格格们从出生起见过康熙的次数寥寥可数,以康熙的个性能不能记得自己有几个女儿都很难说呢!作为皇家女儿,一旦被皇父遗忘就意味着不受重视,不受重视的皇女恐怕连奴才都不如,平日里只能被教养嬷嬷之类的奴才压制得死死的,即使将来受封出嫁也摆脱不了被操纵的命运,所以这几位格格为了能多在康熙面前露脸也一定会巴结好宜敏。
“不必多礼!”康熙伸手扶着宜敏的胳膊,本来和悦的神色在见到宜敏身后几个女孩儿后就收了起来,摆出一副严肃的面孔沉声道,“都起来吧!”说着对着四个女儿挥了挥手,格格们闻声起身,低垂着头不敢直视康熙,待听见康熙冷淡的声音之后不由得微微颤抖,随着康熙在前朝内廷的威严日重,身上那股子天子之威更加慑人,不说妃嫔奴才,就算是康熙的子女见了他都大气不敢喘。
康熙见了几个女儿这般拘谨的模样,不由得心中失望,不再去看那几个轻微颤抖的女儿,只是看着宜敏道:“日头这般毒辣,皇贵妃何必亲自出迎呢?万一晒着了怎么办?”在外人和儿女们面前,康熙一般都会称呼宜敏皇贵妃而非闺名,一来康熙对维护自己威严的形象很是执着,二来他不想让外人知道宜敏的闺名,所谓为尊者讳,正如玄烨二字朝野内外皆需避讳一样,宜敏的闺名虽然不为外人所知,外朝也就罢了,但是他也不容许内廷有人僭越用这两个字,之前大封后宫的时候,礼部拟定的封号中有“宜”“敏”二字,惹得康熙大怒,劈头盖脸地训斥了一顿,并严令以后不许用这两个字作为嫔妃封号,惹得礼部官员满身冷汗加一头雾水。
宜敏闻言抿嘴一笑:“皇上多虑了,妾身哪有这般柔弱,一点点日头还能晒坏了不成?”说着举起帕子给康熙拭了拭额前的汗珠,又看了看那落在青石板上的刺目阳光,关切道,“倒是皇上一路过来定是热的很了,还是快进去吧,大殿内好歹凉快些。”康熙这个时辰过来显然是乾清宫刚刚下朝,一路上经过御花园草木成荫,加上御辇华盖的遮挡,其实绝对晒不到哪里去,不过这种话却是不能说出口的,总要让康熙感觉到自个是时刻受到宜敏的关心和重视的才成嘛!
果然康熙神色大悦,拉着宜敏的手迈步走入正殿,果然迎面而来一阵凉爽的气息,让人精神一振,四位格格亦步亦趋地跟在两人身后,低垂的眼中闪动着莫名的光,她们何曾见过如何和颜悦色的皇阿玛,连皇贵妃出门迎接都担心会被热坏了?这等理由分明可笑得很,她们偏偏笑不出来,只因她们看得出自家皇阿玛说这话的时候显然是认真的,不是那种敷衍的场面话。
除了大格格年纪较长,加上从小耳濡目染,显得较为平静淡定之外,其他三位格格都是连忙低头强自镇定,一直都听说皇贵妃是宠冠后宫的主,但是道听途说和亲眼所见是完全不同的感受,尤其看到她们心目中威严冷峻的皇阿玛,竟然拥有如此柔和体贴一面,不免受到较大的刺激,尤其是四格格和五格格更是心中不是滋味,她们每年见皇阿玛的次数屈指可数,每次见面都会害怕得发抖,与眼前这个怎么看都和蔼可亲的模样可谓天壤之别。
几位格格突然觉得满宫里的嫔御整日里勾心斗角是何等的可笑,那些满心争宠的女人只怕从未见过皇上和皇贵妃相处时的情形吧?有皇贵妃珠玉在前,那些女人再怎么争只怕也是白费功夫而已!这其中也包括这些格格的生母,张贵人和布贵人平日里见到女儿的时候,话里话外难免透露出让女儿好好表现以博得皇上宠爱,尽量多为她们在皇上面前说好话的意思,而几位格格难免也心中动容,毕竟生母若是得宠,她们自然也能受惠,只是如今亲眼见了康熙这明显的区别对待,几位格格的心不免都凉了下来,暗地里的一些小心思也乖乖地收了起来。
宜敏将几个小丫头的表情变化都看在眼里,心中冷淡一笑,格格身边的奴才大多都是她的人,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逃不过她的耳目,随着宜敏对几位格格的重视,不只是张氏和兆佳氏,就是六嫔和其他贵人为了拉拢她们也是动作频频,尤其是三格格这位养女背后站着恭亲王,又与她们并无利益冲突,自然更是拉拢的重点对象,为了不让这些孩子头脑发热做出些傻事,宜敏说不得就要给她们浇点凉水,才借故留着她们叙话直到康熙驾临,没什么事比亲眼所见更能让人信服了,相信只要不是蠢到一定地步的话,几个丫头会知道该如何选择的,若是真的有谁不识相的话,宜敏说不得只能放弃她了……
康熙挽着宜敏在主位上坐了下来,雀儿很是机灵地端上一碗早就冰镇好的莲子汤,宜敏接过小巧的碗递到康熙手中,柔声道:“这莲子汤是一早熬好的,本想再冰镇一会就让人送到乾清宫去的,皇上既然来了就先用一碗解暑吧?”宜敏白皙的手上端着精致小巧的黄龙地瓷碗,金白交映之间更显得芊指莹白如玉,仿若透明一般。
康熙很是熟练地接了过来,用银勺舀起晶莹剔透的糖水放进嘴里,只觉得一股冰凉之气扩散开来,微微的甘甜在味蕾之间弥漫,因燥热天气带来的烦躁之气似乎也减轻了不少,细细咀嚼着汤水中那饱满澄黄的莲子,炖得软糯的莲子入口即化,带着清甜的口感却没有莲心的苦涩,着实爽口又解暑,康熙细嚼慢咽地用着冰镇莲子汤,丝毫没有开口说话的意思,除了宜敏之外的人面前,康熙素来重视规矩,尤其奉行食不言、寝不语,他不开口底下的格格们自然不敢擅自说话。
宜敏自然知道康熙是个爱面子的,见气氛有些沉闷便主动对底下正经危坐的格格们开口道:“最近这天气着实热的慌,格格所的冰可够用?”这宫里夏日用冰,冬日烧炭都是有定例的,除了乾清宫和两位太后宫里管够之外,个个宫里都是按照份例来算,阿哥和格格自然不例外,当然宜敏身为皇贵妃,还有两个阿哥,三人的份例加起来那是绝对够用的,加上康熙时不时过来,那规格自然是满满当当的,即使宜敏天天拿冰块泡水洗澡都绰绰有余了。
可这些格格们不同,她们的份例本就比不上阿哥,而且一个个要么身子娇弱,畏寒怕热,要么年纪小不耐热,每到夏天身边的嬷嬷都要精打细算,不到酷暑基本上不敢用冰,生怕真到要用的时候份例不够,如今宜敏这么一开口显然是要给她们好处了,几位格格顿时眼睛一亮,尤其是四格格和五格格,眼中的渴望几乎要化为实质了,只是有康熙在场,她们不敢直接说不够。
大格格揉了揉手中的帕子,嘴上客气道:“谢皇额娘关心,女儿那里的冰都是十足按着份例来的,依着往年的用度,许是够了的……”嘴里说着够,其实大格格心里明白那些冰块根本不够一个月使的,她自小体弱,夏天怕热,冬天怕冷,用冰用碳几乎年年超过份例,都是宜敏睁只眼闭只眼私下里给她添上的,其他几位格格那是没有这等待遇的,所以她也不敢直接把话说死,不然事后肯定会遭妹妹们的埋怨。
宜敏闻言只是笑了笑,又看向其他几个格格,只见三格格眨了眨眼掩着嘴笑道:“有劳皇额娘惦记了,女儿天天来钟粹宫赖着不走,格格所里的冰可不都省下来了?”三格格是个聪明的,她这样一说就避开了冰是否够用的话题,若是说够了那肯定是谎话,毕竟这宫里除了几位大头的宫殿之外,那座宫里不是数着冰块过日子?但若是说不够,那岂不是说皇贵妃苛待了她们?要知道格格所的份例一向是十足的,从没哪个奴才敢在这上面克扣半分,比起其他宫里那些经过三四层盘剥后才发下来的份例已经是极为丰厚了,她也不能不识好歹不是?
四格格和五格格年纪尚小就有些忍不住了,五格格仗着较为受宠,便大着胆子开口道:“回皇额娘的话,您知道女儿素来怕热,这些日子用冰厉害了些,剩下的冰怕是……是……少了些……”看着宜敏含笑的眉眼,五格格越说越小声,终究是不敢继续说下去,看了看了康熙一眼就扭着手中的帕子低下头去,身边的四格格见状缩了缩脖子,将刚刚想说的话也吞了回去,她可不敢在康熙面前放肆。
其实她跟五格格的情况差不多,属于用冰也是比较凶的,值得庆幸的是她还有个亲姐姐一同住格格所,四格格平日里都上大格格那里混日子,两姐妹合在一块儿用冰量直接省了一半,倒不至于像五格格那般拮据,如今才八月中旬,五格格那里已经把今年的冰用的差不多了,接下来的一个月还不知道怎么过呢!
以宜敏的耳力自然听见了五格格的话,只是宜敏却当没听见一般不曾回应,虽然加些冰盆于她而言不过是一句话的事,但她却不愿这般容易让这些丫头们如愿,毕竟轻易得来的东西不懂得珍惜,若是次数多了指不定还被认为是理所当然,那宜敏的人情岂不是显得太过廉价了?除了自己的亲生儿女之外,宜敏可不是那种不计回报的烂好人,做人情那也要看做给谁看?康熙虽然面上看着冷淡,谁知道心里怎么想呢?
宜敏之所以当着康熙的面提出来,就是因为两个小丫头似乎有些恃宠而骄了,四格格有大格格看着还算是靠谱,但是五格格就有些不着调了,只不过因着学规矩辛苦,居然敢在康熙面前给身边的嬷嬷上眼药,格格们身边的嬷嬷可是宜敏细心挑选的老嬷嬷,无论资历还是手段那都是极好的,只要肯按着嬷嬷的教导来学,将来掌管一个公主府那是绰绰有余的。
偏偏五格格听信了兆佳氏的撺掇,觉得老嬷嬷仗着是皇贵妃指派的人处处作威作福,非要换成兆佳氏推荐的嬷嬷,康熙当时没说什么,心中却是不满的,当初给几位格格选教养嬷嬷的时候,宜敏都是和康熙商量过的,这些嬷嬷平日里的所作所为都逃不过康熙的眼睛,虽然严格了些,却称得上尽心尽力,竟被五格格说得那般不堪,若非康熙对后宫诸事了如指掌的话,只怕真的会认为宜敏苛待了五格格呢!
五格格的话康熙听在耳里,记在心里,从那以后就对布贵人有些冷淡起来了,乌雅氏不过是个借口罢了,康熙最恨后宫的女人那孩子作伐子,擅自插手阿哥和格格的教养,兆佳氏既然触了这个霉头,自然讨不了好处。更重要的是宜敏自知已经有了身孕,为了自己女儿着想,自然不能让五格格挡在康熙眼前,即使只是一分的宠爱也不行,她的荣宪必将是大清独一无二的公主,不同于阿哥们的韬光养晦,身为公主只有万千宠爱集于一身才没人敢欺,将来出嫁才能挺直腰杆,即使到了蒙古大草原也没人敢慢待她半分,她绝不容许自己的女儿步上前世的后尘!
就宜敏说话的这么一小会功夫,康熙已经将一小碗的冰镇莲子吃的干干净净,接过梁九功递过来的水漱了漱口,又用巾帕抹去唇边的水渍,自顾自对着宜敏道:“这小厨房的手艺越发长进了,刚刚一路行来的暑气一下子全消了,这些厨子当赏!”康熙是个极为怕热的人,紫禁城又是个蒸笼一般的地方,所以每到夏天康熙一有空闲基本上都会窝到宜敏的钟粹宫里,甚至还把一部分奏折也从景阳宫挪到钟粹宫书房批阅,只因这钟粹宫比起其他宫殿硬是多了三分凉爽通透。
宜敏眼波流转间嗔了康熙一眼:“能得皇上夸一句好便是他们的福气了,何谈什么赏赐?再说了,妾身难道就是那般小气之人不成?”这小厨房在宜敏心里可谓重中之重,除了宜敏的心腹之人,谁也不许接近小厨房半步,对于自己人宜敏素来大方得很,平日里若是出些好菜色,自然少不了得到大大小小的赏赐,康熙提起这事纯粹是没话找话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