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敏闻言忍不住扑哧一声笑了起来,笑完才把疑惑的目光落在从德克锦身后转出来的多毕身上,毕竟德克锦和多毕在同一只军队里面,肯定知道。当初因为德克锦性子单纯、头脑简单,家人都担心他到了军营里恐怕被人坑了都不知道,思来想去只好把他安排到多毕所在的军队,有这个素来聪明诡诈的老四关照大家都能放心。可怜多毕从那时候就跟在这个弟弟屁股后面收拾烂摊子。
“哦,还有过这种事?”阿布凯也是颇有兴趣地挑起眉,拉着宜敏做到大厅中间的圆桌旁,等多毕和德克锦也跟了过来坐下才继续饶有兴致地问起,“究竟怎么回事?小妹的事情怎么会在军营之中流传?”宜敏怎么说也是后宫嫔妃,如今更是身居贵妃,一般世家平日里就算偶尔谈起都要斟酌字句,生怕得罪了宜敏,如今听德克锦的意思竟然还有人敢明目张胆说闲话的?这里面的文章可就值得深思了。
多毕瞪了一眼张大嘴正要叫嚷的德克锦,这才眯着眼睛说道:“自从小妹封妃入宫,这军营里就少不得有人在我们面前说些闲话,说什么有了成了皇亲国戚,咱们家的子弟都可以鸡犬升天之类的……”还有些话多毕不愿在自家妹妹面前提起,甚至还有谣传贵妃绝色倾国,三千宠爱于一身,狐媚得皇上冷落发妻,打压后宫嫔妃等等言论完全不堪入耳,不说德克锦这个火爆脾气的,就是他听了也是怒火上扬,自家小妹是什么样的性情他清楚得很,绝对是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何况以自家妹妹的品貌还用得着狐媚皇上?皇后自己嫉妒不贤,立身不正又怨得了谁?若不是当初马佳氏和瓜尔佳氏没有落井下石,如今这大清的皇后早就不姓赫舍里了!
德克锦也是连连点头道:“四哥说的是,那些兔崽子满嘴鬼扯,我家妹子天仙化人,还需要去狐媚皇上?是个男人见了都要直接拜倒,要我说皇上就该直接废了那个劳什子皇后,那么阴险恶毒的女人也配当皇后?”说着还讨好地对着宜敏憨笑,“要我说啊!那是他们没见过我家妹妹,皇上能娶到妹妹那是祖上积德,自然该捧在手心里,那些个矫揉造作的女人哪里比得上敏儿,一个个大惊小怪的!”说着还邀功似地炫耀道,“丫头,那些个敢胡说八道的都被我揍得一个月下不来床了,现在见了我就绕道走,再也不敢说那些混账话了。”
阿布凯本来听了多毕的话表情严肃,毕竟这事还真没人敢在他面前提起,只是一听德克锦那完全找不到重点的浑话,顿时被气乐了:“你这小子能不能长长脑筋,你以为一般人敢随便传这等闲话吗?小妹如今好歹是手握六宫大权的贵妃,一般世家讨好她都来不及,如何敢随便说这等闲言碎语?这等作为分明是想败坏小妹的名声,顺便离间我等与敏儿的感情,毕竟我马佳氏儿郎素来战功卓著,若是明明靠着自己的本事得来的功绩硬是被说成是靠着裙带关系,只要是个男人就受不了,久而久之就算心里明白是谣言,却难免不会在心中怨怪敏儿,不只是马佳氏,恐怕连瓜尔佳氏都无能幸免……”
阿布凯有些恨铁不成钢地斥道:“你以为凭着拳头大把这些人教训一顿就没事了?”见德克锦茫然地瞪大了眼睛,不由得无奈摇了摇头,转而看向多毕问道:“难道四弟没有跟六弟说清楚这其中的厉害?”若是能用拳头解决他当然不介意狠狠教训那些居心不良的家伙一顿,只怕到时候反而被倒打一耙,德克锦这个素来莽撞的就算了,反正人人都知道他缺心眼,拳头比脑袋动得快,可是其他马佳氏的儿郎就不一样了,一旦大打出手,只怕在军中立刻树敌无数,反而更加助长谣言的势头。
多毕闻言摇摇头,苦笑地看了德克锦一眼,扶额道:“大哥又不是不知道六弟的性子,就算跟他说破嘴皮子,下一次还不是照样犯?从小到大他挨得家法还少么?结果那性子还不是没改过?只怕我不说还好,真要分析给他听,他能把全军上下一起揍一遍。”自从德克锦到了军中,多毕觉得自己白头发都长出来了,可是谁让这个弟弟天赋异禀,脑袋虽然不灵光却是个武学奇才,就算他们几兄弟一块儿上怕也制不住他,除了自家妹妹才有本事一瞪眼就唬住这头莽牛……
想到这里多毕看向从一坐下就沉默不语的宜敏,只见宜敏面无表情地听着,手指轻轻敲击桌面,这是她沉思时的标志性动作,感觉到自家四哥看过来的视线,宜敏轻轻一笑:“罢了,六哥这么做也没什么大不了的,何况这谣言明显是有心人刻意为之,只要对方存心诋毁我,那谣言绝不会轻易消停,不过军队不同于其他地方,自古军中强者为尊,有时候最直接粗暴的手段才是最有效的办法,而且这个办法其他人虽然不能用,但是六哥用却是正好……”
听到宜敏这话德克锦顿时兴奋了,不等他跳起来,宜敏话锋一转:“只是六哥也要小心防人下套,毕竟军中斗殴大不了受些惩罚,若是失手打死了人,那可就……”宜敏话中未尽之意已经很清楚了,在座的都从军多年,自然知道她想要说些什么,多毕闻言也是一懔,擅杀袍泽可是大罪,到时候德克锦就算不死也要脱层皮,更不用说依德克锦的性子,这种情况还真有可能发生,顿时多毕严厉的目光落在德克锦身上,准备接下来的日子里一定要对这小子严加管教,不然就算军中主将是自家人恐怕也保不住他。
德克锦虽然憨厚鲁直,但是不代表他是个傻的,真要傻他的武艺岂会如此之高,只是凡事勇往直前,不爱去想太多罢了,如今听宜敏这么一提醒,心中也是明白过来了,对方这是那他当靶子,打算拿他作伐子对付马佳氏呢!不然为什么流言总是在他耳边响起,为什么没人跑到四哥面前说去?想通这一点德克锦顿时拳头握得吱吱响,眼睛瞪得铜铃一般大,却没有像往常那样怒喝出声,竟是强自忍耐了下来。看到德克锦的表现,在场的兄妹三人都是暗暗点头,这个莽汉终于肯用脑子了,可喜可贺真是祖先保佑啊!
第76章 无价之宝
阿布凯注视着茶盏中袅袅升起的白烟,沉声道:“既然四弟早已知道流言之事,想必已经调查过了吧?究竟是谁的手笔?”声音中流露出一丝森冷,他对自己这个弟弟的本事很是清楚,别看平日里跟谁都一副笑脸迎人的模样,实则心思缜密,这等谣言一出本来早该有所处置,可是偏偏他不曾接到任何消息,如若不是他已经有所动作,那就是事情特别棘手。
多毕闻言露出一个苦笑,无奈道:“这推动流言之人很容易便查到了,大多是钮钴禄氏和赫舍里氏在背后弄鬼,佟氏也在暗地里借机推波助澜,剩下的不过是些人云亦云之辈不足为惧,只是在这等风声鹤唳之时与马佳氏交恶,对他们根本是弊大于利……”而且这事太容易查到结果,令多毕有些怀疑其中的可信度。
赫舍里氏这些年来都是夹着尾巴做人,在军中实力本就比不上马佳氏,这样明目张胆地跳出来很不符合他们现阶段韬光养晦的行事作风。
钮钴禄氏亦是军事大族,在军中的势力不小,但是如今大战在即,若与马佳氏交恶,进而动摇军心引起内讧,根本就是伤敌一千自损八百。
佟家在军中势力最为弱小,其统领的只有汉军旗,汉军绿营更是早在康熙十二年末就已投入前线战斗,若要说佟家在这等时候还有精力来搀和,那也未免太过高估了他们。
阿布凯闻言眉头轻锁:“赫舍里氏和钮钴禄氏虽然已经不如以往那般受皇上信任,但终究同为八大家族,岂会如此短视,在这等平乱的紧要关头与咱们两败俱伤?佟氏是当今母族,更不该会在这时候拖皇上的后腿,不然岂不是自找不自在?”
多毕同意地微微点头,他也是顾虑到这方面才不敢贸然动手,否则岂不是正中暗中设计之人的圈套?何况大世家可不只是这几家,若是拼的鱼死网破岂不是便宜了其他几个大家族?多毕有些头疼地道:“我已经多方排查,却始终无法确定幕后之人,每次查到线头总是这几个家族的人,简直想不信都不行了”
宜敏听了两位兄长的话,只是微微思索了片刻就冷笑一声道:“大哥、四哥不用伤脑筋了,动手的不是这三个家族,不过这天下能够神不知鬼不觉地在各个家族中安插如此多的人手,除了皇上之外,也就只有慈宁宫的那一位能够办到。”见三位哥哥恍然的模样,宜敏才接着道,“皇上自然不会在节骨眼上自毁长城,那么这真正的幕后之人不是呼之欲出了吗?”
三兄弟顿时面面相觑,多毕有些不可置信地扶额道:“这太皇太后莫不是疯了?如今国难当头,三藩几乎割据南方半壁江山,如今举兵北上,她就算不帮皇上一把也不至于这样拖后腿吧?皇上不是太皇太后一手教养出来的吗?”
宜敏轻嗤一声:“太皇太后本就不主张撤藩,在此之前不知道跟皇上吵了多少次,最后犟不过皇上只能妥协,但是不代表她就放弃了自己的立场,在她眼中我马佳氏才是怂恿皇上撤藩的罪魁祸首,能不把我当成眼中钉吗?咱们马佳氏在军中经营过百年,不是她说打压就能打压的,她只好退而求其次,挑动几个家族互斗,然后坐山观虎斗。”
宜敏抿起嘴唇,眼中闪过锐利的寒光,孝庄早就想打压她了,只是她一直小心翼翼没有给她机会,多年来也就维持着相对脆弱的平衡,可惜康熙撤藩事件的到来终究打破了这个平衡,出于前世的经验,她改变了马佳氏在撤藩决议上的站队,坚决站在康熙一边支持撤藩,而这自然就触了孝庄的霉头,她奈何不了康熙不代表她就此放弃了,不能打压马佳氏不代表不能给马佳氏找麻烦。
阿布凯脸色凝重地垂目不语,他这时才真正发现宜敏在宫中周旋是何等的不易,摊上这样一个太皇太后,加上家族与之有了利益冲突,难怪听说太皇太后近来总是找宜敏的不痛快,没成想竟是为了这等缘由。
“太皇太后这样做又能得到什么好处?要论地位她已经是太皇太后,是大清最尊贵的女性了,要论势力,她背后有着整个科尔沁蒙古撑腰,再说皇上的孝顺天下皆知,她还有什么不满意的?”多毕实在不明白太皇太后这样做能有什么好处,大清若是败了,难道她就能幸免吗?
“哥哥们觉得太皇太后真的是心甘情愿地在慈宁宫吃斋念佛的?若不是先帝临终将大权放在四大辅臣手中,又留下了种种后手制衡她,如今她早已是风光无限的摄政太皇太后了呢,当今皇上难保不会是第二个先帝!”宜敏讽刺地一笑,将身子靠在椅背上懒懒剖析着那位看似慈祥的太皇太后有着怎样的野心。
“这位太皇太后一辈子都在斗,历经三朝后宫而不倒的女人又岂是易于之辈?”那是个把权势利益和掌控欲渗透到骨血里的女人,只有把一切掌握在手心里她才安心,只有把所有人都踩在脚下她才甘心,试问这样的女人怎么可能安心地养老呢?任何超出她掌控的人或事都会被她视为威胁,所以她不会容许宜敏继续坐大下去。
阿布凯和多毕面面相觑,已经听出了宜敏的言外之意,看来太皇太后才是他们真正的对手啊!阿布凯沉吟了半响才道:“看来我们有些错估了形势,如果这事是太皇太后的手笔,那么事情就有些棘手了,幸好妹妹亲自走这一趟,否则我们还真会被算计了,这件事要立即知会宗族和郭罗玛法一声,否则以太皇太后的地位,有心算无心的话我们两家定会吃大亏。”
多毕若有所思地对宜敏道:“小妹,你是个什么想法?太皇太后既然都把手伸到军中了,肯定已经对你出过手了吧?”虽然宜敏此刻毫发无损地坐在他面前,但他就是不可遏制的担心,真不知道妹妹在这样的形势下,要如何在太皇太后眼皮子底下过日子,一想到这里他就心中憋闷,果然当初就不该让妹妹入宫!
德克锦本来在一边听得一头雾水,这会听见多毕这话马上跳起来了:“什么!那个老太婆竟然对你动手!妹妹,你有没有怎么样?”阿布凯和多毕的关切之情也是溢于言表,他们都很担心自家妹妹在宫里受到任何伤害。
宜敏苦笑一声,喃喃道:“这位太皇太后的心狠手辣却远超一般人的预料,你们能够想象身为曾祖母却对自己的曾孙儿下毒吗?你们无法想象当我发现赛音察浑被下了慢性毒药的时候,那种惊慌和绝望是种怎样的折磨!”说着宜敏眼眶通红,嘴唇微微颤抖,“当时我真想找她拼命,可是她是太皇太后,连皇上都动她不得,我一个小小的宫妃又能拿她怎么样?”
“哥……我、我心里好苦、好不甘心!”宜敏想起当时明明胸中满是滔天的愤恨,偏偏只能强迫自己一忍再忍,每日里还要做出一副不知情的模样,讨好孝顺那个凶手!每次想到这里她就满腔的委屈涌上心头,眼泪扑簌簌地落了下来,她唯有在家人面前无需掩饰自己,她可以哭诉,可以把一切与他们分担,她相信哥哥们定会与她同仇敌忾,而宗族若是知道孝庄对马佳氏所出的皇阿哥下手,肯定也会对孝庄产生极度的不满,只要家族和她站在同一阵线,她接下来才真正再无后顾之忧!
马佳氏兄弟三人也是眼睛通红,他们无论如何也想不到这后宫的黑暗远比他们所知的更加可怕,如今亲耳听到宜敏的哭诉他们才发现,原来他们还是将事情想得过于乐观了,他们出生的家庭相对和睦,根本无法想象要有何等冷酷的心肠才会做出那等举动?阿布凯揽过宜敏的肩膀,让她靠在自己怀里,轻轻拍抚她的后背,心脏一阵揪痛,从小被家人捧在手心里的妹妹究竟经历过怎样的痛苦才得到今日的地位,又是付出了何等代价才将两个阿哥平安养到现在?别人只看到贵妃的无限尊荣,又何曾想过这份荣耀的背后隐没了多少血泪?
德克锦则是气的头发都要竖起来了,扯着嗓子吼道:“我就知道那个老妖婆不是个好东西,咱家敏儿多乖多孝顺的一闺女,她挑刺找麻烦就算了,竟然还对小侄儿下手!简直禽兽都不如!妹妹,你说,要怎么做,六哥都听你的,要不直接干掉那个老妖婆算了!”这下好了,被宜敏这么一哭诉,德克锦直接把孝庄从老太婆升级成老妖婆了,反正在他心里欺负自家妹妹的都不是好东西。
多毕从鼻子里喷出一口冷气,斜眼看了德克锦一眼:“行啊,你扛着你的大刀去干掉那个老妖婆,我看你连紫禁城都进不去!净出馊主意,真这么容易解决,还用得着你说?”多毕实在是被这个无厘头的弟弟闹的头大,难道他就不气吗?他都要气炸了,可是对方是太皇太后,连皇上都轻易动她不得,哪里是说对付就能对付的。
阿布凯抚了抚宜敏的长发,一言不发地帮宜敏擦去脸上的泪水,只是那原本明亮的眸子变得晦涩暗沉,杀气密布。宜敏看着这样的大哥,知道他是真正发怒了,连忙收了眼泪不敢再撩拨。阿布凯仔细地为宜敏擦干了泪痕,转头看向旁边斗嘴的两人,冰冷的目光扫过去,多毕和德克锦立即消停了,乖乖地坐回位置上不敢再出声。
阿布凯目光淡淡地看着德克锦:“从今儿起,把那些老妖婆的称呼都给我烂在肚子里,心里叫叫也就罢了,要是不小心说漏嘴,一个大不敬之罪就能让你人头落地。接下来的话老六你给我记清楚了,从现在起,严禁你跟人打架,一切听从你四哥的吩咐,如果让我知道你不听你四哥的管束,大哥不介意立刻为你申请调令,将你调进骁骑营亲自管教!”阿布凯如今全身上下杀气隐而不发,气势冰冷慑人,那淡淡的目光却让德克锦心惊胆战。
德克锦连忙将头点的跟小鸡啄米一样:“大哥!我什么都听四哥的,不要把我调过去!”他从小到大可谓天不怕地不怕,唯独惧怕两人,一个是阿布凯,另一个就是宜敏。后者是出于溺爱,而前者却是长兄如父,盖山当初长年征战在外,家里的孩子都是阿布凯教养,虽然他平日里平易近人,极好说话,但是发起火来连瓜尔佳氏都不敢相劝,所以德克锦一见阿布凯的模样就知道不妙,这时候大哥说什么就是什么,一句废话不给多说。
阿布凯镇压了德克锦之后,又吩咐多毕道:“等回了军营,立刻给军中的子弟兵传消息,凡是跑到他们面前造谣的,揍人就免了,但是一个不漏地都给我记下来,君子报仇十年不晚,有的是机会收拾他们,至于是不是靠着裙带关系,皇上圣明烛照,岂会分不清楚。我马佳氏百年基业,岂是几乎谣言就能诋毁的?”多毕连连点头,大声应诺。
阿布凯眼中闪过利芒:“不过一味退缩可不是我马佳氏的作风,给我放出风声,好好宣扬一番皇后和慧妃的丰功伟绩,还有佟家,那可是现成的皇帝母家,真要论裙带关系他们可是首当其冲……总之给我把水彻底搅混了,横竖各大世家哪个没有女儿入宫的?又不是只有咱们马佳氏的女儿在宫里,其他凡是有点分量的家族统统给我拖下水,等谣言满天飞的时候,我倒要看看太皇太后如何收场!”她不是想要坐山观虎斗吗?那他就让看看什么才叫做大乱斗!
多毕听得连连点头,眼中精光闪个不停,说闲话人人都会,听八卦更是茶余饭后的消遣,谁管你是真是假,只要有新的流言出现,那之前的大家就不在意了,何况把水搅浑了人人都有份,到时候法不责众,皇上追究下来也肯定是雷声大雨点小,又能给那三个家族的人一个警告和教训,等他们醒过神来,太皇太后只怕偷鸡不成蚀把米,弄得几大家族都对她不满。
敏儿对自家大哥的做法也是深深赞同,看来她不需要对大哥有太多担心了,就凭这份果断和敏锐就足以应付大部分明枪暗箭了,孝庄想要借此举让马佳氏和几个家族彻底对上,马佳氏又何尝不能借此让孝庄在军中的势力浮出水面呢?之前孝庄不动自然没办法,毕竟她经营了大半辈子了,前朝后宫的势力深不可测,要扳倒她可不是直接弄死她就能了事的,若不能把她的底牌一一挖出来,谁知道她会埋下多少后手,冷不丁地就可能给你致命一击!
宜敏目光灼灼地仰望自家大哥,阿布凯被妹妹佩服的目光看得有些不好意思,脸色微红,干咳一声:“敏儿,这些事情你不必操心,为兄自会帮你解决。这次你特地将我们从军中叫回来,应该是有大事要说吧?时间紧迫,还是说正事要紧!”
他很清楚后妃省亲是多么难得的事情,宜敏不知道费了多少心思手段才能得到这么一个机会,肯定有极其重要的事情要商量,所以他们一接到传讯就二话不说立即起程,多毕和德克锦闻言也是脸色一正,目光严肃地看向宜敏,想知道究竟是什么大事需要如此慎重。
宜敏微微一笑,从怀里郑重地取出一个用油纸封的严严实实的纸包递过去,阿布凯伸手接过后一怔,竟然意外的轻盈,等拆开层层油布一看,里面竟然是厚厚一摞写满字迹的绢帛,疑惑地看了宜敏一眼,阿布凯拿起最上面的几张随意地扫了几眼,脸色瞬间大变,连忙拿到面前细看,然后抬起头不可思议地看着宜敏,这东西难道真的是……。
宜敏笑了笑,很是肯定地用力点头,阿布凯顿时眼放绿光,看着眼前这些绢帛的眼神就像饿狼看见了小白兔,抓起那张绢帛就沉迷了进去,那心无旁骛的模样恐怕打雷都惊不醒他了。多毕和德克锦见了自家大哥难得一见的失态,顿时心中百猫抓挠一般好奇得不得了,悄悄地伸手从那堆绢帛里面抽出几张来,偷偷扫了几眼,同时瞠目结舌,眼珠子差点没掉下来,这哪里是绢帛啊,根本就是无价之宝啊!
第77章 深谋远虑
阿布凯拿着绢帛的手有点抖,他艰难地克制住自己迫切研究这幅图帛的欲望,将手中的绢帛小心翼翼地平展着放在桌上,这才恋恋不舍地转移视线落在宜敏脸色,正色道:“敏儿,这里面所记载的内容实在太过惊人,大哥不会问你这些情报是从何而来,但是我只想要确认一点,那就是这东西的可信度有多高?”阿布凯的神情极为严肃,虽然相信自家妹妹的本事,但是这事若能成,马佳氏就将把命脉系于其上,一旦有误后果将不堪设想。
多毕和德克锦也是连连点头,若非拿出这东西的是他们最疼爱的妹妹,只怕他们绝对不敢相信的。宜敏只是轻轻一笑,仰起螓首傲然道:“虽然不敢说完全无误,但至少有九成九的可靠性。”兄长有这种反应早在宜敏的意料之中,若是完全没有疑虑那才不正常呢,毕竟那里面的东西绝对是独一无二的机密,即使康熙密布天下的探子恐怕也不见得能得到如此精确可靠的情报。
这些东西看着不多,但是吴三桂、耿精忠和尚可喜三位藩王属地的情况全都跃然其上。无论是府库储存了的钱粮财帛,还是三藩编外隐藏的私兵数量,还是是他们麾下心腹爱将及谋士的情报资料,包括所属的派系、担任何职、亲戚好友关系,尤其是行军布阵的风格和喜好弱点等等都罗列其上,总之可以说将三藩的家底摸得一清二楚。
“哈哈,有了这东西,咱们家在战场上绝对是先知先觉,无往而不利啊!”阿布凯此时也保持不住平日的冷静,兴奋得说话都有些颤抖起来,也难怪他如此失态是可以理解的,只因他手中的那几张轻薄的绢帛是宜敏牺牲无数玄部密谍才得到的行军布阵图,上面密密麻麻的各色线条标记,清楚地标注着吴三桂对手上数十万兵力的部署,任何将领都会为之疯狂,只因有了这张图,平三藩完全不费吹灰之力,若是前世康熙手中有这么一副行军布阵图的话,平三藩根本无需十年之久。
而听了宜敏那信心十足的保证,多毕和德克锦也是摩拳擦掌,眼中精光四射,他们都是从军多年的武将,自然明白有了这些情报,会给战局带来怎样的变化,通俗点说就是已经立于不败之地,当然如何夺取这份胜利果实,可操作性就太多了,至少马佳氏从中得到最大的利益。
“妹妹,你真是太有本事啦,这种情报都能被你弄到手,尤其是这份兵力分布图,简直就是神了。”德克锦此时早已凑到阿布凯身边,探头探脑地盯着那几幅绢帛流口水,对着宜敏竖起大拇指使劲夸奖起来,一边的多毕也是露出赞许的神色,对于自家妹妹的本事有了更深的认识。
宜敏闻言有些不好意思,露出浅浅的笑容道:“哥哥谬赞了,眼见大战将起,三藩来势汹汹,我实在是很担心哥哥们,但是对于行军打战的事我又不懂得,也只能在其他方面想办法了,不过对于战场上知己知彼的说法我还是知道的,所以想尽方法也只能弄来这些情报,希望能对哥哥们有所帮助。”
其实为了得到这些机密消息宜敏准备了很多年,从她手下四位头领的武功略有小成开始,她就已经着手布置,将玄冥和黄泉一起派往南方,就地培养密谍,然后源源不断地派往宜敏指定的目标身边,有了这些潜伏未来的造反主力身边的密谍,自然能源源不断地传回第一手资料,十多年的辛苦布置才最终得到眼前这不起眼的一摞资料,其中付出的心血,牺牲的人命早已无法估量。
“敏儿,你做的已经很好了,虽然不知道你如何得到这些情报,想来必定要付出不菲的代价,不但对我们帮助巨大,即使对整个马佳氏和瓜尔佳氏的好处也是显而易见的,如果有了这些我们还不能取得大胜的话,那还不如直接自己抹脖子算了。”阿布凯也是极为傲气的人,从小勤习武艺,精研兵法,如今又有了如此重要精准的情报,他也绝不容许自己失败的。
宜敏看着阿布凯坚毅的神色,心中暗暗点头,犹豫了一下才道:“大哥,若是有可能的话,最好在保存咱们两家实力的前提下,让战争早些结束,其他世家的实力虽然要消耗,但是也不能让他们损耗过巨。”宜敏很清楚战争的破坏性,但是三藩之乱可以说是必须的,毕竟如今大清入关不久,满洲各大世家手中势力太过强大,八大世家个个手握重兵,谁也奈何不了谁,所谓机不可失失不再来,若不借着此次机会将之削弱,以后就更难确立马佳氏的绝对优势了。
阿布凯等人愕然,不明白宜敏为何会说出这种话,她拿出这些情报难道不是为了帮助家族彻底压倒其他世家吗?宜敏看了他们的神情就知道他们想些什么,不由得轻叹口气道:“哥,我所期待的自然是马佳氏的胜利,但这是建立在满洲八旗胜利的基础上,万一其他世家损失太大,那么以汉军旗那庞大的人数以后恐怕……。”纵观整个康熙朝,可以说三藩之乱是满汉势力主客易位的转折点,正是这十年战乱让满洲八旗精锐损失惨重,以至于汉军旗后来居上,掌握了越来越多的话语权,最直接的结果就是汉军旗出身的佟氏最终坐上了皇后之位。
宜敏此话一出,除了德克锦之外,阿布凯和多毕都是若有所思,沉默半晌之后才恍然,有些明白宜敏的意思了,满人少而汉人多,汉军旗即使消耗再大也能很快恢复元气,而满八旗却没有这么多的儿郎可以消耗,到时候即使马佳氏和瓜尔佳氏元气尚存,但是双拳难敌四手,恐怕朝廷上的平衡会被打破,而满洲八旗的威慑力也会随之降至最低点,尤其佟家如今是汉军旗中势力最大的一族,到时候此消彼长之下终成大患。
宜敏没有说的是,各大世家若是削弱得太厉害,对康熙的牵制就大大减弱了,若让康熙如前世一般彻底收拢了军政大权,高度集中了权力,那么大清就会成为康熙的一言堂,再也不受世家的制约,而后宫女人的政治意义也开始减弱,到那时宜敏在后宫的超然地位也将不再安稳,康熙甚至可以如前世一般随心所欲地让包衣奴婢身居高位了,何况若是八大世家只余马佳氏和瓜尔佳氏一枝独秀,那未免太过显眼,在承瑞还未登上皇位之前,还是多留点对手才能康熙安心。
宜敏想着再度掏出一本薄薄的小册子,看起来只有寥寥几页,却被宜敏极为慎重地放在桌上,顿时再度吸引了三个兄长的目光。阿布凯他们有些惊疑不定地看着这份册子,心中不停地嘀咕着这又是什么好东西了?能被宜敏这么慎重地拿出来,说明重要性还要在那些军事情报之上,但是他们是在想不出还有什么会比刚刚那些情报更重要。
阿布凯作为长兄,先一步取过来观看,一目十行之下很快就看完了这轻薄的几页,脸色变化万千,神情复杂地看着宜敏,他现在真的觉得有些看不懂自己这个妹妹了,要整理出这种东西究竟需要多么庞大的人脉和精明的心思才能做到,尤其里面那长长地一串的人名,涉及到的人员满蒙汉皆有,有些名字很是熟悉,有些却完全名不见经传,不过每个名字后面那密密麻麻的解释和介绍,足以让他了解到这本册子究竟记载了什么。
阿布凯随手将册子传给眼巴巴等着的两个弟弟,轻叹一声道:“敏儿,你真的不需要做到如此地步,马佳氏并没有你想象的那么弱小,不需要你冒险去弄这些东西的。”册子里记载了军中和各地官吏中值得注意的人物,有些已经选择了派系和阵营的,有些则是中立的,还有些偏向马佳氏和瓜尔佳氏的,但是相同点都是目前官职不显,但是潜力巨大。
而册子的最后一页最让他心惊,全部是用朱笔写就,那一个个名字全都是马佳氏势力之中的重要人物,有些甚至已经打入了核心圈子,若不是后面那些确凿的证据阿布凯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难以想象若是这些人一起发难,会对马佳氏造成所大的损失。
这份名单确实比前面的情报要重要得多,因为若没有这份名单揪出钉子,恐怕宜敏之前辛苦得来的情报就会被泄露出去,到时候不但宜敏所有的苦心都白费了,甚至还会引来其他家族的攻歼以及康熙的猜疑。但是在阿布凯看来要得到这份名单绝不是光靠探子就能够办到了,宜敏肯定是做了什么,说不定是从康熙那里偷偷弄来的机密,所以他才感叹宜敏不必如此冒险。
只可惜他完全猜错了,前世的记忆才是宜敏最大的底牌,她清楚地知道康熙朝所有的名将贤臣,能够提前知道这些人的秉性和未来的立场,对于可以拉拢的用自然全力拉拢,对于倾向己方的更要支持使之建立功勋,至于那些不能为我所用的,岂能留下成为未来的祸患?而那些叛徒更是绝对留不得,这部分人都用主笔勾出,完全可以在战争中将之从容抹杀。
宜敏对着阿布凯腼腆一笑,不在意地道:“没关系的,既然我已然嫁入皇家,如今又有执掌六宫的便利,自然要好好利用这份优势,加上皇上如今不少政务都在景阳宫处理,那里的奴才都是我的心腹,知道些机密并不难,哥哥无须担心。何况有了这份名单,我马佳氏以后才真正稳如泰山,还能将这些人推出去当挡箭牌,做出马佳氏损失惨重的假象,所以即使付出再大的代价也是值得的。”
宜敏不想暴露自己的底牌,只好让阿布凯认为她是从康熙那里盗出的名单,毕竟她重生的事就算是盖山和瓜尔佳氏也没有告诉过,他们只知道自家女人得上天眷顾,拥有一处仙境罢了,重生一世是宜敏最大的秘密,她会将保留到九泉之下。
阿布凯赞同地点了点头,不再提起之前的话题,他很清楚知道宜敏的性子执拗,下定决心要做的事十匹马都拉不回来,何况这事情确实关系到马佳氏的生死存亡,只好揉了揉宜敏的头发叹息道:“罢了,哥哥知道你都是为了家人好,但是切记万事都要以你自己的安全为先,不要让我们担心。”
虽然他口中不赞成宜敏的冒险,但是不得不承认掌握了绝对的情报优势,马佳氏完全可以从容布局,借由平乱之战将害群之马清洗掉,给外人一种实力大损的印象,暗地里最大程度地收拢军心,大力培养和拉拢心腹将领,在不引起皇帝疑心的情况下努力壮大自身。
宜敏自然明白阿布凯的心思,所以对他的话并没有放在心上,何况弄来这些东西并不需她冒多大的风险,当然这话她不能对阿布凯言明,就算是自家人也是需要感情投资的,让哥哥们如此认为对她并没有坏处,至少他们永远会记得自己这个妹妹为家族为他们做出的牺牲。
就在宜敏和阿布凯他们针对如何利用这些情报的时候,密室墙上的一枚小铃突然震动起来,叮铃铃的声音打断了热闹的气氛,宜敏猛抬头,心中估摸了下时间,她已经出来一个多时辰了,恐怕阿玛已经拖不住康熙了,不舍地看了看自己的三位兄长,努力将他们的面容牢记于心,毕竟下一次见面就不知道是何年何月了,良久之后才喃声道:“哥,我……我该回去了……”,说完她对着几位兄长看了又看,嘴唇动了动却说不出话来,最后决然地站起来转身离开,生怕再多呆一会就迈不开步子一般。
阿布凯他们眼见宜敏走向密道出口,顿时醒悟过来,连忙追了上去,难得见妹妹一面,说的却都是些正事,连道别的时间都没有就要面临再次的分离,他们鱼贯跟着宜敏走入密道,却不知道该说些什么才好,只是默默陪着自己妹妹走完这最后一程,即使只是短短的一段路也是值得珍惜的相处时间,离开了这里他们恐怕再也没有机会如此亲密地走在一起了,沉静冗长的密道里,只余下几兄妹的脚步声缓缓回荡,满载着离别的余波和感伤。
第78章 矛盾爆发
御花园中白雪皑皑,冷傲的梅花盛放于枝头,竞相攀比各自凌寒傲雪的妍姿,将一片银白妆点的别有风韵。远处的长廊里,一行数十人的宫女太监簇拥着一位盛装丽人款款而行,时不时驻足流连片刻,为宁静的花园点缀上一丝活力。
宜敏刚刚去慈宁宫请安,在回钟粹宫的路上经过御花园,突然想要散散步,顺便赏梅,便命宫人停下肩舆,带着人安步当驹,缓缓走进这片银装素裹,冰清玉洁的世界。看着那挂满枝头的冰凌,不畏严寒绽放风华的寒梅,宜敏终于缓缓吐出了积郁在胸中的那股怒气,从上元节至今,已经过了好些日子了,但是那件事的余波至今仍未平息。
宜敏对此早已有了心理准备,首当其冲的不出所料正是来自孝庄,这位太皇太后对于宜敏私自省亲的事可谓是勃然大怒,虽然康熙解释过是因为公事找盖山商议才会上马佳府,宜敏只是顺带的,但是这也改变不了孝庄的不满,毕竟康熙带着宜敏私自出宫是事实,而宜敏回过娘家也是事实,对于一辈子被困在紫禁城里的老太太而言,明白这两点就足够了,她不需要其他解释。
康熙这次的作为无疑是让孝庄又惊又怒,既震惊于康熙对宜敏异于常人的爱重,连微服出宫都不忘带着宜敏同行,更愤怒于康熙为了宜敏打破宫规,从太祖至今还没有哪个宫妃进了宫之后还能回娘家省亲的。康熙对宜敏的特别和纵容让孝庄危机感顿生,她似乎又看到了当年顺治对董鄂氏百依百顺的场景,这时候什么顾忌,什么大局都不放在孝庄眼里了,她只知道宜敏对皇帝的影响太大了,已经越过了她心中的禁区。
上元节当晚康熙携宜敏从马佳府回宫,在宫门口就遇见孝庄派来的人,来人是孝庄的太监总管王福顺,他毕恭毕敬地传达了孝庄的懿旨,让康熙走一趟慈宁宫。康熙当场就变了脸色,对于孝庄这样毫不顾忌的逮人行为心中不悦,虽然明白自己出宫瞒不过太皇太后,但是不代表康熙很乐意被人堵在家门口,明摆着告诉他太皇太后她老人家不高兴了,准备兴师问罪了。
宜敏很是识趣地想要先行告退,但是王福顺伸手一拦,皮笑肉不笑地要宜敏也走一趟慈宁宫,别看王福顺对着康熙恭敬有加,但是对宜敏可就没这么客气了,那副‘谁说你可以走了’的架势当真是盛气凌人,宜敏当即眉眼一挑就要发怒,不过是孝庄身边的一条狗,居然敢这样对她说话,再怎么得宠终究也是个奴才,宜敏虽然是个能屈能伸的女人,却不代表她谁的委屈都愿意受,起码王福顺还没这资格!
康熙一见宜敏的神情就知道要糟,连忙喝住王福顺,王福顺也不是真傻,眼见宜敏就要发飙,他也是心中打抖,谁不知道荣贵妃从来就是直肠子,真要惹毛了她什么事做不出来,见康熙出面阻止,王福顺赶紧顺坡下驴,乖乖地退到一边,眼皮一抬就瞥见梁九功幸灾乐祸的眼神,顿时心中冒火,可是当着康熙的面他什么也不能做,只能硬生生咽下这口气。
康熙先是安抚了宜敏,然后就直接让人送宜敏回钟粹宫,然后带着梁九功和王福顺去慈宁宫。他心中很清楚若是宜敏也去的话,太皇太后肯定会把怒气发泄到宜敏头上,到时候他帮哪边都不是。何况如今太皇太后还在病中,宜敏身子骨也没全好,万一冲撞起来,气坏了哪个都不好。康熙能想到的唯一办法就是不让两人直接对上,若只有他一人的话,至少太皇太后不会太过苛责。
宜敏不知道那天康熙与孝庄说了些什么,她放在慈宁宫的探子什么也没听到,只知道祖孙两单独谈了好几个时辰,之后康熙面无表情的离开,而孝庄又称病了好些天,而上元节帝妃出宫的事再也没人敢提起,似乎事情从未发生过一样,但是宜敏很是敏锐地察觉到,孝庄已经在心里种下一根深深的刺,对宜敏已经不仅仅是忌惮了,而是真正让孝庄打从心眼里敌视着。
这一点从孝庄态度的明显转变就能清楚地感受到,过去孝庄虽然时不时挑宜敏的刺,但那是有理由、有节制的,不像现在完全是鸡蛋里挑骨头,可谓是百般不顺眼,就连帮着讲和的孝惠和苏茉儿都被孝庄冷眼相待,其他被殃及池鱼的就更不用说了,若不是宜敏背后家族的实力强大,膝下又有两个阿哥在,恐怕孝庄早就不止于口头上的找茬。
宜敏和孝庄之间气氛的紧张也让宫中风声鹤唳,嫔御们一个个夹起尾巴做人,生怕扫到飓风尾,至于少数几个出身好知道内情的嫔御也不敢胡乱说话,宜敏这个贵妃可不是吃素的,平日里虽然看着和善,但是狠起来也能叫人吃不了兜着走,何况康熙对宜敏的偏爱那是有目共睹的,连孝庄都只敢在口头上找麻烦,她们又哪里敢去触宜敏的霉头?
当然这里面也有不识趣的,那就是佟嫔,这位仗着是皇帝表妹,又是唯一的嫔位,时不时地就要刺宜敏两句,不遗余力地讨好孝庄,这段时日孝庄对她的态度看着倒是有所缓和,对她偶尔以下犯上,针对贵妃的行为完全视而不见,甚至还会时不时赏她点什么,让佟嫔越发的大胆起来。
至于孝庄心底究竟怎么想就没人知道了,也许她只是利用佟嫔,把她当枪使;也许孝庄觉得宜敏的威胁更大,而佟嫔明显不怎么受宠,所以暂时把对佟嫔的不满放在一边。可以说现阶段宜敏已经成为孝庄头号打压的对象,这时候什么挡箭牌都没用了,孝庄就认准了宜敏一个,甚至让敬事房停了佟嫔的避子汤,让佟嫔喜不胜喜。
宜敏对此也是无奈,当初打算回娘家的时候就已经有了心理准备,只是没想到孝庄的反应会如此激烈罢了,这几日每当去慈宁宫请安都要受一肚子的气,这倒也罢了,反正当做耳旁风吹过就算了,但今天孝庄第一次当着所有嫔御的面给了宜敏没脸,那难听到诛心的话语让宜敏心中怒气翻滚,所幸孝惠在一旁帮腔解围打圆场,才总算没有让事情闹到不可收拾的地步。
但是在众多嫔御面前丢脸足以让宜敏心中的不悦达到最高点,她都记不清自己有多久没有受过如此屈辱了?从前世登上妃位之后,就没人敢当面给她难看过,如今孝庄倒是撂下脸皮,完全不管不顾了,真不知道那天晚上康熙跟孝庄说了些什么,竟然给了她这么大的刺激,一点太皇太后的风度都没有!
宜敏深深吸了口气,然后缓缓吐了出来,反复再三才总算是将心情平复下来,哼,这口气她暂时忍下了,不用多久她就会千百倍地讨回来,到时候她要孝庄比此时难过千万倍!
就在宜敏逛着御花园平伏心绪的时候,远处走来一行人,看方向就是冲着宜敏来的,定睛看去原来是一袭香色嫔妃服饰的佟氏,带着孝庄赏的头面,打扮得花枝招展,领着一群宫人摇曳生姿地走来,宜敏过人的目力自然看得到她脸上得意的笑容,不由得皱起眉头,想到刚刚慈宁宫会发生那种事也有她的一份功劳,若不是她故意挑起孝庄对宜敏的怒气,孝庄也不至于突然发飙。
孝庄是太皇太后她暂时动不了,但是一个佟氏不过是个嫔,她根本不需要对她客气,最近这个女人似乎被捧得有些忘乎所以了,若不给她点教训,恐怕都快不知道自己是什么身份了!
只见佟嫔不紧不慢地走到宜敏跟前,故意做出一副吃惊的模样道:“哎呀,这不是贵妃姐姐吗?请恕臣妾眼拙没有看见呀,~臣妾~给贵妃姐姐请安。!”娇娇柔柔地随便向着宜敏微一蹲身,然后不等宜敏叫起就打算自动起身了。
不等她立直身子,宜敏就冷冷地道:“本宫让你起身了吗?这是什么规矩?看来这宫规佟嫔还没学到家啊?”这佟氏当真是不知抬举,翅膀还没硬呢就敢在她面前嚣张,她恐怕还不知道自己能在宫里过得如此滋润是宜敏有意放纵的吧?不过那时候是因为她和孝庄只见需要一块缓冲的挡箭牌,而如今宜敏已经算是跟孝庄撕破了脸皮,那么这个挡箭牌也就没用了,宜敏不需要再纵容她了,是时候让她知道这宫里是谁说的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