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重生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重生之康熙荣妃_分节阅读_第133节
小说作者:敲钟的紫藤   小说类别:重生小说   内容大小:1.41 MB   上传时间:2025-03-21 19:59:17

  帝后二人很早就知道腹中怀的乃是双胎,毕竟宫里头的御医可不是吃素的,个个都是顶尖的国手,月份稍大一些就立刻能察觉出不对劲了,一听脉象有两个自然知道缘由,哪里敢隐瞒这种要命的事?

  当场就禀告了康熙和宜敏,宜敏一听立刻不淡定了,她可是知道自古后宫多阴私,双生子更是最容易出问题的,她不怕别的,就担心康熙也会迷信那种说法,对未出生的孩子有偏见。

  幸好康熙立刻表态自己绝无此意,甚至高兴的不得了,毕竟马佳氏本就有生双胎的传统,祖祖辈辈流传下来也没见有什么问题,宜敏本就有一对双胞胎弟弟,身为马佳氏的女儿,怀上双胎本就在情理之中,又有什么好惊奇的?

  加上巴克什和巴图鲁这对兄弟天天在御前晃,既是康熙的小舅子,又是心腹发小,两人心性喜好截然不同,唯一相同的就是武艺之高简直匪夷所思,尤其二人心意相通,同时对敌更是战力倍增,这等可遇而不可求的人才一生就是俩,旁人简直羡慕得流口水,顶多说说酸话,哪敢传什么闲话呢?

  钟粹宫

  正殿寝室内,摆放着一架极为精美大气的升摇车,宽大的车身内并排躺着两个粉雕玉琢的婴儿,长得宛如一个模子印出来的,样貌看上去有几分宜敏的影子,却有七分像康熙,叫康熙稀罕的不行,更加疼爱两个幼子,每天都要过来看看才满意。

  宜敏坐在摇车旁,目光极为柔和慈爱,伸出手指轻轻逗弄着,只见左边那个原本闭着眼睛的婴儿抽了抽小鼻子,似乎闻到了母亲的味道,睁开眼睛看了看,伸着小手一把抓住宜敏的手指就要往嘴里放。

  结果到了嘴边的手指被抽了回去,小娃娃两手不停挥舞,不满地啊啊直叫,口水不由自主地流下来,沾湿了枕头,看得宜敏忍俊不禁地笑了起来,再次把手伸了过去。

  “主子,您又开始逗弄小阿哥了,幸好十一阿哥脾气好,不然咱们的耳朵可要受罪了。”尚嬷嬷端着一个黄釉刻云龙碗从房外走了进来,一抬眼就看到宜敏正在玩儿子,顿时无奈地叹了口气。

  自从生了这对双生子,自家主子似乎玩性大发,每天都要把儿子玩得哇哇叫,说来也是咄咄怪事,两个小阿哥一个爱睡,一个爱玩,睡着的十二阿哥基本雷打不动,怎么逗弄不肯醒的那种,只有饿了尿了会哼哼唧唧地哭两声,其他时候基本都在呼呼大睡。至于十一阿哥则是爱玩爱笑,被逗弄急了只会吱哇乱叫,很少如普通婴儿那般哭闹不休。

  宜敏有些心虚地收回手,讪笑着道:“嬷嬷放心吧,本宫有分寸的,长生这不是很开心吗。”由于康熙在孩子出生前就想好了大名胤祧和胤祾,所以她只能将长生和长华给两个儿子当乳名,算是圆了自己的念想。

  看着活泼好动的长生和嗜睡如命的长华,宜敏就忍不住想要去逗弄亲近他们,她完全没想到这两个孩子会同时到来,当感觉到腹中有两个微弱的心跳声时,宜敏的震动是难以言喻的,既怕自古皇家不留双生子的规矩,又惧孩子不是前世失去的那个,各种担忧猜测几乎将她湮没,心态几度崩溃。

  幸好康熙还算拎的清,一直将她怀有双胎的消息捂得紧紧的,平日里也是千依百顺,各种安抚宽慰,就差指天发誓自己绝不会对双胞胎有意见,这才让宜敏略微安心,但是真正的心结却难以释怀,长生长华前世并非双生,今生这般巨大的变化究竟是福是祸?

  多亏了宜敏之前因祸得福,养生功法有了新突破,体内生机勃发,气血极为强盛,加上腹中胎儿十分乖巧,这才让她在胡思乱想中熬到了生产。在所有人的严防死守下,宜敏这一胎生得十分顺利,不过两个时辰,两个儿子就迫不及待地出生了。

  听到孩子呱呱落地的声音,确认生的是两个儿子后,宜敏的心放下了一半,强撑着满身疲惫,迫不及待地让人将孩子抱到跟前,颤抖着手掀开襁褓,翻开新生儿的手脚查看,果然在它们的手心和足底发现了与前世同样的胎记,不由得喜极而泣,无尽的担忧都化作了泪水流走了。

  这是她的孩子,没错!是她的长生和长华,无论胎记的位置还是形状全都一模一样。

  自从阿鲁玳的命格出现了不可逆转的偏移之后,宜敏就对自己的所作所为产生了怀疑,她生怕是因为自己推迟了阿鲁玳原本的出生时间才引来种种变化,最为直接的生辰八字的改变导致女儿命格与前世完全不同,最终导致女儿可能不到二十岁就要离开人世。

  虽然她自我安慰老和尚口中的不容于世是指阿鲁玳会前往另一个世界,但是事实如何又有谁知道呢?是活着离开还是死后转世?都改变不了自己即将失去亲生女儿的事实,如果阿鲁玳真的因此出现意外,她一辈子都无法原谅自己的。

  只是任何的后悔都无济于事,时间已经过去了十年之久,即使是仙境也无法让时光倒流,回到荣宪前世出生的那个时间点,事情已经发生了,自怨自艾并无用处,她只能安慰自己得知我幸失之我命,然后硬着头皮继续走下去。

  幸好三子、四子的出生给了她希望,即使变成了双胞胎,但是那依然是自己的孩子,他们真的回来了,孩子们与自己的缘分没有断!这样的认知让宜敏的内心得到了救赎,没有因自己的自以为是而亲手毁掉孩子回来的可能,上辈子最大的遗憾仍然能够补救。

  卸下了内心最沉重的负担,宜敏总算恢复了几分往日豁达心性,甚至平日里连与康熙相处都不再那么紧绷了,心中轻快的宜敏平日里做的最多的事就是陪两个幼子玩闹,逗两个孩子变脸成了宜敏最大的乐趣,连坐双月子的煎熬都显得格外轻松一些。

  如今承瑞和赛音察浑都已经长大了,不但要每日学文习武功,时不时还要被康熙叫到御书房整理奏折文卷,提前熟悉朝廷的各项政务,弄得赛音察浑每日里唉声叹气,他最烦帮自家阿玛看那些啰嗦无边的折子,简直考验他的忍耐力,经常抱怨读书人怎么如此喜欢废话连篇?

  至于阿鲁带就更别提了,在过完六岁生日之后,她每个月有一半的时间随元灵真人回山居住,接受正统的道家传承,而回宫还堆积着大把的功课等着她学习,几乎连点玩乐的时间都没有,更别提当自己的贴心小棉袄了。

  幸好这时候钟粹宫多了两个新生的小家伙,让宜敏没空去胡思乱想,两个孩子的出生几乎占据了宜敏九成的注意力,即使出了月子也没把宫务接回来管,毕竟内务府几乎都是她和康熙的心腹,后宫任何人想要做任何事都要经过内务府那一关。

  加上安妃和敬妃都是知恩图报的性子,明白若非马佳氏相护,恐怕后宫这些女人的家族非得把王佳氏和李氏满门弄死不可,于是很是自觉地担当起她左膀右臂的工作,既不会刻意弹压六嫔,也不去扶持新进宫的秀女,反而学着宜敏的做派不偏不倚,颇有几分得人心,因此后宫几乎没有什么事情是需要她操心的,宜敏自然也乐得清闲。

  她本就不是什么热衷诠释的性子,过去揽权的目的是为了更好的保护自己跟孩子们,如今她后卫稳固,膝下儿女成群,加上目前后宫的格局已经是她所能安排的最佳选择,三妃与六嫔之间关系错综复杂,拉拢与敌对交织,这种情况下的局面反而最稳定的。

  不过很快宜敏就不得清闲了,因为莺儿匆匆进了寝宫,轻声禀告道:“主子,刚刚太医院来报,说是今日例行请平安脉,永和宫的德嫔,翊坤宫的通贵人,永寿宫的郭贵人都查出了身孕。”

  这个消息让宜敏微微楞了一下,回过神来不由得失笑,看来康熙这是憋坏了呀?从去年查出自己怀有双胎开始,康熙每日里都紧张兮兮地守在钟粹宫,除了必要的上朝和处理政务之外,几乎不往后宫里去,直到两个月前她平安生产之后,康熙才将紧绷了一整年的心神放松下来。

  在宜敏坐双月子期间,康熙又重新恢复了留连后宫的作风,相应的成果也是斐然的,这才不过两个月的时间,后宫里立马多出了三个孕妇,也许之后还有更多也说不定?

  不过对此宜敏只是一笑置之,并不会如过去那般慎重其事,毕竟该来的总是会来的,正如自己的长生长华,其他女人只要不是彻底失宠,原本的孩子也终究会来的。

  她过去不会跟那些女人争风吃醋,如今就更不可能了,如今她已然达到后宫女人所能成就的顶点,只要不自己找死,基本没人能动摇自己的地位,如今后宫传出喜讯对自己反而更加有利,更显得自己贤惠大度,有容人之量。

  “本宫知道了,后宫里头已经很久没有好消息了,吩咐内务府按照惯例加三层赏下去,太医院三天一轮平安脉,务必保证皇嗣平安降生。”

  不但宜敏十分淡定,就连站在一旁的尚嬷嬷也不像过去那样紧张了,毕竟自家主子已经有了五个嫡出子女,就算后宫出生再多的阿哥格格又如何?庶出终究入不了皇上的眼,根本影响不了大局。

  莺儿闻言立刻答应下来,转身出去了。

  “莺儿这丫头越来越能干了,还是主子会调教人,身边几个贴身婢女随便一个都能独当一面。”尚嬷嬷笑眯眯地黄釉刻云龙碗送到宜敏面前,一边说话一边不忘盯着她将里头的补汤喝下去。

  宜敏苦着脸端起碗,整整喝了两个月的补身汤水,她简直腻味透了,可惜这方面无论是额娘还是尚嬷嬷都格外坚持,认为生了双胎就是双倍的损耗身体,必须加倍补回来。

  天知道她的身体早就恢复如初了,喝这些补药还不如自己运转一周天养生功法的效果好,可惜这种话她压根没法说出口,老人家的传统观念固执得很,让她们相信练功比坐月子管用,你简直就是天方夜谭。

  “嬷嬷,本宫都已经出月子了,补了整整两个月,我都胖了一圈儿了,您就饶了我吧!”闻着扑鼻而来的鲜香味道,宜敏却只想作呕,再好的手艺也改变不了千篇一律的食材,她求饶似得看向尚嬷嬷,一副可怜巴巴的模样。

  尚嬷嬷看着自家主子眼里的抗拒,心中忍不住动摇了,想了想还是松口了:“罢了,既然不喜欢就先放着吧!老奴已经让大师傅准备了一些主子喜欢的小食,等会就着喝一点,待明日问过沈院正,若是他觉得可以,那便停了这些药膳,如何?”

  “还是嬷嬷最疼我!一切都听您老安排。”宜敏闻言顿时喜笑颜开,连连点头答应了,只要能摆脱这种酷刑,让她干什么都好!一想到这是最后一盅药膳了,宜敏顿时不难受了,也不等小食送进来,直接端起碗来直接几口闷完了,然后重重地吐出一口气,这该死的味道她这辈子都不想再闻到了。

  “敏儿这是怎么了?苦着一张脸?”康熙慢腾腾地踱步走了进来,就看见宜敏皱着眉头喝汤的样子,忍俊不禁地笑了起来,这两个月他没少见宜敏这幅受刑的模样,天知道那小小一碗里头添加了多少名贵的补品,都是普通官宦人家一辈子都够不着的好东西。

第335章 风起云涌(六)

  宜敏没好气地白了他一眼,真是明知故问,再好的东西连喝两个月都跟毒药差不多了。

  康熙早已经习惯了宜敏的坏脾气,非常有耐心地上前拍背劝哄,等宜敏转怒为喜之后,才去看升摇车里的两个儿子,却正好对上两双黑白分明的眼睛,竟是嗜睡的长华难得醒了过来,正跟哥哥一起吐着泡泡看人。

  “哟,咱们的小十一醒了呀!快让皇阿玛抱抱。”康熙顿时稀罕得不行,立刻伸手抱起这个小儿子,只见它乖乖地待在康熙怀里,嘴里依然吐着小口水泡,瞪着乌溜溜的大眼睛四处张望着,显然机灵得很。

  宜敏也看了过来,轻轻哼了一声:“真是个小白眼狼,额娘赔了你大半天都不理人,这会倒是醒得快!长生乖,额娘疼你,咱们不理小十一好不好?”

  小长生哪里懂得大人在说什么?只是感觉到那熟悉的气息,被宜敏抱在怀里顿时咯咯笑了起来,小手抓着宜敏的衣襟,显然开心得很了。

  小长华呆在康熙怀里原本还乖乖的,一听到哥哥的笑声立即转过头去,两只小手伸了出去,呀呀叫了起来,也不知道是想跟哥哥在一起,还是也想要额娘的怀抱?

  眼见宜敏不理会自己,只顾着跟哥哥拉手玩,小长华显然委屈极了,小鼻子抽了抽,眼里慢慢涌起水花,却又不大声哭闹,只是小声地抽泣着,眼巴巴地看着宜敏的方向。

  眼见小儿子这小可怜的模样,康熙顿时心疼了:“不哭不哭,皇阿玛带你找额娘去。”嘴里一边安抚着,一边抱着儿子凑上去,“敏儿快抱抱这小祖宗吧,真要哭起来那可就不是半天的事儿了。”

  宜敏早就心软了,这会也顺水推舟地坐到床上,将长华也揽进怀里:“真是个小天魔星,这么小就知道装可怜争宠了?等长大了怕不是个霸王性子?”

  别看小长华整天睡觉,只要一醒来必然要霸着宜敏的,有一次宜敏没注意到他醒了,一直抱着长生逗弄,结果把这小祖宗惹急了,扯开嗓子大哭起来,说魔音穿脑都是轻的了,而去怎么哄都停不下来,最后把康熙都惊动了,连沈行济都被抓过来救场,结果都无济于事。

  直到这祖宗自己哭累了,睡着了才消停下来。只是那时候整个钟粹宫都已经人仰马翻了,任谁都想象不到一个平时安安静静的小奶娃居然能哭整整两个时辰不带歇的,简直吓坏了所有人,要不是沈行济检查后说没问题,宜敏简直都要自责死了。

  从那以后,这小祖宗只要一开始有掉金豆子的趋势,奶娘立刻就会紧张兮兮地报告宜敏,不过试过几次之后,宜敏发现这小子并不是每次都要自己抱,只要自己不抱着长生,就算不去理会他,他也会乖乖地呆在摇车里自得其乐,不会出现那种歇斯底里的状态。

  幸好小长生是个好性子,跟弥勒佛似得成天乐呵呵的,就算这会被弟弟抢了额娘怀抱也不生气,反而咿咿呀呀地冲着弟弟笑,然后两个小奶娃就会用自己的语言进行交流,即使被放回摇车里也不闹腾了,反而咯咯地笑得开心。

  帝后夫妻二人对视一眼,同时松了口气,第一次知道一胎生两个娃的难处,两人一起轻手轻脚地出了寝室,来到外面的花厅落座。

  康熙忍不住感慨道:“俗话说三岁看到老,这小十一这会就能看出厉害了,以后怕是要把小十吃得死死的。”两个月大的娃儿就懂得争宠了,他可真是长见识了,之前几个孩子都是一胎一个,即使承瑞和赛音察浑只差一岁,却也没这么古灵精怪啊?

  宜敏无奈地摇了摇头:“罢了,他们兄弟俩能处得来就成,咱们就别操心了,有小十一在,小十吃不了亏。”长生的性子这会就能看出来顶顶的温和宽厚,至于长华怕不是比赛音察浑还要霸道几分,不过将来护着哥哥正好。

  康熙赞同地点了点头,他的儿子霸道点怎么了?作为皇帝的康熙本身就是个眼里不揉沙子的霸道性格,所以他向来宠溺赛音察浑,因为他的性子更像自己,如今有了更有个性的小儿子,康熙就更喜欢了。

  “对了,还没有恭喜皇上呢,如今后宫又传喜事,还是三喜临门,皇上好福气,合该好好犒赏一番功臣才是啊!”宜敏像是突然想到了什么,凤眼微微眯起,瞥了康熙一眼,突然转了个话头开口恭喜起来,倒是让康熙心里惊了一下。

  他小心翼翼地看了眼宜敏的脸色,见她神色淡淡的,既无怒色也没多欢喜,不由得心中打鼓,试探着答道:“敏儿按着惯例赏赐便是了,绵延子嗣原就是她们的本分,不必如此大张旗鼓。”

  宜敏闻言嘴角微微扬起,凤眸上挑横了他一眼:“皇上当真如此认为?就不怕美人伤心落泪?”

  “谁伤心落泪了?给了赏赐还不满足吗?”康熙顿时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一脸茫然地反问道。

  宜敏仔细审视了一番康熙的表情,发现他是真的不明所以,忍不住扶额叹息:“皇上觉得今儿查出有孕的这三人都能平安诞下子嗣吗?”他倒是是真傻还是装傻,就郭贵人和通贵人那点脑子,若康熙没点表示,怕是只能是重蹈覆辙的下场。

  康熙闻言顿时一愣,忍不住皱起眉头努力回想,缓缓地道:“敏儿的意思是之前淑嫔和温嫔会从中作梗?”

  “皇上觉得呢?”宜敏看着康熙反问道,嘴角勾起一抹讽刺的弧度,“郭贵人前年怀过一胎,可惜她硬是藏着掖着不肯叫人知道,结果出门不小心滑了一跤,直接没了,因为太医院没有喜脉的记录,最后只能草草了之。

  至于翊坤宫除了良贵人之外,其他小主基本就没有开怀过,唯独通贵人之前生过两个阿哥,若是这一胎能平安诞下个阿哥,皇上觉得温嫔能坐得住?还是惠嫔能忍得了?”

  “……”康熙直接被宜敏问住了,他脸色渐渐有些难看起来,这几个女人当真是有恃无恐不成?

  “敏儿觉得当如何处理?”康熙无奈地看向宜敏,他是怕打老鼠伤了玉瓶,那几个女人他也挺烦的,这几年基本不怎么往她们宫里去,偏偏她们膝下都有儿子傍身,不看僧面看佛面,他总是要顾及儿子的脸面啊!若论如何对付后宫这些女人,还是得自家皇后出马,比起他的雾里看花,宜敏对这方面洞若观火。

  宜敏轻哼一声:“若非她们不知收敛,本宫才懒得过问,不过一年多不管事,这宫里头的风气都被带坏了。郭贵人是个没脑子的,继续在永寿宫待下去怕是会被淑嫔拿捏死,干脆挪到长春宫去,若是生了阿哥就抱给敬嫔养着。

  至于通贵人倒是有点本事,只是温嫔不是个好相与的,不如挪到延禧宫去,那里还没有主位妃嫔,若是能生下个阿哥,就让她先享着嫔位的待遇,暂时管着延禧宫。

  至于德嫔是个有手段的,又出身内务府包衣,如今管着承乾宫,若是这般还保不住自己的孩子,那这个一宫主位她怕是担不起了。”

  康熙闻言若有所思,缓缓地点了点头,冷肃的表情缓缓解冻,拉过宜敏的手拍了拍:“敏儿果然是朕的贤内助,方方面面都考虑得极为周到,若非你提醒,恐怕朕又要失去几个孩子了。”

  宜敏轻轻叹了口气,回握康熙的手,轻声道:“皇上爱重信任于我,妾身自然希望为皇上分忧,皇家讲究多子多福,这后宫看似繁花似锦,却人心难测,个个都想着将别人踩下去,最终遭罪的都是那些无辜的孩子,妾身心有不忍罢了。”

  康熙心中一震,面上也有所动容,柔声道:“敏儿心善,朕能娶到你这般贤内助简直三生有幸啊!”

  宜敏微微一笑:“不过是妾身份内之事罢了,此番动作也算是给她们一些警告,让她们知道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若是她们能因此警醒收敛一二,看在几个孩子的份上妾身便睁只眼闭只眼。但是……”

  剩下的话语并不需要说完,康熙已经心领神会,立刻接口道:“敏儿说的极是,若是她们还是如此不知悔改,朕绝不姑息!”心中暗暗想到有这样的生母只会带坏朕的儿子,与其等她们闯下大祸连累儿子,还不如趁早处置了为好,还不伤孩子的体面。

  宜敏对此不置可否,只是岔开话题,说起其他事情来。有些话点到为止即可,过犹不及的道理她懂,看着康熙眼底渐渐涌起的寒意,她知道自己的目的达到了,康熙不见得会狠下杀手,但是让她们彻底失宠还是没问题的,在这宫里只要没了皇帝的眷顾,那就真是什么都不是了!紫禁城的奴才可是最懂得见风使舵的一群人,他们能让你变成睁眼犹瞎,张耳如聋。

第336章 风起云涌(七)

  “皇上,听说今日有人敲响了登闻鼓,而且还是位女子,可是真的?”宜敏有些好奇地看着康熙,虽然她身在后宫,但是此事传的沸沸扬扬,她自然也得到了消息,当然从暗中的渠道她知道的甚至要比任何人都多。

  康熙闻言顿时表情有些不自然,眼神飘忽了一会,无奈地点了点头:“不错,今儿上朝的时候,朝阳门外登闻鼓被敲响,值守的官员来报,是一位老妇敲的鼓,却不肯说明身份来历。因为看那老妇年纪不小,若按规矩打三十板子,怕是连上堂申诉的机会都没有,便来禀告于朕。”

  宜敏眼神闪烁了两下,语气平静中略带好奇地追问道:“那皇上是否网开一面?既然是老妇告御状,想必定是有大冤屈才会冒着生命危险敲登闻鼓吧?”

  康熙轻轻咳了两声,有些赧然地道:“朕既然立下规矩,敲登闻鼓者先打三十大板,自然不会随意破例,否则将来岂不是个个有样学样,朕怕是天天都有断不完的案件了。”

  看见宜敏难以置信地瞪大了眼睛,康熙连忙解释道:“朕虽然没有破例,但是暗示了执刑者手下留情,那三十大板顶多只是皮肉伤,绝对不会伤那老妇性命的。”

  见宜敏微微点头,眼中露出一丝赞许,康熙微微松了口气,他可不想让宜敏觉得自己是个冷血无情的刽子手,连上了年纪的老妇人都不放过,他接着道:“那妇人倒也硬气,挨了三十大板也曾不哭喊一声,不过最后还是晕了过去,朕便让人将其先送去治伤,待其醒来再行问案。”

  “也就是说皇上到现在还不知道她是何身份,又因何事告状?”宜敏有些无语地看着康熙,她早就想说了,登闻鼓这种东西本就是让老百姓有冤屈时可以上达天听,也是对天下贪官弄权之辈的一项制约,偏偏弄了个先打三十大板的规定,无论好赖都先打一顿是个什么鬼?

  为了伸冤老百姓或许愿意豁出命去,但是连话都来不及说就“青天大老爷”给打死的话,那不是妥妥的自投罗网吗?最终只会让登闻鼓形同虚设,原本收买人心的利器成了天大的笑话,她着实不明白康熙是个什么想法?

  康熙点了点头,看着宜敏那无语的目光,有些尴尬地道:“朕看史书时,前朝曾有刁民为丢失一头猪去敲响登闻鼓,朝廷为了颜面不得不赐予千钱处理此事,此风断不可长。”他只要一想到自己可能要捏着鼻子去断那些鸡鸣狗盗的案子,就忍不住血气上涌,真不知道当时宋太宗是何心情?

  宜敏轻轻叹了口气,将手覆在康熙手上,柔声细语道:“皇上通读史书,当知千金买马骨之意,宋太宗断猪案焉知不是其收买人心之举?据妾身所读史料记载,宋太宗时期乃是冤假错案最少,清廉之风最盛之时,只因百姓有了上达天听之路,明白天子能真正为民做主呀!”

  康熙闻言心中震动,犹如醍醐灌顶一般豁然开朗,是啊!升斗小民再如何胆大包天又岂敢故意耍弄当朝天子呢?唯一的解释就是宋太宗想要借此收买人心,虽然稍微有损天子颜面,却成就了一段千古佳话,后人读史时无论作何想法,宋太宗广开言路,言而有信的美名却是实实在在的。

  宜敏见康熙有所动摇,继续劝说道:“妾身虽然不懂国家大事,但是劝说皇上设此‘击鼓者先杖责’规矩者着实居心不良,此乃掩皇上耳目,堵塞言路之举,所利者非民,实则自绝于天下。”

  “多亏敏儿博闻强识,否则朕被蒙蔽尚不自知,还在那里沾沾自喜,着实叫人羞愧无地。”康熙握紧宜敏的手,脸色有些难看,他可以不当百姓的青天,但是不能容许底下的奴才试图操控他。

  “皇上要操心的都是国家大事,些许小节难免一叶障目,若非此次有老妇冒险击鼓,妾身也不会想到此处,说来倒是谢她才是呢!”宜敏抿唇一笑,尽量让话题轻松起来,以免伤了康熙颜面,让其迁怒那老妇。

  “敏儿说得有理,那老妇是朕登基后第一个敲响登闻鼓之人,若非有她,朕怕是真要当个糊涂虫了,便是为了此功,朕也要好好审审她的案子。”康熙被说服了,若非今日之事他根本没意识到还有登闻鼓这个东西,毕竟他有太多的大事要做,这种十几年没派上用场的东西早已被他抛诸脑后。

  “皇上圣明,妾身对那老妇的故事颇有兴趣,待皇上审完可与妾身说道说道。”宜敏妩媚的凤眸透露出一点跃跃欲试的好奇,语气娇柔婉转,能叫人酥到骨子里。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43页  当前第133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33/143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重生之康熙荣妃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