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重生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重生之康熙荣妃_分节阅读_第110节
小说作者:敲钟的紫藤   小说类别:重生小说   内容大小:1.41 MB   上传时间:2025-03-21 19:59:17

  他打破头也没想明白皇太后这究竟是唱的哪一出?偏偏又不能当众撕破脸,只能顾左右而言他,同样以太皇太后身体欠安做筏子,为了太皇太后能够有所宽慰,他甚至愿意破例留一个下九流的戏子在宫中。

  这话任谁听了不赞叹皇上孝顺至极?可实际上却是不怀好意,皇太后如今不过四十余岁,又恰好常住慈宁宫陪伴太皇太后,这时候若是多了一个俊美如好女的戏子入慈宁宫,且日日侍奉在侧,将来如何暂且不说,至少这皇太后的名声怕是不好听了。

  皇太后虽然有时候对政治不敏感,但是他她又不是真傻,怎么可能同意这个明显挖坑给她跳对提议,她几乎立刻就明白康熙这就是在堵自己的嘴,太皇太后卧床不起,这时候唱戏给谁听呢?这不是明摆着暗讽自己打着太皇太后的名义享乐吗?

  尤其谁人不知太皇太后如今中风了,已经瘫在床上两年了,这会想在慈宁宫摆宴居心何在?当着不能自理的老人家面前吃香喝辣?这到底是恶心谁呢?

  宜敏见皇太后终于想清楚了这里头的弯弯绕,被康熙几句话气得面色阴沉,不由得想要扶额叹息,皇太后有时候聪明有时候又总是昏招频出,真搞不懂她到底是真傻还是装傻?

  康熙嘴皮子上的功夫了得,口舌之利可敌刀剑,从小就在朝堂上见惯了勾心斗角,是在尔虞我诈中硬生生磨练出来的,随便一句话里能拐上十七八个弯,一个不慎就会中招。

  皇太后想在这方面占上风,只能说是想多了,至少她两辈子还从没见过有谁能仅凭口舌之利,在康熙面前占据上风呢!她到底有多想不开才会跟康熙做口舌之争?

  皇太后深深喘了几口气,胸口起伏不定,显然也意识到了自己这方面占不到便宜,干脆默默地闭上了嘴,不打算继续自取其辱,偏头看了看宜敏,见她一副眼观鼻鼻观心的模样,并没有落井下石,不由得心中微定。

  只是随着众人走到漱芳斋正厅尽头,皇太后正要落座,一抬眼不由得一愣,发现座次摆放似乎有些不对劲,好半天才反应过来,顿时就是脸色发青,身上微微颤抖起来,气得几乎想要当场拂袖而去。

  宜敏见状叹了口气,早有预料地与康熙对视一眼,同时手上微微使力,直接将皇太后架到凤椅上落座,丝毫不给她反应过来的机会。

  皇太后被迫坐下后,反射性地就想起身,却被康熙按住了肩膀,凑近耳边沉声道:“皇额娘可要小心坐稳了,这出戏可有点长呢!”

  然后不顾皇太后青白交加的脸色,直接拉着宜敏的手转身踏上御阶,并肩在首位上落座。

  在场众人很是知机当作没看到刚刚的交锋,一个个按照次序排好队,开始大礼参拜帝后和皇太后,山呼万岁地声音并不能掩盖皇太后的不悦和失态。

  明眼人都能看到龙椅的放置明显比皇太后的凤座高上一级台阶,表面上看来并无问题,毕竟皇帝的座次定然是在首位,但是如今全场只有一座凤椅,如今皇太后落座了,那么皇后又该坐哪呢?

  显而易见,皇后与皇上一起端坐首位,如此一来皇太后就相当于宜敏这个皇后坐尊位,而皇太后却屈居次席,无论是长幼还是尊卑都乱了套,尤其自己还被迫坐下默认了,这番打脸可谓是啪啪作响,让皇太后如何不怒?

  皇太后已经是气得发抖,她是万万没想到康熙竟然这样明目张胆地打自己的脸,她本来还有点与康熙和解的念头,这会完全抛诸脑后了,她恨不得当场撕破脸,让天下人看看皇帝是何等的不孝!

  只是当她黑着脸转头想要质问康熙的时候,却正面迎上了皇帝那冰冷的目光,那里面有着警告与不耐,显然眼前的康熙已经对自己失去了耐心,座次的羞辱就是他给自己的回应,若是自己不安分守己,怕是就不仅仅如此了。

  面对强势的皇帝,皇太后只能咬牙忍下满腔怒火,恨恨地瞪了坐在康熙身侧的宜敏一眼,见她若无其事地对着自己露出一个礼貌性地微笑,不由得更是肝疼,只能转而看向下方的宗室,总不能所有人都瞎了,看不清这其中的失礼之处吧?

  众多宗室见皇太后目光看过来,纷纷打着哈哈招呼着彼此落座,选择性地遗忘了皇太后的窘境。

  一些年纪大的宗室老王爷倒是暗中给了皇太后一个同情的目光,今时不同往日啊!

  尤记得当年皇帝第一次大婚的时候,大宴之时乃是太皇太后和皇太后居中而坐,帝后却分坐两侧,整个宴会的主角直接从一对新人变成了两宫太后,可见博尔济吉特氏当年是何等的威风不可一世。

  不过如今显然是风水轮流转,皇太后一人独木难支,威望更是不能与太皇太后相比,而当年的赫舍里氏也无法与当今皇后相提并论,出现这种局面不是理所当然的吗?

  只要皇上乐意与皇后共享御座,借此给皇后撑腰作脸,难道皇太后敢让自己的凤座凌驾于皇位之上吗?除非她敢撕破脸直接离席,否则只能捏着鼻子认了。

  如今帝后大婚期间本就该出则同车,入则共座,居则同寝,这乃是自古以来的规矩,莫说皇太后,即使太皇太后在场按理说也大不过新人,帝后一体,荣辱与共,出现这种座次安排也不算违礼。

  康亲王福晋抬头看了看如坐针毡的皇太后,不由得暗自摇了摇头,虽然她也姓博尔济吉特,但是与皇太后并非一支,蒙古部落之间本就不是铁板一块,如今随着太皇太后彻底失势,科尔沁蒙古也无法再保持超然的地位。

  尤其太皇太后的所作所为她也有所耳闻,如今能留下一条性命已经是多亏了帝后大度不计较了,皇太后若是再不识趣,怕是大清后宫就真的再无科尔沁女人的立锥之地了。

  她是杰书的嫡福晋,嫁给他时不过是一个小小的镇国公,是她一路陪着他披荆斩棘,他征战沙场,她安定内院,为他打听各种消息,两人配合默契才有了今日康亲王府的辉煌。

  他们夫妻对于皇室的风向十分敏感,对于康熙的一言一行都细细掰碎了揣摩,所以她并不看好皇太后,自从太皇太后倒下了,这位就慌着手脚,在无当初八风不动的稳重,一举一动看似冷静,实则毫无章法。

  她今日出席这场家宴就是最大的败笔,当年册立赫舍里皇后的时候,皇上尚未亲政,前朝后宫都以太皇太后为尊,赫舍里这个皇后自然也不例外,就算被夺了风头只能捏着鼻子认了。

  如今情况却不同,皇上早已羽翼丰满,大权在握,太皇太后更是风烛残年,威风不再,皇太后这时候想要跳出来扛大旗无疑是不智的,毕竟她一直以来在世人眼中就是个吉祥物一般的存在。

  先帝顺治时,她就是个小透明,静如鹌鹑一般才得以保住后位。当今登基后,更是宛若太皇太后的影子一般,低调得毫无存在感,甚至连满语都不曾好好学,又不愿屈身与宗室交好,自然更无地位可言,这时候自然别指望有人会为她出头。

  看着眼前无人问津的情形,皇太后面色难看到了极点,这才真切地认识到自己如今糟糕的处境,没了太皇太后撑腰,自己竟然什么也不是!不由得有些后悔自己当年太过低调,否则何至于连个铁杠的支持者都没有,遇到这种情况竟然只剩忍气吞声一条路可走。

  裕亲王福全坐在下手第一位,他是康熙的兄长,也是最铁杠的支持者,是铁帽子亲往,如今更是执掌宗人府,称得上一句权势滔天,煊赫异常,他抬头看着憋屈的皇太后,不由得心中暗自感叹,这天已经变了啊!

  想当年皇上出巡木兰途中遇刺,尚且不敢声张,还需要自己装腔作势配合小阿哥来瞒过这位的耳目,如今皇上羽翼丰满,已经是明晃晃的不将其放在眼里了,这等帝心变化明眼人都能看得出来,正如没有皇帝宠爱的皇后不过是个摆设,同样的道理,没有皇帝撑腰的皇太后自然也什么都不是。

  这位皇太后当年既然选择低调,那么就该老老实实地苟着,好歹能够维持着明面上的尊荣,可是偏偏这位显然不甘心蛰伏,想要撑起当年太皇太后掌权时的架子,这不是庸人自扰吗?面对掌握实权的强势皇帝,背景强硬的得宠皇后,皇太后能赢得过谁呢?

  西鲁克氏手肘碰了碰福全,等他回头看来,压低声音道:“听说皇太后亲自往乾清宫一趟,后来皇上才下令才变动了座次,显然这位是自取其辱了。”本来帝后大婚的家宴本就该是皇后的主场,皇太后来凑什么热闹,真以为还是当年博尔济吉特氏称霸后宫的年代吗?这下可好了,被当着所有人的面踩了脸,还不如乖乖在太后宫里待着呢!

  “不用理会,皇太后是个识时务的人,她会明白现实的,你看这会不是挺安静的吗?”福全轻轻嗤了一声,他原本对皇太后还算颇有好感,至少她当皇后时没有欺压过自己母子,但是从皇帝遇刺那件事之后,他心中对于博尔济吉特氏的警惕已经提到最高,爱新觉罗氏的爷们还没死绝呢,什么时候轮到博尔济吉特氏来决定皇位的更替了?

第272章 母仪天下(二十一)

  众人纷纷坐定之后,家宴便正式开始了,康熙当先举起金色酒樽,笑着道:“今日在场诸位有朕的长辈叔伯,也有兄弟子侄,还有姑婶姐妹,你们都是朕的血脉至亲呀!今日能够齐聚一堂,为朕与皇后贺,朕很是欣悦,请诸位举杯,一同畅饮!”

  宗亲们纷纷响应,举起酒樽齐声恭贺:“为陛下贺,为皇后贺,恭祝两位陛下龙凤呈祥,大清国泰民安!”

  康熙大笑着将酒一饮而尽,宜敏同样笑盈盈地举杯示意,借着衣袖遮掩,仰头饮尽杯中酒。

  场面话说完了,接下来就是宗室们陆续上前敬酒祝词,两人也是来者不拒,当然他们杯中装的都不是御酒佳酿,而是不易醉人的果酒,带着淡淡的果香,入口绵软甘甜,很是宜人。

  今日前来的宗室数量不少,亲王、郡王都亲自祝酒,后面的贝勒国公等等则是一批批地来,得益于过人的记忆力,宜敏大多数人都能叫的出名字,偶尔出口寒暄几句都能叫人如沐春风,一时间场面和乐融融。

  众人都惊异于皇后对宗室的了解重视,甚至连一个不起眼的辅国公都能叫出名字,并且问及其家中老夫人为何不曾到来?

  那辅国公受宠若惊,连忙请罪道老母偶感风寒,这才遗憾缺席,感谢皇后娘娘惦念。不过看那激动得满脸潮红的模样,显然是对自己能得皇后记住很是感动。

  宜敏对此倒是不觉得如何,毕竟这么多年来,无论大宴小宴,国宴家宴基本都是她安排主持的,对于这种场合早已应付自如。

  她微笑着应付络绎不绝前来敬酒的命妇和宗室女,眼角余光注意着皇太后的动静,却意外地发现她已经收起了外露的情绪,恢复了原来那副平静无波的模样,仿佛刚刚的暴怒完全不存在一般。

  见此她不由得心中暗自佩服这位的忍耐力,虽然她的政治智慧不及太皇太后,但是这份心性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若非时运不济遇到了自己,恐怕她终究会笑到最后。

  宜敏沉思了不过一瞬,便端着酒樽对皇太后道:“皇额娘,本宫敬你一杯,您当年的照顾与情谊,本宫一直铭记于心。”说完目光直视皇太后,她不能像其他人那样直接忽略皇太后的存在,否则就是她处事不周,何况她对皇太后本就问心无愧,根本不怕面对。

  皇太后低垂的目光缓缓抬起,看向正对自己举杯的宜敏,见她目光清亮真诚,不由得心绪复杂,曾经她是恨面前这个女人的,毕竟姑祖母落到这步田地,这女人就算不是罪魁祸首,也占据了很大一部分原因。

  但是她又深知姑祖母与宜敏会闹到这等不可开交的地步,更多的原因在于姑祖母的掌控欲太强,容不下后宫出现一家独大的局面,尤其当初对赛音察浑下手的事令她心中至今有愧。

  她曾经试图调和两人的关系,但是两人都是性子执拗之人,都有着自己坚持的底限,事情反而越演越烈,随着苏沫儿的死亡,彻底成了不死不休的局面,而她是科尔沁的女儿,注定要站在姑祖母一边与宜敏为敌。

  若是两者始终敌对也就罢了,偏偏最令她想不到的是,当姑祖母濒临死亡的那一刻,居然是这个女人伸手拉了一把,也许在姑祖母心中宁可干脆的去死,也不愿意一辈子躺在床上受折磨,但是在她看来宜敏的作为却帮她保住了这凄冷后宫中唯一的亲人。

  从那以后,她对宜敏的感觉极为复杂,既想为姑祖母和苏沫儿报仇,却又不得不感激她的救命之恩,爱恨交织让她好不纠结,平日里行事上就会时常出现自行矛盾的作为。

  刚刚在慈宁宫询问姑祖母的时候,她何尝不是想要得到一个解脱的答案,所以当姑祖母居然反对她出手报复的时候,她心底竟然暗暗松了口气。但是今日受到的羞辱令她愤恨不比,却也犹如一盆冰水让她清醒过来一个冰冷的现实,无论自己如何想法,主动权都不在自己手上,面对帝后联手,自己的胜算实在是太低了。

  前几次交锋下来,她都是惨败收场,蒙古在后宫的势力已经大大缩水了,仅存的几位蒙古太妃也都已经老迈了,在各自部落的影响力早已所剩无几,至于科尔沁更是远在天边,根本提供不了多少助力。

  而宜敏身为满洲贵女,如今更是贵为皇后,背后有家族不遗余力的支持,最重要的是康熙一直站在她身后,宗室和文武大臣中也有不少她的支持者,加上两个出色异常的儿子,所有的一切让宜敏底气十足,无论面对任何情况都能立于不败之地。

  皇太后默默地盯着宜敏看了半晌,四周的喧哗声渐渐低落下来。连康熙都转回视线注目着眼前的对峙,就在所有人都以为皇太后不会给面子的时候,她却出乎意料地妥协了,只见皇太后缓缓地伸手拿起宫女捧上前的酒樽,将其一饮而尽,干脆利落得让人几乎反应不过来。

  皇太后亲自拿起一旁的酒壶,为自己重新斟了一杯酒,转头对着康熙道:“皇后一直是个好的,哀家之前对她多有误解,今日前来是因为哀家尚欠你们一声道贺,便以此酒祝皇帝和皇后鸾凤和鸣,白首偕老。”

  说完贺词,皇太后仰头饮尽杯中酒,也不管康熙和宜敏的反应,将酒樽往宫女怀里一丢,起身缓缓走下高台,留下一句淡淡的话语袅袅扩散开来:“哀家不胜酒力,就先回宫了,诸位慢饮。”

  场面一时间彻底安静了下来,众人目送着这位完全出乎意料的皇太后穿过大堂,慢慢消失在所有人的视线里,就在这时赛音察浑突然站起身,对着康熙和宜敏行了一礼:“皇阿玛,皇额娘,儿臣请旨护送皇玛嬷回宫。”

  康熙闻言收回凝视着皇太后方向的复杂目光,对着赛音察浑轻轻点了点头,欣慰道:“去吧,好生送你皇玛嬷回去,然后就立刻回来,不可耽搁,记住了吗?”他有些担心这个儿子太重感情,容易被皇太后蛊惑,毕竟从小皇太后就极为疼爱赛音察浑,如今看似服软,实际上也不知是个什么心态,他不放心儿子与之接触。

  宜敏倒是极为豁达,含笑看着赛音察浑,微微颌首并未说话,她相信自家儿子不是那种会因为感情而一叶障目之人,尤其皇太后确实多有几分真心待他,若是赛音察浑今日始终冷眼旁观,在旁人看来未免太过冷血了,这时候站出来送行,既不会太过违逆父母,也能周全了皇太后的颜面,算是给了两边台阶下,确实不错。

  得到支持的赛音察浑面上一喜,口中喊了一声“遵旨!”,就连忙疾步向殿外奔去,等到了殿外就发现皇太后根本不曾走远,而是停在銮驾旁静静看着他。

  皇太后本就走得不快,自然听到了不远处身后传来的对话,冰冷的眼眸渐渐回暖,涌现几许晶莹水光,步子放得更慢了,到最后甚至干脆停下来等赛音察浑前来。

  看着眼前这个已经与自己一般高的少年,皇太后目光柔和异常:“好孩子,你的心意皇玛嬷领了,好好回去参加宴会吧,哀家自己回宫即可。”她不希望这个孩子因为自己的缘故与父母留下任何嫌隙,无论她与皇帝和宜敏之间有任何过节,却从未迁怒到孩子身上,她一直以来都只是希望让这个孩子更亲近蒙古科尔沁罢了,从未想过要害他。

  赛音察浑伸手挽住皇太后的胳膊,脸上露出一抹灿烂的笑容,少年清亮的嗓音带着满满的活力与朝气:“皇玛嬷放心吧,阿玛和额娘都同意了,孙儿也正好躲躲懒,不然那些叔伯兄弟怕是要灌我酒了,先让大哥顶上一阵子,等我送完玛嬷回来,再把他们通通放倒!”说完哈哈大笑起来,显然是想到了稍后自己大杀四方,大获全胜的精彩画面。

  皇太后被他这一番话说的忍不住笑了起来,原本郁结的心情也豁然开朗,好笑的点了点他的额头,没好气的道:“你想得到挺美,就凭你这么点酒量,还想放到那些老酒虫?别最后把自己给喝趴下了,玛嬷可要好生笑话你一场。”

  赛音察浑抬头抬手摸了摸自己额头,满不在乎地笑了笑,搀扶着皇太后坐上凤撵,自己随侍在身旁边走边说道:“皇玛嬷这是小看我了不是?我这酒量可是从草原上真刀真枪磨练出来的,你又不是不晓得,当年北上木兰的时候,多少部落的巴图鲁来找咱们大清儿郎拼酒,嘿!最后还不是都被我们喝趴下了,我可是唯一最后站着的人呢!

  皇太后听了回想起当时的情景,也忍俊不禁的笑了起来。草原上的儿郎向来都是以酒会友,无论一开始有什么不愉快,只要你能在酒量上赢过他们,他们就会真心的佩服你是个英雄好汉,反之,若是不敢喝酒,或者是酒量不行,就会被人看不起。当年赛音察浑也不过十岁上下,也不知道哪里来的酒量,居然是千杯不醉,可谓天赋异禀。叫一群蒙古汉子稀罕的不行,一个个顾不得辈分对着他勾肩搭背,称兄道弟起来,甚至跑到自己面前想要嫁女儿的更是比比皆是。

  笑着笑着,皇太后心里不由得叹了口气,若是赛音察浑真能娶个科尔沁的女儿回来该多好,这样自己就能卸下这份重担,无需再辛苦维系着科尔沁与大清之间的联系,只需将一切都交给下一辈即可。

  可惜这一切不过都是奢望罢了。皇帝对于这两个最年长的儿子可谓寄予厚望,自然不可能再让他们自毁前程,去娶科尔沁的女儿为妻,即使当年太皇太后尚在的时候都不可能。更何况是现在呢?即使是赛音察浑本人恐怕都不愿意吧?

第273章 母仪天下(二十二)

  正当皇太后与赛音察浑说笑着经过御花园时,却在中途遇上了出门散步的淑嫔郭络罗氏,她一见是皇太后的銮驾经过,连忙领着身后的奴才避让在路旁,一群奴才都跪地对着皇太后銮驾行礼,唯独淑嫔还被人扶着立在原地。

  皇太后自然注意到了淑嫔,但是她只是淡淡地瞥了一眼,本来并未在意这么一个身着宫装的女人,毕竟这宫里头的女人着实太多了,除非穿着品级朝服,否则远远地很难分辨出的具体身份。

  不过对方没有屈身行礼的动作倒是让她微微愕然,这宫里头即使是皇后见到她也要福身一礼,何况是这个不知道哪里冒出来的女人,居然敢大大咧咧地站在路边目视自己的銮驾?

  赛音察浑的眼力自然是比皇太后强出一大截,远远地就认出了那个女人是淑嫔郭络罗氏,不过见她那小心翼翼护着肚子的动作,不由得暗中翻了个大白眼,就她那苗条的身段显然月份不大,这都还没显怀呢装什么大肚子孕妇呢?

  皇太后倒是没发现淑嫔的小动作,她只是有些不悦此人的不知礼数,正好刚刚憋了一肚子火,就没打算将此事轻轻放过,于是示意銮驾在一行人跟前停了下来,自然也就看清了面前的女人是淑嫔郭络罗氏,不由得脸色稍缓。

  淑嫔见状心里却有些犹疑,曾经有段时间她与皇太后关系极佳,甚至想过将来生下孩子抱给皇太后抚养,借此得到两宫太后的好感和支持,但是皇后马佳氏的崛起太过强势和迅速,让她不敢轻举妄动,生怕被当成挑衅之举,到时候反倒成为两边争斗的牺牲品。

  如今太皇太后已经彻底失势,皇太后又是凡事不肯出头的性子,让她白白赔出一个儿子,怎么想都不划算!再加上长子胤祺自出生起就养在自己身边,如今已经快5岁了,已经是记事的年纪了,淑嫔也舍不得再将他送走。

  她这些年甚至庆幸自己当初的一时犹豫,否则胤祺怕是跟自己不亲了,只有真正当过额娘,才能真切体会到那种母子连心的牵绊,只要想想当儿子跟别的女人亲密无间,跟自己却形同陌路时,心里就说不出的难受!

  “嫔妾参见皇太后,恭祝太后万福金安。”郭洛罗氏直接面对皇太后自然不敢再怠慢,急忙甩帕子屈膝行礼,态度恭敬,姿势标准。丝毫不敢有一丝大意,以免被拿捏住,成为发难的借口。

  “起身吧!淑嫔好兴致啊,这时候出来逛御花园?”皇太后饶有兴趣地撇了眼淑嫔的肚子,又看了看天色,家宴是酉时开始,这会天都要黑了,居然出来逛御花园,看来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啊?

  淑嫔闻言顿时尴尬一笑,伸手扶了扶鬓发,轻声地道:“嫔妾已经在御花园逛了好一会,看来是没机会遇见皇上,也是时候该回去了。”

  “你这性子倒是直接,哀家就喜欢你这般行事不矫揉造作的样子。”皇太后一听郭洛罗氏大方地承认想要来御花园堵皇帝,忍不住失笑,心里的那点不豫瞬间烟消云散了。

  淑嫔抿唇一笑,摸了摸自己尚未显怀的腹部,向来神采飞扬的面容暗淡了些许:“嫔妾自从查出有孕那日起,已经月余不曾见过皇上,便想着用这样的笨法子,希冀能让皇上想起我们母子罢了。”

  皇太后面色微沉,为了封后大典,皇帝竟然足有一个月不曾入后宫,对马佳氏倒是情深义重,却不曾考虑过后宫里还有人在为他孕育子嗣吗?

  只是转眼看到身旁的赛音察浑,又想到刚刚在漱芳斋的情形,她忍不住叹了口气,撇了郭洛罗氏的肚子一眼,淡淡地道:“皇上胸怀天下,有许多正事要做,想来等忙过这些时日,定然回去看望你们母子的。”

  淑嫔神情一滞,几乎保持不住那副黯然神伤的模样,她飞快地抬眼看了皇太后一眼,本来正想开口说什么,却突然瞥见轿子侧后方站着一人,定睛一看居然是二阿哥赛音察浑,直面他那饶有兴致的目光,不由得心中一凛。

  她讪讪一笑,瞬间错开了与赛音察浑对视的目光,将到了嘴边的话咽了回去,转而柔声道:“承皇太后吉言,嫔妾不敢奢望其他,只求平安诞下子嗣,皇上能不忘了嫔妾母子便知足了。”

  皇太后有些奇怪地看了她一眼,感觉这话与她之前的作态有些不同,却也懒得多想,淡淡地道:“若是想平安顺遂,便少来御花园这等是非之地晃荡,人多眼杂难免多事,皇后是个大气贤惠的,你只要老实安分,自然无需过多担忧。”

  在对待后宫妃嫔这方面,就连皇太后都不得不佩服宜敏的心胸,不但每次选秀都是动真格的,优中选优,但凡受宠的也从不打压针对,甚至有幸怀上子嗣还会得到不少庇护,确实是一名不可多得的贤内助,尤其跟前任赫舍里氏相比,更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

  淑嫔面对这话只能哑口无言,只能憋屈地应声道:“嫔妾谨遵懿旨,以后定安分在永寿宫养胎。”她难道能抱怨马佳氏贤惠太过,选了那么多美女才女入宫,弄得她们这些老人很是尴尬吗?

  若非郭洛罗氏是满洲老姓,家世在后宫之中尚可,又运气好早早生下了胤祺,这才提前占了个嫔位,否则按照后宫每隔几年就进新人的架势,恐怕她这会早就被皇上忘到九霄云外了。

  后宫的女人要是真的安分守己,那就是真的傻了,为了皇上的宠爱,为了孩子的前程,为了家族的利益,哪个不是拼命把对手往死里踩,她要是有机会肯定也会弄死竞争对手,好让自己登上妃位。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43页  当前第110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10/143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重生之康熙荣妃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