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陈红刚送了于洋去学校,还没到家呢,就接到了村长的电话,通知她于洋爷爷去世了。
因为家里房子也卖了,准备后天在殡仪馆包个小厅举行丧礼,完事直接把骨灰带回老家下丧。
中午放学,陈红就把他爷爷去世的消息告诉了于洋。
孩子知道了也挺难过的,但是毕竟年龄还小,对于老人的去世感悟也不深。
下午该上课还是上课,没人提起,他很快就忘了。
到了丧礼这一天,老家于家人都来了,陈红只带着于洋参加了遗体告别仪式,和亲朋见了个面,就带着孩子离开了。
回到家,陈红干啥都提不起精神来。人生还真是无常,好好的一个人,说没就没了。
想到于洋爷爷,她也感觉挺伤感的。老人一直想回家,直到去世,也没回去。
最后只剩下一把骨灰,被于海带回去埋进祖坟里。
于照华去世了,陈红总觉得她们娘俩跟于家的牵绊也终于断干净了。
爷爷去世,于洋也只不过|是难过了几天,就被震惊全国的大新闻给淹没了。
前世的大地震还是来了!
陈红很无奈,过了年她就匿名在网上发了不少帖子,提醒大家注意预防地震灾害!
可不是被封被删,就是被广大网友骂,说她危言耸听。
吓得她连夜抹除了所有的痕迹,她真怕被人找上门来。
从此她也老实了,常言说:长胳膊拉不住短命的!就凭她,一个普通人,把自己填进去也没人相信她的话。
肯定以为她是神经病,根本改变不了什么!也许,有些人的结局是老天定好的,她唯一能做的,也就是事后捐点钱了。
通过王叔在民政局的渠道,陈红捐了五十万。
第439章 捐款她不出头
说实话,她也不敢多捐,万一太出头,被有心人盯上,她怕自身难保!
于洋学校里也呼吁捐款,陈红也没敢让他太出头,只让他捐了他的压岁钱,一共两千块钱。
这笔数目,在他们班里也算不多不少,有很多家庭条件好的孩子们都捐出了自己的小金库。
这段时间,小区里不仅提倡捐款,还让居民们捐助衣物。
陈红把于洋穿小的衣服都洗干净打包好,去社区捐了。
混在人群中的陈红穿的很低调,手里拎着个大大的包裹站在广场排队,一边还和小区的邻居们聊着关于这次地震的新闻。
现在我们的国家很强大,无论遇上什么样的灾难,只要政府一声令下,要人有人,要物资有物资。
社会各界纷纷慷慨解囊,真的做到了一方有难,八方支援!
整个五月份,就在铺天盖地的地震灾害新闻中匆匆过去了。
陈红也把家里的衣柜给清理出来两个,其实,她也知道,有的人是真正的执着公益活动,无偿的贡献着自己微薄的力量。
也有些人只不过是被大环境裹挟着,走形式主义罢了。这些捐赠的物资最后真正到没到灾民手中,谁也不知道!
陈红也随大流,邻居干嘛她干嘛,这段时间她都习惯了出门带现金了。
去学校,学校有捐款箱;去商场,商场有捐款箱;回到小区,小区里也摆了几个捐款箱。
看到别人捐款,陈红也会从钱包里抽出两百块钱塞进捐款箱。
别人不掏钱,她也装作视而不见。打定主意,决不出头!
六一儿童节的那一天,周易回家了,在家待了三天,又要匆匆回部队。
临走前,陈红递给他一张银行卡,“我也不知道灾区有多少你以前的战友?
这里面有一千万。我也不想捐给不熟悉的人,这钱你拿去,找可靠的人管着。
别的人咱管不了,做为军嫂,咱们也只能帮一把军属们了。
这笔钱你专款专用,最好是都用在救助困难军属们身上。
你们当兵的不容易,军人家属更不容易。家里出了事都找不到人帮忙,他们也难呀!”
周易很是震惊:“这卡里真有一千万?你莫不是把家底全都拿出来了吧?”
陈红得意的笑:“咋会呢!放心,家里还有钱花呢!我不会清空家㡳的,你老婆又不傻!”
周易心下感动,这个傻女人,拿出来这么多钱,还说自己不傻呢!“这么多钱,你真舍得?别我这边花出去,你再后悔了?
这可顶你打好几年渔的收入了,拼死拼活的干,好不容易存下这笔钱,白送给不认识的人花,你真想好了?”
陈红点头:“想好了,快拿走,快拿走,不然我反悔了!”
开完玩笑,陈红郑重的对周易说:“做为军属,我也希望在灾难面前,有人会伸手拉一把。
再说了,这笔钱来的容易,都是在股票上赚来的。花到灾区的军属身上,也能发挥一点作用吧!
周易,只要咱们家人都平平安安的,钱财是身外之物,花了还可以再挣!
能帮助真正需要帮助的人,也算是为咱们全家积福了!”
周易捏着这张薄薄的小卡片,心里却暖洋洋沉甸甸的。
真不愧是他周易的老婆,这视金钱如粪土的样子,简直和自己一模一样。
他们夫妻还真是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呀!
“那这钱我拿走了!说实话,你这笔钱来的太及时了。
刚好有几个战友去灾区救援,回来组织了一个救助组,专门给现役军人家属和退役军属们提供救助。
唉!说起来让人难过,发生灾难的时候,现役军人没办法陪在家人身边,需要求助也联系不上。
退役战友们的军属,日子也不好过,尤其是我们部队退役的战友,大多都是受伤和残疾的。
不但帮不上家里人,有的还成了家里人的拖累!”
陈红心里也很难受:“对于那些伤残的退役战友们,可以偏重照顾一下。
钱不够,你给我打电话,我可以再打点钱过去。”
周易笑着说:“够了,你能挣钱,也不能可你一个人身上薅羊毛,把你薅秃了咋整?
放心吧,我们都商量过了,大家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都会尽自己所能,帮战友们度过眼前的难关的。”
周易走了,这次他带走了陈红母子俩随军的资料,等办完手续,陈红娘俩的户口也会转走。
等一学年结束,于洋捧着三好学生的奖状递给陈红的时候,也到了她们离开济南的时间。
北京部队分配的房子,陈红已经去看过了。因为周易部队的特殊性,他们部队没有单独的家属院,而是和别的兄弟部队家属院混在一起的。
陈红去分的房子看过了,也没有小说里描写的,全国各地的口音都有的军嫂们,吵架打架各种撕逼。
相反,家属院里静悄悄的,比外面普通的居民小区还要安静。
陈红跟着周易进了家属院,只在门口做了登记,看到两个站岗的小战士。
进了家属院,别说人了,连只阿猫阿狗都没看见,到处都静悄悄的。
“这小区也太安静了,是不是还没人住进来呀?”陈红好奇的问周易。
周易笑了,“又乱想什么呢?这个家属院基本上都住满了。
这个点没人,可能是大人都去上班了,孩子们都去上学了。”
“那怎么连老人和没上学的小孩子也看不见呢?
大白天的这么安静,还挺慎人的。”
周易:“毕竟是军人家属,大家还是很有素质的,没人会吵吵闹闹的。
等下午下班放学的点,小区里就会热闹起来。
孩子们做完作业会下楼来玩,老人们也会下楼散步聊天。”
说着话,走了快二十分钟,陈红才跟着周易来到分给他们一家的房子。
这是个老楼,没有电梯,他们家分在三层东户,是个不错的楼层。
开门进屋一看,地上铺着普通的米白色地砖,有些泛黄,看样子应该使用了几年了。
墙壁雪白,一看就是刚粉刷过,家具样式简单大方,应该是新买的。
陈红每个房间都看了看,就还行!
房子不大,只有七十多个平方,有主次两个卧室,主卧更是有二十来个平方,还带着个小小的卫生间。
次卧有十三四个平方,除了放下一张一米半宽的床,周易还贴心的给摆放了一个衣柜,一张书桌。
书桌上方的墙壁做了一整排的书架,床的下面都是储物柜。
第440章 北京分房了,陈红去公婆家
周易指给陈红看,“就是面积太小了,这里也只能挂一把吉他,再多的乐器也放不下了。
这间卧室也没有卫生间,晚上于洋起夜得去一进客厅的公用卫生间。”
陈红:“也不错了,这么小的房子,有两个卫生间,已经够好了。
这些家具都是你新买的?这墙壁也是重新弄的吧!”
“嗯!都是后勤的战友们帮忙弄的。在家属院,房子都是公家的也不能大动,最多也就这样了,你看看哪里不满意,我再找人弄。”
陈红转了转,摇摇头说:“你都说了这是部队的房子,又不是咱们自己家的。
动啥动,就这样吧!干净整洁就行了,还不知道能住几年呢,没必要再折腾了。
对了,现在这里只缺家用电器、床上用品和厨房里的锅碗瓢盆了吧?
你有空就置办上,没空也没关系,等我们娘俩来了,去超市一趟就能买全。”
周易有些愧疚的对陈红说:“明天我还有一天的假,你先陪我回趟家,见见我爸妈和其他家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