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一个个面剂子揉好揉光滑初步定型,接下来就是郭婶和二虎婶的展示时间了。
她们用简单的筷子、剪刀、新头梳、擀面杖当做工具,把一个个面团剂子改变了模样。
等陈红和小凤大锅里添好水,龙屉里铺好笼布,灶前抱来木柴,回来一看:嚯,盖帘上已经排满了各式各样的花式饽饽!
有寿桃,有福袋,有大元宝,有聚宝盆,有大金鱼,有寻宝鼠,有枣饽饽!
这哪是普通的饽饽,这简直就是艺术品!这惟妙惟肖的样子,太形象逼真了!
“婶子,你们的手艺真是绝了!这要蒸出来,还能让人舍得下口吗?太好看了!”
陈红暗想,难怪和面的时候,郭婶让她多和几块各种颜色的面团呢!
为了满足她们的要求,她用了菠菜、南瓜、西瓜榨汁,分别和了绿黄粉三种颜色的面团,另外还用红米曲和了块红色的面团。
俩老太太手是真巧,四种颜色的面团,让她们搭配的非常巧妙,绿色作叶,红色做花,黄色做果,粉色润色。
等醒发好上笼蒸好再看,更是美轮美奂,变成了妥妥的艺术品。
蒸完饽饽蒸发糕,蒸完发糕分豆腐,分完豆腐炸面鱼,炸果子。
陈红这边也架起了另一口油锅,开始炸豆腐泡,炸藕盒,炸香酥沙丁鱼,炸小酥肉,炸绿豆蔬菜丸子。
厨房里面香枣香刚散,又飘起了大豆油花生油的香味!
二虎婶边烧火边笑:“这才是过年的味道呢!
对了,陈红你没去赶集,买没买对联呀?”
陈红把锅里的炸货捞出来控在竹筛上控油,“婶子,我都买了,今年超市里也有卖的。
人家超市里专门设了几个年货柜台呢,不但有对联卖,啥车上用的,船上用的,牲畜圈用的,粮囤用的都可齐全了。
我还买了两对灯笼呢,到时候挂在旅馆门口一对,挂我家门口一对。
旅馆的对联我也买了,还买了很多大福字呢!”
忙到天黑,光炸货十印大的不锈钢盆就足足装了七大盆。
饽饽装晾凉后铺上干净的纱布,装进竹筐里,一米高的竹筐足足装了满满的五大筐,发糕也装了三大筐。
眼看着外面天黑了,女人们又开始做晚饭。今天请来干活的人多,加上他们五家,一共五十多口人吃饭。
陈红收拾了四条十几斤重的大鳕鱼,切了三块豆腐,炖了一大锅鳕鱼炖豆腐。
又切了一盆子五花肉,炖了一锅红烧肉,大白菜冬天是顿顿离不了,再来个猪肉白菜炖粉条。
最后再清炒个蒜蓉茼蒿菜,熬一锅红枣小米粥。
准备好晚饭,给村长打去电话,老爷子安排人分两班倒着回来吃饭。
想加班的吃完饭继续回果园干活,不想加班的回来吃过晚饭,就可以领了工钱回家休息了。
本来陈红以为,除了年轻人会留下加班,老人和妇女们都会回家休息呢。
没想到只有两位老爷子身体不好,受不得凉,没有加班。
其他人全都留下了,陈红明白,他们并不仅仅是因为挣钱。
也是帮忙抓紧把菜给出完卖出去,能多卖钱他们也替陈红几家高兴。
给两位回家的老爷子各发了一百块钱工资,陈红还另外给他们分别装了把韭菜和油菜。
怕路不好走,打着手电把人给送回家,陈红才回来。
晚上二虎叔留下杀羊,王玉生辅助,陈红也回后院杀了两只鸡两只鸭子。
等陈红安排于洋睡下回到前院的时候,二虎叔把羊都杀完分成五份了。
厨房里已经传出阵阵羊肉的香味,二虎婶已经把羊头羊蹄羊骨头都下锅炖上了。
现在厨房里没有陈红的事了,干坐着看别人干活的小凤和陈红一商量好,要不再找点事干?
想到就干,陈红让小凤在院子里支起了一口闲置的大锅,她回家用小车推回来一袋子板栗,一袋子花生。
两人在屋后找到建房剩下的河沙,用细筛筛了些细沙,倒进大锅里开始炒。
等把细沙炒热了,开始炒板栗。陈红在空间里种的板栗,香甜软糯,不用加糖炒出了也远超市面上卖的所有糖炒栗子。
玉生哥这时候也闲下来了,看陈红和小凤炒栗子花生,也来帮忙。
三个人炒了两个小时,炒出来五十斤板栗,七十斤花生。
郭婶闻到栗子香,出来捏着吃了几个,老太太不住的点头:“这个板栗好吃,又甜又软糯,一点儿不噎人!
陈红在哪买的,吃完咱们再去买点儿,这可比嗑瓜子强多了。
瓜子吃多了上火嗓子疼,还是板栗吃了得劲。”
小凤就笑:“大娘,一斤瓜子十来个人能嗑一天。一斤板栗一人三五颗就吃完了。
要是任由客人吃,一天还不得吃个十斤八斤的。”
第354章 于家的祖宗会飞到济南去
玉生说:“十斤八斤可不够!不过吃板栗也有好处,这玩意撑肚,客人上门,吃几把板栗,能省不少饭菜!”
“哈、哈、哈,”郭婶骂玉生:“你个兔崽子,这是消遣你婶呢?我有那么抠吗?
既然请客(kei),就不怕上门的是大肚子客(kei)!”
二虎叔边收拾羊肉边笑,陈红和小凤也被他们娘俩的对话逗笑了。
腊月二十八的半夜两点,出菜的村民们才在村长的带领下回家。
郭婶领着二虎婶三人给大伙准备好了宵夜,一人一碗羊杂汤,两个发面火烧。
吃完宵夜,领了工钱,每人还额外领了四捆青菜,做为旅馆几家的谢礼。
十个小时的紧张劳作,挣了两顿饭,两百六十块钱,外加价值二十多块钱的新鲜蔬菜。
尤其是其中有两捆嫩韭菜,年三十晚上的饭子馅除了白菜(百财),又多了一种韭菜(久财)。
这个意头好啊,何况人家村长几家厚道,本来二百五的工钱,说是不好听,多给了十块钱,变成了二百六。
晚上休息的时候,都已经半夜两点四十分了。
虽然大伙都挺累的,不过心里却特别高兴,蔬菜都卖出去了,三万五千斤,一共卖了十四万七千多。
腊月二十九,也是年三十,上午大家又都聚在旅馆,分了饽饽、炸货,豆腐、炒花生、炒板栗和羊肉。
又把菜钱拢了账一起分了。公账上留了四万七,剩下的十万块钱,给小峰、玉生和玉勇家一家分了一万。
陈红分了三万五千块,村长和二虎叔家每家分了一万七千五百块。
分到钱,大家都高兴,把餐厅厨房来了个大扫除,贴了对联挂了灯笼,锁门各回各家。
回到自己家,杀鱼剁馅准备供品,带着于洋贴春联挂灯笼。
今天上午,王国庆三口也放假回来了,一进门撸起袖子就是干,家里的活太多了。
儿子一家回来了,村长领着于洋去码头给两条船贴了“行船安全”“一路平安”的红条幅。
下午又带着于洋和儿孙一起去祖坟烧纸,请回了家堂。
回家后于洋闷闷不乐的进了厨房,“妈妈,咱家不请家堂,爷爷也没回村过年,我奶奶不就孤零零的没地方过年?
我看到村里人都请了家堂,咱家不用上供吗?”
陈红边准备供品边对他说:“咱家上供呀,不过咱家只供天地、财神爷、灶王爷。
你奶奶不用你挂着,你爷爷和你爸肯定会在济南请家堂的。
你奶奶和你们于家的祖宗都变成鬼了,眨眼的工夫,就会到济南你爸家,速度比飞机还要快。
放心吧,你奶奶饿不着,也有地方待,用不着咱娘俩担心。”
于洋略一思考,点了点头:“那就好,有人管就行。
妈妈,周叔叔咋还不回来,他不是说会回来过年的吗?
不会又回不来吧!他们部队也太不人道了,连过年也不让人回家吗?”
陈红沉默了一会儿,硬撑出一个勉强的笑容:“你周叔叔一直联系不上,肯定是去执行任务了。
于洋,当兵的都是身不由己的,你不要怨他失信,他也想回家陪我们过年!
好了,不说他了。既然接受了他当兵的身份,我们以后要习惯这种情况,咱们该咋过年咋过年。”
陈红带着于洋在院子里摆好香案,把找人写的天地牌位放好,摆上鸡鱼豆腐,香蕉、苹果和橙子三种鲜果,还摆上一盘枣饽饽,一盘年糕,一盘糖果。
又摆上香炉插上香点燃,斟上好酒,开始带着儿子磕头烧纸。
嘴里还念念有词:“天爷爷来家过年了!美酒佳肴,鲜果点心供上,请老天爷保佑我家平平安安,万事顺利!”
于洋也跟在妈妈身后,跟着默念:“求老天爷保佑妈妈出海打渔,一帆风顺,平平安安!”
供养完天地,娘俩又给财神爷和灶王爷上供烧纸,她们家年三十请神回家的仪式就办完了。
没有别人家放鞭炮放拦门棍请家堂的步骤,她们完成的挺快。
今年陈红在村里超市,买了一箱大地红鞭炮,还买了二十箱大礼花。
娘俩下午就包好了两大盖帘水饺,晚上做了丰盛的饭菜:
人参炖鸡、清蒸鱼、红烧肉、蒸松叶蟹、油焖大虾、鳕鱼炖豆腐、海米扒油菜、凉拌豌豆苗。
另外还有一个全家福海鲜汤。共八菜一汤,满满一大桌子。
开饭的时候,已经八点了,正好卡着春节联欢晚会开始的时间点。
看着全家福汤碗,陈红有些走神,也许她内心还是想等着周易回家吧!
可都这个点儿了,全国的人应该都进家门了,她家的大门口却依旧无人进来。
她的手机,今天更是一整天都没离身,却始终没有接到一条回信。
让自己不停的忙碌,想转移自己的心思,她有点儿身心俱疲。
心累更胜过身累,她第一次尝试到作为军属的苦等感受。
陈红把所有的苦涩都压在心头,和儿子快乐的看电视,吃年夜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