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都市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1983渔耕山海间_分节阅读_第303节
小说作者:溪水加塘   小说类别:都市娱乐   内容大小:1.34 MB   上传时间:2025-03-29 18:22:51

  韦攀只是透露了明虾很受欢迎,但并未透露他转手卖给那些拿货者的价格。

  当时八块只是市场收购价,而转手经过中间环节时,价格肯定不只八块了,这个是韦攀的秘密,也是韦攀的生存之本,梁自强当然不会多问一句。

  “受欢迎就好!”梁自强放下茶杯,“货我那肯定还有,咱俩上次合作也算谈得挺来,我干脆清一下虾池,手里所有的虾明天就全运过来,都卖给你一家!”

  虽说距离十二块的预期价格还差那么一丁点,但梁自强也不可能一直等下去了,虾塘腾出来,还得清淤泥、撒石灰、翻晒,着手准备新一轮的虾苗投产、养殖。

  所谓见好就收,能够踩在十一块的点卖出,已经很不错的了。

  毕竟一年之前开始决定养殖明虾时,明虾价格才一块五。短短一年后,捱到产出上市,等待他的却是十一块每斤的大热行情!

  布局了一整年的动作,终于迎来了“钱景”!

  而且,这可不是什么一锤子挣钱的事情。经过了前一年的试探、经验积累,下一步的步子肯定是能迈得更大一点,操作方式也将发生质的变化……

第381章 十来亩明虾全部高价卖出

  “全卖给我那当然太好了,感谢梁老板信得过我!”

  韦攀一高兴,差点叫人去拎酒过来,把矮几上的茶换作酒。后来因为梁自强接下去还要继续开船,才作罢。

  “价钱的话,”韦攀见梁自强爽快,当即也没有太犹豫,“现在既然拿货的都主动上门要这种虾,那咱们卖到跟野生明虾一个价也没多大问题。野生明虾最近是十一块的收购价,你明天把养殖的拉过来,我一样按十一块来收!”

  “那好,我就爱跟爽快人打交道!”梁自强喝完杯中茶,点头道。

  鱼获全部卖完了,明虾的事也谈妥了,梁自强在附近加了油后,便离开县城,开往市区。

  在浅锣湾把小丑鱼都卖给了江文昂。这次梁自强跟其他几个船员没太大差别,每人都是大几十的收入。

  卖完小丑鱼又去月海酒楼,手里头那条黄条鰤,自然不能暴殄天物地在渔港出手卖掉。这种高档海货一定得找月海。

  “黄条鰤?”杜子腾认出来后,急着便问,“你都放过了血了吧?”

  黄条鰤跟杜氏鰤、金枪鱼、鲣鱼一样,都是一拖上船就得马上放血。要不然,黄金都能变成一文不值。

  “那当然!第一时间就放了个干干净净,你瞅!”梁自强拎起来给他看鱼另一侧的腮下部位。

  “那好,价格也不瞒你,黄条鰤年前是卖二十一、二十二,年后现在都涨到二十三了,我就按二十三块的最新价格给你!”杜子腾直接说了价格。

  其实前头在县城渔港的时候梁自强也顺便地问过一嘴,收购点毕竟都是二道贩子,收黄条鰤他们只有十几块每斤的价。估计从他们那流到月海这类高档酒楼时,差不多也就变成了二十三。

  每斤二十三块的价格,反正是超过东星斑了,这价格都快要追上“斩三刀”了。

  说好价后去过了秤,这条鱼有五十七斤,块头着实不小。

  光这一条黄条鰤,卖到了一千三百一十一块钱!

  这次十几吨的鱼获,再加上那一大条黄条鰤的收入,总体收入比上一趟又有增长,突破了一万五,达到了一万五千二百!当然,除开柴油费、工钱,剩下也就一万四千多了。

  这么多的钱,当然又跟上次一样,就近先存了再说。

  梁自强去到同在迎宾路附近的建行浅锣支行,把今天刚到手的钱存了一万四千,另外又以小额定期的形式,存了一百块,也就是二十份五元的定期存单。

  这二十份,当然还是为了搏个机会,能够参加摸奖。手气要是够好的话,说不定能够绕开工业票继续到手值钱的电器。

  余下还有点零头的钱,梁自强装进腰包,带回家放箱子里去。

  回到船上,梁自强跟船员们说了下,接下来这次休整会稍长点,得四天左右。

  主要是因为,接下来他要处理七亩虾塘中的那些明虾,全部捞出来去卖掉,紧接又还要花钱请全村的人帮着挖一挖塘泥,翻晒、撒石灰。四天还不一定能处理得完这些事,但至少最开始的几天他必须得留在虾塘现场。

  另外,村里还有一些其他池塘,海边更是有大把可利用的空间,怎样把明虾规模从七亩扩大到更多,也是现在要开始去想、去谈的。

  按说,现在正值深海那处越冬渔场鱼虾最扎堆的时节,每多去那地方开展作业一天,就多一大笔收入,几乎只争朝夕,分秒都是钱,不应该一连休整四天才对。其他的事,完全应该暂放一边,等到越冬渔场的渔情结束后再说。

  可梁自强自己最清楚,养殖明虾对他来说十分重要,不只是明虾本身赚钱,还涉及到他下一步更大的计划。可以说,养殖是他开展其他计划的一个撬动点。

  回到家当晚,他立马把在韦攀那儿已经谈好的事跟父亲、大哥透了个气,一起商量了下。既然准备清塘、出货,最好父亲、大哥也都趁着这个点把明虾全都出手卖掉。

  听说渔港那边给到的价格已经高达十一块每斤,梁父与梁天成张开着嘴半天也没合拢,似乎这走势已经超出了他们的想象。

  也是,他们俩不像梁自强这样早已预知到今年的明虾必将上涨到十二块,有此反应倒也一点不奇怪。

  第二天,梁自强的七亩虾塘,梁父、梁天成各二亩虾塘,除了留出一小部分放在小虾池中作为新一轮的亲虾,其他全数都捕捞上岸了。

  当天就用梁自强的莲纹船运往县城渔港,韦攀已经在店里等着他们了。

  “捕捞花了大半天,跑过来有点晚了!”一看时间已经是下午四点多,梁自强不经意地解释了一下。

  “不晚不晚,这个点刚好,”韦攀连忙迎上前来,“除了这几筐,船上应该还有吧?”

  “还能再拉一板车!”梁自强回道。

  这些箩筐装满了虾,都是叠放在板车上推过来的。船上还有几箩筐,一会再用板车推来。

  “来两个人帮着梁老板一起去搬虾!”韦攀当即吩咐自己收购点的帮工。

  其实虾总共也没多少,根本用不着帮忙,但韦攀热情,梁自强也就不说啥了。

  梁父、梁天成留在收购点开始配合韦攀一起过秤,梁自强则领着那两名店里帮工返回自己船上。

  很快,第二板车又推了过来,继续秤重。

  梁自强所有的明虾称下来是九百零二斤。加上春节前已经卖过一轮一百九十多斤,相当于七亩虾塘总共的产量是一千一百斤。

  算下来,每亩产出的虾在一百五十多斤、不到一百六十斤。虽然远赶不上后世增氧设备助力之下的几百上千斤亩产,但在目前条件下,这已经该算是很不错的密度了。

  九百零二斤明虾,直接按照当前野生明虾的价格十一块来交易,总共是九千九百二十二块。

  加上春节前那批卖出的一千三百五十一元,七亩虾塘的总收入是一万一千二百七十三块。

  不用出海,仅靠在村里池塘的收入,一举便突破了万元的收入!

  当然,除去承包虾塘与盐田、请人工、买抽水泵、搭塑料篷、买花生麸等各项成本,自然就没那么高了。

  但废弃盐地的承包代价极低,丰年虫的成本也就堪称低微。自己投入的精力不算的话,纯利润都能保持在九千多,接近万元了!

  撇开其他方面的收入不说,这是妥妥的养殖业万元户啊。

  梁父这次的明虾卖了有二百五十多斤,梁天成跟他不差上下,也有二百四十多斤。要是加上春节前卖的五六十来斤,他们每人两亩虾塘,各自产出也有三百斤以上了。

  梁父一次性到手了两千七百五十多块,梁天成比他少不了多少,也有两千六百多的收入。

  钱拿到手后,他俩显得比梁自强拿到一万多在手上还要激动。

  一次性到手两千六七百,平时他们风里来浪里去,在浅海撒网捕捞没有哪一次敢奢望,能拿到如此高的收入!

  “所有的虾都捞完了吗,还有没再留点?”

  买卖做完后,韦攀竟是有几分意犹未尽,好像父子仨加起来这一千多斤虾,还没能把他胃口填饱似的。

  “不瞒你说,就今天上午,还又有人向我专门问起你们养殖的这种明虾!”韦攀又补了一句解释道。

  “特意腾空了为放苗做准备,再出货,要今年年底,或者明年这会儿了!”梁自强笑笑道。

  “对了梁老板,你再放苗的话,七亩八亩也是放,几十亩也是放。虾这么受欢迎,何不今年扩大一下规模,多养一点?”韦攀接过他的话,“我听说市里县里这两年都开始鼓励人工养殖鱼虾,明虾今年这么紧俏,怕更是鼓励的重点。为了鼓励养殖,多少是有一些政策支持的。我平日里结交也算不少,县里有熟人应该知道得更具体,要不要我给你去问一声?”

  “行啊,要是真有支持,把规模稍为做大点倒也是可以!”梁自强当即回道。

  有些事情他必须守口如瓶,视为秘密,比如无名岛,比如龙居岭,又比如那处深海越冬地。

  但有些事情,他却早已决定高调进行,无需遮遮掩掩。

  高调养殖,本就是他下一步真正计划中的重要一环!

第382章 有秘密话要说

  事实上,他承包虾塘养殖的事已经持续了一年,本身也不是什么能继续低调得下去的事情。

  原本他是计划通过村委和镇里,往上争取到一些支持,方便他下一步计划的展开,那样过程会比较慢点。要是能有市里县里直接关注下来,他肯定不排斥,这本就是他要的结果。

  “行,最近我一得空就去多方面问问。要是真能在县里支持下把规模扩大,明年的虾我可全都提前跟你定了呵!”韦攀声音都高了两分。

  梁自强脸上的笑意没多大变化:“放心,韦老板你也是个爽快人。我这第一年的虾不就全都卖给你了么?往后我肯定还是第一个考虑你这边!”

  优先考虑没问题。但要让他提前把以后的交易都锁死在韦攀一个人身上,这个态他肯定是不会表的。

  韦攀当然也明白,生意场上想让对方轻易把话说定,是不大可能的。梁自强能这样说,一定程度上也已经达成他想要的结果了。

  卖完了所有的明虾,三人回往村里。路上梁天成直挠着头,冲梁自强道:

  “养这个虾是真来钱啊!去年阿强让我和爸一起来养虾,我心里真是一点谱没有。还好听了阿强的劝,这大笔钱,真是多亏阿强了!”

  梁父也抽了两口那只形影不离的碌竹筒,接话道:

  “不只是听劝的事!养虾这事听着简单,做起来难。这一年里,阿强教了多少的方法!没他教,一顿瞎养可养不出这几千块钱来,不亏本就算好了!”

  父亲说的这个倒也是。明虾还是比较娇贵的,一个养不好,血本无归都有可能。

  丰年虫能大幅提高明虾抗病力,这是他们成功的关键之一,也是后世专家已经证明的事情。但除此之外,还有很多其他的技术要点,梁自强把后世节目中看到的要点全都毫无保留教给父亲与大哥了。

  除了增氧机设备他实在没法在这个年代搞到手,其他的技术都是尽量接近后世的养殖经验来进行。

  “爸,哥,说这些不就见外了?真要说可讲不完了,我去深海出海拖鱼的时候,还都是多亏你们在帮我投喂明虾呢!”梁自强看向他们道。

  “自己家确实不用见外。”梁父赞成道,“可你外边的那朋友呢?去年你可是听到朋友跟你聊起养殖明虾的技术,才决定养虾的。人家不遮不掩,把这么重要的技术都告诉你了,等于是给咱家送这些钱啊!要不从我和你哥这几千收入里,拿点钱出来,去感谢感谢人家?”

  “啊?”

  梁自强噎了一下。当初为了掩饰,他把自己掌握的技术解释成了是“外边的朋友”告诉的。现在好了,父亲直接让他带点钱去答谢压根不存在的“朋友”。

  怎么个答谢,去答谢几十年后的未来专家?

  “爸,这个您不用管,我和那些朋友都是互相帮来帮去的,我以前也不是没帮过他们。这次不用特地去感谢的!”梁自强飞快地找了个说辞。

  “互相都帮过?那还好点。”听他这么说,梁父也不多讲什么了,“以后要是能帮得着,再多帮帮人家。这样的朋友,多交交还是值得的!”

  “会的会的,朋友多了路好走嘛!”梁自强应付着。

  回到家,父子仨都把各自的钱收好了。大哥那边大嫂会怎样喜出望外就不知道了,反正自己娘这边,一看到父亲掏出来两百多张的大团结,嘴就没合拢过。一会夸阿强,一会夸梁父,一会夸香贝,毫不知情的小景程也被夸了。

  反正看啥都顺眼,最后家里几只下蛋的母鸡都被雨露均沾地夸了一轮。

  回到里屋,陈香贝虽不像梁母那么的喜形于色,但眉眼间的欢喜也是品得出来的。

  “以前嘛,只听说鲳旺村有个男娃子,从小打鱼好厉害的。”陈香贝蹲在里屋打开那口木箱,“没想到,不只是会出海打鱼,自己养起来虾来也这么拿手。看着笨头笨脑,藏着个好使的脑子喔!”

  虽说最近进账不断,一万一万地拿到手也不是啥新鲜事了,可养虾赚钱跟出海赚钱到底是大不一样的,媳妇当然心情很飞扬。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378页  当前第303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303/378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1983渔耕山海间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