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梁自强心里再次咯噔一下。邓招财明明上面还有哥嫂,只是哥嫂对邓母向来不闻不问。可到了老太嘴里,竟变成只生了邓招财一个……
邓招财彻底慌了,手忙脚乱:“娘你今天怎么了,你别吓我啊!”
邓母眼中的光似乎没那么聚焦了,扫过海边路上跑着的两个小娃娃,叹道:
“可惜,我还没看到你成家生娃。咱家穷,钱给我这病败光了,哪有女孩子肯嫁进这样的人家……只有这一件事,让我跟你爹这趟走得不甘心呐……”
说到这邓母已经吁吁喘起来,脸上的红润也渐败落,再没了刚刚捞海菜时的容光焕发。
“妈你别说了,我送你去县医院!”
到这,邓招财嗓音都颤了,梁自强也急着同他一起去扶他娘,旁边村民们个个着急。
燕子蹲在跟前也已看出不对劲,这会儿已经用手背揩起了眼泪。
“不行了,刚刚怕是回光返照!”人群中有人稍懂,脱口而出。
梁自强也明白,那人无疑是不幸言中了。
燕子听到人说“回光返照”四个字,终于压抑不住,发出呜呜声,肩膀哭得抖动起来。
邓母不肯去医院,却是勉强伸手搂住燕子肩膀,无力问道:
“燕子,你哭什么?可惜我没那福分,才跟你相处这十几天。你真是个好姑娘啊,好到我家阿财都般配不起……”
邓母的语气好不遗憾,整个人也晃了晃,如同将要熄灭的烛火。
“不是这样的,”燕子再也忍受不下去了,颤声道,“阿财他配得上我,我要嫁人就只嫁他,我早就这样想了!”
“你真这样想?”一股不敢相信的喜悦,冲击得她最后一丝力气摇曳了一把,“你早就打算跟我这个木头疙瘩的儿子过一辈子?!”
“嗯!”燕子抽泣着点头,“他走到哪我跟到哪,不管发生什么,我都不会放开他的!”
邓招财忽然闻言,如同被春雷击中一般,悲与喜都在这一刻涨满,仿佛他那壮实的躯体都几乎被悲喜胀破。
梁自强也深受震撼。他是知道燕子对阿财有意的,却没想到这姑娘对阿财用情已深,深到远超出了他的猜想。
旁边,陈香贝、梁母有些听不下去了,纷纷拿衣袖悄然拭泪,荔枝也瞎跟风地抽起了鼻子。
“有你这话,我安心了。”邓母的神情是从未有过的释然,“我去跟阿山(注:阿财父亲名字)说,说阿财找了个顶好的媳妇。阿山开船来了,我这就去说……”
一阵风过,把邓母后面要说的话,全都收走了;她搭在燕子胳膊上枯瘦的手,也滑落了下去。
天空飘过特别大的一朵云。顺着云朵飘去的方向,梁自强朝着前方的海面望去。
海天之间,海浪抬高了一公分。空无一物的海面,蓦然多出一条小船来,乌漆麻黑的陈旧小木船。
小船载浮载沉,待到梁自强揉了揉眼皮,小船不见了,海面干净得依然如同被舔过一般。
现场各种声音响起,有邓招财的恸哭,有燕子的抽泣,有村民大声叫“桂嫂”的喊声。
梁自强连忙抬手抵住阿财的肩头。这个平时壮实的糙汉因为恸哭而前后晃动,给人一种错觉,仿佛那块一人高的“望夫石”正在摇摇欲坠。
李亮也远远跑过来了,安慰着邓招财。
有村民道:“阿财别伤心了,快去通知你哥嫂吧,要不我帮你跑去叫他们?”
“不用叫了,”邓招财的脑壳从手掌中抬出来,“随他们自己,愿来就来吧!”
邓招财背起自己娘,像以前背着娘一次次去医院那样,往家里走去,燕子也紧跟着。
“这两天我不出海,可能要替阿财帮把手,办些事情。”梁自强跟自己媳妇打了声招呼,同李亮也往邓招财家方向走去了。
才走出海边十几步,一阵鞭炮响声却从村里方向往海边这儿传了过来。
“这又是发生了什么事,谁家突然在放鞭炮?”有人问。
“哦,好像是林百贤他媳妇生了,生了个女娃,我刚从他家那边过来!”另外有迎面而来的村民回话道。
林百贤媳妇江秀婷生了么?梁自强恍然了一下。
是呵,这都已经3月多了。两个月前是李亮跟袁小美生下一个男娃,现在江秀婷也生了。
只是这时间碰巧了。就在同一天,同一个小渔村,有熬了一辈子的村妇去世,有小女娃降生来到人世……
接下来的三天都没有出海。梁自强、李亮帮着邓招财一起张罗,料理邓母的后事。林百贤虽然女儿刚出生忙得够呛,但也抽空前来帮着操持了一些事情。
连续几天,邓招财像是被腌制的一条咸鱼,没有再像在海边那样恸哭,但整个人却木木的。就算梁自强叫他,都要连叫两声,他才“啊”地一声回过神来。
与邓招财并跪在地上的,是另一个纤瘦却高挑的身影。燕子一头乌发,被头戴的白布裹住,露出来那么几缕。长发素缟,黑白分明。
她也没再像那天在海边一样抽泣了,但紧挨阿财而跪,一次次向着棺材的方向叩下脑袋。
叩得没有一丝犹豫,就算村民们错愕的目光聚集在她身上,她也分毫未改决然。
“这都还没过门啊……”有村民嘀咕一句,后面的话忍住没说出口。
梁自强听到一耳朵,自然明白村民们想要说的意思。
没有穿上成亲的大红色喜服,却先穿上了雪白的丧服,以这种方式确认了她作为邓家媳妇的身份。
这在整个鲳旺村,怕都是破天荒了,从未有过的事情。
只是,一般女人就算是穿上大红的新娘衣裳,也没办法有她头戴白布那么美……
现场的哭声并没有停过。邓招财的哥哥、嫂子也都来了,两个人都很会哭。
尤其邓招财的嫂子,一把眼泪一把鼻涕,有好几次还用力拍打着棺材盖,哭得呼天抢地,似乎下一秒就要背过气去,追随婆婆的脚步……
送葬那天,嫂子更是哭到了最精彩的一步,通往山里的路上,全是她的抑扬顿挫,那些春归的鸟雀都要停下歌喉来,揣摩学习一番。
可惜的是,不管她哭得怎样神采飞扬,村民们的目光却并没有太多地被吸引过来。
一道道的目光,都不约而同地望向路上走着的另外一道身影。
安静得像是一株不会作声的草木,寸步不离地紧随在阿财的左右,沉默地为邓母送行……
第380章 布局一年终获回报
那几天里,梁自强顺便也去了下林百贤家里,看了阿贤刚出生的女娃,恭喜了一番。
三天过后,梁自强抓紧时间,又得去出海了。
这次出海却少了一个船员。因为母亲刚去世的缘故,按照本地习俗,邓招财暂时无法出海。必须等到邓母去世满了七天之后,阿财才能够开始参与出海。
春汛洄游尚未正式开始,因此大量的鱼虾依然聚集在那处越冬地,鱼获依然丰硕。只是,原本六个人的活现在是五个人干,自然手忙脚乱,又要累了几分。
到了第三天时,除了大量常见鱼虾之外,拖网中出现的大鱼比平时稍多了点。主要是炸弹鱼、马鲛这两种,金枪鱼也夹杂着一点。
第四天的收获,炸弹鱼相对少点,但却又发现了另外一种鱼的身影,杜氏鰤。
杜氏鰤的个头也不小,目测这次应该每条有四十斤以上。
“阿强快看,这条鱼不大一样啊!”林立鸣蹲在那整理鱼获,突然放声叫道。
几十条杜氏鰤中,有条同样是纺缍形的大鱼,鱼鳍比较黄一点,体型也大于旁边其他那些杜氏鰤。
“不就是大一点儿的杜氏鰤?”梁春瞥了一眼没大细看,随口道。
梁自强走近细看两眼,目光一下停留在了这鱼的背鳍与体侧。
这条大鱼目测有五六十斤的样子,背部青绿,腹部银白,形体流畅如同纺缍。
形体相近,但体色与杜氏鰤并不太一样,背鳍、胸鳍也比起杜氏鰤要黄一些。
更令梁自强心跳加快的是,这鱼两侧的体表,竟然隐隐浮现着一道黄色纵带!
“不会吧,这怕不是什么杜氏鰤!黄条鰤?!”陆松也走近看清了这条大鱼体侧的隐隐纵带。
“就是黄条鰤!”梁自强确认道。
“不是,黄条鰤呀!这你都能跟没事人一样的?这么大一条黄条鰤,都不知道要值多少钱了!”梁春看了一下,已经比梁自强本人还要激动了。
眼前这黄条鰤是真值钱。虽然同为鰤类,体型样貌也有些近似,但黄条鰤跟杜氏鰤论起价格来,完全不在同一档次。
杜氏鰤再贵也就处在几毛的行列,可黄条鰤却属于非常难得的高端海鲜,后世卖到一千多每斤。
就算现在,它的身价也是比极品野生东星斑都要高。而且东星斑才多大?作为典型的小型石斑,东星斑每条从几两到一斤多不等,大的也就不过两三斤而已。
眼前这鱼五六十斤的个头,再加上高价,整条鱼带来的收入可想而知!
梁自强也只是脸上相对平静,其实心里早已经高兴坏了。就算最近鱼获极丰,动不动收入上万,但碰上又大又贵的极品鱼,谁不爱?
“找找看,还有没黄条鰤?”梁自强一面说着,已经动手找起来。
翻找了下,至少在这一群杜氏鰤中间,是没有再夹杂着另外的黄条鰤了。
至于更底下是否小鱼小虾底下是否还埋着黄条鰤,暂时就不得而知了,也不可能一下翻个底朝天,只能一边整理鱼获的时候,一边再看。
“一会整理杜氏鰤的时候,咱们都留意一下,千万别一不小心把黄条鰤看漏,混到杜氏鰤一起去了!”他又叮嘱道。
价格天差地别,这要是弄混一条,损失都大得去了!
可惜,直到这一网的鱼全部分类整理完毕,也并没有再发现第二条黄条鰤的身影。毕竟,黄条鰤相对还是很少见的,能拖上来一条已经算今天手气爆发了。
第五天临回岸时,照旧去环礁捞了一些小丑鱼。现在小丑鱼的收获显得比拖网都稳定,每一趟过来都是不多不少,每人能够捞个几十条的样子。
开回县城渔港后,这次梁自强特意把深海的鱼获分成了两批去卖。
所有常规的小鱼,他都一如既往卖给了收购站。但另有一些体型大的鱼,比如炸弹鱼、大马鲛、金枪鱼、杜氏鰤,他就都去卖给了个体收购点的韦攀。
现在价格都是放开了、随行就市,公家收购站跟韦攀这边倒没有太明显的差别。但公家收购站老肖那边规模大,人手要充足很多,梁自强最近出海一趟就是十几吨的鱼获,去老肖那边卖货,会快很多。
剩下大型鱼的数量相对要少,梁自强把它们卖给韦攀,也算是帮衬一下他的生意了。
卖鱼的同时,梁自强往两边都打听了一下明虾的最新价格,这是他最近出海归来每次都必做的事情。
现在三月多,还没到鱼虾回归浅海的时节,加上明虾的外贸需求持续旺盛,行情果然继续在往上走。
过年前那次问到的还是八块,现在已经涨到了十一块,距离梁自强前世所掌握的明虾价格十二块,已经仅仅只差一块钱了!估计应该是在后面的几个月的,继续涨到十二块的吧。
把炸弹鱼、马鲛、杜氏鰤、金枪这些大鱼都秤完后,韦攀还特地谢了几句,感谢梁自强把出海的大鱼匀到他这边来出货。
“梁老板,以后再出海,这种大鱼再多点也没事,我这边吃得过来的!”韦攀当然巴不得梁自强把更多的鱼卖到他这来,给梁自强倒上茶然后笑眯眯道。
“这个好说!大鱼以后都搬到你这边来,就这么说定了!”梁自强爽快道,随即又问,“上次那些明虾,后来卖得都还可以吧?”
过年前梁自强与父亲、大哥把自己养殖的那些明虾挑了一部分卖给了韦攀,算是对市场的一种试探。
当时野生明虾的行情是大概八块钱每斤,养殖明虾则只能四五块。然而梁自强特地让韦攀试吃了之后,韦攀立即被他的明虾味道打动,愿意给到七块的价钱。
“正要跟你说那个呢!来我这边拿货的那些人,我也用的跟你一样的法子,清蒸了一些给他们试吃。吃过后,他们要货热情都不错。节后这些日子,已经有人主动过来问我,上次的虾还有没有货。按这势头,我估计以后你的养殖虾会很受欢迎,不会差过野生明虾!”韦攀面带喜色,“最近你能再运些过来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