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结果掏了一下表情愣了愣:“这次出去五天,就这几张钱呵?没遇上什么鱼?”
腰包中才两张大团结,余下几张还是块票、毛票、分票。
这几个月梁自强自从去深海以来,哪次回来不是大几百的收获,甚至腰包中揣着上千?
突然变成才二十几块的收入,她真有点反应不过来。
“二十几块也是钱,你拿出来,放抽屉里平时买菜什么的要用。”他吩咐媳妇。
媳妇一边放钱一边忧心忡忡起来,算着账:
“出去五天,油费跟工钱就得六七百,那你这趟不是倒贴六百多块?!”
这么一算,她肉痛不已,手上的腰包都没心思去洗了。
“还好前几个月挣得挺多!没啥鱼你还是别出海了,安心在家呆过这个冬天,好好歇息一会,别把前头几个月挣的搭进去就成。等开春有鱼了再出海也挺好……”她倒是怪有“止损”的意识,已经给他计划上了。
媳妇这样子让梁自强有些想笑,努了努嘴:
“瞅见那只铁桶没?腰包虽然空的,可这次我给你从深海带回了大货,你不瞅一眼?”
“怎么还把铁桶提进里屋来了,”媳妇抬眼看到了桶,“一只铁桶,能装得了什么大货?!”
虽然脸上不以为然,她还是伸手揭开了桶上盖着的笠嫲。
随之而来,是她倒抽一口气的声音。
还真是满满的一桶“大货”啊……
“你哪来这么……大半桶的钱?!”她那表情,像是被吓着了似的。
“当然是这次出海得来的了。鱼多钱就多,本来有一万一,去掉一些开支,现在这儿只有一万出头了!”梁自强告诉道。
“一……万?!”他媳妇再次被惊到,“五天一万,这得捕多少鱼!”
“十四吨。本来鱼还有很多的,可惜了,我就一艘船,想捕也捕不过来。”
“捕这么多还不够?这财发得也太大了吧,再多我心里都要不踏实了……”
前头以为只有二十几块,她很失落。现在发现这么多钱,她反过来又忐忑了。
“有啥不踏实,自己拼来的钱,当然越多越好!”
随着一次又一次挣的钱不断突破,梁自强现在对于钱的概念已经不太一样。
心里也有了更多的愿望在萌动:“跟你说,这一万到手后,今天我差点一冲动,就直接跑去丰收船厂,再买一艘船了!”
越冬渔场的鱼究竟有多少,现在暂时还没个底。他只要每增加一艘船,收获就能在现在基础翻一倍。
要是马上再买一艘同样的大钢船,每趟一万就直接变两万!
第360章 托人买金饰
“就算你有再多船,也没那么多人给你开吧?”他媳妇倒是想到了事情的难处所在。
对梁自强来说,这确实就是目前最蛋疼的事了。
以他这次的收入,再加上此前箱中的积蓄,买一艘大钢船绰绰有余,买两艘刚刚好。
也就是说,理论上只要他愿意,马上可以拥有三艘二十四米的大钢船,一起进发杀往越冬地,趟趟都赚个盆满钵满而归。那阵势、规模,都不再是什么普通渔民,往大点说,勉强算得上一家小型渔业公司的实力了。
然而他一个人开不了三条船啊!现有的人手忙这一艘船都怪紧巴,更别说同时顾上三条船了。
外请一时也请不到能驾驶大拖网船,以及操作绞机的熟手。
再说了,现在也不敢一股脑把太多不相熟的人带到那个地方去,造成众所周知。
他今天也是冷静下来想了想,才总算克制住了想去丰收船厂买船的冲动。
还是得等到他的另外一些计划慢慢到位,时机成熟了才方便扩大规模。
或许会推进得稍迟一点,但有一条,对越冬渔场进行大规模地采捕,这是他迟早必干的一件事!
“下一步吧,大概明年这个时候,说不定我就能领着一大帮船,公开去搞大规模冬捕。”梁自强计划道,“但在那之前,我冬捕挣回来很多钱的事,你尽量别跟外面讲。”
其实媳妇压根都不晓得那个越冬渔场的方位在哪,就算说漏嘴也没法真透露啥东西出去,但稳妥起见他还是希望她在外少提这事。
要是他正在设想中的下一步计划能够顺利实施,差不多一年之后,就不用再保密了。到时就算他招兵买马公开大举捕捞,也没别人啥事了……
“这还用你来说?就算你自己大嘴巴讲出去,我都不会在外乱说半个字。说多了,好让别人起贼心瞄上咱家箱里这些钱?现在都两万多了,放在屋里我都已经提心吊胆的,成天守着家里不大敢出门!”陈香贝看了眼那桶钱连眉毛都皱上了,跟看着一桩心病似的。
“你说的这个倒也是。”梁自强也略一思索道,“等再出海一趟吧,钱多些了我一起拿去银行,开个户存了。往后每出两趟海,就跑去存一次!”
照这次的阵势来看,去一趟越冬地就能挣到接近一万上下,可他总不能隔几天就往银行跑一次吧?每出海两趟,相当于每半个多月去银行存一笔两万来块,这样比较合理点。
两人说着,已经把铁桶中这一万出头的大团结往木箱中放。这次太多,要想放进去,就只好把木箱中原本的一些衣服都给腾出来。
陈香贝好一阵捣腾,总算把衣服暂时挤到另外的箱子里去了。
第二天大北风果然准时得很,踩着收音机中预报的点来了。梁自强哪也去不了,在家昏天黑地睡了一整天。
风最大的一天过后,到第二天稍小了点,雨也停了。见此,大哥梁天成刚起个头的房子又接着盖起来。
大喇叭中依然建议不要出海,因为浪仍然很高。于是梁自强去了大哥的新房地基,出力帮着一起砌墙。
大哥家房间比他少,两间里屋、一间堂屋,加起来只三间。
结构上,梁天成听取了阿强的建议,也是打算一起盖满两层,然后中间那层打算铺传统的木楼板。
一连给大哥家盖了几天房,北风总算变小了很多,海面浪也小了一些,梁自强再次开上大船,出发前往越冬渔场。
这次没拖上来上次那么多的马头鱼,但照旧让几个人眼前一亮。
黄灿灿的,大黄鱼!
这次大黄鱼的量很大,就算去年冬汛时期龙居岭的黄鱼汛,也是无法与眼前相比。
虽说价格上,这个年头大黄鱼反倒还略微便宜于马头鱼,但架不住量多啊!
连续两天收获大黄鱼后,到第三、第四天,大量花鲈、带鱼之间,却是出现好多六线鱼的身影。
大泷六线鱼能够卖得起价,加上鲣鱼、金枪鱼也陆续有三三两两地拖到,后面这两天的收获算是明显超出了前两天。
第五天清早,照旧给出两小时,在环礁那儿垂钓、找螺壳。
红牡丹宝螺这次梁自强是没再发现,但百肋杨桃螺却找到跟上次一样多,黄金宝螺则比上次还多出两枚。
反过来,小丑鱼的收获则是要胜过一次,光是玫瑰小丑就到手三条,另外到手两条黑金刚小丑,价格不在玫瑰之下的那种。
赶回岸边后,几个船员钓到手的小丑鱼照旧卖到五六十来块。
梁自强的鱼获不减反增,这次达到了十五吨稍多些。加上百肋杨桃螺、黑金刚小丑鱼、金枪鱼一起,总共是一万零八百多块。
这次刨去工钱跟油费,到手大概九千七、九千八的样子,反正也在突破万元的边际了。
把百肋杨桃螺卖给庞家辉时,梁自强又让庞家辉惊了一下。
“辉哥,这次有个事,还得请你帮个小忙!”把那些螺壳一样样掏出来时,他开口道。
“又要买船?我这生意成本不小,手头也紧着呐!”庞家辉还以为他是要找他借钱,赶紧提前叫他死心。
梁自强郁闷了一下,自己脸上写着很缺钱的样子吗?再说了,自己跟对方的交情也还到不了能够伸手借钱那步,这点他还是有数的。
“船现在想买都买不了,”他尴尬地笑了笑道,“是这么个事辉哥,你经常回港岛,那边现在最新的金价怎么个情况,不知你清不清楚?”
“你问这个呀?”庞家辉可算松了口气,“你感兴趣的,怕是金首饰吧?金首饰跟金条可不是一个价。我换算成这边的货币跟你说吧,要论正常金价的话,跟这边都是一样的,每克四十块多一点点。但你要是想买那边几家百年老字号的金首饰,它是有设计费、手工费在里头的,这两样还不便宜,算下来得去到正常金价的双倍这样子!”
听这么一说,梁自强发现倒是在去年基础上没太大变化。
去年他就听杜子腾说过,正常金价是每克四十元左右,然后港岛那边金首饰大约去到七十多、八十左右每克。
记得当时他还吃了一惊,实在没料到八十年代初的黄金价格已经去到那么高,当时也就打消了购买三金的念头。
四十年后的后世,黄金也才上涨了十倍多点而已。刚重生回来那会,显然是他自己想当然了,满以为八十年代黄金应该很便宜。
以他去年手头那点钱,黄金想都不敢多想,但现在不一样了,想替媳妇买几样美美的首饰,那个念头再次冒了出来。
第361章 去银行开户存两桶钱
跟后世满大街都是各种牌子的金饰店大不一样,这个年头想在阳海的街头自行找到一两家黄金首饰店,几乎是不可能的。
加上阳海跟港岛隔得不算远,因此,市区有首饰需求的富裕家庭,这几年都时兴托亲友去港岛帮忙购买。
港岛有几个金饰品牌,历史都在半个世纪以上了,设计的款式花样也比较多。虽然价格也高,每一克都超过阳海这边工人的月工资了,但好歹提供了一个能够购买的渠道。
“辉哥你最近会回港岛不?”梁自强问。
这么一问,庞家辉怎么都听出他的想法来了。
“你是想叫我帮你带点首饰过来?哪种,戒指还是耳环,打算要大的?”
“戒指、耳环、项链这三金吧,女人戴太大可能也不合适,不大不小就好。”
“给老婆买吧?确实秀气美观点好。戒指3到5克应该差不多,耳环一对2、3克可以了。项链加吊坠十一二克到十七八克之间,要去金店看了具体款式才好定,反正大概在这么个范围。”庞家辉对金饰珠宝之类显然比较在行,“你说的这三金加起来,二十克出头,估计到时在一千五到一千八之间。”
七十多、八十每克的品牌金饰,二十多克一千多块的总价。这倒基本在梁自强的预想范围。
“牌子的话,你要买哪个?”庞家辉倒是挺乐得顺个手帮一下他,这会又给他介绍了两个有着五六十年历史的牌子。
两个牌子都是“周”字开头,听他一说,其实梁自强是有印象的。
因为这两个牌子不仅八十年代时兴,也一直活到了后世,直到二零二几年都依然是响当当的金饰珠宝品牌。
“这两个都行,辉哥有经验,到时替我选下款式,像花朵、叶子这类花纹,她应该都会喜欢的。”
“行,这两家店我都进去看一下,买回来后你看一眼首饰上刻的小字,就知道是哪家牌子了。”庞家辉道,“不过我最近都呆阳海,去港岛可能得元旦前后了。反正过年前,我肯定会给你把东西带过来的!”
庞家辉也没让他先拿钱,说是等三金带过来,根据上面标价再给。
说好这事,道了个谢,梁自强又买了些出海的必须生活品,便走回浅锣湾。
路上,他眼前时不时浮现出某段情景。是上一世,陈香贝已经中年的时候。
那时候,陈香贝跟着他啥都干,工地拌石灰、挑砖头、搅水泥,她都是跟着他一起挣辛苦钱。就算这样,家里也是常年手头拮据。
他忘不了,偶尔晚上离开工地,去附近超市一起买打折的菜时,见到街上那些穿着光鲜的女人,化着妆还戴着耳环项链,陈香贝眼中流露出的霎那羡慕。
当时的他心里头像被刀子扎了一下,暗暗下决心要攒点钱,偷偷替她买个戒指。但是钱这东西就像跟他较着劲,怎么攒都攒不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