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都市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1983渔耕山海间_分节阅读_第239节
小说作者:溪水加塘   小说类别:都市娱乐   内容大小:1.34 MB   上传时间:2025-03-29 18:22:51

  这下梁自强吃惊更甚:“石斑已经是我们渔民眼中顶值钱的鱼类了,他们搞石斑还只是装样子做掩饰?那他们真正要炸的是什么?”

  “砗磲你知不知道?”老邱问他。

第302章 堪称天价

  砗磲?!

  梁自强心里头震了一下。这东西他哪能不知道,简直如雷贯耳啊!

  只不过,如雷贯耳并不是这个年代,而是发生在后世!

  差不多是千禧年后,普通砗磲壳才渐渐走入装饰品界。后来炙手可热、一货难求,更是发生在二零一几年之后。最后砗磲越来越少,珍稀之极,直接被禁止买卖了。

  而在这个八十年代,情况大不一样。

  这年头,海洋中的普通砗磲壳资源还比较丰富,渔民有时捞上了砗磲壳,都是丢弃在岸边,或者捣碎当石灰用……

  所以梁自强很疑惑,这年头就有人把砗磲壳当宝了吗?以至于引发人特意炸礁,寻找砗磲?

  “你是说,他们在收集砗磲肉?”梁自强试探着问。

  “也对也不对,准确点说,砗磲闭壳肌,这个才是最值钱的!”邱冬至纠正道。

  果然,其实梁自强已经算是蒙对了。

  据他所知,八几年的普通砗磲壳并不值钱,但七八十年代东南亚一些国家,以及国内的湾岛、港岛却纷纷都对活体砗磲的闭壳肌追捧到了极点。

  实际上,南海七八十年代的很多砗磲肌被制成干贝,相当大部分都出口到了狮城等地。

  现在是肉贵而壳贱,后世则是壳比肉贵。两个时代完全是相互颠倒着来的。

  正寻思间,就听老邱再度开口道:

  “你可能还不知道,砗磲的闭壳肌,只要有人能搞到,就会有商人抢着买,如今都卖到一百块一斤了!说是黄金都不为过。现在知道他们为什么在海上四处乱蹿,炸那么多礁石堆了吧?”

  听到这,梁自强心里直接波涛翻滚了一下。

  他虽然知道砗磲的闭壳肌在这个年头很抢手,但没想到抢手到了这么失心疯的地步啊!

  一百块钱一斤是啥概念,这可是一九八四,不是后世!

  一九八四年顶级海货东星斑、斩三刀,也才卖到二十出头。几百上千元,那是二十一世纪的事。

  砗磲的闭壳肌却能在这个年代,一举卖到一百块每斤!

  现在他总算理解了,为何堂堂的石斑鱼,在炸礁者眼中,也只是用来掩饰砗磲的幌子而已。

  砗磲有个特点,通常都生活在浅海礁石的底部。要采砗磲,常常会被上方的礁石丛给严严实实地阻挡住,下手很是不便。

  一般渔民想要采撷砗磲,还真是千难万难。而炸礁,不能不说,是采撷礁底砗磲的一个粗暴又有效的办法。

  但这还不是最大的难点。更大难点在于,海上礁石丛星罗棋布,哪处礁石底下有砗磲,哪处没有,根本不好判断!

  找砗磲,比找石斑还要更难。这大概也是附近一带的渔村,渔民很少大费周章去采撷值钱砗磲肉的原因。

  这两个炸礁的,居然并非准确地找到了石斑,而是准确地找到了一处又一处的砗磲。

  反正梁自强自问,绝对没这个本事,能够分辨出哪处礁石丛有砗磲,哪儿没有。

  那两个炸礁者也不知是从外面哪里来的人,居然能有这么一手。

  “我倒是小瞧那两个的本事了!”梁自强感慨。

  “能找到砗磲确实算是一种本事,可惜他们太贪,本领没用对。炸礁这做法还是太断子绝孙了,所以我今天才想劝劝他们,让他们改用慢慢挖掘的办法,想不到他们不听就算了,还恶向胆边生起来。年轻人这样做人做事,要不得!”

  邱冬至像在评价一件身外之事一般,摇头感叹,居然语气并没有特别的激愤。

  一路聊着,到了漂木岛。

  把老邱的船停好后,老邱执意拉他们去岛上屋子里坐,梁自强看着天色已经不早,婉言谢绝了。

  老邱塞给他们每人十块钱,还特意表明道:

  “这钱跟从海里头把我救上来没关系,那事后面再说。这十块钱是你们帮忙把我的船拖回来,耽误了时间,必须该给的补偿!”

  梁自强他们推辞了几句,眼见这老邱一板一眼,要是不接下钱,估计今晚得留在岛上睡了。这才都接了钱,重新开船往村里返回。

  “你说这老邱,出手怪大方啊!应该蛮有钱的。现在养蚝养鲍,都这么赚钱了吗?”路上,揣着老邱刚给的一张大团结,邓招财就嘀咕起来了:

  “要不哪天我也不出海了,找个地方,搞养蚝养鲍去?”

  “你特么得先有条船!”下一秒李亮就点醒他。

  一直被家里拖累着,有钱就花掉积不起来的人,还做起开蚝场的春秋大梦来了。

  “照我看,老邱也不见得就是多有钱,主要是这性格,记恩也记仇。这不是咱们救了他么,有钱没钱他都想多答谢一下!”梁父接话道,“我看他那蚝场跟鲍场的规模也不算特别大,养蚝养鲍按说也没那么来钱的!”

  梁自强听着,心里也有类似想法。蚝在这个年头其实卖得并不贵,养那么点蚝想发大财还是挺难的。当然养鲍相对好点,但鲍鱼也是个头特别肥大的四头、三头鲍值钱,养殖出来一般十几二十头的小鲍鱼,卖不起价格的。

  可刚刚就为了他们帮着拉船的事,老邱给他们一人十块,八个人就是八十块,放在这年头确实称之为慷慨、阔绰都不为过。

  或许父亲说得对,老邱仅仅就是出于感激,所以多给了吧。

  “你说这老谢急吼吼地开着船去追那两个炸鱼的,这都有段时间了,也不知道还能不能追得上?”林百贤却是好奇这个问题,揣测着问道。

  “估计悬了!”梁父摇头道,“那炸鱼的船可能开得比他还快,这还怎么追?早不知跑哪去了!”

  “万一追上了呢?老谢一把年纪的人,还真能斗得过两个年轻小伙?我倒宁愿他没追上,真追上的话,老谢怕是要吃亏!”朱天鹏完全又是另一个想法。

  回到村里岸边,便立马赶去收购点卖鱼。

  今天梁自强他们总共就三种鱼获:毛虾、竹刀鱼、笛鲷。

  毛虾跟竹刀鱼并不打算卖,都是要养在家里,备着当延绳钓鱼饵用的。

  各种笛鲷则分门别类,拿出来给郑六。

  梁自强这次所有的红笛鲷、四线笛鲷、紫红笛鲷加起来,卖到了二百二十多,果然跟上次差不了太多,略少一点点而已。

  父亲那条船钓到的笛鲷也不少,卖完后也有两百来块。

  揣着钱走出收购点,梁父当即就跟梁天成平分了一下,两人各一百来块。

  往回走时,梁父还在嘀咕:

  “听老邱的口气,阿强把他从水里救起,他还非要想办法重谢不可。也不知这话作不作数,要是作数,阿强就等着,还有一笔大财要发!”

  “这事随他!”梁自强呵呵笑道。

  说实在的,他当时飞快赶上去救人,也是觉得既然遇上了,能救就试一把救救看,况且那条船他又认得出是老谢的船,多少算有点缘分。

  至于其他的,当时情急之下,真没多想。

  当然了,要是老邱偏就那么较真,非要重谢他,他还是会很乐于接受的……

第303章 石蚌,价格胜过东星斑

  随后的两天,梁自强他们出海都是目标明确,直奔那座笛鲷岛。

  他们已经一致商量好,先把小岛这一面的笛鲷全都钓差不多再说。

  实际上,这一面的笛鲷已经变少,这两天钓获的鱼大减,再往后大概就得去小岛另一面了。

  连钓几天后,时间已经到了六月初。按照上次医生的吩咐,陈香贝半月一次产检,又该上医院了。

  各家也都有自己的事,便决定休整一天。

  陈香贝怀上的日子,也就是刚刚婚后,梁自强每晚最为奋发图强的那段时期。推算下来,预产期大概是在今年的6月下旬至月底。

  如今距离预产期大概也就只有二十几天,越是临近,陈香贝就越是难免紧张。

  好在这次检查,胎心、胎位各方面都并没有啥问题。医生叮嘱,在预产期前需要再来一次医院,到时得增加一个检查项目,验血型。

  回来路上陈香贝倒是没那么紧张了,却又一个劲地让他猜,到底会是儿子还是女儿。

  对于这种问题,梁自强肯定是不会明确回答的。要是到时生下来跟自己猜测的不一样,陈香贝岂不是大失所望?

  “管他是儿是女,我只知道到下个月他就不用一直占着地了。到时你就没那么辛苦,我也没那么辛苦了!”梁自强嬉笑道。

  “你辛苦在哪了?”陈香贝坐在船上,揉着腰侧,饶有兴致地看他。

  “花一样的媳妇天天躺在身边,动又不能动,这都又快三个月了。你说我忍得辛不辛苦?”梁自强语气委屈。

  陈香贝没想到他说的是这个。看他幽怨的样子,她也有些乐了,不仅不安慰他,还颇有点落井下石:

  “那你可别高兴早了。谁说等娃一生下来就能乱动了?我听妈说,后边至少还得缓一个半月呢,要不怎么叫月子?”

  梁自强脸色顿时就又暗了几分。月子不能在一起这他当然知道,可媳妇你别哪壶不开提哪壶行不行?这简直雪上加霜、伤口撒盐。

  看来,最近还是得把充沛的精力投入到出海上去。捕鱼辛苦了,某些方面自然就忍得没那么辛苦了。

  回到家后,想到亲虾池又有好几天没换水了。梁自强去了一趟村东的海边,开起抽水泵,给虾池换掉一部分的水,顺便察看了一下亲虾抱卵的情况。

  估计再过十几天,六月中旬,所有虾卵就能脱离母体,成为虾苗。一切进展正常,包括父兄那边的亲虾池也都挺好的。

  休整完了,第二天继续前往笛鲷岛。

  梁自强发现一个现象。最近这些天,每天早上自己船板上都有一小滩湿湿的水迹。

  虽然无法确认,但梁自强能猜出,肯定是海狗每晚悄悄下到水中,去弄鱼吃了。

  小海狗出生也有些日子了,每天除了糊里糊涂地过来抱多宝,大多数时间就是窝在母海狗怀里,睡觉、喝奶。

  大海狗要保证奶水,光靠梁自强白天扔给它那几条小杂鱼已经不够了,肯定是晚上下水给自己开小灶。

  今天一来到船上,梁自强直接看到两条没动的小鱼躺在船板上,这就更加确认了。

  “这小海狗吃奶得吃多久?我只知道村里土狗生下来吃一个多月的奶就差不多了,海狗估计怕是要比土狗久一点吧?”朱天鹏看着船上的海狗母子,问道。

  “是要久些,”梁自强想了想,“小海狗吃奶得四个来月。四个月后,就得自己下海捕鱼了!”

  “卧靠这母海狗挺会打算,它莫不是想在咱们这船上一直再呆四个月,等到把小东西喂大,然后才再着一起离开?”朱天鹏突然发现自己似乎洞穿了海狗的小心思。

  “你才想到?这还不够明显?狗东西一直赖船上,就这么想的!”

  梁自强早就看穿了,估计等小海狗四个月能试着捕鱼了,这对海狗母子到时撵都不用撵,自然就会开溜,一去不复返。

  一路说话间,渔船再一次开到了笛鲷岛。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378页  当前第239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239/378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1983渔耕山海间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