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止是扎实,主要是图个踏实!
37墙自然是指的自己跟陈香贝睡觉那间房的隔墙,厚到这个程度,应该算是密不透风了。
就算爸妈有顺风耳,荔枝天天趴墙根,估计也听不见睡房里的动静了。
自己跟陈香贝完全可以比以往豪放一点,再豪放一点。
她声音那么好听,不要跟蚊子似的伊伊呀呀,要尽情放开嗓……
13墙,自己现在租住的那间里屋不就是13墙?要是盖新房的隔墙还那么薄,有什么搞头?
盖房就主打一个隔音!不隔音,谁那么积极盖什么新房?
吸音棉、隔音泡沫,这些是很好,他明白。问题是这个年代的农村,让他上哪找这些专业材料去?
把隔墙建得够厚,到时在夹层中间特意再留一道缝隙,利用空气进行隔音,这就是最简单粗暴的隔音技术了!
虽然简单,却也是能够管用的。
对了到时他睡房的门必须也得整厚实点,不能让木门成为软肋……
砖窑老板倒是不反对他把隔墙搞得厚厚的。毕竟他搞得越厚,老板就能卖更多的砖头。
老板唯一就是被整得迷糊了,你这隔墙,都超过别人普通隔墙双倍的厚度了啊兄对!
梁自强受不了砖窑老板询问的目光,嗯嗯两声解释道:
“我家住海边,每年都会刮台风,盖房子头一件事就是扎实,一定要扎实!”
砖窑老板似乎懂了:“哦你们那台风专门往睡房里面刮?这台风厉害!到底是台风,还是枕边风……”
台不台风不重要,老板重新给他估算起来:
“三道隔墙13墙,改成两道18,一道37,这可就不是两三万砖的事了。四间房两层楼,还加上耳房,得整整四万块红砖!”
这种红砖不像那种大青砖,个头比较小巧,四万砖确实差不多。
“砖价一般我卖三分二厘,你买得多,按三分给你!”老板继续说道。
三分二厘个头,说得好听,梁自强早打听过了,平常就是三分钱每块砖头。
四万块砖头,算下来是一千二百块钱。
当然梁自强今天不用全款付给他,只要交定金。
这个梁自强倒是估计失误了,还以为像上次订船一样,要给一大笔定金。
这砖窑老板主动提出只要两百的定金。到时过来拉砖头的时候,再付大头的账。
看到做砖坯的空地上有茶,梁自强感到口渴了,走过去倒了一碗来喝。
才刚倒满一碗茶,一个声音突然惊讶地传来:
“阿强,巧了,你怎么来这了?!”
梁自强没提防,听到声音,差点碗里面的热茶就溅出来,烫到手……
第201章 新的出海人手确定
“朱天鹏,是你?你是……在这干活?”
梁自强再不放下茶碗就真得挨烫了,连忙重新放下碗,往前边空地走了过去。
空地上有一棵树,树的下方石台上,一个跟他年龄差不多的年轻男人,胖瘦也差不多,身高比自己稍矮些。
这会那人正放下手里的砖坯模子,咧开嘴冲他笑。
这么大一片空地,制作砖坯的石台可不少,唯独就这一处石台,上方顶着一棵大树。
这货还挺会选工作环境,这绝对是整片砖窑场,堪称五星级的一处石台了。
冬天的太阳并不强烈,上方还有一棵大树摆样子似的挡着,朱天鹏依然甩砖坯甩出了一头的汗。主要是因为,做砖头的劳动强度是真的高。
这会儿突然见到梁自强,估计是觉得自己脸上有黄泥不够体面,他连忙用手往脸上头上揩了两把,冲梁自强回道:
“对呀阿强,我在这都干了有大半年的活了,你一直不知道啊?”
他不拭还好,一拭就成了大花脸,梁自强现在是真不认识他了……
“知道你在砖窑,不知道你是在这处砖窑。对了两个月前我去过一趟你家找你,你叔后来有没跟你说?”梁自强问。
朱天鹏并非鲳旺村人,而是附近小浪村的,但因为小浪村自己没有小学,所以朱天鹏读书也是在鲳旺村小学读的。
后来升到潮洋镇初中,也是同一个班,他们俩都没读到毕业就回家干活去了。但辍学后,两人经常都还互相走动,去对方村里玩玩。
梁自强跟他虽然不在同一个村,却算是典型的从小玩到大。要论关系铁,半点不在林百贤之下。
说起来,朱天鹏跟梁自强可能还更谈得来一些。
梁自强刚没骗他。重生过来后,他近期真去小浪村找过朱天鹏,可朱天鹏在外打工干活,不在家,他找了个空。
“不是他没告诉我,我在这砖窑场干活,吃住全在这,都半年没回过家了!”朱天鹏瓮声瓮气道。
原来这样。半年没回,那两个月前自己去小浪村找他的事,他自然是还不知道。
“你是去找我玩,还是有什么事?对了你今天怎么来这了,我记得你家里有一条老船的,你不打鱼了,打算跟我一起来这里做砖不成?!”朱天鹏继续问道。
“你看,你还是那么懂我!我啥也没说你就都猜出来了。你在这里干了大半年也算是老师傅了,我新来,你可得多教我!”梁自强饶有兴趣地走近石台。
“卧靠你真来做砖?好好的有鱼不打!做砖可是牛马活,累死个人!行了你来都来了,以后就我教你吧!”
朱天鹏比较实心眼,信以为真,还真准备教梁自强怎么做砖坯。
才教了两下,砖窑老板走过来冲梁自强叫道:
“对了这位梁老板,刚还有个事没说。后天你是自己叫车过来拉,还是我给你安排车?”
梁自强想了想,船肯定是没办法开到砖窑场附近来,而且天气也不好把握。自己叫车的话,村里就一台拖拉机,还特别不好约时间。
“你给我安排车吧,后天派车直接送到鲳旺村!”他当即决定道。反正车钱都是免不掉的,谁叫车都一样。
砖窑张老板嗯了一声走开了。
朱天鹏一拍他肩头,糊了他一身黄泥:
“你小子耍我!原来你是过来买砖的,这么快你都打算盖房了?好像去年你说了媳妇,娶了没?”
连珠炮似的,朱天鹏问了一大通。梁自强就在旁边一块石头上坐了下来,有头有尾跟他说了起来。
聊了一阵,朱天鹏才知道,原来这半年中发生了这么多事。梁自强都成了亲,买了船,现在又打算盖房了。
梁自强对他没太多好隐瞒,除了重生、无名岛几样最要紧的秘密,其他能说的全跟他说了。
“在这一天能挣多少?”梁自强问。
“累死累活,一天大概两块。其实两块也不少了,一个月能拿六十。城里工人比我拿得还少点呢!”
朱天鹏倒是会苦中作乐,往好里想,嘿嘿道。
两块一天,也就相当于给人帮小工。好处是天天有活干,但这劳动强度,比帮小工没得轻松,只有更累。
“还想不想继续打鱼玩?打鱼可比这好玩多了!这里百多号人,也不差你一个。”梁自强想想道。
“好啊,你买的新船咋样我还没瞅过呢。等明年天气能打鱼了,我请几天假,去鲳旺村找你出海玩!”朱天鹏来了几分兴致。
“请几天假管卵用,你得请几年的长假还差不多!”梁自强嗬嗬道。
“你是说,让我以后都……跟着你一起出海打鱼?”朱天鹏总算醒过味来。
“不想去?你不会做了大半年砖头,撒网打鱼全忘光了吧?”
请朱天鹏帮工出海,并非今天偶然碰见,才突然冒出来的念头。
事实上,梁自强原本是打算过年再去一趟小浪村他家,趁他在家过年时,跟他商量帮工的事。
父亲如今已经正式答应让弟弟梁子丰备考、报考,以梁子丰的执拗劲,就算一届考不上,也一定会连考好几届。不管考得顺不顺利,反正几年内是不太可能有时间跟他出海了。
再有,自己日后要是真买上拖网船,就更加迫切需要得力帮手了。
真正信得过,能够在船上把后背交给对方的人不多,朱天鹏是其中一个。
而且,朱天鹏是有撒网打鱼经验的。他从小跟爷爷长大,年纪不大就开始跟着爷爷出海。后来爷爷去世,老船也被叔叔继承去了,他一没船,二没搭档,就索性外出四处帮工,找活干。
“你这叫什么话,十四五岁就跟着出海了,打鱼这事能忘得了?三月多是吧?那我明年三月跟砖窑场说一声,不做了,跟你去海上打鱼去!”朱天鹏听明白过来后,没怎么犹豫,当即答应道。
“出海也辛苦的,我按大工给你算钱,每天三块。但不完全固定,要是当天鱼获超出一百,另外再加两块辛苦费。兄弟归兄弟,这事我提前跟你交个底!”说到正事,梁自强神情认真起来道。
朱天鹏毕竟有别于自己亲弟弟梁子丰,他不会直接给到他六块的帮工费。但如果碰到鱼特别多的情况,鱼获多就意味着朱天鹏帮工也加倍的辛苦,多给两块辛苦费是完全合适的。
“三块不少了,比我这里都高一块了。再加真没必要,鱼获多也没必要加,能辛苦到哪去,总不能比我现在这个样子还辛苦吧?”朱天鹏推辞。
梁自强没围绕这个细节跟他争执下去,反正到了三四月出海,根据那时候的鱼获多少和辛苦程度再看,怎么合理怎么来。
临离开时,朱天鹏又问他:
“前头你是说27号动工盖房是吧?一会我跟张老板请几天假,到时去鲳旺村,帮你盖一礼拜的房!”
“盖房你不用专门请假了,人手我都在村里请好了的。”梁自强忙道。
“请归请。你盖房这么大喜事,我不去掺和几天像话吗?到时我去找你!”
梁自强见他执意要去,也不多劝了。说了这么一会儿话,茶也冷了,端起来喝完,才准备离开砖窑场,继续去办自己的事。
第202章 各项进展迅速
已经快中午了,朱天鹏没让他走,拉他去砖窑场吃饭的大棚,请他一起吃中饭。
吃完饭离开砖窑场,走在路上,梁自强才发现自己布袋中那六个海菜包子,今天居然是没能派上用场。
瓦窑跟砖窑不是同一个村,梁自强下午继续赶路,总算又找到瓦窑,交付了一点定金,把盖房瓦片的事也定了下来。
因地点比较分散,等他办完这两件事,天色已经不早了,县城是没法去了,一路啃着海菜包,回了鲳旺村。
回到家跟爹一碰头,得知父亲今天在村里跑一圈,已经确定了二十二个劳力,到时会过来动工干活。
其中有挖土、挑泥、和泥灰、担砖头的小工,也有能够掌刀,懂得砌墙的大工。比例上梁父都控制好的。
见还没天黑,陈香贝悄声拉拉他衣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