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头压浪”、“顺水行舟,鱼虾满载”、“海不扬波”。
“路老师,忙着呢?又有谁家买了新船啦?”梁父上前打招呼道。
梁自强承认,路广才文化方面可能还赶不上如今的梁子丰,但毛笔字写得是真不错。当初自己的莲纹船新开张,船头船尾贴的那些吉字,“海不扬波”之类,苍劲有力,就是请路老师写的。
但据他所知,路老师写得龙飞凤舞经得起看的,也就这几个词语。原因很简单,这几个词他写得多……
“这次是外村的人买了船,非得找我写!都是慕名而来,没办法……”路老师无奈摇头,一脸为盛名所累的苦恼。
梁父说明来意,想请他一起去瞅瞅地块。
路广才谦逊道:
“我在书法方面是有点建树,至于天文地理其实研究不深,都是大家误传……”
他本来还想矜持两把的,不料他的二女儿路海棠从旁边走了过来,眼中带光,冲梁自强父子笑了笑,催促他爹道:
“爸你快去,梁伯伯他是信任你才来找你的!”
路广才直到走在通往桔子坡的路上,都还没能想明白,自己怎么就被女儿路海棠给安排出来了……
第191章 截胡全地块最旺的点
梁自强、梁父,加上渔村神棍林泉生、书法家路广才这对神奇的不搭界组合,沿着村路,一路走到了桔子坡。
这里的坡度其实非常平缓,坡线柔和优美。附近,即使入冬仍有不少如茵的青草,再远处有不少树木高低参差错落。
风景确实是不错的,要不然三十年后也不会被选做民宿用地了。
如果真把新房盖在这附近,无论比起自家以前老宅那地方,还是相比于现在的租住之地,风光都要养眼不少。
一边赏风景、居家过日子,一边坐等日后吃红利,这样的地点,梁自强怎会肯错过?
几个人时而沿路而行,时而走到坡高处眺望。过了一会梁父问:
“怎么样,整个这一片,有没有发现哪块是最适合建房的?”
林泉生神情很认真,开口道:
“水为财,你们选有个水塘的那一片,算是整个桔子坡最理想的一个地方了!”
未料话音刚落,路老师嗤了一声,反驳道:
“要什么水塘?既然来桔子坡,当然就选长着野桔子的那一块了,风景、地势都好得很!”
针对选水塘边还是选野桔丛附近,两个人各有一套说法,针尖对麦芒,雄辩起来。
梁自强看了看面红耳赤的两人,松了一口气。还好,这两人都没有否定整个桔子坡。
只要是在桔子坡,不管是水塘边还是野桔丛,在他印象中,三十年后都是纳入了民宿范围的。
因此,根本没啥区别。
当然,一定要仔细区分的话,他最想选的既不是水塘边,也不是野桔丛,而是摇曳着一丛竹子那个地方。
并不是说那个地方将来的红利要更优于其他两处。从民宿角度,其实这几处价值都是一样的。
不同的是,上一世是村里另一户人家盖房住在竹丛旁那块地,后来那家的儿女都比较有出息。
如果实在要往风水方面掰扯,那片竹丛地,才是真正利于子孙发达、家业兴旺的上风上水之地。可惜眼前这两人,一个也没观察出来……
梁自强对于风水什么的倒没那么执迷,但这片竹丛地现在不是还没主人吗?反正空着也是空着,管它真旺、假旺,先占着呗。
盖那里又没啥损失。
梁自强打断那两人的争执道:
“在你们说的水塘跟野桔之间,竹子丛那片我觉得也还行!”
林泉生想也没想就说道:“反正比野桔地强!”
路广才也回敬道:“比水塘那地肯定强多了!”
梁自强拳头在手掌中一砸,喜道:
“看吧,两个最懂的人,都说了那块地好。这没啥好说的了!”
林泉生、路广才懵了懵:我刚说什么了?
梁自强下一步盖新房的宅基地,就这么选定下来了。就竹子丛那儿。
不管怎么说,林泉生、路广才二人费了半天口水,互相争执那么久,功劳确实没有,苦劳是肯定有的。
梁自强道了谢,一人送了一包喜悦的烟,四个人就开始沿着村里的路往回走了。
走了没多久,见林泉生一个人转开办别的事去了,路广才突然叫住梁父,口气变得亲切起来:
“得福啊,我们俩在村里也是老伙计了,我跟你说几句事,你也别嫌我多嘴!”
梁父有些意外:“啥事,老路你尽管说!”
三个人的脚步都放缓下来。路广才叹道:
“得福得福,我一直觉得你是真有福气,生了几个好儿子。特别是你们家梁子丰,以前他还在我手里读小学时,我就在班上说,他是我教过的学生里最聪明好学的一个,将来只要家里让他读,一定能读个名堂出来!”
梁父已经快要猜到对方想说什么了:“路老师你……”
梁自强看了路广才一眼,就听对方继续说道:
“老伙计,有些老思想得变呵!海里鱼再多,能发多大的财?再说依我看,阿丰的心也不在打鱼上。他是读书成材的好苗子,就应该好好读书、深造才对!
现在高考是这样,不管是不是高中生,只要想考,社会青年自学照样能报考。说实话,我有时去县里中学那几个老朋友家里玩,还会拿他们家里的高中旧教材回来翻翻、看看。当然我这年纪,报考那肯定不现实,但是阿丰不一样,他正是搏一把的好时候啊!”
路广才话都说到这了,连一旁的梁自强都感受到了他语气中真诚的成分。
他感激地瞥向了路广才,同时也搞明白了,原来他女儿路海棠送的那几本旧教材,是这么来的。那都是她爸很多年前从外面朋友家拿来的。
路广才又说了很多,最后感慨道:
“现在这个时代不同了,你信老伙计一句不会错,将来社会需要的就是阿丰这种能读书的人才。你咬咬牙供他读出去,后面有的是你笑的时候!”
梁父一直听完,却是叹了口气:
“阿丰是块读书的料子,这我肯定晓得。我不让他继续读,家里以前缺钱只是一方面。你发没发觉,他太弱了,又不爱说话!以后在村里,有两个哥哥在还好点,要是一个人在外头,过不过得下去都是个问题!真让他一直读下去,也不知是帮他害他!”
原来父亲的反对中,竟还一直夹杂着这方面的顾虑?
梁自强忍不住插话道:
“爸,阿丰做人做事其实都有一股劲,这种人不会弱的。再说,外头不比村里,进了读书人的圈,比的是脑子,不看谁声量高、拳头大!”
“可不是,瞧你二儿子说得多对!”路广才很是赞同,“你要是现在开始支持,也还来得及。光自学有点吃力,我还能带阿丰去找找县里中学的老朋友,让他们私下给他些意见,点拨点拨。关键就在你的思想得通!”
听着路广才、梁自强两人的话,梁父这次居然没再固执地坚持下去:“我再看看吧!”
分开时,梁自强特意谢了一声路广才,然后与父亲单独走在路上时,他又继续劝说道:
“还有爸,阿丰读书的花费不是您一个人的事,只要他考上了,费用我一起来支持!再说了,我听说现在大学没什么学费的。每个月的生活费,自己家寄给一部分,公家也会补贴一些!”
一边往家里走,他一边向父亲游说了很多。
平时他其实试过劝说父亲好几次,但每次都被父亲黑着脸打断了。这次难得父亲愿意听下去,他当然得多说几句了。
父亲越听到后面,回应他的语气越是缓和起来。
梁自强从父亲的神情和语气中,头一回看到了事情的希望。
或许这一世,最爱出海捕鱼的人可以尽情捕鱼,最爱读书的人能够好好读书,大家都能够走上自己想走的路……
第192章 趁热打铁办理宅基地
父子两个回到家,刚走到大门边,便听到屋子里头哗啦几声响。
隔着窗户,看见梁子丰一阵兵荒马乱,在收起屋里桌上的什么东西,往厚外罩里塞。
“别藏了,都瞧见了!书啊、笔啊,都从衣服里掏出来!”梁父头往窗户里探,冲梁子丰叫道。
梁子丰脸色顿时变得煞白,现行犯一般,不情不愿地从肚皮那位置往外划拉。
划拉一下,掏出一本书;再划拉,又是一个本子。
七零八碎,变魔术似的。梁自强从外边往里瞅去,就好像不是从外罩里面掏出东西,而是梁子丰把那些书笔都吃进肚子去了,这会儿正从肚子里一件件掏出来。
掏完后,他一副功败垂成,等着挨竹棍揍的神情。
梁父的嗓门一如既往的大:
“你放这么乱给谁看的,要我给你摆?自己把书放好,以后那张桌子就是你书桌了,家里除非忙到转不动,一般小事也不叫你,自己爱怎么学趴桌子那学去,懒得管你!”
父亲的语气依旧是凶巴巴的,对梁子丰一百个不满意的态度。
但是听在梁自强耳中,却是打心里猛升起一阵惊喜。父亲这块铁木头,竟然被说动了,开化了?!
比梁自强更震惊的,自然是梁子丰。
他瞅了梁父半天,猜不出到底啥意思,慌了慌,自己伸手过来:
“爸你还是拿棍子来,直接揍吧!”
梁自强连忙走进屋去,把他的手摁了回去:
“怎么,现在爸愿意让你学,你还不乐意了?”
梁子丰见他脸上不像开玩笑的表情,终于开始接受这突如其来的现实:
“二哥你别拿我开心,爹他真想通了?!”
见梁自强点头,他差点抱过来:
“二哥还是你行,这都被你说服了,二哥太好了!”
梁自强可不敢揽这么大功:“跟我谢什么劲,你得谢路老师去,路广才今天劝了很多,口水都劝干了!”
说完又捅了捅梁子丰:
“还不去屋外跟爸说几句,保证好好学、努力考之类的!”
梁子丰连忙同梁自强一起跑出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