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交了一个外地的男朋友?”秦二姐夫问。
“对。”秦二姐道,“人家稍微优秀一点的人,又看不上她。”
都怪田可淑,田可淑现在还有时不时去找秦雅,有找秦立安。田可淑明明还能干活,她却想着享受,想着儿女为她租房子,给她养老钱。
也是,田可淑给人洗盘子,盘子可没有那么好洗的。
“要是找一个好一点的,两口子一起努力,他们买一套房子,那也是不错的。”秦二姐道,“就怕竹篮打水一场空,男人就只是为了户口。”
“……”秦二姐夫没有说话,他看着秦二姐。
“没有说你,我当初是下乡当知青,户口又没有在首都,是后面考回来了,户口才能回来。”秦二姐道,“我们的情况跟他们的情况不一样。妈出了这样的事情,估计秦雅也不可能那么快结婚,还会等等。”
只是还没到除夕,除夕前一天,秦雅就跟男朋友分手了。原来她的男朋友脚踩两条船,男朋友还有一个所谓的初恋情人。这让秦雅怎么受得住,分手是最好的选择。
秦雅确实有点期待爱情,当爱情跟她所想的不一样的时候,她果断分手,及时止损。
除夕的前一天,秦大哥还有来找秦一舟,他想让秦一舟一家子回去吃年夜饭。秦一舟拒绝了,他没有答应。
“不去吗?”秦大哥跟秦一舟站在路口说话。
“不去。”秦一舟回答。
“妈都没有在了,不能陪陪爸吗?”秦大哥道,“我们可以在外面定一个包厢……”
“不用。”秦一舟道,“你们陪着爸就可以了。”
“我们……爸还是希望你们能来的。”秦大哥道。
“是爸让你来说的?”秦一舟问。
“不是,是我自己想的。”秦大哥道,“我们很久没有坐下来一起吃年夜饭。”
秦父真没有说让秦一舟回去吃年夜饭的话,是秦大哥自己想的。秦大哥想着让秦一舟回去,秦母没有了,他们能坐下好好吃饭,能多说说话。
而秦一舟觉得没有必要,那些事情不完全是秦母的错。总不能因为秦母死了,所以他们就把过错都归到秦母的头上。
秦大哥和秦父都没有管得住秦母,每次都说管不了,他们本质上是在纵容秦母,他们舍不得对秦母说狠话。说狠话的话,还得让尤芸这些人去说。
秦一舟不是很喜欢这样的行为,这不就是等于大男人躲在女人的身后,让女人去处理那些事情吗?
那是那些女人的错吗?
不,不完全是。
秦一舟都能想明白的事情,就更不要说宋凤兰了。
“大家各自吃年夜饭吧。”秦一舟,“各自吃,开开心心地吃。我们早就分家了,也没有必要勉强坐在一起。”
说句难听的,不需要秦大哥这个时候展现所谓大哥的厉害。
秦一舟不需要,宋凤兰也不需要,秦梓航就更不需要了。
“嗯,行。”秦大哥道,“既然你们不过去,那就不过去吧。”
秦大哥十分无奈,他原本以为自己这一次过来请秦一舟过去吃年夜饭,秦一舟会答应。秦大哥没有想到秦一舟想都没有想就直接拒绝了,这跟他所想的不一样。可秦大哥仔细想想,又觉得挺正常的,秦一舟一家三口这么多年都没有去秦家那边吃年夜饭,他们现在不去,那也没有什么。
等秦大哥回去家里,他跟秦父说了他邀请秦一舟来家里吃年夜饭的事情。
“不用请。”秦父道,“现在这样就挺好的了,你要是要让人来家里吃年夜饭,让立安他们回来吃年夜饭。还有小雅,小雅不是说交了一个男朋友吗?”
“分手了。”秦雅刚刚回来,她就听秦父跟秦大哥说话。
“分手?”秦大哥疑惑。
“对,不合适,他脚踩两条船,就分手了。”秦雅道。
反正这些人也不是很关心她的个人生活,秦雅早就搬出去了,要不是要过年了,她都不回来住。
“回头,让你姑奶奶给你介绍。”秦大哥道,“你姑奶奶的眼光还行。”
“……”秦雅想秦大姑姑介绍的人,那就是注重利益的人。也对,相亲嘛,谁不看另外一方的条件,当然是要好一点的条件,那才行,“行啊,那就等姑奶奶给我介绍对象。”
秦雅真的很想摆烂,一点都不想折腾,好的对象,哪里能轮得到她。差不多就得了,找个男人,有一个孩子,实在不行的话,就不要男人,只要孩子。
今年,汤璐没有回来过年,她就打一个电话给宋三姑姑,打电话给汤家人。汤璐不想回来首都被逼婚,她宁愿单身一辈子,都不愿意将就。
当秦一舟说了秦大哥要他们过去过年的话,在宋凤兰还没有说其他话的时候,秦一舟又赶紧道,“我拒绝了,没答应。”
“说得这么快,怕我不高兴?”宋凤兰脱下外套,她刚刚回来家里,“没事,我还能不了解你吗?你顶多就是你自己一个人去,你不逼迫我们。”
“是不逼迫,不逼迫。”秦一舟道,“我明白大哥的意思,妈没有了,他想跟我们缓和关系。都僵了那么多年的关系,何必缓和呢?又能缓和到哪里去?”
宋凤兰又多看秦一舟一眼,要知道很多男人都想着兄弟情,可以缓和关系的时候,他们都想着缓和。
“真不想过去?”宋凤兰问。
“不过去,没想法。”秦一舟道,“早年或许有想法,但他们没有做好,我也没有想着非得跟他们如何。”
秦一舟的想法简单,他们还能当普通亲戚走动,过多的就没有必要了。这也是这些年来,秦一舟多过去走了几次,他没有让宋凤兰和秦梓航过去走动的原因。在秦一舟看来,他该过去,宋凤兰和秦梓航有充分的不过去的理由。
“这个时候一起吃年夜饭,不觉得很讽刺吗?”秦一舟道,“这样,不只是他们把过错都怪到妈的头上,我们也把所有的过错怪到妈的头上。我们过去吃年夜饭,心里不可能舒服的。大哥,他到底是大哥。”
“最后这一句话……”
“妈能摆婆婆的款,大哥为什么就不能摆大哥的款呢?”秦一舟道,“多注意一点,总没有错。”
“这可是你说的。”宋凤兰道,“我还想要是你想过去,你过去,我跟梓航两个人一起吃年夜饭。”
张小虎回去南城,他跟他爸妈一起去买年货,他大哥大嫂也有回家里过年。张文跟张小虎聊几句,张文轻拍张小虎的肩膀两下。
“到底是在首都读书的人。”张文感慨,“跟我们还真就不一样。”
“没有。”张小虎在院子里切萝卜晒萝卜干,胖嫂种了很多萝卜,这些萝卜都得切了。胖嫂原本想着过几天切的,张小虎想他在这边就帮着切一下,“你们要是想去
首都玩,可以去玩一玩。”
“等以后有空再去。”张文道,“寒暑假的时候,我跟你大嫂有给学生补课,好歹能赚一些钱。”
“这么努力赚钱?”张小虎道。
“我们的工资低,能多赚一点钱好。”张文道,“等以后有了孩子,花钱的地方多。趁着现在多准备一些钱,欠的钱还得差不多了。”
“那就好。”张小虎道,“我等春招的时候找一份工作,看看距离自己的房子多远。要是太远的话,那就另外租房子住,也可以看看公司有没有宿舍。要是公司有宿舍的话,那就住在公司的宿舍。”
“嗯,这样也行,等你快结婚的时候,再收回房子重新装修。”张文道,“结婚之后,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家,还是不一样的。”
“住在外面,很多东西都不好弄。”张小虎道,“我们宿舍有距离首都很远的同学,都没有怎么买东西,就是怕毕业的时候不好带走,能省一点就省一点。”
“这倒是。”张文道,“邮寄东西的话,邮费也不便宜。”
“是不便宜,所以我们才没有想着买很多东西。”张小虎道,“在学校也用不了那么多东西。对了,哥,你买计算机了吗?就是买电脑?”
“没有。”张文道,“你大嫂倒是说想买。”
“想买就买,那是以后的大趋势。”张小虎道,“早点学会怎么用电脑好。”
“你们在首都,是不是有很多人买电脑了?”张文问。
“我不知道是不是有很多人买。”张小虎道,“但是我知道梓航他们家买了,一家三口买了三台电脑。梓航他舅舅那些人,他们也买了电脑。他们那样的人家,都是紧跟时代潮流,哪里可能没有买。”
“羡慕他们?”张文问。
“羡慕,如何不羡慕。”张小虎反问,“哥,你是不是很羡慕我?我能待在首都,而你只能待在南城。”
第133章 陌生变化太大了
“羡慕,当然羡慕,怎么可能不羡慕?”张文道,“我这一辈子能去首都旅游一下就行了,不去想那么多。有一份稳定的工作,有学校分的房子,我跟你大嫂买的房子出租出去,还能有一笔钱。这日子过得还是可以的,我读初中时候的同班同学,不是每一个都混得很好的。很多人都没有一份稳定的工作,去私企的工厂工作,工资没有想象之中的那么高,还不稳定。”
张文是羡慕张小虎,他也知道自己的实力在哪里。
“首都小学的老师一定都很不错。”张文道,“多少人都想去首都,竞争特别强烈的。不说首都,就说我们南城,有很多人都想留在南城当老师,那些乡镇小学的,县城小学的,他们挤破头都想来南城的。我呢,毕业之后就能在南城的学校当老师,这就已经很好了。你不知道,多少人羡慕我呢。”
大家都是这样,羡慕来羡慕去的。底层羡慕高层的,都想着他们能过更好的生活。
“倒也是。”张小虎点头。
“萝卜不要切太大块,不好晒。”张文道,“要不,还是我来切,我没少切萝卜的。不只是妈这边,我岳母那边也有晒萝卜。我过去的时候,也有帮着切一切。他们喜欢做辣萝卜干,配稀饭很好吃。”
“等我回去首都的时候,也带一点。”张小虎道。
“有的,妈早就晒了一些萝卜干。”张文道,“家里不缺的就是萝卜干。现在条件好了,家里也就不用总吃萝卜干。不像是以前,家里动不动就说萝卜干,吃咸菜,萝卜上面的菜叶子都拿来做酸菜。”
胖嫂特别会做酸菜、咸菜,哦,还有咸鸭蛋。咸鸭蛋贵一些,胖嫂做的不多,有时候还是家里几个人吃一个咸鸭蛋。胖嫂十分节俭,她让家里的其他人也节俭一点,孩子长身体的时候,胖嫂还是有买一些肉。
当时,宋凤兰来随军后,她家比较经常吃肉。除了宋凤兰夫妻自己买的,相关部门还有送过来一些肉,苏夫人另外也有买肉。苏教授经常在研究所的食堂吃饭,苏夫人手里有不少票,没有都寄给儿女,在苏夫人带着秦梓航的时候就有多买。
秦梓航来南城的时候还有去看苏教授夫妻,买了不少东西过去。秦梓航还记得苏夫人,苏夫人对秦梓航非常好,她把秦梓航当成亲孙子在照顾。
“那都是以前了。”张小虎道。
“现在还有做。”张文道,“妈说多做一点,还能当配菜。”
“你跟大嫂平时没有住在这边,妈是把这些菜当配菜,还是当主菜,那就不知道了。”张小虎道,“这几年,爸妈为了还钱,一定都比较辛苦。”
“还钱,哪里能不辛苦。都是省吃俭用的,这才能多省下一些钱。好在我们都不用再找爸妈要钱,爸妈还能多省下一些钱还钱。”张文道,“爸妈不容易。”
“嗯。”张文点头,他都知道的。
“要是有需要,以后就告诉我。”张小虎道,“等我毕业之后,我会努力赚钱。”
“你赚钱是你的。”张文道,“我们争取不麻烦到你。你要是有钱,给爸妈寄一点就成。我跟你大嫂有稳定的工作,不用你操心太多。”
张文没有想着从张小虎手里多借钱,目前,张文夫妻手里的钱还够花,没有想着非得借钱。等钱不够花的时候,那个时候就可以找张小虎借点钱,当然,也是得还的。
“好吧。”张小虎道。
“妈呢,她知道秦梓航硕博连读,她就担心你。”张文道,“你跟梓航也算是一起长大的,你们……”
“我不只是跟梓航一起长大,还跟很多人一起长大。”张小虎道,“我的一些同学没有考上高中,考上高中的没有考上大学。哪里可能大家都如意顺心的,还是有人混得不好的。哥,你们都不用担心我,我没有要跟梓航比。”
张小虎见这些人都这么担心他,心里暖暖的,“要是我成绩好,我就去读研了,读研以后,出路更多。可惜啊,我成绩不好。要是没有梓航,哥,我就跟你一样,不,也许混得比你还要差!”
张小虎说的是实话,他小时候比他哥调皮多了,还不愿意好好学习。一开始,张小虎跟秦梓航玩的时候,他还不爱学习。等秦梓航回去首都之后,张小虎也想去首都,他更加努力。当张小虎初中成绩有点要掉落的迹象,宋凤兰又邀请张小虎去首都,拉了张小虎一把,把张小虎又挽救回来。
“要是妈想不开,你跟妈说说。我都已经跟她说过了,妈就是喜欢钻牛角尖。”张小虎道,“我到了大学之后就明白了,强中自有强中手,千万别太过高估自己。太高估自己,太看得起自己,就是要倒霉的。”
“在大学里面受到打击了?”张文问。
“哪里可能不受打击,别人分数能考得特别高,我想要及格都不容易。”张小虎道,“被打击的次数多了,我想着我就不读研了,真的拼不过。不是说我给自己加油鼓劲儿就可以的,我跟梓航是朋友不错,不代表我所有的东西都要向他靠齐。我跟梓航说,他也没有说我的不是,他说现在本科毕业还是能找到好工作的,说我以后有很大的上升空间。”
秦梓航从来没有打压过张小虎,没有因为张小虎成绩差,所以秦梓航就不跟张小虎玩。张小虎还是很喜欢这样的秦梓航,拥有这样的朋友是他这一生之中最大的幸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