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瞻:“嗯。”
“谢谢……”宁馨的笑容更加灿烂了。虽然宁馨在不知道部队招工的情况下,曾一度的想过,请秦瞻帮她找份工作,但又因为觉得这好像在拿季爱华的事情给秦瞻压力,后来部队有了抚慰金换工作的事情,宁馨也没往这方面想了。
反正蒋红娟也说了,如果这次的招工不行,她可以等下次,也就是时间问题而已。只是现在秦瞻竟然主动提了这件事,让宁馨欣喜的同时,也觉得意外。毕竟刚开始,她说想在部队找工作的时候,秦瞻并没有提起这个事情。
那么现在提起是……宁馨不想多想,可忍不住。
坦白说,她对秦瞻是有好感的。这份好感来自于书中对秦瞻的描写让她产生了好奇,好奇是好感的开始。
其次,她难产昏迷,秦瞻陪着季寡妇跑了那么多的地方,从来没说过不耐烦的话,碰上季寡妇不懂的地方,他也不会敷衍,而是仔细的,从季家的利益方面为季寡妇分析问题。当时宁馨就觉得,这个人是个情绪稳定、有责任心的人。
直到秦瞻回家探亲的那两个月,他每个星期都陪冬冬来看看她,在病房里,又耐心的、温和的和冬冬说话。当时她就在想,这个男人真好。
从首都来部队的时候,为冬冬来的,但不可否认,也有一种想看看秦瞻是什么样的人的想法。于是见到的第一句话:秦同志,终于见到了你。
这句话,是带着她的希望的。当时,她可能自己都没有发现。
当然了,宁馨从来没有想过,她要和秦瞻怎么样。
在当下,她只想找个稳定的工作挣钱,把冬冬照顾好,再在能力范围内,给季寡妇一个安详的晚年。凭借她穿书之后,季寡妇为了她的病,跑前跑后的,她的内心就认同了季寡妇,也把她看成了自己要善待、养老的责任。
“不用谢。”秦瞻看着他脸越来越红了,想了想,蹙眉问了一句,“你是不是身体不舒服?会不会中暑了?”
“啊?”这下轮到宁馨二丈和尚莫不着头脑了。
“你脸很红,虽然现在才五月,早晨的太阳不至于让人中暑,但你躺了五年,身体本来就比别人弱,中暑了也是有可能的。”秦瞻分析。
宁馨下意识的用双手捂住自己的脸,还真的觉得有些烫,只是中暑?亏他想的出来。她没控制住翻了个自己都不知道的白眼:“谢谢秦同志,我没事,我们先走了,工作的事情等招工之后吧。”
说着,牵起冬冬头也不回的走了。
心中的小人在疯狂埋汰,什么眼神。中暑个屁。
秦瞻看着她的背影,他脑海里是宁馨的白眼。不是……这样的高难度的眼部运动她是怎么做出来的,刚才她两个眼睛里的黑眼珠几乎要看不见了。
想到那有趣的动作,他差点没忍住笑出声。
第43章 招工第一轮通过
宁馨把冬冬送到育幼园门口,就去军人学校参加考试了。
还没到考试的时间,军人学校的门口有很多的女同志在。供销社财务科的工作多么体面,再加上部队里能有一个岗位也不容易,故而不管有没有希望的,大家都会来试一试,反正试一试又不会少块肉。
当宁馨出现的时候,在场有几个人知道她身份的人有些意外。毕竟她不是随军家属,而是烈士家属,难道烈士家属也能来参加岗位考试?
有这个疑惑在,就有人来问了:“同志你好,你是烈士家属吧?”
宁馨点点头:“是的。”早在报名这个岗位的时候,她就知道有人会对她的身份有说法,部队也早就准备好了政策,只不过这个政策还没公开。部队的意思是,刚好借她这件事公开岗位和抚慰金二选一政策。
“这个岗位不是在我们家属里招吗?烈士家属也能来吗?”那位妇女有些疑惑。
宁馨道:“招工告示上写着,在军人配偶、子女和没分家的父母中招工,我虽然是烈士家属,但烈士是军人在牺牲后的称呼,他本质上还是军人。”其实,也就是在第一顺位继承人中招工。
“哦。”妇女点点头,也没再说了。
她也只是疑惑才问出口的,并没有针对谁的意思。
过了一会儿,高洁拿着一叠试卷过来了。
“高同志。”
“供销社的高同志来了。”
很多人都知道高洁是供销社的员工,但并不知道现在这个岗位是高洁担任不了,所以才重新招工的。
高洁对大家点点头,视线也看到了宁馨,她也有些意外,没有想到会在招工这里看到宁馨。不过招工是蒋红娟负责的,既然宁馨能来这里,那么她在蒋红娟那边报名是通过的。“同志们,招工考试马上开始了,我现在说一下三点:
第一:这次的考试一定两轮,第一轮是笔试、第二轮是拨算盘。我们会从笔试中选出前三名进行第二轮的拨算盘考试。
第二:笔试前三名会在今天下午1点半公布。
第三:笔试前三名
的拨算盘考试会在今天下午的2点开始,如果到2点的时候,前三名中还有人没到,我们不会等,直接默认对方放弃了这次的拨算盘考试。
第四:这次笔试的时间是一个半小时,可以提前交卷,但不能要延时交卷,时间到了还不交卷,也同样默认放弃了。”
“高同志,我们晓得了。”
“高同志,我们知道的。”
高洁:“那大家和我进来吧。”
一共二三十个人,跟着高洁进了军人学校里面的教室,高洁又道:“每张课桌上贴着你们的名字,你们按照名字入座,等你们入座后我会给你们发试卷的。还有,要等我发好试卷,说考试开始的时候,你们再写。”
很快,大家找到了贴着自己名字的座位并坐好,高洁发了试卷,等她说开始考试的时候,大家就开始写了。
整张试卷都是数学题,坦白说,这里面的数学题对宁书来说,还没有初中的数学题深奥,可能连小学的数学题也不如。当中最难的一题应该是作记账表格了。
这种表格本来就可以套用后世电脑上的表格,再加上简明艾教的知识,大家还没做完三分之一,宁馨就已经做好了。
做好之后,她又检查了一遍,确定没问题之后,宁馨就交卷了。
宁馨是教室里第一个交卷的,这让其他同志都有些错愕。这人交卷也太快了吧?不过错愕之后是有些高兴,交卷那么快,肯定是做不出了,一个竞争对象少了。
高洁在宁馨交卷的时候也在想,这人是不是做不出了。她知道宁馨的出身,是乡下来的,一般乡下的女孩子读的书不多,尽管宁馨看上去气质不像农村出身,但本质上就是啊。
只是,高洁在接了试卷之后,愣住了。不说那一张答满的试卷,就是宁馨那一手字都写的比她漂亮。
接着,高洁又看了一下试卷上的答题。她不知道该怎么说了,反正她做得出答案的,能知道宁馨做的是对的。有几题她也做不出答案,她不确定宁馨做的对不对。但她有感觉,宁馨做的可能也是对的。
这个人比她厉害。
高洁也希望快点招到记账员,且招一个靠谱的记账员,这几天记账员的工作还是她在做,她是一个头两个大,脑袋都快爆炸了。
……
秦瞻和宁馨冬冬离开之后,并没有马上去营部,而是去了医务所。
只不过到了医务所,还没等秦瞻开口,里面的洪医生就问:“秦团长是来买消食片吗?前天闹肚子还没好吗?”
“什么?”秦瞻听的一头误解。
洪医生笑着解释:“前天中午冬冬来医务所,说爸爸妈妈肚子痛要买消食片,家里上次开给他的消食片只有一片了,我没开给他……”他把事情的经过说了一遍。
秦瞻一听,哪里还不明白。前天中午他担心自己晒在院子里的裤衩被宁馨看见,就借口上厕所先快一步回家去收了。
只是后面冬冬怎么会认为他肚子不舒服?
还有宁同志是怎么回事?冬冬不仅认为他肚子不舒服,还认为宁同志也肚子不舒服?他记得那天中午宁同志回来说冬冬不见了,所以冬冬去医务所的事情,宁同志也是真不知道。
这其中的原因秦瞻想不明白,他决定等中午吃好饭的时候,私下问问冬冬。
“哦,已经没事了。我这次来是想要几颗中暑的药片。”秦瞻道。
“中暑?这季节还有人中暑?”洪医生简直不敢相信,又不是炎热的夏日,什么人啊,还能中暑。“秦团长,你会不会搞错,这季节中暑的概率不高啊。”
秦瞻回想宁馨的情况,再看看外面的太阳:“那在太阳下脸上非常红,跟红透的苹果似得,不是中暑是什么?”
“脸红也有可能是发烧了。”洪医生道。
秦瞻,也有可能。
洪医生问:“秦团长,对方还有什么症状吗?或者你让人自己过来,我给看看?急病乱投医也不好。”
秦瞻:“行,那我和对方说说。”至于症状,好像也没有。
中午,一到下班时间,秦瞻就大步出了营地。他腿长,走路步伐迈的大,速度就比一般人快上不少。
“小秦今天怎么走那么快?”
“平时不快吗?”
“平时没那么快啊?”
魏政委等几人也差不多一下班就走了,但没一会儿,就和秦瞻拉开了距离。魏政委心想,难道是因为年纪大了,腿没人家长,走路速度没别人快啊。
其实,秦瞻也不明白为什么今天特别快。他来到宁馨和冬冬的位置旁,一坐下问道:“宁同志,考试的怎么样?”
宁馨道:“感觉是挺好的,第一轮笔试选前三开始下午第二轮的拨算盘考试。”她觉得除了制作表格那一题,其他的题目应该是全对的。至于制作表格的话,要看阅卷人怎么批卷了。
秦瞻看她也不像担心的样子,把安慰的话放肚子里了。不过:“也别给自己太大的压力。”
宁馨:“嗯,谢谢秦同志。”她现在确实没觉得压力,秦瞻不是说了吗,如果自己没考上,他会在城里给自己找个工作,既然退路都有了,她还担心什么?
其实,宁馨的性格还是比较独立的,也是比较想的开的。她也曾是个娇娇女孩,只是一场车祸父母离世了,虽然爷爷奶奶外公外婆都在,对她也是挺好的,但是曾经的娇姑娘还是一夕之间长大了。她不再是有父母可以撒娇的她了,肚子疼了没人会关心,进了医院做手术,也找不到可以签字的人了。
她要努力的适应没有爸爸妈妈的日子,努力的学会依靠自己。
在这种情况下,她的性格也越来越独立了,适应能力也是比一般人好。
秦瞻:“不客气。”
冬冬看看爸爸,又看看妈妈,听他们说妈妈考试,他很好奇:“妈妈,你也要考试吗?你还在读书吗?”
宁馨在部队找工作的事情没和冬冬说过,是怕小朋友嘴巴没把门说了出去,然后让别人知道来闹,耽误她考试的机会。现在都已经到了这一天了,该知道的人也应该听说了,也就没有隐瞒了。“妈妈不是读书,妈妈打算和冬冬一直在一起,所以在这里找了工作。考试是工作的考试,如果考试通过了,妈妈就可以在这里工作了,然后陪着冬冬了。”
“哇……那妈妈加油。”冬冬欢喜的看着妈妈,他觉得他的妈妈是全家属院最厉害的妈妈。
“嗯,妈妈会加油的,只要能和冬冬在一起,妈妈都会加油的。”
其实宁馨想的没有错,现在小半个家属院都知道烈士家属在考供销社招工的考试了。甚至有人还去蒋红娟家问这个情况了。
“嫂子,我们听说烈士家属也可以参加部队的招工考试,这是真的吗?”
“是啊嫂子,为什么烈士家属可以参加部队的招工考试啊?烈士家属难道还能留在这里?不是应该回老家吗?”
午饭时间,好几个人站在蒋红娟门口问这个情况。
部队有了这个政策,蒋红娟也料到有人会来问,要说的话已经在心里组织了好几天了,现在有人来问了,蒋红娟刚好可以把这个政策也说一遍了。“是的,部队刚开始实行这个政策,这也是为了照顾烈士家属,有些烈士家属体弱,城里有工作的还能上班,但如果是乡下上工的,根本没办法上工,也没办法养孩子。”
“那不是有烈士补贴抚慰金吗?那可是一大笔钱,哪里不能养活孩子?”又有人问。那少的也有好几百啊,多的上千了,在乡下地方哪里还能养不好孩子的?
蒋红娟道:“在场的也有乡下的,乡下的粮食是靠挣工分的,如果没有工分换粮食,光有钱,你能买得到粮食?现在有些缓和过来了,在六零年那会儿,你能靠钱买到粮食?”
这确实不能的,
大家也知道。
蒋红娟继续道:“不过,我们部队是讲究公平公正的,所以现在新的政策是,在抚慰金和工作之间,家属只能二选一。如果烈士家属要选择工作的,那么要放弃抚慰金……”她把政策的内容说了一遍,“而宁同志就是放弃了季爱华同志的抚慰金而选择了工作。”
听到蒋红娟的话,来问事情的人都很吃惊。那可是大几百的抚慰金啊,就是一般的工人得存好几年不吃不喝才能存上这么一笔钱,没想到宁同志竟然说放弃就放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