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昭也回过神来了,见状笑了笑,“赵大人乃此番和谈主官之一,自然能做主。”
赵丰年无奈笑了。
金圣王答应了。
而接下来,就是彭将军跟金圣王的事了。
半月后,镇北军大获全胜,直接活捉了塔坚。
塔坚被俘虏的时候还骂骂咧咧。
“金圣,你好歹是我戎族的王族,竟然伙勾结大夏人,你无耻!”
金圣也不惯着他。
“呸,你只知道吃喝享乐,让儿郎们烧杀抢掠,让你当王,子民们照样生活水深火热之中!阿爸生病之前就说过,跟大夏打架迟早打不过,要带领族人回大草原深处去定居,放牧为生,你却违背他的意思,再次跟大夏打架!”
“那你呢,你投降,你就是叛徒!”
“我比你们聪明,我要让大夏人帮我们也过上好日子!”
赵丰年听了全程,只觉得这位金圣王倒是十分聪明。
许是留意到他的目光,金圣王转头对上了他的视线。
“大夏的官,别这样盯着我,我不喜欢你这样搜弱的小男人,我喜欢他这样的。”
刚好来找赵丰年,却被指住的拓九,一脸惊恐。
“我可不喜欢你这样的!我有喜欢的人了!再说,你个话都说不明白,是‘瘦弱’,不是‘’搜弱‘!”
“手热?”
“瘦弱!”
赵丰年失笑,这金圣王还真是跟拓九有点像。
第85章
“你就是北地的那位知府?”
这天下午,金圣跑到了赵丰年面前,问了这句话。
赵丰年想了想,“如果你说的是种田养羊的知府,那我确实是那位知府。”
只见金圣双眼奇亮无比,“竟然就是你,你能跟着我去戎地吗?我不叫你当知府,这样,你当国师!”
“首先,如今戎地已经归属于大夏了,按照大夏的称法,是为北戎府,而你作为外姓王,虽然也叫金圣王,却只有王府,而非王国,王府自然不需要国师,其次,戎族原来信奉国师这一套吗?”
赵丰年在纸上记
了下来。
金圣不明所以看向了大胖,大胖见怪不怪,“大人在记录戎地的事,好方便对症下药治理。”
“可是,我们没病,不需要下药治。”
“所谓对症,说的是针对你们戎地的情况来发展,每个地方都有每个地方的特色,要因地制宜,北地适合的,北戎府未必合适,我瞧了你们的情况,无非是草原多,耕种地方少,粮食不足。”
金圣连连点头。
“所以,你们要放大自身的优势,放牧,就是你们的优势。”
“可是,养羊养牛养不活子民。”金圣有些失望。
“那就养到极致,打出自己的名头,让全大夏都知道,北戎府的牛羊是整个大夏最鲜美、品质最好的牛羊肉,你们可以参考北定府,牧牛放羊,做副食品加工,牛肉干就是个好东西,还有羊毛,纺织羊毛布,可以去北定府走走,跟那边的纺织厂合作,互通有无。”
金圣双眼放光。
“果然,北地知府就是厉害!果然,我听你的直接不做附属国才是对的!”
对于谈判时候,赵丰年说做附属国是戎地纳贡,大夏接受臣服,而归到大夏版图就能享受大夏一样的待遇,起初听到的众人都是震惊的,而更令人震惊的是,这位金圣王信以为真答应了。
“因为她是个聪明人,知道哪一种方式对子民更好。”
赵丰年从来不怀疑金圣对子民的关心。
也许,这就是为什么她有信心带着整个戎族反抗她的兄长吧,因为她有民心啊。
这里事了,赵丰年一行人也准备回京城了。
而赵青青赶在他离开之前来了北定府,一来是为了见赵丰年,二来是为了帮扶北戎建设考察的,王文陪着她一起,见到赵丰年,笑得眉眼弯弯。
“大人,许久没见了,您在京城还好吧?”
赵丰年也笑了,“王文,竟是你来了,我一些都好,你们大家可还好?”
“托大人的府,都好都好!我如今当了知事了,听说青姑娘要来北戎,大人也在,大家伙都想来见见大人呢,还是我抽签这才得了这个机会!”
赵丰年哭笑不得。
彭昌在一旁忍不住跟孙昭感慨,“赵大人为人为官可真没话说,手底下的人都是又能干又重情义,可见赵大人本事大着呢!”
孙昭不说话,却点了点头。
“阿年,婶娘他们一切都好吧?”
“好着呢,我出发前他们还跟我说问你今年回不回家过年,你要是方便,这回跟我一起走倒是正好了。”
“什么,你要走?!”拓九一个箭步走了过来,看着赵青青一脸紧张。
赵青青微笑,“只是想想,还没决定呢。”
拓九转头,看着赵丰年的眼里充满怨念,“大人,我是听你的话留在军营帮忙的,你怎么拐走青姑娘呢,你这是,是,挖墙脚啊!”
赵丰年笑着看向赵青青,“他如今还在跟着王师爷读书?”
“我也觉得他适合先去学堂读。”
拓九更委屈了。
赵青青见状,问到:“听说,那位金圣王爷不但样貌美丽,更是英姿煞爽,还曾扬言,就喜欢你这种的?”
拓九顿时不敢委屈了,连忙解释,“绝对没有这种事!是她自己说的,我可不喜欢她那种的,我就喜欢你这种的!”
“哦?是吗?”
“当然啦!我可以对天发誓!不不不,我不在这里等什么旨意了,我直接跟你回去!”
赵丰年笑着摇摇头,直到他离开,还听到拓九在哪里疯狂解释。
刚入秋,赵丰年一行人准备回京了。
“阿年这回算是立了大功了,不知道圣上会赏他什么,不过啊,无论是什么,总归都是好的,就是你祖母知道了,也一定会很开心的。”傅家,傅老妇夫人拉着女儿的手感慨。
傅轻雪点头。
半月前京城秋老虎,傅老夫人贪凉多用了些冰,便病倒了,这一病,竟是到了如今还没好全,傅轻雪也是三天两头回家探望,昨日赵丰年刚回到府上,就被喊进了宫,今日一早就去上了朝,傅轻雪想着,索性又回家来了。
“你今日早些回去,阿年都回来了,这些日子就好生陪陪他,你那生意,也歇一歇。”
“我省得的,娘你放心吧,阿年不会生气的,他说了,不希望我成为一个只围着他打转的人,他乐意我做点自己喜欢的。”
“你呀,也是阿年心疼人。”
这时,林管事一脸喜气洋洋过来了。
“恭喜夫人,恭喜姑娘,姑爷今日朝廷上被陛下夸赞,如今已经是礼部尚书,兼内阁学士了!”
傅夫人又惊又喜,“这可真是大喜事!”
傅轻雪也替赵丰年感到高兴,又觉得,这也是他该得的。
“阿年这官升的快,要不是他这些功劳都是实打实的,怕是朝中有人非议了。”傅大人回到家中也不禁不感慨。
而赵家这边,赵家人不知道这官职究竟有多大,只知道儿子又升官了,那就是值得好好庆祝的喜事。
赵丰年上任礼部尚书的第一天,就接到了要主持开春后会试一事。
虽说这些事都有流程,但是赵丰年还是请教了前任礼部尚书,如今的户部尚书。
现任户部尚书看着赵丰年,心情复杂,却还是细细同他讲了注意事项,“大致就是如此,不过,你也不必担心,谢、孟两位侍郎都是经手过的,也都是周全之人,赵大人有何吩咐,只管吩咐他们去处理便是。”
一想到要不是傅家那儿子,眼前如此优秀的后生就是他的女婿,户部尚书就十分心痛,不过,倘若他真成了自家女婿,那他自己这个吏部尚书怕是还要给他让位,做不成了,就像傅玉书,怕是赵丰年一日在尚书位置上,他这个老丈人就别想当尚书了,这样一想,吏部尚书顿时觉得心里好受多了。
赵丰年从户部正要离开的时候,却见到了一个熟人。
“张大人?”
正是起初临县的县令张谦。
“赵大人!哎呀,赵大人这是刚从户部出来?可是事情办妥了?”
赵丰年笑,“我来找王尚书请教会试事宜,正准备回礼部了。”
“还没恭喜赵大人又升官呢!”张谦笑眯眯。
看得出来,张谦在户部如鱼得水,他是个会钻研的人,但是也是个认得清自己的人,知道自己没什么后台,索性安安心心做好自己的事,当好这个户部侍郎,即便自己如今升了官,张谦只是诚心恭喜,不见丝毫攀炎附会之迹,只逢年过节奉上一份不出挑的节礼,赵丰年也不禁感叹他会做人了。
因为要主持会试,赵丰年理所当然准备避嫌了,赵府也不再接待来客。
直到天元帝的万寿节,顾子升看到赵丰年,忍不住发牢骚。
“赵大人如今可真是大忙人,轻易见不着人了。”
“那顾大人如今可是学会挖苦人了,再不见起初临县那位一腔赤诚的父母官了。”
顾子升便笑了,“你说你,做个主考官,未必要避嫌成这样,你内阁的活还不要做了?”
“不过递个折子的事,几位老大人都是大度之人。”
不多时,瞧见两人的傅时瑾也走了过来,“顾大人,阿年,你们聊什么呢?”
顾子升回了个礼,“再说我们赵大人如今贵人事多呢。”
傅时瑾看了眼另一边朝这边看的几位官员,笑了笑,“说来,这些日子里,朝廷上下都说,阿年这官运亨通,连带着手下身边的人都高升,想方设法要去你府上拜会呢,只是你因为会试闭不见客,竟有不少人找到了傅家来。”
赵丰年笑了,“都是陛下赏识,皇恩浩荡,这些传言实在是言过其实了。”
“嘿,还真不是!”顾子升一拍手,“我就不说了,要不是你,怕是我还在临县做小县令呢,也许是又调去了其他地方当县令,顶多知府走到底了,就是户部的张谦,也多少是沾了你的光,北地那片,多多少少都升了官,柳大尺都成校尉了,还有齐晟,你不治理好北地,也没他的位置,至于你们你们那届的探花,苏锦章,也终于跳出了翰林院,如今谁都说说你赵大人是禄神呢!”
赵丰年哭笑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