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从农家子到当朝首辅_分节阅读_第8节
小说作者:鱼筝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379 KB   上传时间:2025-04-05 18:41:18

  但是有生意上门就是好事,当即换上了笑脸。

  “几位当真是爽快,令公子他日必定高中,榜上有名呐!”

  赵来贺巧娘听见这话,更加没话说了,掏银子都掏得乐呵。

  赵丰年见状,抬头道,“张老板,我们买了这么多东西,不如饶我一杆毛笔?若好用,下回再来。”

  “我们这都是小本生意,这真是——”张老板有些犹豫。

  “不需多贵,只那最次的饶我一根如何?”

  “罢了罢了,就饶你一只吧,你这小孩子,嘴皮子可厉害。”

  等赵丰年一家人离开,张老板忽然想起来,“我有说过我姓张吗?”

  一家人采买了些东西,又去孙大夫的药铺复诊,得到了儿子身体渐好的好消息,这才去暂存牛车的地方取牛车。

  回去的路上,巧娘忽然想到。

  “宝儿,你咋知道那老板姓张呢?”

  赵丰年咬了一口糖葫芦上的糖浆,“书肆上写着了,‘张氏书肆’。”

  “哦,原来是这样,咱们宝儿真聪明。”

  “爹,娘,你们想过这些钱怎么用吗?”

  赵来贺跟巧娘对视一眼,异口同声,“买地!”

  确实符合如今大部分人的想法,有了钱就买地,种更多的庄稼,填饱肚子,卖粮食,然后继续买地。

  赵丰年不反对。

  按照现在的物价,上等良田二十两银子一亩,普通的田地十五两银子,再次等的也要八两。

  这六十八听起来很多,有些普通农家人甚至一辈子都可能赚不到,但是也只能买四亩中田了。

  难怪分家的时候大家对四房两分地的竹林耿耿于怀。

  晚上,一家子坐在床上一起愉快数钱。

  “……房子的砖瓦用了十两,剩下了十二两五钱,今天六十八两,去掉买书买纸的三两二钱,加上其他的花销,还剩下六十四两一钱五十文,总共就是七十八两一钱五十文! ”

  不得不说,这数字真是让人安心极了。

  “如今咱们家是三亩地,一亩水田,两亩旱田,我想着,拿出三十两出来买地,只是是买一亩上田一亩中田,还是都买中田……他爹,你决定吧?”

  赵来贺想了想,有些犹豫。

  其实在赵丰年看来,他们家人少,地多了种不过来,但是想到这个时候的人就想要地多,他爹娘定然也是这样,如此,大不了请帮工种,也能满足他爹娘想要土地的愿望。

  “爹,这里面区别大吗?”

  赵家夫妻谈事情从不避讳赵丰年,也不会因为他年纪小就忽略他,尤其是这段时间赵丰年的表现,让夫妻二人也隐约意识到,自家儿子确实是跟其他小孩不一样的。

  因此,赵来贺毫无保留地将这几种地的区别说了一下。

  这个时代的百姓还没有形成施肥的概念,干了浇水,有虫了捉虫,加上种子的良莠不齐,现代的时候一亩早稻能收获八百斤,杂交水稻更是一千斤左右,而这里仅仅三石,这里的一石约等于一百斤,也就是一亩地不过产出三百斤左右。归根结底,一是没有好的种子,二就是肥力不足。

  一亩良田,种个几年,也得变成薄田、下田。

  大豆得以很快传播开的原因,除了顶饱,还有就是人们已经发现种过了大豆的土地,再种其他作物,能生长得更好。

  现代人都知道,种豆肥田的原理是豆类植物上有根瘤菌,能够分泌一些含氮的物质到土壤中,补充氮素,从而达到肥田的效果。

  可是这里的人只能看着摸索,靠着老一辈的经验。

  “爹,娘,都买中田吧,我有办法,若不出意外,能让中田产出跟上田差不过,另外咱们家竹林那边的池塘是公家的吗?能够买下来吗?”

  赵丰年也不是没见过村里的田地,心里有把握能让土地增产,但是毕竟时代不同,种子质量也不同,因此没敢说大话说翻几番,也以免届时失望太大。

  但是赵来贺夫妻何曾见过中田跟上田产出一致的。

  是以一听这话,夫妻二人就坐不住了,如果这是真的,那可不得了了!

  “宝,宝儿,你老实告诉爹,这些你都是怎么知道的?”

  赵来贺不傻,就算书里有记载,那其他人怎么没发现,就单单让他们宝儿知道了呢,他读书也不过才半个月。

  赵丰年知道瞒不住,于是将原本想好的说辞告诉了两人。

  “爹娘,自从上次生病后,我就经常做梦,梦里有一位白胡子白头发白衣服的老爷爷给跟我讲课,说了好多好多东西,这些都是他教我的。”

  如果赵家夫妻觉得他是妖怪,就当他信错了人,也给他一个教训吧。

  但是没有。

  赵来贺深吸了一口气,忍不住搓手,“原来是这样,原来是这样,我就说咱们宝儿是不一样的,连天上的老仙翁都来梦里给咱宝儿上课呢~”

  巧娘抹着眼泪,“咱们宝儿上辈子一定是天上的仙童,人家都说神仙要历劫,宝儿的劫难已经过去了,往后就好了,只是,这老仙翁总是在梦里教课,宝儿会不会睡不好觉呢?”

  “……”

  赵丰年露出一个真心实意的笑容。

  “娘,你放心,不会休息不好的。”

  “既然宝儿都说有办法了,咱们家就买中田吧,三十两,中田能买两亩呢!”

  巧娘一算,也忍不住笑道,“上田只能买一亩,买中田是两亩,那咱们家就有了五亩田了。”

  赵丰年虽然很感动于父母对自己的信任,但是他想的是,总得花点时间改良,不能叫那五亩地都荒在那里,但是赵来贺夫妻二人一致认为,他们不怕等!

  “放心,你爹我还能上山打猎赚钱。”

  “对啊,娘以后还要养鸡呢,到时候还怕卖不上价格吗,宝儿只管读书就是了。”

  “等等,宝儿要买池塘?”巧娘这才记起了。

  赵丰年点点头,昨日在仙客来,他悄悄问过了掌柜,甲鱼在临县少见,但是府城的人确实喜食甲鱼,尤其是那些贵人老爷们,都觉得这东西是大滋补之物,愿意花大价钱买。

  既然这样,干脆养鸡跟养甲鱼一起,甚至养甲鱼可能带来的收益要高于鸡,不过鸡蛋鸡苗都能卖钱,以量取胜,再者,“霸王别姬”可是名菜,到时候鸡跟甲鱼打包卖,说不通鸡也能卖去府城,打开销路。

  “是这样的,爹,娘,那天我听县城酒楼王掌柜说,府城的贵人喜欢吃甲鱼,也就是那天爹带回来的王八,一只卖到五两呢,我想着,既然这样,我们不如把池塘买下来,咱家田里甲鱼多,把田坝都打穿了,索性抓起来养,到了秋天还能买个好价钱。”

  话音刚落,屋里静悄悄。

  “嘶——五两一只,这哪里是王八肉,这是黄金肉吧。”赵来贺不可思议。

  巧娘也回过神来,猛的站了起来就往屋外钻。

  “欸,他娘,你去哪呢?”

  “我去瞅瞅咱家的大宝贝!”

  赵来贺带回来的甲鱼后来被养在屋外泥巴灶旁边的一个破水桶里,前几日巧娘还想着儿子不乐意玩的话挑个时间得扔远点,不然死在了灶台边上,做饭都不舒坦了。

  这会儿只恨不得把它供起来。

  若不是天晚了,巧娘恨不得马上催赵来贺去村长家。

  买地的事情决定好了之后,巧娘开始分零花钱。

  “我那里还有几百个铜板,够用了,城里的小孩子都有零花钱,给宝儿吧。”赵来贺乐呵道。

  于是,虽然只六岁,但是已经拥有了十文零花钱。

  要是让村里其他小孩知道,怕不是要羡慕死。

第10章

  农家日常买地

  第二天就是端午节了,昨夜躺在床上,夫妻两畅想着未来满笼鸡,满池子甲鱼的场景,都激动得没睡好,第二天一大早赵来贺更是迫不及待拎着两只兔子赶去了村长家,提了要买地跟池塘的事。

  村长叫赵大生,跟赵家是同宗,论辈分赵来贺得叫一声叔。

  听了赵来贺的意思,赵大生先是点点头。

  “你家就三亩地,眼瞅着宝儿也养住了,确实要为将来做打算了,多买几亩地,往后宝儿也有的依仗,只是西头那池塘都荒废许久了,附近又没几户人家,你家要是想用起来,自己引了水就是了,旁人也不会说什么,没必要买下来。”

  “大生叔,我是想用那池子养点鱼,不为了用水,您知道的,宝儿的身子弱,一直在吃药,大夫说往后也要用好东西养着呢,我家地少,上山打猎又是饥一顿饱一顿的,十有九空,这不前两天去县城里,看见人家卖鱼,就琢磨着也养点什么,有个能

  给宝儿买补药的营生。大生叔体谅我不容易,才让我用着,这份心我记着呢,只是我却不能占这个便宜,今天您给了我方便了,回头村里人就该说您偏心了,咱们还是该怎么来怎么来。”

  赵大生再次点点头,也没再坚持。

  商量好等端午节后就去量地改地契后,赵来贺这才离开。

  赵来贺走后,赵大生喊来大儿子。

  “来贺家这是要起来了,你平日里多去他那边转转,看看有什么能帮上忙的,他家房子也要好好用心。”

  赵来元点点头,笑到,“那肯定的,别的不说,就冲我来贺哥那一天一顿的肉菜,我也得好好用心啊。”

  “今天你陪彩云回娘家,顺路去趟县城,带上来贺的兔子,去瞧瞧你三叔。”

  赵来元翻了白眼,“爹,彩云家里县城还有三里路呢,哪就说顺路就,再说了,他一年到头都不回村里看爷奶,我们倒上赶着看他算怎么回事。”

  “大摇大摆地去,让街坊四邻都知道,就算他赵大为发达了不认乡下亲人了,这里穷亲戚还担心他没肉吃呢。”

  赵来元笑了,“这个行,就是可惜了这肥兔子,不过我猜想我那高高在上的三叔大概看不上我这穷亲戚的兔子,看来我还得提回来了。”

  赵大生笑骂了一声,赶了他出去。

  办好了买地的事,赵来贺背着背篓,巧娘牵着宝儿,一家人这才开开心心地去柳河村。

  柳大一大早就陪着媳妇带着双胞胎儿子去了岳家,知道妹妹一家要来,刚吃过晌午饭,也没多呆,几人就回家了。

  “这是宝儿吧,长

  这么大了,哎呦,不是我说,十里八村还没见着这么俊的娃呢!“柳大媳妇姓夏,因着赵丰年身体缘故,赵来贺夫妻两很少带着他出门,这还是她第二次见到外甥。

  赵丰年喊了舅妈,就一边坐着,任由好奇的双胞胎表兄上下打量。

  “对了,巧娘你猜我今天看见谁了?你那二嫂!”

  夏氏跟王小红都是一个村的,今天又是走亲戚的日子,两人碰见也不稀奇,但是巧娘还是适当地表示了好奇。

  “嗨哟喂,那架势,活像是抬了头猪给她爹娘似的,结果听她那弟媳妇说,没几样能看的东西,听说她想送孩子去认字读书呢,想跟她爹娘借钱。”

  巧娘惊讶,“这,她弟媳能同意?”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03页  当前第8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8/103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从农家子到当朝首辅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