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从农家子到当朝首辅_分节阅读_第53节
小说作者:鱼筝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379 KB   上传时间:2025-04-05 18:41:18

  王三年以前可是最看不上陈莲的人了,如今竟能夸陈莲能干,不过也是,如今谁不羡慕陈莲跟丈夫和离立女户当家做主。

  巧娘唏嘘不已。

  而另一头,赵小云也跟赵丰年问起了赵青青姐妹的情况。

  “我知道她们一定会没事的,青青可是个很坚强的女孩子,之前在纺织厂,她管着底下三四十号人,就没有不服的,后面莲婶谈生意都是她出面的。”

  赵丰年自然知道赵青青的能干,也问了赵小云的近况。

  “还是那样啰,不过最近我娘在给我留意能招赘的人,我看了一圈都没合适的,有时候还真羡慕你们能在外面跑,倘若我是个男子,我肯定也能干出一番事业来!”

  “云姐如今也可以啊。”

  赵小云哈哈大笑,“对,你说的没错!我是女子也能!就是这世间的对女子的限制太多了,一不留神就被人骂‘抛头露面’啦、‘不守女德’啦,有时候我真希望能有这样一个地方,人们只会因为自身能力差被骂,而不是因为你是女子就否认你做的一切!”

  “会有的。”

  两人沉默了片刻。

  “对了,前些日子我才知道,富大伯想让赵有志跟着你,不过金花伯娘跟大爷爷他们都没同意,你留意一下这事,万一富大伯这回找你提这事,答应还是不答应,总归你心里也好有个准备。”

  赵丰年还真不知道赵来富动过这样的心思,虽让他觉得赵有志是不可能同意,不过还是领了赵小云的情。

  “我记着了,会留神的。”

  赵家的这次宴席排场很大,不仅周围各个村子都来了人,就连县太爷都出现了,而顾子升也特意从府城赶了过来,本来傅青云也提过要来,却被赵丰年拦住了,一来一往舟车劳顿,傅青云毕竟年纪大了,没必要这样折腾。

  赵家村还有记得顾子升的。

  “哎呀,是黑脸县令呢!”

  “啥县令的,人家如今可是府城的大官!”

  “这都当了大官了,也不在日头底下晒着的,咋还这么黑呢?”

  宴席结束后,赵丰年一家在村里住了几日,就准备回府城了。

  临走前,王三娘找到了巧娘,提了大胖的婚事。

  “这孩子犟得跟头牛似的,这几日让他相看的可都是家境殷实,又勤快能干的姑娘,还有一个纺织厂做活的呢,他倒好,见都不肯见一面,可把我气的,本来我是想着给他成了亲,再让他去京城找你们,只是如今怕是不能够了,他婶娘,往后这小子我也是管不上了,他的婚事怕是还要你后头辛苦辛苦为他做主了。”

  于是,回府城的路上,巧娘就跟大胖提了这事。

  “婶娘,可快别提了,我现在就想去京城瞧瞧!”

  一路上欢声笑语到了府城。

  十一月的头上,赵家一家跟傅家一起去京城。

  傅家的人是十月底到的怀江府,本来的计划是只有傅轻雪一人回去,经过巧娘一番话,加上孙女的哀求,傅老夫人这才改变了主意。

  来接人的是傅青云的孙子,傅轻雪兄长傅时瑾,赵丰年在傅家见到人的时候,险些以为徐钰又回来了。

  无他,这位傅公子常常严肃着一张脸,一本正经,跟徐钰简直一摸一样。

  “时瑾如今在大理寺任左寺丞。”

  这就难怪整天肃着脸了,赵丰年心想。

  傅青云显然跟京城家里提过赵丰年的事,傅时瑾刚见到赵丰年,便拿出了见面礼物,一块玉坠。

  “不是什么上好的玉,难得雕工不俗。”

  傅青云便笑了,“说来,阿年叫我老师,也就是师父,而你是我孙子,按辈分来讲,时瑾呐,阿年得算你小叔了。”

  赵丰年挑眉,没想到傅青云还有逗孙子的爱好,看着傅时瑾一脸龟裂的表情,赵丰年笑了笑。

  “那是丰年失礼了,未曾想过给侄儿准备见面礼,下回一定补上。”

  傅时瑾再也维持不住脸上的表情了。

  傅青云乐得大笑。

  路上,傅青云告诉赵丰年,傅时瑾小时候原没如今这样天天冷着脸。

  “也是我跟他爹的错,他爹,你兄长自幼聪明伶俐,跟你一样,拥有过目不忘之能,虽有些一根筋,到底读书科举之路十分顺畅,到了他读书那会儿,旁人自然少不得拿他跟他父亲甚至同我做比,稍有差错便被人指摘有堕乃父之风,渐渐他就习惯摆上这幅样子了。”

  “原来如此,只是我看傅大人端正肃穆,一身正气,确实像是大理寺的人,不瞒老师,起初我还以为见到了徐钰徐大人。”

  傅青云便笑了,“你还当真说对了,徐钰曾在大理寺任职过,他这脸这性子,可不就是跟徐钰学的!不过,不必叫‘傅大人’这样生分,你是当叔叔的,只管叫他名字就行。”

  赵丰年哭笑不得,傅青云还真是恶趣味。

  例行每日的功课后,赵丰年便从傅青云马车出来了。

  傅时瑾在马上看了他一眼,立马又转过头正视前方,任谁见了都要夸一句君子端方。

  赵丰年笑了笑,回到了自家的马车。

  “阿年,你可算回来了,那位傅大人气势可真足,他一朝我们这边看,我缰绳都不知道往哪里搁了。”

  赵来贺一个人赶着拉行李的马车,闻言就笑他,“出息!论资排辈,他还是咱们阿年的侄子呢,也算你的侄子了!”

  “啊?”赵大胖还是头一回听到这个说法,当即就愣了,转头寻求赵丰年的肯定。

  赵丰年就笑了,“爹你别误导胖哥,别听我爹的,说是这样说,可不能真这么论。”

  “那也差不多了,嘿嘿,你这样一说,我再看他还真没啥了哈哈哈!”

  赵丰年笑着摇摇头。

  另一头傅时瑾听到了后面传来的笑

  声,驱马绕到妹妹的马车旁。

  “雪儿,这赵丰年一直这样?怎么他在爷爷那边,爷爷也笑的开心,他回了赵家,那边也笑。”

  傅轻雪正犹豫着,傅老夫人却笑骂了一句,“亏你还是当哥哥的,你妹妹一个女孩子,如何知道外男的事?你这不是为难她么?”

  傅时瑾连忙道歉,“是我的不是,冒犯了妹妹,等回到京城,一定给妹妹好好赔礼!”

  傅老夫人调侃完孙子,便笑着拍拍孙女的手,“你哥哥这人啊,不禁逗!”

  傅轻雪轻轻笑了笑,望了眼赵家的马车,又收回了目光。

  “无聊了罢?等一会儿休整,你便去找青青她们,你们女孩子之间有自己的悄悄话,我一个老人家可不打搅你们。”

  “祖母——”

  一路上走走停停,到了十二月初,一行人终于到了京城。

  赵来贺巧娘本打算去住客栈,却被傅老夫人拦住了。

  “阿年是老头子正经的弟子,都说一日为师,终生为父,那就是一家人了,哪有让你们去住客栈的道理,索性我们家虽不是什么大户人家,好在房屋还是有的多的,只管跟我们一起回去,只等阿年过了会试殿试,倘若留作了京官,后面就再买下一座宅子也不迟!”

  赵来贺巧娘还在犹豫,傅老夫人放出了杀手锏,“阿年还要会试,住在家里,这些日子也好静下心来读书,我们家老大的藏书还是很丰富的。”

  这下赵丰年也没推辞了。

  傅府在京城不算最繁华的地,但是绝对算是最清净,以及离皇城最近的地方。

  这一带住的几乎都是三四品以上的大臣,赵大胖看到门口的两座石狮子,都惊呆了。

  “我还以为这东西只有衙门门口有呢!”

  不过他以后会知道,有些衙门门口都不一定会有。

  傅家已经得到老爷子弟子一家借住的消息,是以,赵丰年一家刚进了傅府,傅家夫人就安排好了。

  傅青云有一子一女,女儿已经嫁人,傅老夫人在儿媳妇进门后就放了权,如今傅家是儿媳妇管家,傅青云儿子在工部,今日在官署还没回来,傅夫人笑着接待了赵家人,没有多言便让管家带了他们去安排好的住处了。

  “你们一路舟车劳顿,待梳洗休息后,再为你们接风洗尘。”

  赵家一行人自是不无不可。

  傅夫人安排确实周到,知道他们恐不习惯丫鬟贴身伺候,只安排了人在院子里干活,有事只需吩咐一声,到了晚上去前厅吃饭的时候,巧娘不禁跟赵青青感慨。

  “这大户人家就是不一样,连下人都是有理有节的,就是她们总叫我赵夫人,怪不太习惯的。”

  “那婶娘你可要尽快习惯了,往后阿年请了一堆丫鬟来伺候你,你可不能抢着干活才是。”

  巧娘也笑,“那我怕是真的要跟她们一起干活的。”

  傅家吃饭有讲究,分了男桌跟女桌,一个在前厅,一个在后厅,傅夫人话说的好听。

  “他们男的在一块定是要吃酒的,咱们不跟他们一块儿,省得酒气熏天,倒是闹的我们都不清净,我们只自己在一处亲近才好。”

  巧娘暗中学习。

  “赵夫人是有二子二女?”

  巧娘笑,“我可没有那样的好福气,先前夫人看到的高高壮壮的乃是我夫君兄长家的孩子,我们侄子,青青跟翠翠姐妹是我母家那边的远房表亲,唤我一句姨母的。”

  这也是赵丰年一开始就给青青翠翠安排好的身份,为了掩人耳目,不被有心人抓住把柄,如今赵青青赵翠翠是父母双亡投奔姨母的赵家表亲,赵丰年表姐,傅老夫人知道后也赞同不已,甚至认了两姐妹为干孙女,直把赵青青赵翠翠感动得眼泪汪汪。

  听闻两姐妹父母双亡,傅夫人顿时心生同情,再听婆婆说已经认了两姐妹当干孙女,连忙点头,“如此也好,往后雪儿也有能作伴的姐妹了,赵夫人不知,我就一子一女,他们兄妹俩年龄差得有些大,雪儿这孩子是从小没什么玩伴。”

  一家人在傅府过了年。

  年后,赵丰年竟见到了太子殿下。

  “你便是哪个发明了堆肥、丰收油,改良纺织机的怀江府赵丰年?”

  赵丰年行李,“回太子殿下,学生正是。”

  “下个月便是会试了,孤期待你走到殿试那天。”

  太子是来见傅青云这位原太子太傅的,两人只是匆匆一面,却彼此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赵丰年想,虽看不出顾子升口中的太子殿下何等仁慈,但是确实举止投足之间一片皇家贵胄的气势。

  不过,赵丰年眼下可没功夫思考这些,因为会试很快就到了。

第54章

  会试当天,赵来贺起了个大早,跟大胖一起送赵丰年去贡院。

  本以为他们来得够早,不想等到的时候,贡院门口已然有不少人了。

  出了会试的学子,甚至还有不少看热闹的小贩,或挑着蜡烛,或挑着干粮叫卖,赚的就是那些忘带齐全的学子们。

  二月份的京城还冷着,加之要在里面待上九天,贡院也会发蜡烛跟炭火,只是品质如何,就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次等的蜡烛跟碳火燃起来烟大,熏了眼睛难免受影到响,因此家境好的学子大多都会自行准备。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03页  当前第53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53/103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从农家子到当朝首辅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