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从农家子到当朝首辅_分节阅读_第30节
小说作者:鱼筝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379 KB   上传时间:2025-04-05 18:41:18

  换句话说,倘若赵青青翠翠是男子,赵丰年也不会请她们。

  很残忍,但是这就是这个时代的最真实的一面。

  在他没有足够的、足以影响他人命运的权势之前,他说的话做的事便不会有人听,也不会有人当回事。

  这顿饭谁都没吃饱。

  回到家,巧娘立马下厨重新做了一桌饭菜。

  “......什么外人内人的,我只看谁对我好才算呢!”

  赵家的丰收油真正风靡整个怀临县,是府城的张通判,原先的临县县令为了这油亲自接见了赵丰年。

  彼时赵丰年还在县学,被夫子通知张通判要见他后,整个学堂里都在猜测是什么事情,还是夫子告诉他们,张通判是为了丰收油来的。

  县学的学子们早就被赵丰年的“变态”轮番打击了个遍,如今才知道近几个月来风靡全县的丰收油竟也是赵丰年想出来的,顿时一众人再次喊着“非人哉”。

  张通判还真是为了丰收油而来,皇帝的诞辰在即,他们怀江府官员正搜集着各种稀奇罕见的东西进献京城,这时候,他手底下有个官员知道他是临县升上来的,特意带了一罐临县的丰收油讨好他。

  张通判本来还不以为意,直到听说这油取自庄稼,比寻常的猪板油廉价,顿时就来了兴趣,等再一打听,是临县那个八岁就考中了童生的神童弄出来的东西,张通判就知道稳了。

  故而,他特意来临县见赵丰年,就是为了详细问问这丰收油,以免犯了什么忌讳。

  赵丰年本来还在想为何张通判为何这般重视入口的东西,见到他问得仔细,忽然就记起了前不久夫子提过陛下寿诞,县学学子均需作诗一首以贺陛下千秋。

  赵丰年顿时就明白了。

  是以,赵丰年对张通判知无不言,且一个劲将丰收油往高了去夸。

  什么不忍百姓苦猪油价贵久矣啦,什么效仿圣贤尝百草啦,什么看到了丰收的景象灵机一动取名啦......

  听得张通判双眼放光,恨不得把人直接献上去。

  听听,什么叫做忧上官之忧,这才是天生当官的料子!

  临走的时候,张通判慈爱地看着赵丰年,“好好读书,老夫期待未来与你同朝做官。”

  赵丰年笑着拱手,“那丰年就等着在京城看到大人了。”

  赵丰年什么时候会去京城?自然是中举过会试了,而张通判能去京城,自然是又高升了。

  一番话听得张通判浑身畅快。

  彼此都很满意。

  张通判走了后,赵丰年刚进学堂入座没多久,就见夫子再次笑着让他出去一趟,顾大人接见。

  赵丰年走后,一众学子立马又羡慕起来。

第38章

  “一连两任县令大人都对赵同窗青眼有加,实在令人钦佩。”

  顾子升就是来问赵丰年张通判情况的。

  他自然知道张通判的目的,只是他担心张通判会对赵丰年施压让他献出方子来。

  赵丰年接受了顾子升的好意,然后将方子递到了他手上。

  吓得顾子升当即就把那方子抛了出去。

  “你干嘛?!”

  赵丰年:“......”

  “......倒也没必要作出一副被欺负的小媳妇模样吧?”

  顾子升放下缩起来的手,掩饰性地咳嗽了两声,这才缓过劲来。

  “你的方子你给我做什么?”

  “见你好奇。”

  顾子升忙解释,“我可不是馋你这方子,我家里又不缺钱,我的意思是,张谦那人,挺会钻营的,别是问你要了方子进献给陛下当自己功劳了吧?”

  “你就不想也往上钻营钻营?”

  赵丰年忽然问道。

  顾子升正要开口,赵丰年先打断了他,“你可要想清楚啊,得了我这方子,就能在各个村镇建立制油厂,打出临县的品牌名声,让百姓多一条赚钱的路子,刺激百姓消费,盘活商业经济,提高民生,吸引外县乃至州府的银子,让临县成为整个怀江府的领头县城,届时,知府你都做得了,如何?”

  顾子升睁大了眼睛,随即,他低头看着那张纸,此时它轻飘飘,却又重逾千斤。

  但他弯腰捡起了那张纸,看都没看一眼,还给了赵丰年。

  “你是在考验我吗?那我现在通过考验了吗?或者说,我现在是个不与民争利的好官了吗?”

  赵丰年看着那双像极了大黄的眼睛,笑了,接过那张纸。

  “这词可用得不恰当。”

  “你放心吧,我会当一个好官,帮老百姓过好日子也并非只有这一个法子,就是陛下,也没有说看见人家谋生的法子就要收入国库的道理,你既然答应了张谦,这方子我管不了其他地方,但是在临县,它就是你赵丰年的,衙门如果跟你合作,你也是主导人。”

  赵丰年却没接这话,笑着换了个话,“那依你的经验来看,陛下会给我多少作为补偿呢?”

  “这是利国利民的好事,少说也有万两吧,陛下有钱呢。”

  赵丰年挑眉,“成,那我就等着收我的一万两了,若少了,记得给我补上。”

  赵丰年说完就往外走了,顾子升这时候才反应过来,他又被赵丰年套话了。

  “不过,你真的很厉害啊,你怎么想到那些的?真的凭借一个制油厂就能做到吗?但是,能做到这样的官员,整个大夏也没有吧?”

  赵丰年头也没回朝他摆摆手。

  顾子升摇了摇头,也回县衙写信去了。

  这天赵丰年回到家后,开了一个简单的家庭会议,大致意思是——还要扩大生产。

  赵丰年想要在榨油工坊遍地生花之前打出名声。

  于是,赵家又忙了起来。

  因为要忙榨油买卖的事,巧娘也暂时不打算养鸡了,秋天又卖了一回甲鱼,比去年价格降了些,总体上是赚钱的买卖。

  年前将最后一批鸡卖完,家里就只剩下三十来只鸡了,都是自留的。

  巧娘赵来贺把棚屋里里外外打扫了一遍。

  不禁感叹,“忽然不孵鸡养鸡了,这还真有些不习惯。”

  赵来贺便笑,“回头请了人来把这里做成厂房,你管人管习惯了,就没空怀念养鸡了。”

  “我管啥,还得你来!”

  赵来贺笑了笑,“咱们一起,把这事办好了,宝儿可是说了,咱们家要起一个好头子,带着村里都富起来的。”

  “还说呢,这事就不能放在年后说么,这几日,桂花婶见着我就拉着问我作坊是不是又要招人了。”

  “都差不多,年后跟大哥说一声,开春后先把家伙事运过来,再看着招人。”

  跟柳家合作,工钱肯定是要照市场价给的,柳大本来还推拒,说儿子在赵家已经给很多了,但耐不住赵来贺巧娘坚持,只得收了下来,一个春天下来,赵家还没开工,柳

  家倒是先赚了不少。

  看得两村的人羡慕不已,都说赵四家发达了也不忘携带岳家。

  便又有人拿出了赵家其他房对比。

  赵来金一家上回被拒绝后,便没再提这事,过年期间两家也没什么往来,倒是赵二家拎着东西上门了。

  自从之前赵来喜被县城的食肆辞退,起先他把所有的原因都归结在赵四身上,只是随着赵四家过得越来越好,他再不甘心也只能重新找份活做,毕竟还有一家子要养,后头他便跟几个朋友一起去镇上帮人家送货,虽是辛苦了些,好在每个月都能赚几百文。

  这回来赵四家,赵来喜也是想问问他们后面运油的事能不能交让他们来做。

  赵来贺没当场答应,也没说不可,只说看后面生意情况。

  宁得罪君子不得罪小人,他是看透了他这个二哥,不想再被伤一次了。

  而赵三自从跟陈莲和离后,也搬去了县城,有人曾说看见他跟那县城那个相好同进同出,不过赵家人已经是许久没见过他了。

  将原先养鸡的棚屋改造成了两间厂房,又弄了六套工具,就等着招到人就开工了。

  一时间,赵家门庭若市,是个人就想来赵家送礼,只求能把孩子送进来做工干活,

  这一次一共招了二十四个人,都是赵家村本村人,附近其他几个村子看得眼热,但是没办法,人赵四说了,只招本村的,往后他们卖出去的油,叫赵家村丰收油。

  赵丰年亲自参与了招聘面试,确保都是身家清白人品可靠的才收进来,又签了契书,通过了数日的培训,这才正式能用起来。

  而大尺小尺,也成了管事了。

  本来两人还要推脱,只是赵丰年跟他们聊过后,他们立马接受了。

  就在大尺小尺磨刀霍霍下定决心务必要提姑母管好制油厂之时,赵丰年找到了村长赵大生,谈了一笔生意。

  “说是咱们以后的大豆,都优先买给赵四家,照比市场价低一文钱,三文钱的收。”

  “那还是县城的价格好,能收到四文钱一斤呢,我情愿卖给县城哩。”

  “卖去县城要自己雇车运过去,费时费力不提,再说那些粮铺老爷们还要压咱们的称,卖给来贺家,都是一个村里的,大家都看着,称是不会少咱的,又不用自个儿跑大老远,省事多了,我肯定要卖给来贺家。”

  “你儿子就在制油厂干活,一个月拿一钱银子,你自然愿意卖了!”

  “村长可是说了,还要盖第二个制油厂的,这就又要招人了,来贺说了往后都优先自己村里的人,卖出去的油就叫赵家村丰收油,往后外头提起丰收油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咱们赵家村,大家都有机会进厂拿一钱银子的工钱,你现在搂紧了,往后你家里人就要排在其他人后头了,你自己想想能不能每个月都多卖出一钱银子吧。”

  “就是,人宝儿可说了,对厂里贡献大的,年尾上还能拿分红呢!最少也有一两!”

  大家都在算着账,嘴上说着不合算,但是一想到以后种的大豆坐在家里就能卖出去,自家人还能去制油厂干活,每个月多拿一钱银子,顿时心里一片火热,有那心急的,当天晚上大半夜就敲开了赵大生家的门,嚷着要签卖豆子的契,还问能不能将自家排在头一个进去干活的。

  赵大生哭笑不得送走了同村的,第二天一早就通知大家来签契,同时宣布招人建新厂房。

  同时,赵家也在县城买下了一个铺子,往后的油都会先运到县城的铺子,然后分销到各个粮铺酒楼,赵丰年亲自写的招牌——赵家村丰收油油铺。

  长是长了点,好歹招牌是打出去了。

  不过说是铺子,其类别应该归属于仓库。

  眼看着赵家村上下干劲十足,家里的制油厂也逐渐走上了轨道,赵丰年开始专心读书了。

  他已经决定要参加今年八月的院试,拿到秀才功名。

  巧娘得知了这事后,第一反应就是鸡卖早了。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03页  当前第30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30/103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从农家子到当朝首辅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