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从农家子到当朝首辅_分节阅读_第11节
小说作者:鱼筝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379 KB   上传时间:2025-04-05 18:41:18

  赵来贺不知道豆油什么样,但是前头宝儿试做的那小缸,叫什么酱油这些日子好像是说快到了。

  赵来贺这里想着,却听见山坡上自家娘子喊他,样子又激动又紧张。

  “快,快,他爹,赶紧的,回家去瞅瞅!”

  见巧娘这幅模样,赵来贺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八成是小鸡苗!

  果然,回到家刚进炕屋,就听见了叽叽喳喳的叫声,只见炕上五六只嫩黄色的小鸡仔子正左摇右摆讨食吃呢。

  “真,真孵出来了啊!”赵来贺恍恍惚惚。

  巧娘抹了抹眼角的泪花花,看着小鸡一脸慈爱,“我翻完蛋正要去编竹笼呢,才编了一半就听见动静了,连忙进屋,果然是孵出来了,你是没看见,刚出来的几只身上都湿漉漉呢,就拿那嘴去啄壳,要不是不能帮忙,我都想上手帮它们把壳剥了!”

  “那可不行,上了手帮它们出来可是要活不成的。”

  “还用你说,那边是不是又要破壳了?”说话间,左边又有了动静,柳巧娘笑了。

  “我再去装点温水来,明天再给吃菜叶子。”

  两人看得心头火热,都舍不得离开,竟是连晌午饭都没想起来吃,等赵丰年回到家,没看到人,想到小鸡破壳也就是这几天了,放下书包便去了孵化屋,果然见两人还在围着炕看呢。

  一个时辰,几乎出了一半的小鸡,赵来贺夫妻只觉得怎么看都不够看,直到看到赵丰年进来。

  “宝儿,咱们的鸡,成了!”赵来贺一个激动,将儿子举了起来。

  赵丰年还是头一回体会“飞高高”,却一点也不害怕,只觉得新奇。

  看着两张欢喜的笑脸,不由自主的也笑了。

  “爹,再来一次?”

  又过了两三天,这一批鸡蛋才陆陆续续孵出来,五十个鸡蛋,还剩下十三个没动静,八成是不成了,不过第一次孵鸡蛋就能有这么高的孵化率,夫妻俩已经很满足了,巧娘打定注意等过两天再孵第二批,她如今也算是有了经验了,到时候只会更高。

  对此,赵来贺跟赵丰年父子俩表示十分赞同。

  又过了五天,除了死了三只,这一批鸡苗还剩下三十四只,而且看上去都很精神,经过一家人的商讨,决定这第一批鸡苗都卖出去,镇上一只鸡苗六文钱,他们家不用运到镇子上去卖,就定五文钱,同村的倒是可以再便宜一文钱,就算都按照四文钱卖,那也有一百三十六文,而他们买种蛋只花了二十五文!

  就算加上柴火费,四十文也够了,来回一个月就能赚九十六文!

  “咱们先攒点钱,把鸡棚盖起来,等到秋收后 ,再盖庄子围墙,明天我就放出话去,让大家可以来咱们家买鸡苗,再收一批种蛋,这一回咱们孵它个一百只!“柳巧娘这几天又收了一批到蛋,其他人只当她宠儿子,毕竟分家后没分到鸡,宝儿又是个要精细养的孩子,以前就要隔三岔五买鸡蛋补身子呢。

  “娘,不如这次孵两百吧,就算附近村里人不要,也可以卖到镇上县城里,镇上跟县城都有做这个的贩子,有些商贩有自己的牛车驴车,可以带去更远的地方卖,这样倒省了我们力气了。”

  “这,人家能要么?再说,我这刚开始孵的,就成功了一回,万一后面没成......”

  赵丰年明白巧娘的顾虑,毕竟这个时代没有温度计,他只告诉了巧娘炕上的温度保持在让手温暖却不过烫,其实多少有些模棱两可,就这样巧娘都能孵出小鸡来,离不开她的细心与耐心。

  但是有道是一回生二回熟,他相信巧娘应该可以,就算失败了,如今他们家也承担得起这份损失就是了。

  赵丰年将自己的分析告诉夫妻俩,巧娘顿时眼睛都亮了。

  “那就定二百!听咱宝儿的。”

  就算卖不完,他们自己留着就是,说好的要养着下鸡蛋,回头能给儿子补身体,还能卖鸡蛋呢。

  赵来贺眼瞅着母子俩你三言两语就定了二百的鸡蛋,有些咂舌,心想着抽空得去趟山上,多弄点竹子来编笼子,不然后面鸡多了,他们家的竹林怕是不够使,等赚了钱围墙做起来,后面就好了。

第14章

  农家日常好算计

  又过了几日,家里的小鸡崽子彻底坐住了,赵来贺跟巧娘也彻底放下心来。

  第一批鸡苗没打算卖出去,于是巧娘又开始收鸡蛋了,这次要收两百个,一文钱两个,两百个鸡蛋要一百文,算是大阵仗了,只一个赵家村是凑不齐这么多的,也是各家养的鸡少,还要挑那养了公鸡的人家,赵来贺跟巧娘跑了几个村子才凑齐。

  村里人只当他们收了鸡蛋去县城倒卖,过去也不是没有这样的,县城里的鸡蛋卖得贵一文钱,大家自然乐意攒了背去县城卖给城里人,只是总有那不方便去县城的,便情愿便宜一文让人收了去,多少也能赚一点。

  夫妻俩没解释,收完鸡蛋,不多时便又投入了孵小鸡中。

  等又过了一个多月,家里便有了两百左右的鸡苗了,除了第一批的三十四只,还剩下一百八十六只,也是时候卖出去了。

  在家里商量好价格后,这日早上洗衣服的时候,巧娘特意去了下游,跟村里其他妇人凑在了一块儿,一起聊着家长里短的时候便说起了家里有一百来只鸡苗的事。

  “来贺家的,你们哪来的鸡苗?这些日子也没见你家去过县城,咋买这么多呢?”

  “嗨,哪里是买的,这可是我们家孵出来的,孵出来也有七八天了,眼看着坐住了,我们也养不了那么多,这不,就想着卖出去呢,县城里如今鸡苗是六文钱一只,我家来贺说了,都是一个村里的,你们要是想要啊,给四文就成,外村来的我们可就要收五文了。”

  众人刚听到前面那句自家孵的,还没来得及惊讶,听到四文钱一只瞬间就沸腾了。

  “他四嫂,你可是说真的?真的四文钱一只?”

  巧娘就笑,“还能骗你们不成,就是四文,前些日子我家起新房子,还多亏了大家过来帮忙呢,这不,我们也不忙卖去外村,先紧着问问你们要不要了。”

  “要要要!怎么不要!”

  “来贺家的,拿鸡蛋换你买不买?”

  “自然是买的,大家回头上我家瞧瞧就成。”

  一时间,众大婶子小媳妇都纷纷迅速洗完衣服往家赶,得早些告诉家里这事,好拿了钱上村西买鸡苗去啊。

  大家有的带着家里人,有的拉着邻居,三五成群来到赵四家,还有人脸上将信将疑,只是当巧娘将装鸡苗的竹笼拎出来,都放在前院排开,看着里面黄灿灿叽叽喳喳叫得响亮的鸡苗,大家再次沸腾了。

  “我家要三只!”

  “我家五只!”

  “来贺家的,我家要两只!”

  巧娘笑道,“大家不要着急,咱们慢慢挑。”

  四文钱一只的鸡苗,这样健康活泼,还可以任由自己挑选,要知道,县城卖鸡苗可不能随便挑的。

  不到半个时辰,就卖完了三十只鸡苗。

  大家都满意。

  柳巧娘笑得嘴都合不拢,一个时辰一百二十文铜钱就到手了。

  而其他人也很满意,四文钱一只,相当于白赚两文钱呢!而且柳巧娘还说了,她们家要是有种蛋,也可以卖给她,或来换鸡苗。

  那些家里只有母鸡的人家有些可惜,而家里养了公鸡母鸡的人家就开心了,把蛋卖出去,这买鸡苗的钱就跟没花似的。

  到了下午,又买出去了六十几只鸡苗,居然还有临村的来买,一看就是嫁过来的小媳妇、亲戚刚回家通知的。

  只不过外村买就要多花一文钱,是以有亲戚在赵家村的大多是让亲戚代买了。

  没过几天,赵家村,甚至附近的几个村子便都知道了赵家村村西头的赵四家卖鸡苗。

  不过三天,一百八十二只鸡苗就卖空了,剩下的四只,两只送给了村长家,另外两只赵来贺捎给了柳家。。

  后面过来的人都扑了个空。

  巧娘只得立马孵第三批,也告诉了大家下次要等八九月了,各村这才没有陆陆续续赶过来。

  而这会儿大家才回过神来,这赵四家竟然会孵鸡蛋,而且看上去不是母鸡孵的。

  这日赵家老宅饭桌上。

  王三娘推了推男人,见男人埋头吃饭,气闷不已。

  “如今大家伙都说呢,老四家会孵鸡苗,都不用母鸡,也不知道用什么办法。”

  王三娘说完,见没人理睬自己,又说了,“老四也是,这鸡苗又是送柳河村,又是送村长的,留着给外人都不想着爹娘。”

  赵老头碗一搁,瞧了她一眼,“那老大家的,你想怎么着?”

  因着前些日子赵老头发脾气把兄弟几人都骂了一顿,王三娘这会子还有点怵这个公爹,只是此时见他问起,不像生气的样子,连忙又道,“那法子可是咱们赵家的,老四家拿着卖钱也就算了,怎么着也要孝敬您跟娘啊!”

  “你这意思,要让老四送钱过来?”

  赵来金想拉住媳妇,却没拦住。

  “把法子献出来也行啊,那么多人来问鸡苗,要的也多,她柳巧娘就一个人哪里忙得过来,不如教给我们一起帮忙孵小鸡,这样赚了钱也好给爹娘养老不是!”

  赵老头看向了赵来金,“老大,这也是你的意思?”

  赵来金张了张嘴,到底没说什么。

  下一刻,赵老头就摔了碗,将众人吓了一跳。

  王三娘脸都白了。

  “你们可真是好算计!且不说人老四家自个儿凭本事想出来赚钱本事,凭什么要告诉你们,我跟你娘养老愁什么,我们有地有房,将来你们就多了三亩地,还供不起我们两个老不死的了?老大啊老大,你是长兄,分家的时候谁都看得出来偏着你的,几个弟弟不跟你闹无非是想着你是大哥,将来要奉养父母,可你是怎么想的,撺掇你媳妇来抢你弟弟的谋生手艺?你怎么不想着你那还要吃药念书的侄子呢!”

  赵来庆扑通一声跪了下来,王三娘咬咬牙,到底跟着一起跪了。

  “老大家的,你也是孩子的娘,如果今天是你有这门手艺,你能轻易交出去?老四家给村长跟外家送鸡苗,那是人情跟感恩,送你送我跟你娘做什么,我们是帮他带孩子了?还是给他送家具了?还是帮他盖房子了?”

  张氏叹了口气,将两个惊恐的孙子带了出去。

  兄弟不和,是她跟赵老头没教好孩子,可不能让孙子辈也这样。

  只是第二天,巧娘就送了一篮鸡蛋来。

  “想着娘养着几只母鸡,开春才孵了一窝,索性没给您留鸡崽子了,这篮子鸡蛋是这些日子鸡崽子换的,宝儿惦记爷奶呢,如今家里鸡蛋多了,说起前面奶奶给他炖鸡蛋吃,最近从书里学了什么‘百善孝为先’的,要孝敬爷奶吃鸡蛋呢。”

  不管是不是孩子的意

  思,总之东西是实打实的,赵老头跟张氏都十分开心。

  张氏关心了一番赵丰年最近的身体,赵老头倒是问了几句读书的事。

  “且跟顾秀才读着呢,读得怎么样我们也不懂那读书的事,只不过这孵小鸡的主意,就是宝儿从书里得来的呢。”

  张氏惊叹连连,赵老头起了几分兴趣,多问了几句,听完连连点头。

  “宝儿是个读书的料子,你们好好养,给他把身体养好了。”

  巧娘自是答应不提。

  王三娘回来后听二老说了这事,虽然高兴有白得的鸡蛋吃,但是对于孵小鸡的主意是他一个六岁的孩子向出来事是一个字都不信。

  “......她柳巧娘给自家孩子脸上贴金呢,也不怕孩子压不压得住,他赵宝儿才上过几日学堂?认识字了么,就想到孵小鸡的事了?咱们大胖比赵宝儿还要多读两个月的书的,怎么从没听他说过书上教孵小鸡呢?”

  村里人跟王三娘打听这事的时候,王三娘不屑一顾。

  为了求证,还有人问到了陈秀才跟顾老秀才那边,问是不是书里还教怎么孵小鸡,大有如果是真的,就也要把孩子送过来读书的架势。

  陈秀才一脸不悦,摇着头直说着“有辱斯文”,便将乡人都赶出了门。

  顾家村这边,顾老秀才虽也说书中未见传授孵鸡之法,却也说了书中的知识可融会贯通,肯定了赵丰年的脑瓜子确实聪明伶俐。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03页  当前第11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1/103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从农家子到当朝首辅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