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行车?那东西可贵的很,哪里是咱们小老百姓买的起的。”
这个时候京城能见到的自行车,多是什么外国牌子,哦,小鬼子的也不少,价格……300多都算是便宜的。所以于大庆一听方大海说自行车,吓得脖子都缩短了一截,眼睛都快惊得掉地上了。
你说什么?买二手的?呵呵,这样的东西早年都是谁用的?看过老电影的,应该对那些个什么夜袭队啊,汉奸的自行车都挺熟悉啊。这样人的东西,能随便卖出来?早就被政府没收,成了国有资产了。如今基本都配给了邮政局,成了邮递员的座驾,还有一些则放到了公安局,成了公安们出门办案的交通工具。
“哦,是我想岔了,我看着公安局里有,就……不过我说的这个也不是不可能,告诉你个小道消息,咱们国产的自行车很快就要出来了,到时候价格肯定能下来。攒一攒,老百姓也一样能买得起。”
算了一下京城街面上自行车的数量,再回顾一下自行车被送到公安局之后,几乎所有人都排着队学骑车的场景。方大海反应过来,知道这事儿自己说早了。立马就开始往回兜,一边说还一边灵机一闪的问于大庆。
“读书读的怎么样?上次你说初小的能考出来了是真的吗?”
怎么突然就问学习了?于大庆有些跟不上方大海这脑子转弯的速度。不过他知道,方大海不管问什么,都不可能害他,所以很老实的点头道:
“读的还行,已经考过了,老师说下个月毕业证就能下来。”
“高小有希望吗?”
“我问老师了,这个要到5月份开学,大海哥怎么了?”
怎么了?他这是想问问于大庆学习程度怎么样,然后想法子去打听人邮政局什么时候招人呀。邮递员,这可也是后期十分吃香的工作,八大员之一呢。
“用心读着,能考多高就考多高,等下半年,我想法子给你找个好活儿。”
看,果然不会害他吧!于大庆整个人都精神了。
“大海哥,什么活儿?”
“说出来就不一定灵了,你先好好读着就是了。”
“哎,我听大海哥的。”
于大庆应声的很爽快。只是这边应声完,他心里那做小老大的操心劲就又上来了。忍不住多问了一句:
“大海哥,那其他人……”
“我想给你谋划的地方人家只要识字的,你自己说,你们那一波里头,有几个读书用心的?”
这还真不好说,大多数人都饿怕了,但凡有能挣钱的活儿,就急吼吼的往上;扑,没几个有远见,想着多识字读书,给自己打基础的。
“那,那……大庆啊,你要记住一句话。机会永远只留给有准备的人!明白吗?”
第148章 新法出……
机会?还是识字的机会?于大庆这小子是个爱动脑子的,自打这一天从方大海家回去,脑子就没闲过,但凡看到个工种,就琢磨一下这要人的条件。这一看二看的……他倒是真的看出了点什么,有一天晚上趁着小伙伴们都在他家院子里帮忙做零活的功夫,好好的说了一下读书的事儿。
“我盘了一圈,发现这读书的事儿真不是一般的要紧。你看啊,账房这个要读书识字的,这个没的说吧?”
那肯定的,哪怕是我大清还在的时候呢,那账房也是个体面活儿,走出来都要喊一声先生的。
“可你们知道不?现在外头商店里的伙计,也要识字啦。”
嗯?就个卖货的,也要识字?边上几个忙着做工挣钱,已经好久没去扫盲班识字的大孩子手里的活儿齐齐一顿,抬头看了过来。
“这要识字干嘛?认得东西,能说的清楚价格不就成了?”
“说是要开单子,写了单子再让买的人去收账台付款。”
“这么麻烦?”
“可不是,另外啊,压货送货的也要识字,说是要对什么货单。”
压货的?这个以前大多都是青帮混混们干的活儿,这样的人可没几个识字的,怎么解放了,这事儿一下就麻烦了呢?连着这样浑人都能干的活儿也有要求了?这世道变得是不是有点太快了?
众人面面相觑,忍不住也跟着开始回忆起自己认识的人的情况,回忆自己遇到过的各行各业的工作状态,一个个忍不住嘀咕。
“我前几天去帮人寄信,瞧着那柜台里头发放包裹的好像也识字,要看那什么地址,核对姓名来着。”
“这么说我也想起来了,昨儿我去**厂子送货,看着那看大门的似乎也认识几个字,邮递员送信进去,他还拿着粉笔,在一个板子上抄写名字来着。”
“不是吧,看门都要识字?那这么的不识字的人还有活路?”
“扫大街不要识字的,哈哈。”
真是的,说着说着这些人就又开始往外扯了。于大庆没好气的看了那个说扫大街的人一眼,咳嗽一声,强行将话题又扯了回来。
“我说这话是想告诉你们,大海哥说了,以后不识字,活儿不好找,让你们去扫盲班勤快点,若是能那个证出来,哪怕是最低的初小呢,
将来想找个好工作也能更容易些。”
嗯?找好工作?方大海这是又透露什么内部消息了?
虽然这里坐着的很多人,和方大海并不算熟悉,有些甚至连着见面都没有,可因为于大庆和几个以往跟着去套兔子的孩子,方大海的名字在这一片那是相当的有名,甚至这些大孩子们在出去做活儿,遇上别人欺负的时候,也曾扯过他的名字,来一句我有兄弟可是公安这样的话。
再有这一排的院子能建起来也有方大海的帮忙,所以听到说是他的意思,所有孩子都立马慎重了起来。有个同样脑子不满的,很敏锐的察觉到了这里的事儿,转头问于大庆。
“大海那边……是有厂子要招人了?”
于大庆看了这人一眼,想了想,慢慢的点了点头。
“他没说,不过看他的意思,估计会有。”
这一句话,可是点亮了不少人的眼睛了!好几个都嘻嘻嘻的笑出了声。
“要是真有厂子招人,那肯定比蜂窝煤铺子好啊。”
“可不是,你看那些厂子里的人,干的活儿不比咱们的多,可挣得钱呢?保底那可就是10块!还有休息日什么的。”
“可不是,一旦干的时间长了,那工资也涨的快,稍微能干点的,可就有18-25块呢。”
“我听说,还有工会会帮他们要求涨工资什么的。”
工厂确实好,于大庆和方大海家的院子里人都熟悉,早就知道那些大师傅的工钱了。
“何家二叔一个月有40多呢,他们院子里一个大师傅,也差不多这个数。”
“好家伙,这就是样一大家子都够吃喝了。”
想想那工厂里的好工资,想想如今这辛苦的日子,几个大孩子咬咬牙,也来了一句:
“学,我们都想法子继续学,不学出个证来,那将来可是要亏大钱的。”
“对,反正扫盲班又不收钱,咱们学了就是赚了。”
很好,大家读书的积极性又起来了。要这么的,那等着大海哥能介绍人考核的时候,想来能去参加考试的人就更多了吧!那或许会有更多小伙伴们走向更好的路。
这么一想,于大庆欢喜起来,摸着鼻子说了一下自己的打算,算是为这一次的谈话再加了一把火。
“大海哥说了,让我去考高小呢,说是考出来,将来路子更宽。”
直到于大庆和方大海最好,可听着这样的话,小伙伴们还是微微的酸了一下。不用想也知道,这更宽的路肯定挣钱也多。哎,他们还是落后了呀。
孤儿们筹谋着更好的路,方大海也用心的盯着各个工厂的兴建,只是这厂子还没轰轰烈烈的大搞起来,另一件已经流传许久的事儿反而先出炉了,炸了整个京城,不,或许是整个我党统治范围内的所有人。
“《婚姻法》?怎么政府一上来不搞什么约法三章的那个法,先搞了这个?”
很多人对政府上来首先颁布《婚姻法》的做法很迷。可不管怎么迷,该宣传单的还是要宣传,该听的也一样要听。所以喽,这个女子18,男子20才能结婚的事儿,一下就传开了。
让很多习惯了十五、六就结婚的人感觉相当的迷茫。
“这,这,怎么定了这么个岁数?18?那不成老姑娘了?”
“20才成婚?在我们乡下,20没娶媳妇的,那可就是老光棍了呀。”
对,这个时候就是这么个习俗,20没结婚,那就和现代40了一样,成了婚姻市场的滞销品。爹妈都能愁死,走出去都像是低人一等一样。
所以这个婚姻法一出来,哪怕军管所无数次来宣传说什么结婚要去领结婚证什么的。年岁稍大,已经做了父母的老百姓们还是很默契的用沉默做出了抵抗。
至于小年轻们……哪怕他们也好想搞个证潮流一下,可这岁数……除非私下改个岁数去登记,不然真让他们按照法律规定去做,真的是很难在家里通过呀。特别是在乡下地方,那更是将这事儿听过就算,全当是个笑话,丢到了脑后去了,依然执行着他们的习惯走着婚丧嫁娶的流程。
不过别人能当笑话,何毛柱不会,他在知道这事儿后的第一时间,就寻了自家老三蔡福来,在蔡福来的小院子里,一边吃喝酒一边发愁。
“还真是让大海那孩子猜着了,他和大兰子那圆房的事儿……哎,这让我可怎么和大哥说啊!”
何毛柱愁啊,眼见着方大海那孩子是越来越出息了,那一身公安的衣裳穿着,走出走进的,人看着就体面,年岁才这么点,就已经是干部了,再过上4年,那又该是什么样子?怕不是都能当个在办公室里坐着就能拿钱的大干部了吧。
可他们家大兰子呢?也就是近年来去扫盲班认了点字,稍微看着有了点样子,其他的……这样一个童养媳,将来真的能顺利的和方大海圆房吗?即使如今看着大海那孩子讲情义,没有要丢开这个媳妇的意思。可架不住外头……他在饭馆里已经听到不少干部换媳妇的事儿了。保不定就有什么人看中了大海,给他介绍更好的呢。
那样的话,大海……他家大兰子将来可怎么活?从小在那个家长大,来了城里,有了亲叔叔,都没想着从那个家搬出来,这要是一下子不能顺利圆房了,她将来就是想再说个人家都难。
何毛柱越想越难,越想这酒喝的就越快,连着叹息声都连成了串。看着他这样,蔡福来常年不爱说话的嘴,终于是憋不住了,
“二哥,大海不是那样的人。他要真有别的心思,当初进城的时候就能将大兰子送你家去。”
别看蔡福来不爱说话,可心却比他两个哥哥都细,看人也特别的用心。所以在他看来,自家二哥这是没事儿找事儿。
可这样的话是不能安慰人的,特别是已经有点钻牛角尖的,那更是和废话一样。陈爱珍从小厨房端着一盘子炸花生米出来,听到自家男人这话,小白眼都翻起来了。就没见过这么安慰人的。哎,看来只能自己上了。
“二哥,不行你问问,能不能早点?”
你坐着叹气有什么用?要不去问问当事人?看看方大海自己怎么说?
“问什么,不能提早啊,他如今是干部,别人都能当那政策是虚的,他一个公家人,能当
时虚的?”
陈爱珍的话,何毛柱沉浸在自己的思绪里,那是真没听出深意来,只按着字面上的意思回了一句,听的陈爱珍也想笑了。迟疑了一下,终于还是打开天窗说了亮话,
“我的意思,您在这儿着急也没用,还不如直接问大海呢,他心里若是拿定了主意,你不是就不用愁了?”
“可以后……”
哎呦,怎么还以后啊,以后的事儿以后说还不行吗?这都没发生呢,您着个什么急啊!
哎,不过是一部《婚姻法》这掀起的风浪啊,真的,比任何人像的都夸张!
第149章 谋后路……
何毛柱最终还是没抗住自己内心的焦躁,隐晦的问了方大海有关于圆房的打算。
方大海是什么人?那真是何毛柱一开口,就听明白了他内里真正想问的意思,忍不住失笑反问道:
“二叔,你这是……怕我将来当陈世美?”
嗨,不至于,真不至于,那不是你们还没正经成婚嘛,什么陈世美!不可能,最起码那什么杀妻杀子的事儿是怎么都不会发生的对吧。
“到底时间上……哎,你如今是公家人嘛,总要照着规矩来,那么长时间拖下来,这不是……”
明明心里想了很多,可真问出口……何毛柱自己都觉得,这么不信任方大海有点不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