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1948的奋斗人生_分节阅读_第12节
小说作者:风雨琉璃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845 KB   上传时间:2025-04-04 19:57:11

  “这粮食……是不是涨价了?”

  方大海看着大米桶上插着的木头价格牌,皱眉询问边上的雷师傅。却不想转头看到的却是雷师傅和他同款的皱眉表情。

  “确实涨了,看看这一袋44磅的洋面粉,昨儿我儿子生日,我特意来买了一袋,当时还是200个铜子。”

  雷师傅指着边上叠起来的面粉袋子边上的牌子给方大海看,那上头如今的价格明明写着220个铜子。

  “嘶...”

  方大海吸了一口凉气!这才相隔一天,价格就上涨了十分之一?这涨的有点快啊!

  “哎呦,是雷师傅啊,怎么这是想买粮食了?我这儿品种还算齐全,您看想买点什么?”

  两人在米桶前站的有点久,伙计今儿见多了这样的,瞅了瞅雷师傅那壮硕的身材,心里一哆嗦,怕挨打,赶忙喊来了掌柜的。

  都是街坊,掌柜的一过来就认出了雷师傅,忙不迭的上前打招呼,满脸的和气微笑。

  “齐掌柜,您这价位……涨价了?”

  “哎,涨了,不只是我涨,全城的粮价都涨了。”

  说起这粮价,齐掌柜立马也皱起了眉头,摇起了头,一脸无奈。

  虽然说做生意的,就没有不想挣钱的,能卖多点没有愿意便宜的。可那也要看是什么生意!粮食这种,那自来都是靠着走量挣钱的,单价提升这么多……他又不是那种根底深厚的大商人,做的从来都是街坊邻居的生意,他是真担心这涨价涨的把自家名声都给涨坏了,以后没脸在周围住下去。

  “你们不知道,就在昨日,附近的守军下了一道命令,要为大军筹集粮草!哎,京城里头几乎所有商家的7成粮食都被抽走了,你说说,这能不涨价嘛。”

  啥?7成送到了军队?那百姓吃什么?他们这是想干嘛?

  “干嘛?用粮食就地征兵啊,我听昨儿去城外运粮食的伙计说,就昨儿一天,这周围村子里就被抽走了2000多人。”

  突然好庆幸怎么办!方大海感觉自己都能听到自己的心跳声了,这他们要还是在村子里待着,那……他这岁数可危险的很,而他要是被强征了,不说这解放前被国军带走有多倒霉,就是家里几个孩子,怕是也难活过这个劫。

  不对,这都是过去的事儿了,咱们得把视线放在眼下。这粮食被征收了7成,而现在又过了秋收粮食保有量最大的时间点,那这京城的粮价……怕是后头有的涨啊!

  方大海脑子里猛地灵光一闪,想到了这事儿的关键,忙不迭的凑到掌柜的前头,急切的问道:

  “掌柜的,你们这儿买粮食能送吗?”

  “送?送啊,只要量大,距离不远,我们都送。”

  这人瞧着眼生,新来的?怎么连着这规矩都不知道?

  掌柜的有了生意,立马撇开了雷师傅,热情的招呼上了方大海,眼睛还不自觉的小心打量了起来。

  方大海这会儿可没功夫管人家怎么看,一门心思想要买粮食,

  “那行,我买50斤米,两袋洋面粉,200斤红薯,200斤棒子面,您给算个价,一会儿送到帽儿胡同36号,我就住前院门厅边上,我姓方。”

  “嘶……”

  这次倒吸一口凉气的就不是方大海了,而是雷师傅和掌柜的两个人,不单是倒吸凉气,这两个还一脸震惊的瞪大了眼睛看着方大海。

  “东家,您这……怎么一下买这么多?”

  刚和他说修缮房子的时候不是说刚买了房子吗?这又买房子,又大笔的购粮……家底挺厚实啊。可这面色,这衣裳……不像啊!难道今儿他打眼了?

  虽然确实挺打眼,人方大海家底很有料,可这次这么直咧咧的暴露出他的财力,那真不是他愿意的,而是没法子,大环境逼的。

  “不买多能行吗!您也听到了,7成啊,一下子抽走这么多,就外头如今的情况,短时间怕是没可能补足,后头还不定会涨成什么样呢,我家家底薄,不趁着这会儿还没涨的厉害存点,后头……怕是就要饿肚子了,家里可都是孩子,有个万一,我能悔死。”

  这道理其实很多人都明白,只是人啊,自来都有一种侥幸心理,总觉得事情不至于这么糟,总想再看看,所以明明事实都摆在眼前了,这些大人们还没有方大海利索。

  “不至于吧!”

  看,这会儿雷师傅就代表了这些人的想法。

  “津天离着这么近,别的许是运来不容易,那

  机制的洋面粉还能不容易?只要来上一两船的货,京城还能缺粮食?再说了,这会儿秋收才过没多久,番薯这样的正多着呢,怎么都不能涨的太过分吧。”

  这让方大海怎么说?他能说马上要打起来了?能说果党政府在最后关头为了搜刮最后一笔会发疯?能说刚发布的金圆券会狂跌?都不能啊!他只是个小老百姓,什么都不该知道的刚来京城的半大孩子,所以他能说的只能是:

  “有备无患吧,反正屯粮又不会亏本,买再多也不怕吃不完,好歹图个安心。”

  你要这么说,那这事儿倒是也不算错。就是雷师傅也跟着动了心,琢磨了一下,对着那掌柜的说到:

  “要不这样,我也买上200斤棒子面,2袋面粉,一会儿帮我送我家去。”

  明明是一连做了两笔不小的生意,可掌柜的这会儿脸上的笑却说不上灿烂,反而带着几分犹疑的反问雷师傅。

  “雷师傅,您也觉着后头还要涨?”

  “嘿,您才是这米铺的掌柜,您怎么反过来问我呢?”

  为什么问?因为掌柜的这会儿心里也开始有些慌了呀。

  他比旁人知道的更多些,比如以前从津天每日往京城运送的粮食的数量和近些日子运送的数量。没有被提醒的时候不觉得,这一被戳破,他才发现从8月份开始,那边往京城送的粮食就在逐步的减少,这以后要是运送的数量还继续往下降,那京城被抽取了7成存粮的情况下,怕是不用一个月,就要出事儿了。

  想到这些,你说掌柜的心里能不慌?他这会儿都琢磨自家是不是该开始每日限额出售了。

  “我这不是想着,家里是不是也多存点嘛。”

  “你别闹了,谁都有可能没饭吃,你家还能没有?行了,我们还有事儿先走了,别忘了送粮食啊。”

  听着雷师傅说要走,方大海看了看外头的日头,忙拿出2个银元,往柜台上那么一放,也跟着拱了拱手。

  “掌柜的,这是定钱,您收着,一会儿送到了,我在给剩下的,不好意思,身上实在没带那么多。”

  “哎,没事儿,都是街坊,您慢走啊。”

  见方大海这么懂规矩,雷师傅感觉也特别有面子。毕竟这店是他领着来的对吧!所以等他领着方大海走出铺子之后,还细细的介绍了一番。

  “这掌柜的姓张,他家这‘福兴米铺’经营了20来年,也算的上是附近的老字号了,一直以来都挺本分,从不胡乱涨价,卖的粮食也干净,比那些黑了心肝掺沙子石子的,不知道好了多少。以后你要买粮食,就来他家,保证不吃亏。”

  咦,‘福兴米铺’?张掌柜?怎么听着有点耳熟?

  方大海回头看了一眼那铺子,正好看到一个十岁上下的男娃举着根糖葫芦,奔奔跳跳的朝铺子里走。

  “那是谁?”

  “哦,那是掌柜的独子,叫张明志,这可是他们家三代单传的宝贝,掌柜的看的和眼珠子似的。”

  张明志?这名字更熟悉了,他好像在哪儿听过的样子!这……他是不是忽略了什么?

  

第15章 对上了……

  忽略了什么这个可以以后再说,今天的任务方大海还没完成呢,总要先顾着这个。

  引着雷师傅到家,围着几间屋子里里外外的看了看,雷师傅稍稍琢磨了一会儿后,开口询问到:

  “东家您是准备一次性修好呢,还是分着来?是想彻底修好呢,还是凑合着住?”

  修个房子,怎么还这么多选择?方大海挠头不解。

  “这房子我以前就知道,建了有百十来年了,期间曾多次修缮,最近的一次,大概是40年前,贝勒府大爷成婚那会儿。所以说这房子实在是有些年头了,若是想保证结实,那最好就是彻底翻修一次。只是这样一来,这抛费肯定不会少。”

  抛费?那就是花钱呗,这个……方大海还真不敢应承,一来他很清楚,修房子这个事儿,怎么花都容易不够,二来他人设在这里,也没法拿出大钱来。还有第三点,真大修,他们一家住哪儿?真是哪哪儿都不妥啊。

  所以方大海想都没想,直接就否定了这个方案。

  “彻底翻修这个,雷师傅,您也看见了,就我家这情况,肯定是不成的。”

  “那咱们就小打小闹的来?”

  “只要不漏雨,不漏风,三五年不用修就成。”

  “要是这么的,那这事儿就好办了,除了您要求的厅房砌墙和搭建火炕之外,只要将瓦翻一遍,重新排了,墙里墙外砖缝填满,再刷个大白,这事儿就算是利索了,就我家的手艺,五年内不用担心漏风漏雨了。”

  对对对,他要的就是这个,只要有了5年的缓冲,等着他到了19岁,周围人也熟悉了,挣钱养家的本事也该展露出来了,到时候再用要准备结婚圆房的理由大修有谁还能怀疑什么?

  “成,咱们就按照这个来,麻烦您了,雷师傅。”

  “不麻烦,不麻烦。”

  “您给算个价,该给多少定钱?对了,您到时候要来几个人干活?大概几天干完?还有个事儿,我知道这修房子得供饭,可我这……。”

  方大海环视了一圈自家那几个坐在炕上齐齐看热闹的孩子,略尴尬的笑了笑,继续解释道:

  “得麻烦您把饭钱一并算上,自己带午饭了,对不住,对不住。”

  方大海这些孩子这会儿的形象那真的是很加分,年级小,身形单薄,衣衫破旧,还是一个大孩子带着几个小孩子过日子,这情况只要是个良心未泯的,都会怜惜上几分。

  这会儿方大海说话做事儿又处处妥帖,上来就自己说给定钱不说,还这么细心的考虑到了他们干活儿人的吃饭问题,那真是直接戳到了雷师傅心里的柔软处。

  想想这孩子刚在米铺提醒了他多存粮的情分,雷师傅抬眼看了一眼屋外,院子里的其他人都忙着自己的事儿,没几个人主意这边,便轻声对着方大海指点道:

  “东家,这吃饭什么的,不是什么大事儿,咱们自己带饼子就成,倒是你这房子,我看其实还能加点东西。”

  加东西?加什么?难不成还能加间屋子出来?

  “你这房子虽然两间都是耳房,可位置不错,看到那东面的墙没?”

  雷师傅见方大海一脸迷茫,索性好人做到底,将人带到门口,指着东面耳房和东厢房之间的空地点了点。

  “您是说我可以利用这个位置干点什么?这,这能行?”

  又不是没在京城住过,就是乡下的土院子,在屋外归置东西也是常见的操作,雷师傅一点透,方大海就明白了。只是他现在是个孩子是吧,还是在人生地不熟的大杂院,有些话他实在是不好直接挑明了说。

  “能行,按照大杂院的规矩,您家窗户底下、门口的地儿,都是归您家使用的,类似您这里的情况,只要不是贴着南面的墙生炉子点火,影响了东厢房住家,那就能用。当然了,建房子不成,一般也就是堆放东西什么的。所以啊,您可以搭建个棚子,将来将柴火、煤球,还有家里杂七杂八的东西都放到这里。像是您那屋子里放着的推车,就竖起来放这里,不用再占用屋子里的空间。”

  这些生活小常识虽然不算稀奇,在大杂院住长了,看都能看会。可这毕竟需要时间,这会儿雷师傅一股脑儿的说出来,能让方大海他们几个孩子更快的融合到这个院子里,过得更顺当些。这个情方大海得领!

  “还真是,多谢您嘞,雷师傅,咱们就按照您说的办,这里再麻烦搭个棚子。”

  许是看到了方大海出来,还跟着雷师傅,东厢房门口正在做饭的中年妇女耳朵一直竖着,这会儿听到他们说搭棚子,忙收拾了一下锅碗,凑了过来。

  “你家要搭棚子?”

  嗯?怎么的?你不同意?

  不,人家可不是不同意,而是眼睛发亮的直接想占便宜。

  “方老大,咱们是这院子里住的最近的邻居了,婶儿和你商量个事儿,你这棚子搭好了要是剩下点砖块、木头什么的,能给婶子家不?”

  啊?搭棚子剩下的木头?这样的东西外头就是去捡也能捡上几根吧,突然要这干嘛?

  别说是方大海了,就是雷师傅也挺迷茫的。可人家既然要,那肯定就是有想法呗,你听她说啊:

  “你看看我家堆东西的地

  儿。”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85页  当前第12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2/185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1948的奋斗人生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