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 这皇帝是越看越不行啊。
吐突承璀已经决定要一条路走到黑了。
不过他作为李纯身边的第一红人,当然很清楚这位陛下的脾气——他金口玉言说出来的话,可不喜欢看到有人当场反驳。
尽管吐突承璀也能听得出来,皇帝的语气里带着几分犹豫,显然是有些心动的。
政务枯燥,陛下自然也想轻松一番。
不过也不必急着现在就满足他,让他先失望一阵,回头再设法满足,自然更是喜欢。
到时候出其不意,效果说不定更好。
想到这里,他定下心神,朝董承悦点了点头。
见他放弃冒险,董承悦松了一口气,给传信的小内侍使了个眼色,让他出去转达他们的意思。
说起来似乎过去了很久,不过这些其实也就发生在一两分钟内,其中还要包括其他几个案子的当事人表态的时间,所以董承忻和吐突承璀真正发愣的时间并不算久。
在皇帝面露疑惑时,两人齐刷刷跪了下来,“奴婢等教子无方,让这些不成器的孽障在外招摇,伤了大家的体面,罪该万死。案子虽发还京兆府审问,奴婢们却不敢心存侥幸,请大家责罚,以儆效尤。”
其他人一听这话,哪里还站得住?立刻跟着跪下来请罪。
李纯见状,心情立刻就舒服了。
朕身边之人,时时刻刻记着维护朕的颜面,果然忠心赤诚,这回也是被不懂事的孩子连累。
不过罚还是要罚的。
确实该给下面的人立立规矩了,这规矩他不立,天兵就该来立了。
所以李纯神色一厉,“尔等既然知罪,朕自不能姑息。还望尔等以此事为教训,约束家中子弟,不要再犯这样的过错。”
说着略一沉吟,就定下了各人的处罚。
众人躬身领罚,董承忻和吐突士晓都松了一口气,陛下定了处罚,那这事就到他们这里为止了。
李纯这才看向郗士美,道,“卿忠直勇毅,这长安城的治理交到卿手中,朕无忧矣!从今日后,城中若再有贵胄子弟行不法之事,皆依今日之例严办,勿伤我百姓之意。”
这话听起来是要重用,但郗士美却听得心头一凛,知道皇帝是彻底放弃自己了。
今日这些功劳,来日清算之时,便都是罪证。
但这本就是他选择的路,因此立刻沉声应道,“陛下圣明,臣必竭尽所能!”
安排完这些,李纯也没了兴致,摆摆手让众人退下了。
……
已经处理的案子,依照皇帝的意思去办就是了,当事人该受罚的受罚,该释放的释放。
但还没处理的,就要继续带回京兆府关押。
那些权贵子弟看着都放松了许多,因为对自己可能受到的处罚已经大概心里有数。不过要说松弛感,还是远远不能跟已经在京兆府的监牢里打起了火锅的玩家比的……
唐一都懒得过来看他们,直接去找了郗士美。
虽然今日她及时叫了停,对方也没有反对,但这事到底算不算完,还要看对面是不是真的消停了。
不过不管是唐一还是郗士美,都很清楚,京中的势力、尤其是宫中的势力,迟早都会跟玩家碰撞一下的,今天这种程度,还远远不够。
就算不在这次的事情上做文章,他们也肯定找别的机会。
今天对方能想到办法,而己方却无法应对,就是因为了解得太少,唐一自然要将这块短板补上。
至少先弄明白那张让对方觉得有必胜把握的牌是什么。
郗士美看到她们过来,也不意外,请人坐下之后,便道,“今日是我疏忽了,只顾着案子,竟没留意细节,险些让他们钻了空子。若不是唐长史当机立断,你我只怕就要吃一个大亏了。”
“智者千虑,必有一失。”唐一道,“郗公一片公心,自然想不到那些鬼蜮伎俩。况且我们已经提前发现,没让他们钻成这个空子,郗公又何须介怀?”
简单安慰了几句,她便直入正题,问道,“不知究竟是哪一件案子有问题?”
郗士美抽出一份卷宗,递了过来,“应该是这个。”
唐一低头看去,原来是那个玩家救下上吊女子的案子。
负责直播的玩家这时也凑上前去,方便直播间的观众能看清楚卷宗上的内容。
——这么久了还是无法适应竖排阅读的我~
——字写得真好看。
——这个案子我知道哈哈哈哈哈,那家伙本来好像是要去杜家偷杜牧的,结果走错了院子,正好看到那个女的在门口上吊,差点吓死。
——什么?我以为大家说着玩的啊,还真的有人去偷孩子啊?
——就是因为来历不清,所以夫家一口咬定他是去跟那个女人幽会的,就把他抓了送官。
——竟然没有直接沉塘吗(咂嘴
——好像是因为认出他是玩家了吧?杀人主要还是为了灭口,天兵又杀不死,消息还是会暴露出去,不如报官,把事情闹大,他们作为苦主还能得到同情。
倒没有玩家觉得这是对方要给天兵扣锅,败坏天兵的名声,毕竟那家伙确实是翻墙进别人家的,没得洗。
玩家嘛,不走寻常路是正常的,但是被人抓到的话,那也是活该。
不过大家还是没看出这个案子有什么问题。
虽然用“心肺复苏”救人这一点比较难以验证,但只要是真的,迟早都能证明。郗士美那边也已经联系了太医,看看能不能找到相似的例证,不太需要担心。
难道是“贞洁重要还是生命重要”之类的论题?
这确实有点危险,毕竟就算是大家印象中风气比较开放的大唐,对于女性的束缚也从来没有放松过。尤其是中唐之后,对于贞顺之类的女德要求越来越严格,就算皇家公主也以“不嫉妒”“不二夫”为美德了。
心肺复苏这种程度的身体接触,肯定会令人侧目。
但这也很难说是针对玩家的,更多还是针对那个上吊又被救的当事人。出了这种事,又闹得这么大,不论案子审出来是什么结果,她以后的日子恐怕再也不可能安宁了。
弹幕热烈讨论时,唐一也已经从头到尾仔细看完了卷宗,抬起头来,不解地问道,“这个案子怎么了?”
郗士美叹了一口气,道,“这女子之所以想不开,是因为她的夫婿新纳了一位美妾,宠爱非常。又因妻妾不和,便要以嫉妒之名休妻,扶正宠妾。她走投无路,这才选择了轻生。只是这女子性烈,她在夫家门口的房梁上吊,便是要这家人从此不得安宁。”
这些情况卷宗上写得没有那么清楚,毕竟这案子是夫家状告天兵,自然不会将前情说得这么明白。
直播间的观众听得义愤填膺,不由对男方破口大骂。
明明男的才是过错方,却将女方逼到只能自尽,这也太过分了。
该死的明明是男的。
难怪要报官呢,这是想把重点转移到女方的桃色新闻上去,就没人会注意到他的过错了是吧?
弹幕骂骂咧咧,已经约好要去给男的套麻袋了,好在被大佬劝住了——就算要套麻袋,以后也有的是机会,用不着赶在这两天,免得把案情弄得太复杂,原本有理的玩家也变成没理了。
唐一倒是仍然很冷静,只在过程中皱了皱眉,等郗士美说完,她才问道,“这里面哪一处可以做文章?”
“不是哪一处可以做文章,是这件事本身。”郗士美也不意外玩家不知道这些,压低声音道,“当今陛下登基之后,并未立后。”
唐一挑了挑眉。
弹幕反应很快,分分钟已经替她将各种资料找来了。
——我去!这个皇帝的原配居然是郭子仪的孙女,她妈还是个公主,就是《醉打金枝》里演的那个。
——我小时候一直不理解,明明公主被打了,怎么还能传为佳话,感觉特别不舒服,刚刚搜完了具体的过程,目瞪狗呆.jpg
——搜完了,我还是很不舒服,有一说一,更该打的是男方吧。
——郭暧这是生怕他爹不死啊,居然能说出“我父薄天子而不为”这种话。
——只能说这个皇帝的脾气是真不错,这还能说出“不痴不聋,不做家翁”。
——应该是因为郭子仪会做人,皇帝没怎么怀疑他,不过这个皇帝脾气也确实好就是了。要知道,他刚刚登基的时候,大太监李辅国可是仗着有拥立之功,直接跟他说,“大家但内里坐,外事听老奴处置。”
——皇帝脾气好,我笑了,你怎么不说李辅国后来死得多惨?
——这不是更显得郭子仪牛X了。
——呃,你们是不是扯得太远了,现在说的是郭贵妃呢。
——啊对,这个李纯真的是人间之屑,好好的正妻、王妃,登基之后给人家封了个不伦不类的贵妃就完事了,理由居然还是她当了皇后之后万一善妒,可能会影响他宠幸别人?
——我靠我靠我靠!没想到这个皇帝看着浓眉大眼的,居然这么垃圾,想到之前还叫过他大舅哥就有点恶心,我呸!
——虽然我觉得真正的理由应该是忌惮郭家,怕立了皇后外戚继续坐大,但骂得好!
——哦哦哦我懂了,因为他自己只给老婆封了个贵妃,所以看到这种以妾为妻的案子,就会觉得是在讽刺他是吗?
——男人脆弱的自尊心啊……啧啧。
——我的叛逆心真的给他激起来了,就讽刺怎么了,难道不应该讽刺吗?他这么敏感,不就是也知道自己做得不对,所以才会心虚?
——就是就是,他都这么想了,要是不真的刺他一下,我念头不通达。
——啊不过这么说起来,郭贵妃也是我们雁帅的亲戚啊,应该算是堂姐?
——你不说我都忘了还有这么一层亲戚关系在呢,那就更不能放过这个案子了,我们这既是帮理,也是帮亲啊!
——这个堂姐提醒我了,从女方这边算的话,我们雁帅是不是长了狗皇帝一辈啊哈哈哈哈哈!
——好像是的,已知唐德宗遵郭子仪为尚父,那他就是跟郭暧一辈的,他儿子顺宗跟郭贵妃一辈,而皇帝是顺宗的儿子,可得皇帝比郭贵妃矮了一辈。
——原来是大侄子啊,这下总算是找准定位了。教训大侄子,这不是姑姑应该做的嘛!
唐一看到这里,嘴角也忍不住抽了抽。
可算给这些人找到理由了吧?
原本对于李纯这个皇帝,大家多少还是保留了一点敬意的。
好歹是中兴之主,虽然据说后面会变得昏聩残暴,但现在看着还行。再说他跟雁帅也算亲戚,就算玩家经常在论坛公开叫嚣“雁帅什么时候入京登基”,游戏里还是会对皇帝客气几分。
现在嘛……以小事见人品,玩家对他的印象彻底变坏了。
就连唐一,也忍不住在心里调低了对皇帝的评价。
要理解他的想法,也很简单,直接代入凤凰男就行了。刚开始创业,需要妻族助力的时候,就贴心懂事,等到事业成功了,形势逆转,反而是妻族需要依靠他时,立刻就翻脸无情。
李纯对郭氏是这样,对朝臣其实也是差不多的套路。
他现在所表现出来的各种贤明,全都只是蛰伏期表演给人看的,现在越是隐忍、越是压抑,到了后期反弹才越是厉害。
“前明后暗”,也就是必然了。
还有那个“怕皇后嫉妒自己的内宠所以干脆不立后”的说法,因为太过荒唐,所以就连玩家也觉得,那应该只是用来掩饰皇帝对郭氏的忌惮的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