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时她清晰地意识到自己称皇的几率已经无限降低到了零。
原本就有郑国,现在又多了一个宋国的公子了……当真是大势在商悯。
宋兆雪做好了牺牲的打算,其实赵王同样是。
既参与人妖之争,就不要妄想自身性命能够保全。
“若有必要,我可以当众拆穿黑蛟身份,哪怕被她杀死,玉石俱焚。”赵王道。
不光是为了人族大义,更是不想看到妖孽得意。
郑留对她一拜,“早先便听师姐说,赵王是一位极其贤明仁义的君主,今日一见,果然所言不虚,请赵王放心,若郑留能活,赵王也能活。”
第410章
商悯所在的大军军营中有一个单独的帐篷,她给在这个帐篷中住着的人划分了单独的一批亲卫,负责保卫他的安全。
子翼心有不安,但是大战已经到了关键的时刻,而商悯用得到他,所以他只能跟着来到军中。
一路上子翼有一些困惑,商悯到底会在什么方面用到他?毕竟他既没有带兵打过仗,也在指挥方面没有什么才能,难道是需要让他打仗之前阵前喊话,瓦解燕军的意志吗?不是没有可能。
然而实际上来到了大军之中,他却发现商悯并没有那样做,而是把他给严密地保护了起来。
他也曾经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去问商悯为什么要把他带在军中?这么做的意义是什么,但是商悯并没有给他明确的回答,只是道担心表哥自己留在朝鹿之中遇到危险,所以还是放在身边比较安心。
眼看还有三百里就可以到达宿阳,武国的军队一路上可以说是几乎畅通无阻的。
只遇到了少数的城池负隅顽抗,然而他们在抵抗也很快破碎了,毕竟既没有粮草也没有士兵,他们哪里来的力量和武国军队打呢。
之前东北方向大燕的力量都在对付梁国的过程中,几乎消耗殆尽了。
商悯直接把子翼带到军中是有原因的。
自从知道了孔朔对大燕的龙脉有想法之后,商悯就开始了严防死守,子翼身上好歹聚拢了一部分大燕的气运,他之前就想将他夺到手,说明皇帝这样的存在对于龙脉来说还是比较特殊的。
虽然不知道如今聚集在皇帝身上的气运到底还剩下几分,但是最好保险一些。子翼待在朝鹿之后鞭长莫及,万一出现什么意外商悯反而难以处理,所以才选择直接把他带在军中,哪怕麻烦一点。
其实除了血脉和所处的身份特殊之外,子翼身上汇聚的气运已经没有之前多了,就连商悯也可以看出他身上的气运已经从巨大的紫光柱变成了比较稀薄的紫色光柱。
敛雨客久久没有回到她身边,不然到时可以问敛雨客,确认一下她身上的气运光柱是不是在攻打了梁国之后有了长足的增长,是否可以比肩皇帝?
最近一段时间,武国朝堂上出现了一些不同的声音。
有一批老臣甚至直接问道:“王上,何不称帝?”
在正式攻破了梁国都城之后,朝堂上关于让商悯称帝的话题愈演愈烈,几乎是毫不掩饰,毫不遮挡。
因为当初燕皇攻打大燕的时候,也是在夺得了这么大一片疆土之后选择了称帝,一旦成了皇帝,那么名义上便会有所不同,会吸引更多的人来投靠,以皇帝之名,行事各地的抵抗也会小很多。
子翼被迫闭目塞听,对这一切毫无知情。如果他知道,心中的感受恐怕会无比复杂吧,虽然这些年已经与傀儡皇帝无异了,但是身上毕竟还占了一个名号。
但是此时他其实早也有了预料,当初他与商悯谈论到相关话题的时候,商悯就会说,将来可以让他当一个贤王,但是子翼只觉得庆幸,庆幸她没有赶尽杀绝。
但凡是新皇登基,总要对旧皇帝遗留的势力进行一次大范围的清洗。
商悯不需要这样的清洗,因为她得位之正前所未有。
首先有先皇遗诏,上面说“以贤为帝”。如果商悯这样能让妖魔退却的君主不够贤德,那什么才是真正贤明的君主?
其次她又是天命加身,民心所向之人。世上再没有比这个更能证明得位之正的东西了。
如果商悯真的有需要,甚至她不需要主动发话,子翼就会主动退位让贤,发出退位让贤的诏书,主动表明禅让皇位。
这个过程中商悯不需要主动发力,也不需要说什么,自然会有人替她办好。
面对众多朝堂臣子或明显或隐晦的暗示,商悯道:“时机未到,待攻破宿阳,尘埃落定之时,便是称帝之刻。”
于是臣子们不再言语,而是睁着一双期待的眼睛,等待着这一天的到来。
商悯大军即将抵达宿阳之时,宋兆雪和敛雨客也已经来到了宋国和大燕交战的战场。
现在燕兵已退,此地又已经化为了宋国和郑国交战的战场。
双方士兵你来我往互相攻伐,但其实并没有爆发太大规模的战役,顶多是我劫掠你一支粮草,你伏击我一支援军,双方交战的士兵规模至今没有达到五万之数,态度可以说相当克制了。
宋国的将领对此也有些疑惑,“搞什么玩意儿这是,难道只是为了拖住我们的脚步吗?他们想阻止我们攻破宿阳,所以才百般阻挠?”
不管他们的目的是不是整个,反正就结果来看,郑国军确实是想阻止他们攻破大燕。
宋国将领心中有些不安,将前线战报传回了国都昌明。负责处理军务的是左相莫群,以往左相发来的密信都比较及时,但是这一次密信并没有那么及时地发过来,而是隔了好几天之后才发回了前线,而宋国将领得到的也只是一句模棱两可的话。
“当以稳妥为上,不宜与对方大规模交锋,保存有生力量。王上病重,难做决断。”
……王上病重,难做决断?
因为君主难以做决断,所以作为丞相的也就不想担责,不知道该到底让大军前往何处,该如何处理联军内战了吗?
宋国将领百思不得其解,同时又觉得有一种不祥的预感笼罩了整个宋国大军。不对,也许是在更久的时候就已经有了这种预兆。
从王上久病不出开始,这种感觉就已经愈发强烈,前方的决心也不是没有产生过动摇,有一次宋国的将领们甚至也在怀疑王上是不是已经遭到了朝臣的秘密监禁,甚至有将军已经写信回昌明,向自己的同僚暗中询问了此事。
但宋王也许是知道自己已经长久没有露面,可能会导致民心不稳,所以在一段时间后又再次在人前现身了。
从那之后她现身的次数就变得比较频繁,但也依然不经常上朝,军政大事一律是召集群臣商议,然后再发下结果,而至于早朝这种东西早就名存实亡。君主不在上面坐着,底下的朝臣就算是参加朝会又有什么用。
尽管众多臣子一直担心宋王的安危,但是他们的担心一直没有得到验证,他们只能在这种惶恐不定中继续着大军的行进。
但是很快他们心中的暗卫得到了应验。
大军一边应付着郑国军的缠斗,一边缓慢向前。
前行路过一处关隘的时候,此地已经被郑国军完全占领,把宋国军卡在了关隘外面。如果宋国军想要继续挺进,就必须要拿下这一处关隘。
就在宋国将领以为一场大规模冲突在所难免的时候,前方的时候突然向后方传来了一封密信,然后紧接着前方的将士也满头大汗地回到了后方,向将军汇报前方情况。
宋国将军宋晏满心疑惑,然而听到手下的禀报后,越听越是心惊,脸色都变得苍白了。
“有个年轻男子在阵前喊话,说他是宋国久不出现在人前的大公子,他说宋王已经被妖所谋害,如今的宋王是假的,那个大公子也是替身假扮的……”传信的小将同样脸色煞白,“而左相莫群实际上是妖党,一直在假传王令,他们的目的是消耗宋、燕人口,让宋国的百姓填进战场里面,让各国国力衰弱,最后……妖魔独大!借人族诸侯国隐藏行迹!”
说到最后那个传信的小将冷汗津津。
作为战场前线的斥候,其实他也发现过许多疑点,就比如说偶尔情报会传来的极其准确及时,每当宋国军需要的时候,大燕的情报总会以各种各样的方式非常巧合地出现在他们眼前,然后帮助他们取得一场又一场胜利。
刚开始他会以为这是上天眷顾,连老天都在帮着他们,但是次数多了之后,连他都觉得不可置信了起来。
而与之相对的是,宋国军的情报也会莫名其妙泄露,军队在何处部署,粮草在何处进行补给,许多敌人不该掌控的情报,他们统统都掌控了,有几次他们连续对宋国军发动了奇袭,让他们损兵折将,蒙受了巨大的损失。
宋晏勉强把自己的思绪从一团把麻中找了回来,他一把抓住传令小将的肩头,急切地问:“那个阵前的人有什么证据证明自己是宋国公子?”
“回将军,并没有。”传令小将小声道。
宋晏表情阴晴不定,穿着沉重的盔甲,在军帐里面来回转圈,身上铁甲碰撞的声音不断响起,突然间他顿住了脚步,猛然转头,走向自己的马,然后骑在了马上。
“本将军要亲自到正前确认对方真伪!”宋晏咬着牙。
其实最好的安抚军心的策略是直接要死不承认那就是宋国公子,但是他心中的疑惑实在是太深了,他不能允许自己的大军成为妖魔的手中剑,而他们却对此一无所知。
他们一直以为自己是在为宋王效力……是在为宋国谋福利,往大处说他们是在为人族而战。
以往支撑着他们的信念,现在就要轰然倒塌,宋晏不甘心,可是他更不担心自己成为妖魔手中的一枚棋子。
如果他证明了那个宋国公子是假的,回来之后安抚军心,那些士兵应当也会相信……
“将军,这封密报您还没看。”一旁的亲卫慌忙道。
宋晏如梦初醒,视线触及密信上方封纸的一瞬间,眼睛就好像被烫了一下似的,立刻就睁大了。
“武国的密信?”他立刻将这封信拿了出来,拆开阅读,同时身边的亲卫质疑道,“禀将军,这其实是郑国刚刚在大军阵前用箭射过来的密信,尚且不清楚是武国借助郑国之手传来的密信,还是郑国伪造的密信。”
如果之前的那个人真的是大公子宋兆雪,那么这封信应当就是宋兆雪亲自所送。
宋晏心中转过千百道念头,开始怀疑起武国的用心,也许是武国想要抢先入主宿阳,所以才出了这么个阴损的招数,郑国的情况并不是什么秘密,他们要利用这一点大做文章也不奇怪。
但是郑国凭什么帮助武国,他们能得到什么好处?与其帮助他人称皇,不如直接自己过去称皇。
宋晏打开了密信。
映入眼帘的是陌生的字迹,似乎是武王商悯亲笔所写:“本王当年在宿阳,与彼时还是郑国公子的郑王郑留,以及宋国大公子宋兆雪私交甚好,以师姐弟之名相称,六年前宋兆雪突然从宋国王宫出逃,一路流亡来到武国,请求武国的帮助,只因宋王被黑蛟所谋害,踪迹全无。同为诸侯后代,又有师姐弟的情谊,本王不忍宋国公子于乱世之中身殒,是以一直将其留在朝鹿,加以庇护。眼看大战进入的关键时刻送过,却依然没有发觉宋国上下已经被妖魔所控。不由感到痛心疾首,所以现在发来了这封信,对你们说明真相,希望你们能够认真思考,认清敌在何方。”
看完这封信的一瞬,宋晏眼睛发黑。
他信了。
过往数年之中经历的疑点实在是太多,而武王的这封信似乎把所有的疑点都给串联了起来,形成了一个明晰的答案,宋王已经不再是宋王了,送个公子也早就消失了,所以他们不在人前出现。
再加上刚刚传令小将对他传过来的话,宋晏当即就信了八成。
他不相信武国舍己为人之心,但是面对妖魔,所有的人族都有着共同的立场,他觉得在这方面武王不至于欺骗他……否则他也不知道自己应该信谁了。
总不能武王是妖党吧?那人族就真的完了!彻底没救了!
但是还有最后的两成,他不能确定。
必须要验证那阵前的宋国公子到底是不是真的!
想清楚了这些,宋晏不顾身边人的劝阻骑着马跃众而出。
大军阵前,可以看到郑国的军队牢牢驻守在关隘之地,后方士兵黑压压一片,可见他们是早有准备,根本不打算让行。
宋晏眯起了眼睛,想在对方阵前找到宋国公子的身影。
但是他与宋兆雪已经太久没有见过了。
他们其实是远房表兄的关系,宋晏也是宗室后代,从前见过宋兆雪不止一次,两人在年少的时候关系还算不错。
如果是他的话,应当是能认出来的。
宋晏对着郑国军的方向高喊:“自称是宋国公子宋兆雪的人何在?”
有一人骑着高头大马立于阵前,闻言驾马向前走了两步,似乎也眯着眼睛对他看了两眼,惊喜道:“宋晏表兄!”
第411章
听到那个称呼的时候,宋晏心里就是一凉,说不清自己心里到底是什么滋味。
他又确定了对方好像真的是他久久没有露面的远房表弟。
宋晏冒着危险又驾马向前跑了一段距离,离郑国军队近了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