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任太尉苟忘凡占据太尉之位多年都不挪屁股,不过对方积威已深,再加上那个时候太尉之位已经变成了吉祥物一般的存在,也就没人喊着让她退位。
结果苟忘凡一死,新任的大燕太尉上台了,立刻就开始作威作福了。之前腹诽苟忘凡占着位置不肯挪坐的那些人纷纷表示,还不如让苟忘凡继续当太尉呢。
“梁丘山。”姬麟脸上露出微微冷笑,“朕听说你在朕离开宿阳之时,江镇的宿阳治理得井井有条啊,竟恍如第二个皇帝一般。”
“臣冤枉!”梁丘山瞪大了眼睛,眼中满是惊恐,“请陛下明察,这都是小人的诬陷之言!”
姬麟将一本册子摔在他面前,梁丘山不明所以地捡起来翻看了两眼,越看脸色越苍白。
“绣衣局将你的言行举止都已经报告给朕了,你竟然还想抵赖,实在是可笑。”姬麟冷漠地盯着他,“去年九月十二,正在大军之中,粮草被围堵,十几万将士就要饿死,你却在宿阳吃香的喝辣的,不思运送粮草,更没想着解决大军困境,世上竟有你这样无耻之人……合该即刻杖毙!”
梁丘山面如土色,“陛下,您不能杀我啊,陛下!您难道不怕……”
姬麟仿佛被戳中了逆鳞一般,狂怒的情绪瞬间溢满他的眼瞳,他竟然回身去了殿内,直接拔出了自己的宝剑,然后大踏步来到了殿外。
在梁丘山惊恐的注视下,姬麟一剑砍了下去。
呼哧一下,雪冒了出来,一颗头滚落到了地上。
梁丘山至死脸上还残留着恐惧的表情。
袁遥也惊呆了。
他觉得姬麟是真的被逼得走投无路了,狗急跳墙了,竟然做出如此事情……哪怕梁丘山再可恶,一个皇帝亲手斩恶臣,也有些……如果是一个贤君当庭斩恶臣恐怕会传为千古佳话,但如果是一个亡国之君斩恶臣,只会在史书上遗臭万年,成为他是昏君的佐证。
不过现在大燕都要亡了,可能姬麟也不在乎自己到底是不是昏君了。
他砍掉了梁丘山的头之后,呼哧呼哧直喘气,脸色一片苍白,然而眼中一片通红,真的像被逼到绝路的野兽。
姬麟知道,这个梁丘山多半是那头黑蛟遗留下来的党羽……但是他已经不在乎了……
他的国都要亡了,现在还能在乎什么?他能在乎的只有自己的命了,然而这条命到底能不能留下,也不是他说了算。
这种想要尽力求生,却始终在生死一线挣扎的感觉,几乎要把他给逼到发狂。
“陛下,保重身体啊,不值得为了小人如此动怒。”袁遥大着个胆子安慰他。
姬麟竟然怔怔地转过头来看他,眼圈居然还红了!
他道:“袁爱卿,世上无人懂朕!”
说着,这位大燕名义上的皇帝居然潸然泪下。
袁遥吓得不轻,觉得这位皇帝现在已经喜怒无常了,生怕他提剑也把自己给砍了。
事实证明,姬麟还没有那么疯。
他只是在抒发自己心中的郁闷和痛苦。
而实际上袁遥也不理解他的痛苦。
他现在心里面想的是:“早知如此,你早干嘛去了?”
国都要完了,才想起来当贤君?但是等一下,这个国好像也并没有给姬麟当贤君的机会?毕竟姬麟登上王位的时候,大燕就已经是妖党盘踞之地了。
姬麟平复了一下情绪,回到了殿内,用手帕仔仔细细地擦完了剑上的血。他的龙袍上也溅上了血,但是他似乎并不打算立刻换,只是把溅到脸上的血给擦掉了。
接着他抬头看向袁遥道:“爱卿,可有投武之心?”
袁遥脑子里霎时一片空白。
第409章
不可能,姬麟怎么会知道,难道真的有人走漏消息吗?
这到底是试探还是……
在袁遥的脑子反应过来之前,他的本能先做出了反应。
他双膝一弯当即下跪,重重地磕了一个头,等在抬起头时,他额头上通红一片,眼中也已经含了热泪:“陛下,臣从未想过对武国投降啊!我袁遥好歹是纵横沙场多年的老将,战都不战就向对方投降,实在是有辱我的名号!我宁愿战死沙场,也不会对武王投降!”
他巧妙地把对方话语中的投武给曲解成了向武国投降。
无论如何他都不能承认有投武之心,否则他死无葬身之地!连带着身边的亲信下属也会受到牵连。
姬麟怅然道:“袁将军,朕相信你。你是自大燕和那些国家开战以来唯一一个不在我指挥之下,却依然能打胜仗的将军。”
苟忘凡也打胜仗,但对方打胜仗的目的是消耗人口,常常采用自杀式突袭,获取一场又一场的胜利。
谢擎也打胜仗,对方的招数则更阴损,会故意以粮草为饵,在粮草之中下毒,然后让这些粮草被敌军截获,敌军吃了之后就会集体中毒,战斗力大幅度衰减,然后他在趁机偷袭,取对方性命。
不过后来这样的招数没有用了,因为各国的军队都学会了辨识下了药的粮食,对方的奸计不可能一而再再而三地起作用。
而正面抗衡赵国和宋国的主力军在姬麟的带领之下当然也是打了胜仗的,但是这胜仗是怎么来的?
最开始姬麟还没有抛弃无用的幻想,他确实是想上战场力挽狂澜的,但是现实给了他沉重一击。
要么是苟忘凡把燕军的情报透露给宋国,要么是宋国,把他们的军备情况透露给大燕,这就是一场势均力敌的人口消耗战,不要想着什么力挽狂澜,所有人都没有活路可言……
他们会成为为大燕殉葬的牺牲品,变成妖魔的食粮,就连姬麟自己也是牺牲品。
袁遥沉默下来,没有去接姬麟的话。
这位极有可能是末代帝王的皇帝在王朝将落的时候吐露了真心,他独自坐在龙椅上道:“汲汲营营,终究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陛下,还有希望的,只要我们守好宿阳……”袁遥试探开口。
“或许吧。”姬麟万分平静,“袁将军,看看城内的布防吧。那些军队就要来了……而我们必须做最后的抵抗。军情密报写,武国军再有十天就可以来到宿阳,而三国联军如果停止互相攻伐内战,五日就可逼近城下。”
他像是皮类制剂,可是仍然强撑着从龙椅上起身,拍了拍袁遥的肩膀,“最后平静的日子……”他竟然真的像个皇帝一样落泪道,“是朕辜负了你们……”
袁遥和姬麟讨论完了城中布防,离开皇宫时还有些摸不着头脑。
由于他在皇宫待的时间实在太久了,以至于他的下属们都坐立不安了,当看到他出现在大军安营之地的一刹那,不管是军师还是几位副将都松了一口气。
“陛下身体如何?”李将军假意关切实则是为了探听皇帝情况。
“陛下精神疲乏,对于接连的败仗也是别无它法,但是为臣者就要做好为臣者该做的事。”袁遥缓缓道,“我们做好我们的事情就好了,别的不用担心。”
众人闻言,神色各异。有些表情显露出明显的怔愣,有些则是显而易见的放松,当然更多的人还是表情忐忑。
其实袁遥心中也忐忑,不过在见过了姬麟之后,他心中更多是不解了。
姬麟表现得像是满朝文武,没有一个人真心信服他,没有一个人真心懂他。可能确实是这样的……然而这样一个人,没有人真心服他,他还能登上皇位吗?当初他继位的时候可不是这种情况,是因为世事变化得太快,还是当初他登位本来就是另有隐情?
袁遥哪里知道,那些表面上的天子近臣确实没有一个人是真心信服姬麟的。
那都是妖党啊。
太尉是,“楚卿”是,谢擎是,还有许多叫不上来名字的文臣以及宗室里面的许多人也是。姬麟是一个被叛徒包围的皇帝,他甚至疑神疑鬼,觉得身边的太监宫女也是妖党。
事实上确实有妖党,因为一些不知事的小妖都被白皎放到皇宫里面历练了,姬麟只是不知道这些小妖有没有被白皎带走保护起来。
他以为他继位的时候会是太平盛世,而他借着妖的力量长生,结果他继位的时候已经是乱世,上天没有给他挽狂澜的机会。
他处置这些贪官权臣也只是为了发泄心中的怒气。
因为这对于挽救这座王朝并没有任何帮助。
……
赵王抵达宋国军中的时候,是郑王亲自接见的。
路上的时候消息略有闭塞,她其实没在路上花几天,然而没想到这么短的时间居然出现了这样的变故。
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小公子成为了郑王,这实在是有些滑稽了。
一见到郑留,赵王就在观察对方是个什么样的人。
显然对方很年轻,但是气质很沉稳。更重要的是赵王竟然能在对方身上看到了一个为王者该有的气度,这种气息玄而又玄,但是同样是一国君主的赵王,很敏锐地辨认出了这种感觉。
“赵王。”郑留随意地拱手行了一个平辈之礼。
“郑王年少有为。”赵王同样还礼,终于想起了什么,“我记得当时武王还是公主的时候,曾经和你一同带入苏归大将军门下,并且一起去了攻谭战场?”
郑留眉毛挑了一下,“的确如此。”
……怪不得,一切都串起来了。
郑留之所以能当王,恐怕也是商悯扶持的结果,否则凭借他一个没有家世也没有宠爱的公子,怎么可能登上郑王之位?
在旁人看来,这位郑留简直是从天上掉下来的一样,凭空摘的桃子,他在军队之中亮明身份之前,谁也不知道世上竟然还有一位十九公子。
“郑王想必和武王关系甚好?”赵王进一步试探。
这次郑留微微笑了,“的确如此。”
一旁的甲二看了赵王一眼,出声提醒:“王上,武王和郑王有婚约,在郑王还是公子的时候。”
赵王愣住,脑子里有点被堵住的记忆这才浮现了出来。
她是真的没往这个方面想,因为一国的君主和另一国的君主是不可能联姻的,否则怎么治理疆土?成婚了之后待在这个国家还是那个国家?总的两个国家疆土合并吧?
所以在得知郑留是郑王之后,她下意识排除了这件事情。现在不管是商悯还是郑留都是王了,那婚约应当作废了?
郑留脸上的笑容不易察觉得变得真实了一些,语气似乎也更客气了,“赵王只管在我郑国军中安心住下。”
“郑王不担心那头黑蛟赶过来杀你吗?”赵王这话问的直白。
郑留微微叹息,“担心当然是担心的,当然也准备了一些应对之法,只是或许不如赵王这样完备,直接备下了替身,如果对方前来,恐怕我等只有抱头鼠窜了。”
他话语中带着一丝调侃与无奈,“若不是近些年对方重伤养伤,恐怕在外活动的时候会造成更大的破坏。运气还是站在我们这一边的。”
运气……运气是最虚无飘渺的东西。
郑留其实并不是特别相信运气,只是他对赵王这样说而已。
他不信运气,他信商悯。
如果让商悯自己来说,她肯定也会说得上天眷顾之类的话,但是在郑留的想法里,如果换一个人,可能上天就没那么眷顾了,所以他还是最信商悯。
“还想再问郑王一句。”赵王看着对方轻轻道,“你打算如何对付宋国,还有可能已经被控制的赵国?”
她沉吟着说,“我的臣子对我非常信服,如果白皎用我的身份发下决策,说要打郑国,他们绝不会有二话,说不定你们的军队会被我们牵制,以至于迟迟无法攻破宿阳。”
郑留道:“此事也许需要一些冒险。为了应对这件事情,我们这一方已经有人做好了牺牲的打算。”
“此人身份不一般?”郑王敏锐察觉。
“他是宋国公子宋兆雪。”郑留说出了这个人名。
“当年你们三个都在苏归麾下,可真是卧虎藏龙啊。”赵王意味深长地说着,并没有深究宋兆雪是如何成为他们盟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