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留的目光首先定格在了自己的其中一个随从身上,那随从气定神闲,还笑着对他道:“公子,许久未见,看您平安,再没比这更好的事情了。”
郑留勾起唇角微笑颔首。
转过身之时,他传音对这个“侍从”道:“原本那人你弄哪儿去了?”
“用幻术给他编了一段记忆,让他以为自己是被放出宫的太监,然后又给了他一笔银子让他去个安定点的地方谋生路,够他余生无忧了。”
这个侍从正是商悯。
准确地说是商悯的白小满化身。
潜藏一段时间后,她恢复化身探查了一下,确认周遭无虞,便按照约定找上了郑留安置在宿阳的侍从太监。
商悯觉得自己真是跟太监结下了不解之缘,扮太监这种事情,她很有经验的,根本就不会露馅。
一顿操作后她成功顶替对方的身份,变成了郑国十九公子身旁的太监“小魏子”。
这么做,主要是给自己找一个合适的身份,好在接近郑留的同时方便插手郑国事务。郑留回国后会住在王宫里,商悯正好可以跟着去,干什么事儿都会顺手些。
白小满化身的能力实在是太方便,魇雾妙用无穷,郑留归国,她可以出上大力。
现在五百年的修为还是有些捉襟见肘的,不过如何提升修为,商悯早有准备。
郑留在无人注意之时从怀里面掏出来两颗妖丹,放到了商悯手中。
这是胡千面和涂玉安的妖丹,是苏归带商悯去找郑留的时候她顺手交给他的。
妖丹是妖类修为的结晶,固然可以用来炼器,但是又有些浪费。胡千面本身就有至少五百年修为,涂玉安修为也不算太低。两个妖的修为没有办法完全炼化,不过白小满吃了,至少也可以增加三百年的修为。
这具身外化身接受过灌顶,本来就没有办法通过正常的修炼方式来提升修为了,这两个妖丹可以解燃眉之急。
商悯把妖丹吞入腹中存着,打算等夜深人静之时再炼化。
突然她想起一事,道:“郑留,你那当上了郑王的大姐想让你去武国联姻,我已经同意了……”
“啊?!”
郑留身形一晃,差点摔下马,引得几个侍从纷纷上前关怀询问。
他一边回答着无事,一边正了正身形,发热的大脑很快冷静了下来,连他自己都佩服自己恢复得这么快……
他语气也很冷静,回问:“这是权宜之计吧。”
“是的。”商悯爽快地承认。
郑留吭哧半晌,许久憋出来一句话:“我听师姐的……”
商悯一看他好像真的很别扭的样子,赶紧转移话题:“回郑国之后你有什么打算,不如先告诉我,也让我有个底。”
郑留暗自运转功法平复自己的气息和心跳,把注意力转回到正事上来。
“我跟师姐不同,我不能年少登位,因为我身后既没有母族,也不占据正统,身后更没有几个人支持我,就连我身边的宫女和太监,也是父王分配给我的,他们并不听我的话,更别提大臣了。”他理智道,“如果要登上王位,正常情况下我至少需要用五年的时间经营朝堂,而我插手朝堂的基础是我有军功……这对于现在的我来说,根本就不可能。”
“师弟是想站在幕后?”商悯道。
“师姐一猜即中。”郑留笑道,“我不能做郑王,这太显眼,但我们可以做幕后的王,只要控制住郑潇,一切都好说。”
“还需要考虑一下郑国境内的妖族势力。”商悯道。
郑留前世夺位,并没有受到妖党的阻拦,那个时候妖族占据绝对的优势,而人族是劣势方。白皎对人族的分裂乐见其成,要是郑留想要夺位,她根本就没有必要阻拦。
郑国的妖藏匿何方,到目前还是一片未知啊。
第276章
在郑留公子归国之前, 商珩就接到了商悯的回信。
信上写武国和郑国一样,愿意成就好事,但是武王太过年少, 郑留公子也年岁尚浅,成婚的事情可以等到成年后再说。
郑王看到回信后表示满意,但试图再写信过去讨价还价, 把郑留提前送到武国去,美其名曰交流感情……
商珩背地里啐了一口, 又把信发回国。
这次郑王没有再为难他说什么要等回信,言语暗示他可以走了, 然后商珩带着使团离开了郑国这个让他感到晦气的地方,去往宋国。
不管怎么样,这次初始的目的算是基本上完成了。
即, 获得郑国的口头盟约, 以及郑国对武国正统的支持。
商珩离开的前一日,郑国召开朝会, 郑王也将自己的旨意通传上下, 他们已经派出了国书,表达了缔结盟好之意,也对燕皇表示了臣服和顺从。
能获得一个强国的支持,无论如何都是好事。
哪怕只是口头上的承认, 也对他们有利。
一路乘船南下,路上的天气让商珩这个纯正的北方人感觉有些吃不消,衣服一路走一路脱,穿着单衣长衫都有点嫌热。
等到了宋国, 已经是三月份了。
对于宋国之行,商珩觉得不容乐观。
这头一件的大事儿, 就是郑国和宋国是世仇的关系,干什么都爱唱反调。
郑国结交的盟友,宋国一定不结交,宋国欺压的几个小国,郑国国君一定会赏赐大把的东西运去送温暖。
可是他们这些出使的人使命就在这儿。
为不可为之事。利用这一张破嘴,上谈人族大义,下谈生意利益,无论如何都得试着把这事儿给办成了。
但是商珩一到宋国,看到满街的告示和张贴出来的王令诏书,倒吸一口凉气。
宋王你太过激进了!你怎么开始大举征兵了?怎么就要动兵戈了?
商珩定睛一看,又揉揉眼,确认自己没有看错。
宋国为什么征兵?
为了攻打大燕!
商珩一行人失神之际,忽然有个人走到近侧拱手道:“打扰。见诸位打扮,可是武国来使?”
此地是宋国边境地带,商珩一行人到访当然通知了城主,通行文书也已经盖章,使者信函早已送到国都昌明。照理来说,除非到了都城,不然一般不会有人搭理他们,这时突然有人来问,引得商珩一阵惊讶。
“在下武国使臣商珩。”他拱手,打量着对面的人,“我等正要前去国都面见宋王,不知阁下是……”
“在下是宋国大公子宋兆雪身边的侍从,我家公子有请。”他客客气气地引他们去了一座驿馆。
侍从在宋兆雪身边小声说了几句话,宋兆雪便看向商珩,在他躬身行礼之前就说了一句免礼,随后好奇地打量他:“你也姓商?和商悯是什么关系?听你字辈,莫不是她的爷爷?”
商珩听出他语气中并无恶意,心一下子活泛开了,便露出笑容道:“论血缘,的确是武王舅爷爷辈的。”
宋兆雪一愣,对武王这个称呼感到有些不习惯,但是他很快调整了心态,笑道:“不如结伴同行?反正目的地都是昌明。”
商珩脸上笑容更浓,哪有不应的道理,立刻就答应了下来。
侍从踌躇着,到底是没有出言劝阻。
只是到人后才对宋兆雪传音道:“公子,这么做会不会不妥?到底是他国使者,贸然接触似乎不好。”
“怕什么?本公子有分寸。”宋兆雪自有这么做的底气。
他是唯一的公子,现在年龄也大了,母亲之前对他传信,说回来之后要让他试着接触政事。宋国的事都与他相关,武国使者来宋,宋兆雪自然想试着接触一二。
更何况商悯已经成王,他对这位“大师姐”要做的事就更加好奇了。
宋兆雪是个金饽饽,而且还是个主动送上门的金饽饽。
商珩面带微笑,认为这是个绝佳的时机,可从宋兆雪的性情试探出宋王的态度。
与宋兆雪同行的时候他谈吐文雅风趣幽默,上知天文,下晓地理,时不时还会发表一些对众多诸侯国的看法。
可是宋兆雪兴趣不大,反而对武王的事情旁敲侧击。
商珩抹了一把汗,假装不经意说武王小时候曾如何如何听闻武王曾怎么怎么……他当然也不能刻意提起,只是每次恰到好处就说那么一句。宋兆雪这才提起兴致,还时不时追问:“真的假的?”
商珩目光充满疑惑地望过去,见对方大大方方解释:“我、郑留、武王曾一起拜入苏归门下,武王是大师姐,我排行第三,郑留老二。”
他说得坦坦荡荡,毫无羞愧,明明他才是三人中年龄最长的一个。
宋兆雪是真不觉得有什么大不了的,刚开始确实是羞耻了一阵,后来奋发图强,还是追不上,现在商悯都成武王了……那他有啥可丢人的?
虽然这话有自我安慰之嫌,不过他确实心气儿坦荡了。
商珩摸摸下巴,心中产生了个念头,他面带笑容地说:“前阵子臣正好出使郑国,郑王提议让郑留公子联姻武国……”
宋兆雪身子一歪,险些跌倒,惊悚地回望过来:“啊?!”
商珩一下子不确认对方这反应是什么意思了。
他故意没说联姻差不多要定下来了,就是为了试试宋兆雪这个宋国公子的想法。
武国郑国结盟,宋国是否会同武国交恶?这是个未知数。结果宋兆雪反应有点奇怪,让他拿不准主意了。
宋兆雪回神之后第一时间问:“那这联姻要成了吗?”
“王上还没有回信。”商珩挑了个模棱两可又不算说谎的答案。
他旁敲侧击道:“公子与郑国公子以及王上相处日久,不知在您看来,二人是否性格相合?我毕竟没有见过那位郑国公子……”
宋兆雪愣了一会儿,表情有点呆:“好像相合吧……”
商珩一下子确认了什么,笑了起来。
还以为武王在苏归门下时,与这两位公子都是表面关系,谁知看兆雪公子今日反应,这仨人好像交情并不差,哪怕宋国和郑国是敌国。
与其说宋兆雪是因担心郑国和武国结盟而呆愣,不如说他就是单纯的惊讶,没想到他们俩可能会联姻,不掺杂家国利益与喜恶。
商珩更加坚定了接下来的策略,和宋兆雪打好关系。
任何一个有利于结盟的因素都不可以放过,尤其是宋兆雪这种身份特殊的人,他的想法可能会直接影响宋王。
不过,此行不管结盟不结盟都不亏了。
武国派遣使者来到这些国家,是为了组成联盟抗燕,现在皇太后为妖的事大白于天下,赵国起兵,宋国也要起兵,大势可谓已经成型,无需推波助澜。
但是,一个疑惑盘旋在商珩脑海中——为什么?
为什么宋国要抗燕?
先前他们态度可不是这样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