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天命在我_分节阅读_第157节
小说作者:桉柏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1.51 MB   上传时间:2025-03-28 19:50:36

  八百年前大燕灭虞,四百年前肃国灭国,二十年前伐梁之战,以及最近的攻谭之战。

  中间还有别的导致大燕疆土异变的大战吗?

  商悯想了一下天下九根天柱的方位,心里咯噔一声,不妙的感觉油然而生。

  五百年前大燕还有一战,那时肃国未灭,大燕强盛,群英荟萃,然北部仍有蛮族侵扰,不肯归顺大燕。

  此战之后,北地一统,蛮族被驱逐至苦寒边地不敢轻易南下,六强国中多出一席,燕皇亲封商家先祖为王,命其世代镇守北地。之后各国相贺,大燕舆图上多出一片广阔疆土,其名为“武”。

  这一战,是武王逐鬼方之战。

  ……

  武国朝鹿城,王宫之内。

  时局易变,武国内部亦有不和谐之声,武王商溯连日召集大臣商讨国事,风雨欲来的气息席卷上下,就连走在王宫之中,似乎也能感受到那肃杀之气。

  武国右相赵素尘已多日未眠,武王令人专门收拾了一间偏殿好让她有个休息的地方,可是心有不安,如何能入睡?

  今日赵素尘一进政殿,看到商溯桌上和地上散落着密报和奏折,而他正看一封密报看得入神,眉头紧皱,头也没抬。

  赵素尘上前将地上的奏折一一拾起放在桌角,桌上东西太乱,叫人无从下手,她叹了口气,索性不再帮商溯收拾,就站在旁边等他看完密报。

  商溯读完密报,直接将它递给赵素尘,赵素尘扫了一眼就知道发生了何事。

  她默然道:“终究还是开战了。”

  “武国和鬼方必有一战,他们也知道,待武国积蓄够力量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将他们灭族。”商溯道,“只是这时间,不凑巧。”

  “哪里是不凑巧,我看是太凑巧了。”赵素尘冷笑,“原本那猜测我仅有两成把握,现在已是十成……天下没有这么巧的事情。”

  鬼方受妖所控,被妖驱使。

  这是赵素尘提出的,且颇有依据。

  自大虞被灭后,鬼方部族脱离大虞成立鬼方国,誓死不归顺大燕。据往年拷问鬼方战俘可知,鬼方境内虽有天柱,然而早八百年前就断了祭祀,亡者不入天柱安葬,也没有祭祀主持祭天大典。

  在鬼方看来,那天柱真就跟铁疙瘩没什么两样。

  且鬼方诸部混战,一族尚且不统一,哪里来的余力供奉天柱?相比谭国天柱,这鬼方天柱才是最脆弱的。

  自攻谭战起,鬼方就偶有异动。

  而今结盟书一发,鬼方竟与武国彻底开战。

  试问,这世上哪有这样的巧合?

  赵素尘不信,商溯也不信。

  “他们动了也好,总好过不动,在我武国兵力南下之际突袭边境。”商溯沉稳道,“看来相比天下大乱,那妖物更想尽快拿下谭国。”

  “忠顺公指挥战局,稳妥吗?”赵素尘问。

  “稳妥……叫靖之也去吧,总要历练。”商溯略作思考。

  赵素尘顺势道:“关于这事儿,元慈来找我了,要我跟你说和。”

  “那丫头也想去战场?”

  “还有商允,他们姐弟俩都想去。”

  商溯似是权衡了一息,“那就让他们去吧,心大些也不是坏处,只看能不能把握得住。”

  赵素尘颔首,随后问:“悯儿可有传信?”

  这话刚一出口,商溯手边的两面金蟾便叮当一响,他一愣,笑道:“你和她倒是心有灵犀。”

  金丸取出,商溯展信阅读。

  最近商悯传信相当频繁,子邺被拘禁,两面金蟾不适合放在他那边,现在是商悯随身携带,方便跟商溯时时传信。

  赵素尘不等他读完便问:“她到哪儿了?”

  “说是进翟国地界了,嘱咐我当心鬼方,还说了肃国的事。”商溯将信交给她。

  赵素尘面带忧色地读完,严肃道:“臣有一提议,还望王上允准。”

  “你说。”商溯道。

  赵素尘道:“悯儿随那敛雨客周游列国,是为了结盟事宜,他们尽了自己的一份力,我们也得出力才是。悯儿打算先去翟国再去赵国,不如我武国派出使团,先到郑国,再去宋国……如何?”

  商溯笑笑,“咱们又想到一块儿去了。”

  他从桌案上一抽,拿出一卷轴示意赵素尘打开读。

  卷轴徐徐展开,其上书写的王令映入眼帘,正是武王商溯刚拟好的使节任命书,字已写好,可该写姓名官职的地方还是空白。

  “依你看,谁来当这个说客合适?”商溯道,“身份不宜太低,否则无法彰显我武国的诚意和决心,又得有才干。”

  赵素尘思量片刻,“本想说我亲自出使,各国也不乏丞相出使的先例,可武国内政我不好全部抽身,这一去就要数月不回……不如从宗室挑选,我记得二哥有几位亲戚还算有才干。”

  商溯沉吟:“那就……让商珩去吧。”

  

第164章

  翟国境内永灵山支脉。

  崎岖蜿蜒的山路盘踞在群山间, 人们挑着扁担木料沿山路前进。从上向下望,数不清到底有多少人,细蒙蒙的雨幕模糊了他们的身影, 他们成群结队缓慢爬行,像一条踽踽蠕动的蚯蚓。

  敛雨客立在山顶看了半晌,足尖一点化作残影飞掠而下, 几个起落便来到了山路附近。

  挑扁担的人群中男女老幼都有,力壮者背负木料, 其余人则挑着扁担,几人合力运送货物。因山路太陡峭, 无法用牲畜驮运,这些杂役皆是满脸汗水,神色疲惫。

  “时辰到!停止行进, 分发干粮, 原地休息两刻钟!”前后传来嘹亮的号角声,命令传达, 队伍渐渐停了下来。

  敛雨客见状易容换面, 悄无声息地混入这群杂役之中,听身边的人低声交谈。过了一会儿,他身边忽然有个人问:“这位后生,你咋不吃饭?领头的没给你发?”

  所有杂役都拿着干粮饼吃得正香, 敛雨客不进食就显得格格不入。

  “我吃得快,你没看到罢了。”敛雨客道,“老人家不是翟国人吧?不知家在何处?”

  老头答:“我是郚城县人士,你恐怕没听过, 这是个小地方。两个月前那儿发了洪水,房子和农田都被冲垮了, 便携着一帮乡亲北上寻找生路,兜兜转转来了翟国。后生又是哪里人?”

  “家住西北。”敛雨客没有多说。

  那老头“呀”的一声,宽慰地道:“好歹来到这儿,翟王仁厚,总有活路的。”

  令流入翟国的灾民去修桥梁水坝、开垦荒山、采挖石矿,用劳动换取食物,亲手造房修路。这叫以工代赈,是翟国实施的救灾方略。

  敛雨客略作思索,轻声问:“老人家认为,能让百姓活下去的便是仁厚之君?”

  老头一愣,“这不仁厚,什么叫仁厚,后生是读过书吗?说话怎么文绉绉的……话说这两日我怎么没见过你,你瞅着脸生啊。”

  “我原本走在前头,体力不支落到后面来了。”敛雨客面色不变,做了解释后也没指望他相信,又问,“在老人家心中,一个好的君主该是什么样的?”

  老头被唬了一跳,压低声音几乎是惶恐地说:“我等平民怎可评论君主,后生不要再说了,否则你我性命不保!”

  敛雨客看着他瞪大的双眼,慢慢点了下头:“那我不说了。”

  藏在他袖中的陶俑小人有了异动,这几日商悯偶尔灵识枯竭会解除这具化身,让敛雨客带着小人继续赶路。没了商悯,他独身一人甚至能走得更快些。

  敛雨客趁旁人移开视线之际起身,像来时一样身影如烟云般隐入密林,了无踪迹。

  ……

  武国与鬼方正式开战了。

  商悯从随身携带的两面金蟾中取出密信后细细阅读,虽然有了心理准备,可还是不免揪心。待看到武国欲备派出使团与各国商议结盟事宜时,她眉头一松,感觉此事的确大有可为。

  派谁去商溯也已有决断。

  使节名商珩,今年三十余岁,论辈分商悯得叫他爷爷。他身份不高,手中无实权,但也不算低,毕竟是王族后裔,与商悯这一支血脉还颇为亲近。

  商悯仔细回忆,没能回想起来这位年轻的爷爷到底长啥样。

  “是遇到了什么难题吗?为何冥思苦想。”敛雨客问。

  “鬼方开战,我方才刚跟你提过。”商悯解释,“我父亲要派我一个爷爷出使他国,可是我亲戚太多,想不起来他是谁了。”

  她注意到敛雨客脸上神情不复以往轻松自在,不由多问:“敛兄似是也有心事?我解除化身不到半个时辰,是遇到什么了吗?”

  敛雨客并未立刻回答,转而问:“你有多少亲戚?”

  商悯琢磨了一下,“隐约记得老幼加起来千把人是有的,不记得有没有上两千。这事儿我不太了解,各国都设有宗人院专门管他们,除非逢年过节固定的祭祀日,大家聚得少。”

  敛雨客诧异:“这人可真不少……”

  “错了,真的挺少了。我武国建国本就迟了几百年,要想继承王位,又需要通过一系列考验,每一代都要死个把人。谭国建国也短,爵位又低王一等,他们的宗室人数和我们差不了多少。”商悯眼神真诚,“敛兄远离尘世太久,也不了解王朝体制,不如你猜猜,大燕传承八百年,皇族有多少人?”

  大燕皇族把五服九代之内的后代都算在宗室之内,商悯就是皇族没出五服的亲戚,只是不姓姬,名字不在主宗谱上,是在副宗谱上。要是商悯的娘不是去武国,而是她爹来宿阳,商悯就得改个姓,也能上皇族主宗谱。

  地方王族与皇族有所不同,不能算五服,按照礼法需以王的辈分为始上数三代、再下数三代,共计七代。这七代人才算是宗室成员,出了七代就是平民,与寻常百姓无异,既不享有特权,也不食俸禄,需要自食其力。

  若某小国国主爵位低王一等,为“公”或“侯”,计算宗室人数时该数几代又会有变化。

  武国王族尚武,王位的继承常常伴随着祖传的血腥仪式,所以不像别国宗室动辄数万人,但算上七代内的亲戚,千把人还是有的,可即便如此,也堪称人丁稀少。

  敛雨客沉思,往大里猜:“数万?”

  “敛兄还是猜少了,至少过十万!具体有没有二十万不知道。”商悯唏嘘,“当时我姥姥帮我找宗谱,我一看那么厚几摞子头都晕了。”

  “这些宗室靠什么活?百姓奉养,还是为官……”敛雨客头一次在商悯面前皱起了眉毛。

  “百姓奉养居多,当然也有不少人为官,我舅舅算混得比较差的,只是个四品官。往前数几代,太尉、丞相、御史大夫,要么姓姬,要么跟姓姬的沾亲带故。”商悯道,“许多地方官员也是如此。”

  宗室兴旺,才能更好地延续皇族统治,得利者当然会维护自身利益,在打压的同时适当用人,才是上上之策。

  武国也不能摆脱这个定律,不然商溯扶持自己亲弟弟干什么?宗室成员不全都是吉祥物,他们该办事还是要办事的。

  商悯想了想,又补了一句:“建朝之初,各国诸侯有八成始姓姬,郑、赵、旧梁皆为姬氏后代,分封后分宗改姓。因为同宗同源,最开始这几国王族是互不通婚的,过了好多代,才渐渐开始了联姻。”

  “也不知这样是对是错啊……”敛雨客忽而感慨。

  商悯明白他到底想要说什么。

  偌大的王朝总会在建立一段时间后腐朽,而腐朽不全然是单一因素导致的。

  镇守天柱的圣人后代,也会成为压迫百姓的山岳。谭闻秋将整个大燕视作实现她抱负的工具,利用这个工具搅弄风云挑起战乱压迫百姓。

  这个工具何以成为工具?因为大燕本身,已经从盛世的缔造者向盘剥他人的吸血虫转变了。

  商悯迟疑一瞬:“这一皇多王分封天下的体系,不是自然诞生的吧?它并非是随着时代应运而生的产物,而是被直接划定的。”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412页  当前第157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57/412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天命在我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