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六斤多点重到现在十四斤多重的小胖墩了,皮肤白白嫩嫩透着健康的红润,大眼睛扑闪扑闪的,头发也长浓密了不少,完全看不出刚生下时像个红皮猴子的样子。
谭明月非常高兴,要不是在村子里没什么朋友,肯定三不五时约着一起喝喝茶茶聊聊天,炫耀炫耀自己生的漂亮宝贝。
宝贝越长越漂亮,抻胳膊蹬腿也越来越有劲儿了,吃奶时也挺有劲儿,谭明月每次给女儿喂奶都有点疼,好在这会还没长出牙来。
小包子还不能爬不能走,连翻身都做不到,每天乖乖待在她爷爷做的小摇床里或者被一家子人轮流抱着逗着,总的来说养娃日常还算比较轻松的。
……
气温下降了一些,不再像之前那么炎热,周钰终于可以搬掉凉床抱着香香软软的媳妇睡觉了。
可能是这段时间太忙,谭明月还没开始刻意减肥就瘦下来了不少。
当然了,比起怀孕之前还是要胖一些的,差不多九十五斤到一百斤之间,看起来珠圆玉润,凹凸有致,既有少女的甜美又透着少妇的娇媚,变得更加漂亮了。
本来以为今晚同床要发生点什么热血沸腾的事,然而大傻子抱着她没多久就睡着了。
谭明月不知道他为什么不像怀孕前那么热衷,但肯定不是自己缺乏魅力的原因,因为每天没少亲亲抱抱。
不过她也没有多想,就算想破脑袋也搞不懂大傻子奇奇怪怪的逻辑思维,不折腾也挺好的,晚上还能好好睡觉。
等到茶籽摘完晒干,榨成茶油,生产队的活儿基本结束了,又要开始分粮食了。
等到大队的猪杀了分了猪肉后,小周家也要准备杀猪了。
今年家里养了三头猪,每个月杀一头,吃点新鲜肉的同时大部分用来做腊肉和腊肠,正好熏腊肉腊肠也要一个月左右。
一般情况下腊肉不能做太早,免得还没熏好就坏了,如果非要早点腌制就要多放盐。
第一头猪腌的腊肉放的盐比较多,为了跟之后的腊肉区分开来,谭明月专门用绿毛线串起来,等以后要吃的时候多用点时间把盐水泡出来就行了。
杀猪这几天虽然吃得比较丰盛,忙也是真的忙,院子里的味道一时半会散不去,娇气的小包子闻到臭味就嗷嗷地哭,只能待在屋里头关紧门窗。
腌完腊肉放到盆里头,腊肠挂在外面风干,紧接着又要炼猪油,再加上公公喜欢吃烟熏的猪大肠。
猪大肠处理起来特别麻烦,而且洗了不知道多少遍闻起来不怎么舒服,好在谁喜欢吃谁洗,烟熏过后没有了异味,谭明月也会吃上几口。
等忙完了这些事,女儿的辅食也要安排了。
刚开始喂点米汤,兑了点廖婷送的麦乳精,味道微甜,带着淡淡的奶味,小包子很容易就接受了。
喝了十天米汤后换成稀稀的迷糊和煮熟的胡萝卜汁,这两种食物小包子刚开始不怎么接受,但是这会已经五个月了奶水的营养远远不够女儿的营养所需,谭明月狠下心来饿她一会儿,她就乖乖地接受了。
现在只要喂五六顿奶,加上一些辅食,养娃过程依旧比较轻松。
女儿一点点成长,恢复高考的日子也在一天天逼近。
十月二十一号这天,全国各大媒体公布恢复高考这种喜讯,并且将在十二月十一、二日各省自主命题进行考试选拔人才。
历史进程如同画卷般徐徐展开,大概是因为自己在这里待了将近四年,成了家有了女儿,也准备好了要参加高考,谭明月第一次感觉到自己也是这个时代潮流中的一份子,哪怕预知到了这个喜讯还是会忍不住激动和高兴。
希望这大半年的辛苦不要白费,能够带着一家人走出村子里,到城里开始新的生活和征途。
她没有藏着掖着的必要了,中午吃饭的时候对着家里人说:“爹、娘、周钰,我准备参加高考!”
纪兰妮夹菜的动作一顿,抬眸看着她,“有把握吗?”
谭明月摇了摇头,“这我哪能说有没有把握,就是想试一试看,反正我是自学的,能考上就是赚了,考不上也不亏。”
而且原身没有读过书给她这个学渣留了一层很好的遮羞布,万一竞争不过那些应届生和下乡插队仍不忘努力学习的知青们也没什么。
“想参加就参加,我们都支持你!”
周建霖对儿媳妇这种初生牛犊不怕虎的态度以及热爱学习努力向上的行为颇为支持。
正所谓活到老学到老,嫁进来以前没有学习的机会,嫁进来之后能够努力学习,不断增长学识,到现在有勇气和魄力参加高考,而没有等到自己明年想办法托关系给她找工作,让他非常欣慰。
即便她很有可能考不上,毕竟恢复要和那么多中学生、下乡的知青,还有有知识的工人们竞争,难度可以说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但至少勇气可嘉,托关系给她安排工作也更有底气。
要是儿子没有烧坏脑子,不管他再怎么不爱学习,他都会用棒棍伺候他不断学习并且参加一次高考。可惜脑子不行,最多也就认识一些字,做些简单的算数题,回答问题转不过弯来,一些普通的工作岗位考试都过不了关,更别提高考了。
作者有话要说:
恢复高考啦!参加高考倒计时~
第66章
高考的消息传来村子里知青点的知青们高兴得快要疯了。
随之而来的是跟村里人结了婚的几个知青吵闹个不停,一边是婆家/岳家不让报名,一边死活要报名要参加高考,村里人天天都有戏看。
李弄璋也有点发愁,他没有想过阻止媳妇报名就是担心她考上大学回到城里,见到了更多优秀、聪明的男人而后悔嫁给自己。
他心里愁,需要找人倾诉,周钰就是最好的倾诉对象。
一般跟自家媳妇没关系的事,他都安安静静地左耳进右耳出,就跟个两边有口的树洞一样。
“钰哥,你说有啥办法能让我媳妇只对我一个人好,看不上别的男人。”
这个问题周钰难得有点经验,想到自家媳妇那么好,傻笑着说,“对她好,比别人都对她好。”
这种法子确实有用,道只能用在没见过啥世面的人身上,比如嫂子这种土生土长的农村人,以前日子过得不好,嫁给钰哥后过得很好,公婆丈夫都对她好,好吃好穿,心里应该很容易就满足了。
而自家媳妇是城里下乡的知青,过得挺精致,要不是响应国家号召来插队根本不会跑到这里来,没有混子纠缠和刘彩霞造谣不可能嫁给自己,以后考上大学回到城里恢复以前的好日子,哪能看得上他一个泥腿子。,
“可是我的条件比不过别人,出身就天差地别。”
周钰不懂条件不条件的,继续传授自己的经验之道,“多赚钱,买肉、买好看的衣服、头绳,还有雪花膏。”
李弄璋说完后心里的烦躁不减反增,于是懒得去想以后的事,有愁的功夫还不如回家逗儿子。
周钰进了家门听到熟悉的读书声,本来平静的心湖突然生出了波澜。
他虽然傻,但也不是啥事都不懂,村里好几户人家因为高考报名的事在吵架,三根儿跟自己说那些话是害怕他媳妇不要他。
自家媳妇也要参加高考,如果考上了大学就可以去城里读书,城里有百货大楼,有很多很多读书人,读完书就有好工作,工资高,比在村子里种地好多了。
要是媳妇见多了会读书脑子聪明的人,不要自己咋办?
周钰握了握拳头,推开门进了屋里。
谭明月瞥了他一眼,继续读书。
最近她只有喂女儿吃奶时才会停下学习,周钰感觉到自己越来越不重要了。
他走到跟前,弯下身将脑袋靠在谭明月肩上蹭了蹭,就像一只寻求亲近的大狗子。
肩膀一侧受到重压,谭明月抖了抖肩,然而大狗子蹭得更厉害了。
她有些无奈地放下廖婷圈了重点的资料书,“怎么了?”
周钰不说话,凑过去亲她的嘴。
本来以为会像之前一样唇贴着唇,很快就会分离,太过缠绵深入容易失控,后脑勺却被一只大手扣住。
唇舌相缠,津液互渡,吻得太深太久,呼吸变得凌乱起来。
手中的资料书啪嗒掉在地上,谭明月已经没有心思去捡起,伸手勾住周钰的脖子。
禁欲太久,她也很渴望他,如干柴遇到烈火,一点即燃。
周钰将她抱起来放到床上,颀长的双腿顺势分开微拢的膝盖,两唇分开时还带着银丝,很快就被扯断,激狂地含住莹白饱满的耳垂……
冬天气温比较低,记得媳妇怕冷,周钰卷起被子将他们盖得老老实实的。
趁着这个空挡谭明月从枕头底下摸出一个袋装的保险套。
周钰呼吸粗重,“以前那个呢?”
“隔了太久,不卫生,扔了。”
这个时代的计生用品也就是保险套很厚,不会轻易弄破,洗干净后可以重复使用,使用感对于男性而言不怎么舒服。
周钰好不容易才把那一个用松了一些,现在又要重新再来,心里有点想要打退堂鼓。
察觉到他的心思,谭明月恼羞成怒,咬牙切齿道:“我的身子已经恢复好了,你要是在这个时候停下来,以后别想跟我睡觉!”
周钰亲亲她的脸,“你别生气,我用还不成嘛!”
搞得好像很勉强一样,谭明月气得掐他的胳膊。
很快就有厚厚的棉裤从里面丢出来,鼓鼓的被子不断浮动。
……
荒唐了两个多小时,听到嗷嗷嗷的哭声才结束。
周钰慌忙火急穿上裤子,跑到小摇床里将女儿抱起来,扯下湿热的尿布。
谭明月躺在床上,脸色潮红,鹿眼蒙上了一层水雾。
好一会才缓过来,挪着身子到床边捡起自己的裤子在被窝里穿上。
这时周钰已经用热毛巾给小包子擦干净屁屁,并换上了干净的尿布。
双腿有些酸软,谭明月走到炕桌前坐下,脱了棉布鞋将腿搭在炕架上烤火。
“把星星给我,差不多该喂奶了。”
周钰依言将女儿递过去,看着自家媳妇脸红红的,嘴巴被自己亲的又红又肿,比映山红还要好看,心里满足得很。
虽然带着那个东西勒得慌,但是适应了之后还行,白天干这事能清楚看到媳妇的表情,她抿着小嘴,鼻子里发出像小猫似的哼哼声,脸红了一大片,好看极了。
自己多使点劲儿,哼声就会大一点,隐隐透着难耐和愉快,他听着就很激动越发来劲,不受自己控制,好在媳妇的身子已经恢复好了。
问题没有解决,小夫妻俩过起了蜜里调油的生活。
由于晚上要带着女儿睡觉,这么点的孩子免疫力差冬天容易感冒,白天温度稍微高点还能在摇篮里睡,晚上气温比较低必须跟着他们睡,所以只能在白天趁着爹娘和女儿都在睡午觉的时候折腾。
纪兰妮午觉睡不了多久,醒来时隐约听到动静,决定给儿子和儿媳妇行方便,每天要睡午觉前把宝贝孙女儿抱回屋里带着睡。
本来还想晚上带着睡的,可孙女儿太小,半夜还要喝奶,至少得等一岁时才能断奶。
谭明月知道婆婆在给他们行方便,虽然有点不好意思,但这么做确实挺好,女儿在屋里睡觉多少有点放不开。
至于公公婆婆可能听到动静,这也是没办法,以前晚上折腾时动静比白天还大,该听到还是要听到,除非分开住。
但她不想分开住,跟公公婆婆住在一起很轻松,一家人不用做两顿饭,老两口帮自己照顾女儿,没有那么多事情缠身才能有心思读书。就算以后条件好了也不想分开住,那个时候公婆年纪大了,需要他们照看。
主要还是婆家人多挺好,要是没穿到这个年代谭明月肯定不想跟公公婆婆住在一起,爸爸妈妈在身边,不大可能像现在这么依赖婆家人。
小周家分出来后人丁单薄,在村子里单薄,以后到了城里也一样,虽然城里很多人一大家子挤在筒子楼里挪不开脚,但至少要比他们家热闹不少,遇上什么事也能团结起来一起想办法。